3個原因碩士學歷對求職不一定有幫助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學歷對求職的幫助』是先生家族裡近期的熱門話題。外甥即將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畢業, 雖然開始了幾個大學的研究所申請, 但同時表示也考慮先就業。因此家中的長輩們對於應不應該大學畢業後直接唸研究所展開了辯論。

有些人深信學歷越高, 出來求職的起點越高。唸完研究所再求職有的競爭力肯定跟只有學士學位不一樣。

有些人同樣把唸研究所當成必要選項, 但考量的是開始上班之後就很難撥出時間來唸書了, 要唸就一鼓作氣唸完。

身為家族中曾經出國唸過研究所的長輩, 我也成了被大家詢問意見的對象。雖然我自己是大學後就直接出國唸了研究所, 但後來的職場經驗以及這兩年做職涯諮詢工作的經驗都告訴我『碩士學歷不一定對求職有幫助』, 尤其是大學畢業後就直接去唸的碩士。為什麼呢?

raw-image

因為:

1.學歷只是求職流程裡的初步門檻

大部分的知名公司在篩選履歷時會設定可接受的學校範圍(例如: 某幾家國立大學、世界排名50大)作為初步的門檻。篩選出一批候選人後再安排面試, 進一步比較其他經歷的合適度。如果已經在比較知名的大學裡取得學士學位, 就過了基本門檻。進一步取得碩士學位並不會再加分。

2.延後對職涯的探索

對職場新鮮人來說, 找到明確的職涯目標是最重要的。有些人能在大學時期明確求職的方向, 並在唸書之餘投入相關活動獲取經歷。有些人則是在踏入職場後, 透過嘗試、修正才慢慢找到方向。大學畢業後直接唸碩士可能會延後自己對職涯的探索, 更晚才能明確職涯方向。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聽到, 大學畢業後接著唸碩士的人在準備進入職場時, 會突然覺得自己跟畢業後直接就業的大學同學相比反而有點進度落後。

3.學習的目標不明確

在職涯目標不明確的狀況下, 對於碩士班要選什麼學校、什麼科系、期望從中學到什麼通常也不會很明確, 往往變成純粹學歷上的追求, 為了唸書而唸書, 但不確定對未來有什麼幫助。

高學歷一直被公認為值得追逐的目標, 但很少人會在追求更高學歷的同時停下來想一想『我再往上唸是為了什麼? 對我的未來有什麼幫助?』。都是在拿到學位準備求職時, 才突然想到這些問題。讓更高學歷能產出價值的方式是先找到求職的方向。有了明確的求職方向, 唸碩士才是以職涯發展為出發做的選擇--也許是因為目標的職業類型有更高的學歷要求;也許是大學的學校不夠好, 透過上排名好的大學研究所能讓自己跨過知名公司的求職門檻; 也許是透過唸研究所補強自己的相關知識和能力, 讓自己更接近目標領域。

