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東農莊生活隨筆(25):【9.25 台灣香檬原汁出貨進度報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等了整整一年,我們的台灣香檬果樹終於盼來採收的季節。只是,今年的產量少得可憐,差點就要摃龜,實在叫人傷心,完全不像往年那樣,滿樹結實纍纍,而且果實又大又美,令人心生歡喜。
氣候的變遷,對作物的影響竟如此之大,只要雨量有變化、氣溫有變化,日照有變化...果實的成熟速度、產量、甚至氣味和口味,都會有所不同。
我們預計從明天(9/26)開始,每天採收定量的香檬果實來榨汁。第一批收成的果實,味道可能比較苦,越到後面採收的,因為熟度越來越高,會比較不苦。我們不能等到全部的果實都很熟才採收,這樣做的話,採收速度跟不上,果實太熟會爛掉。
所以,第一批收到的客戶,一方面很高興自己有機會買到我們的香檬原汁,另一方面也要接受香檬汁可能比較苦的事實,這點希望大家包涵。
目前打算十月3日開始,按照訂單順序出貨。
安排出貨前,我需要一個一個通知,這是最花時間,也是最繁瑣的步驟,因為有的要用電子郵件通知,有的要用Line通知,有的要用簡訊通知,相當麻煩。
希望今年可以順利一點,通知後能夠很快得到回覆,這樣出貨才不會卡到。
感謝主,今年有香檬可採收!
我們的農產品訂購表單
avatar-img
1.0K會員
313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蓋了一間農舍 的其他內容
2014年四月,我們全家第一次到台東一遊,就決定要移居台東。當時以為很快可以搬家,十月時,大老遠跑到斗六,買下我們的第一輛廂型車──海力士。這是先生做足功課之後,決定要買的車款,因為是八人座,適合我們一家六口,而且空間超大,也能載貨,適合農莊生活。 這款廂型車早就停產,當時買到的車子已有14年車齡,
我們家四個孩子的自學功課,大多是採用英文教材,中文的學習,可說是從看中文劇來的。過去六年來,我們會挑選內容好看、中文道地的電視劇,跟孩子一起看,這也是一個充滿機會教育的做法──如果內容有偏差,我們可以立即糾正;如果需要進一步說明,也能立刻把握機會。 民國初年期間: 戰長沙(必看)、茶館
2015年底,我們一家六口從台北移居台東海岸鄉間,如今已邁入第七個年頭。在台東的農莊生活,遠比在台北的籠居生活愜意、自由,但有一件事,我真是怕透了,就是暑熱!
四年來,女兒都是把大紙箱裁個洞口,裡面鋪上粗糠,讓母雞在裡面下蛋或孵蛋。雖然能用,但是各式各樣的紙箱擺在一起,看起來總是比較凌亂些。
去年六月,我們買了第一批25隻小蛋雞,希望未來可以自給自足,不用再買雞蛋吃。八個月後,也就是今年三月,那批小蛋雞長大,開始下蛋,我們圓了雞蛋自給自足的夢!從過年前買了最後一批雞蛋,直到現在都一直有充足的自家雞蛋可吃,甚至偶爾有多餘的可以賣給當地居民。
氣象人員指出,今年(2022)五月1日到18日,平均氣溫下探23.5度,為68年來最冷5月。 氣候的變化,務農的人能夠第一手感受到,因為氣候主宰作物的生長,影響作物生長的二大因素是:雨水多寡(溼度),氣溫高低(溫度)
2014年四月,我們全家第一次到台東一遊,就決定要移居台東。當時以為很快可以搬家,十月時,大老遠跑到斗六,買下我們的第一輛廂型車──海力士。這是先生做足功課之後,決定要買的車款,因為是八人座,適合我們一家六口,而且空間超大,也能載貨,適合農莊生活。 這款廂型車早就停產,當時買到的車子已有14年車齡,
我們家四個孩子的自學功課,大多是採用英文教材,中文的學習,可說是從看中文劇來的。過去六年來,我們會挑選內容好看、中文道地的電視劇,跟孩子一起看,這也是一個充滿機會教育的做法──如果內容有偏差,我們可以立即糾正;如果需要進一步說明,也能立刻把握機會。 民國初年期間: 戰長沙(必看)、茶館
2015年底,我們一家六口從台北移居台東海岸鄉間,如今已邁入第七個年頭。在台東的農莊生活,遠比在台北的籠居生活愜意、自由,但有一件事,我真是怕透了,就是暑熱!