Cindy Lu, 美國紐約大學(NYU)研究所畢業, 20年500強外商品牌行銷工作經驗, 熟悉B2C及B2B商業模式, 管理過台灣、香港、中國市場, 目前從事英文履歷及面試諮詢輔導工作。Email聯繫:cindy.career520@gmail.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Cindy.Career/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indy.care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reer+ 職涯升級站
18會員
69內容數
用品牌行銷的概念和部門主管的視角, 幫助職場工作者明確職場定位、清晰職涯路徑、強化個人優勢、補齊職場技能。
2025/03/20
最近,一則社會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某科技公司技術長因離職事宜與公司負責人發生爭執,最終不幸遇害。這起悲劇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離職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緒。我們沒辦法確認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一定能正面應對, 但我們可以主動管理這個場面, 讓離職過程往正面走。
Thumbnail
2025/03/20
最近,一則社會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某科技公司技術長因離職事宜與公司負責人發生爭執,最終不幸遇害。這起悲劇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離職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緒。我們沒辦法確認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一定能正面應對, 但我們可以主動管理這個場面, 讓離職過程往正面走。
Thumbnail
2025/03/12
如何在履歷或專業社交平臺上呈現失敗的專案經驗?資深行銷人Cindy分享,重點不在隱藏或美化失敗,而是轉化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透過強調過程中展現的能力、學到的教訓,以及對未來工作的啟發,讓失敗專案成為展現個人價值與潛力的有力證明。
Thumbnail
2025/03/12
如何在履歷或專業社交平臺上呈現失敗的專案經驗?資深行銷人Cindy分享,重點不在隱藏或美化失敗,而是轉化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透過強調過程中展現的能力、學到的教訓,以及對未來工作的啟發,讓失敗專案成為展現個人價值與潛力的有力證明。
Thumbnail
2024/12/18
這篇文章探討了設立年度目標時常見的誤區, 關於年度目標的文章都在教導如何有效的設定目標, 但本文提出更重要的是在設定目標前先看清楚自己有沒有對準方向。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會引用一些雞湯金句來鼓勵自己, 但這些聽起來激勵人心的話卻不一定會帶你走上期望中的道路。
Thumbnail
2024/12/18
這篇文章探討了設立年度目標時常見的誤區, 關於年度目標的文章都在教導如何有效的設定目標, 但本文提出更重要的是在設定目標前先看清楚自己有沒有對準方向。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會引用一些雞湯金句來鼓勵自己, 但這些聽起來激勵人心的話卻不一定會帶你走上期望中的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我們找工作的時候,經常會陷入學歷、經歷哪個重要的問題?這尤其是在初出社會的新鮮人,最為困擾的問題。   事實上,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但往往大部份的人都很難在出社會前,對這個學歷、經歷哪個重要的問題,缺乏了深入思考的過程。
Thumbnail
  在我們找工作的時候,經常會陷入學歷、經歷哪個重要的問題?這尤其是在初出社會的新鮮人,最為困擾的問題。   事實上,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但往往大部份的人都很難在出社會前,對這個學歷、經歷哪個重要的問題,缺乏了深入思考的過程。
Thumbnail
這個問題就算你拿來問現在的我,仍然是個大哉問,不過,我能以過來人的經驗來分享,如果先選擇工作對我的人生產生怎樣的變化。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容易想很多的人,從大學剛入學的第一天就不斷在想:我畢業後該先就業還是升學,為了分析利弊,就學期間我參加許多校內舉辦的職涯講座,甚至還付費去校外聽演講,
Thumbnail
這個問題就算你拿來問現在的我,仍然是個大哉問,不過,我能以過來人的經驗來分享,如果先選擇工作對我的人生產生怎樣的變化。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容易想很多的人,從大學剛入學的第一天就不斷在想:我畢業後該先就業還是升學,為了分析利弊,就學期間我參加許多校內舉辦的職涯講座,甚至還付費去校外聽演講,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學歷對求職的幫助』是先生家族裡近期的熱門話題。外甥即將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畢業, 雖然開始了研究所的申請, 但同時表示也考慮先就業。因此家中的長輩們對於應不應該直接唸研究所展開了辯論。雖然我自己是大學後就直接唸了研究所, 但後來的職場經驗告訴我『碩士學歷不一定對求職有幫助』, 為什麼呢?
Thumbnail
『學歷對求職的幫助』是先生家族裡近期的熱門話題。外甥即將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畢業, 雖然開始了研究所的申請, 但同時表示也考慮先就業。因此家中的長輩們對於應不應該直接唸研究所展開了辯論。雖然我自己是大學後就直接唸了研究所, 但後來的職場經驗告訴我『碩士學歷不一定對求職有幫助』, 為什麼呢?
Thumbnail
我並不是商科相關畢業的,後來因緣際會走入HR一行。 在工作上認識了很多人資夥伴,漸漸的對於自己並不是相關科系,甚至非本科畢業感到非常焦慮,因此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去補足人資所學歷。
Thumbnail
我並不是商科相關畢業的,後來因緣際會走入HR一行。 在工作上認識了很多人資夥伴,漸漸的對於自己並不是相關科系,甚至非本科畢業感到非常焦慮,因此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去補足人資所學歷。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惜那是歐美的情況。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惜那是歐美的情況。
Thumbnail
最近惹起的論文爭議,大多討論的是抄襲,抑或是找有關利益關係人作為口試委員等。這讓筆者,身為一個考慮就讀研究所的學生,思考著,為何普遍人想要就讀研究所,或者可以說,為何想追求更高的文憑,其價值為何?
Thumbnail
最近惹起的論文爭議,大多討論的是抄襲,抑或是找有關利益關係人作為口試委員等。這讓筆者,身為一個考慮就讀研究所的學生,思考著,為何普遍人想要就讀研究所,或者可以說,為何想追求更高的文憑,其價值為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