四年來,女兒都是把大紙箱裁個洞口,裡面鋪上粗糠,讓母雞在裡面下蛋或孵蛋。雖然能用,但是各式各樣的紙箱擺在一起,看起來總是比較凌亂些。
去年六月,我們買了第一批25隻小蛋雞,希望未來可以自給自足,不用再買雞蛋吃。八個月後,也就是今年三月,那批小蛋雞長大,開始下蛋,我們圓了雞蛋自給自足的夢!從過年前買了最後一批雞蛋,直到現在都一直有充足的自家雞蛋可吃,甚至偶爾有多餘的可以賣給當地居民。
氣象人員指出,今年(2022)五月1日到18日,平均氣溫下探23.5度,為68年來最冷5月。 氣候的變化,務農的人能夠第一手感受到,因為氣候主宰作物的生長,影響作物生長的二大因素是:雨水多寡(溼度),氣溫高低(溫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約兩週前採收了一顆大冬瓜。阿媽打算要來醃漬做成鹹冬瓜,不過做鹹冬瓜需要曬,曬冬瓜需要整日的晴天,而我們一直等不到好天氣,因此放了兩個禮拜。颱風走了之後,這禮拜天氣特別晴朗,非常適合來曬冬瓜。於是到了晚上我們就開始著手製。
Thumbnail
聖果蜜多的木虌果檸檬飲,使用的是台東小農無農藥,友善栽培出來的台灣原生種木虌果。聖果蜜多先以手工先將分離籽與果肉,再用專業機器取出木虌果最具營養的假種皮,透過蒸煮的方式煮出營養滿滿的木虌果飲,最後再加入天然的蜂蜜和檸檬進行調味,整瓶的果汁含量高達30%。
Thumbnail
上禮拜小黃瓜的結實的情況漸入佳境,而這禮拜回到阿媽家,阿媽就立刻跟我說「你的瓜仔妮生足濟!(你的小黃瓜生了很多!)」,跑到田裡一看,又驚又喜,果然小黃瓜結實累累,每條都好漂亮! 光是一天就摘了十條左右,隔天又摘了十幾條,兩天總共收成了二十幾條,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Thumbnail
在台灣是冬天吃草莓,在緯度比較高的歐洲,草莓的盛產季節是在夏天喔!而且也有草莓園開放自採,一起來看看歐洲採草莓和台灣有什麼不一樣,還有那一望無際的美麗風景吧!
天台上,又多了新成員~四季豆。 應該是種對了月份,發芽到長成豆莢,好像才2個月左右。本來對四季豆沒什麼期待,沒想到,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大豐收。 以前種些花花草草,倒是沒有什麼感覺。現在種種蔬果,每天看着它成長,等著它開花,等著它結果,那個感覺真的不一樣。到了可以收成的那一個時刻,哇!心情一整個舒
Thumbnail
這禮拜的大事件——小黃瓜終於收成了! 禮拜二時,阿媽栽培的小黃瓜首先採收了幾條,我們家有了今年第一批瓜,阿媽還讓給我帶回去吃(她說接下來可能每天都有得摘,再摘就有了)。而我種的卻遲遲還不結果,明明開花開得茂盛,卻始終沒有結成瓜。不知道是不是前一週連日雨天的緣故?
Thumbnail
甜羅勒:「(豐碩開心)嗨~你什麼時候要吃我呀?」 我:「等等等等,等我訂的果汁機來了才能採收~」
Thumbnail
每每看到戶外迎向陽光花開燦爛的日日春,總想著家裡也來種上一盆,但每次從花巿買回來都種不了多久即枯萎,我發現這種不易照顧的盆栽裡面,都會放很多的稻穀殼,不知是太巧合還是怎麼回事,就算買回來放蔭涼處幾週再換掉盆土也一樣,沒幾個月就不行了,整株枯萎。 這是唯一一盆很難得存活超過一年的植栽,也是花巿買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約兩週前採收了一顆大冬瓜。阿媽打算要來醃漬做成鹹冬瓜,不過做鹹冬瓜需要曬,曬冬瓜需要整日的晴天,而我們一直等不到好天氣,因此放了兩個禮拜。颱風走了之後,這禮拜天氣特別晴朗,非常適合來曬冬瓜。於是到了晚上我們就開始著手製。
Thumbnail
聖果蜜多的木虌果檸檬飲,使用的是台東小農無農藥,友善栽培出來的台灣原生種木虌果。聖果蜜多先以手工先將分離籽與果肉,再用專業機器取出木虌果最具營養的假種皮,透過蒸煮的方式煮出營養滿滿的木虌果飲,最後再加入天然的蜂蜜和檸檬進行調味,整瓶的果汁含量高達30%。
Thumbnail
上禮拜小黃瓜的結實的情況漸入佳境,而這禮拜回到阿媽家,阿媽就立刻跟我說「你的瓜仔妮生足濟!(你的小黃瓜生了很多!)」,跑到田裡一看,又驚又喜,果然小黃瓜結實累累,每條都好漂亮! 光是一天就摘了十條左右,隔天又摘了十幾條,兩天總共收成了二十幾條,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Thumbnail
在台灣是冬天吃草莓,在緯度比較高的歐洲,草莓的盛產季節是在夏天喔!而且也有草莓園開放自採,一起來看看歐洲採草莓和台灣有什麼不一樣,還有那一望無際的美麗風景吧!
天台上,又多了新成員~四季豆。 應該是種對了月份,發芽到長成豆莢,好像才2個月左右。本來對四季豆沒什麼期待,沒想到,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大豐收。 以前種些花花草草,倒是沒有什麼感覺。現在種種蔬果,每天看着它成長,等著它開花,等著它結果,那個感覺真的不一樣。到了可以收成的那一個時刻,哇!心情一整個舒
Thumbnail
這禮拜的大事件——小黃瓜終於收成了! 禮拜二時,阿媽栽培的小黃瓜首先採收了幾條,我們家有了今年第一批瓜,阿媽還讓給我帶回去吃(她說接下來可能每天都有得摘,再摘就有了)。而我種的卻遲遲還不結果,明明開花開得茂盛,卻始終沒有結成瓜。不知道是不是前一週連日雨天的緣故?
Thumbnail
甜羅勒:「(豐碩開心)嗨~你什麼時候要吃我呀?」 我:「等等等等,等我訂的果汁機來了才能採收~」
Thumbnail
每每看到戶外迎向陽光花開燦爛的日日春,總想著家裡也來種上一盆,但每次從花巿買回來都種不了多久即枯萎,我發現這種不易照顧的盆栽裡面,都會放很多的稻穀殼,不知是太巧合還是怎麼回事,就算買回來放蔭涼處幾週再換掉盆土也一樣,沒幾個月就不行了,整株枯萎。 這是唯一一盆很難得存活超過一年的植栽,也是花巿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