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兔子洞裡遇到什麼都不稀奇:愛麗絲收藏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我跟愛麗絲小姐的緣分可以追溯到大學時期,有次在書林書店逛逛,一時興起就把這本 Oxford(牛津出版社) 出版的注釋原文小說帶回家,拜讀之後驚為天人,不管是小時候看的那種只有10頁的圖畫書,還是迪士尼的動畫電影,都只有簡略提到愛麗絲掉進兔子洞之後一下變大變小,一下又遇到哪幾個怪人,但那些描述都顯示不出對話和人物的豐富跟創意跟「奇怪」,直到看了注釋本,才發現他有很多內容都是打油詩的改編,或是當時英國社會的諷刺,整個故事一下立體許多,這就是我愛上它的開始。

作者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真的很厲害,無論是地底還是鏡中冒險,都超有趣。身為數學家,他的邏輯和哲學概念很強(難怪很多影劇作品都會引用愛麗絲梗),後來更發現這真的是一本很重要的書,要說它是一本探討「我是誰」的哲學童書也不為過。

除了《駭客任務》(The Matrix)等戲劇,用過 "follow the rabbit" 來代表追循線索或追線索可能的意外風險之外,美劇 《西部極樂園》(Westworld)也曾提過這部作品,第1季第3集裡面,工程師 Bernard 跟機器人Dolores 討論「改變」這主題的時候,曾把這本書拿給她 ,並要她唸出以下這段:

'Dear, dear! How queer everything is to-day! And yesterday things went on just as usual. I wonder if I've been changed in the night? Let me think: was I the same when I got up this morning? I almost think I can remember feeling a little different. But if I'm not the same, the next question is, Who in the world am I?

「唉呀呀,今天發生的事也太奇怪了吧!明明昨天一切都還好好的,不知道我是不是在一夜之間就變了。我想一下:我在今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有變嗎?我好像覺得有點不一樣。但如果我已經不是之前那個我了,那我到底是誰?」

raw-image
這段話是不是很玄?好像很好懂,其實又蘊含複雜的哲學思路。時隔多年重新拿起中文注釋版來讀,又發現更多在對話中呈現的許多邏輯的怪異之處,原來愛麗絲夢境的奇怪不只在於現實不會發生荒謬的情節,還有理性上聽起來不合邏輯,但其實現實中卻很可能發生的對話。誰想的到我們一般以為的「童書」裡面竟然充滿一堆哲學式的對話。

其實愛麗絲的故事一開始真的是Lewis Carroll 應好友 Liddle家的小孩要求,跟他們在船上時,即興編出來說給他們聽的故事,主角的名字更是根據其中一個小孩(Alice)命名。後來他再將這些故事詳細發展出來,出版成書。迪士尼動畫也以愛麗絲的故事做成動畫電影,電影內容融合《愛麗絲夢遊仙境》(以下簡稱《夢遊仙境》)和《愛麗絲鏡中奇緣》(以下簡稱《鏡中奇緣》)的內容。相較於《夢遊仙境》由撲克牌的紙牌遊戲貫穿全書,《鏡中奇緣》是用西洋棋的遊戲規則,具體透過棋盤來講這這個故事。但由於我對西洋棋很陌生,所以還是很多地方有看沒有辦法完全懂,但這也不影響閱讀的樂趣。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自問世以來就有各種不同版本,引進台灣之後,書本身的設計及譯本更是五花八門。就書名翻譯而言,我比較習慣《愛麗絲夢遊仙境》(1976),但就跟原著要傳達的情節和意境來說,我比較喜歡原來以前的譯名《愛麗絲漫遊奇境》(1957),但就市面普及來說,還是以《愛麗絲夢遊仙境》較多。

以下介紹一些我收藏的中英文版本

🪄經典註釋版:

raw-image


1️⃣《愛麗絲夢遊仙境與鏡中奇緣 150週年豪華加注紀念版》(大寫出版,2016)
2️⃣《挖開兔子洞 中英對照,完整翻譯注釋版》(遠流出版,2010)
3️⃣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Oxford, 1982)
4️⃣《愛麗絲幻遊奇境與鏡中奇緣》(聯經出版,2015)

這四本都是約翰.譚尼爾爵士(Sir John Tenniel)的經典插畫版,加上非常豐富的註解,讓我們瞭解作者設計的故事內容細節巧思與典故。

🔮特殊插畫版:

raw-image


1️⃣《愛麗絲夢遊仙境》(格林出版,2015) 插畫: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

第一本插畫家安東尼布朗是我非常喜歡的插畫家,他常喜歡在繪畫的細節偷藏一些怪異的元素,其他知名作品包含:《朱家故事》、《動物園》等。這種怪怪的風格,跟愛麗絲的奇幻故事剛好絕配。

raw-image


raw-image


2️⃣《愛麗絲漫遊奇境》(謬思出版,2012) 插畫:海貝卡.朵特梅(Rebecca Dautremer)

這個版本的插畫家特地以愛麗絲故事的原型人物 Alice Liddell 的黑髮模樣來畫故事主角,而且風格很特別,是我個人很愛的版本之一,由林良翻譯。







3️⃣《誰怕尖嘴妖》(台灣英文雜誌社,1997) 插畫:葛林姆.貝斯(Graeme Base)


這其實是《鏡中奇緣》裡一個故事的立體書,可以單獨放大其中一個怪誕的故事,又是用立體書的方式呈現,非常有趣。

raw-image


4️⃣《愛麗絲夢遊仙境》(麥田出版,2020) 插畫:朵貝.楊笙(Tove Jansson)

​有聽過插畫家朵貝楊笙的人,更為熟悉的應該是姆米谷的系列小說,他與愛麗絲的結合,會讓我有種淡淡的懷舊感。


💗 其他類,這類也以插畫取勝


raw-image



1️⃣ Alice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Walker Books, 2005 ) 插畫:Helen Oxenbury
前三本都是同一個插畫家海倫.奧森貝里(Helen Oxenbury)的作品,我蠻愛這種繪畫風格的


2️⃣ The Complete Alice (Walker Books, 2005 ) 插畫:Helen Oxenbury
以小書的盒裝方式呈現,有種小小插畫集的風格

3️⃣《愛麗絲漫遊奇境》(經典傳訊文化出版,2012) 插畫:海倫.奧森貝里(Helen Oxenbury) 翻譯/ 趙元任 修文/ 賴慈芸


這本的譯者是非常、非常早期的中國翻譯工作者趙元任老師翻譯,而「漫遊奇境」也是Alice in Wonderland早期又比較貼近原文的書名,因為許多用語有的年代久遠,有的是台灣人不熟悉的中國用詞,所以請賴慈芸老師協助修文。

4️⃣ 《愛麗絲夢遊仙境 150週年原文原書原色復刻版 紙牌之書》(遊目族出版,2016)


除了附一本原文書之外,還贈送一套都是插畫的紙牌,組裝之後可以變成一張大海報

------------------------------------------

這些只是眾多版本與譯本的幾種而已,每一本的設計都非常特別,譯文與註釋不同,讀起來的體會也會蠻不一樣的,無論是哪個譯本或版本,都是我喜愛的愛麗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懿翎 light and breeze
111會員
412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這部英國的魔幻兒童文學作品 面市已有150多年了,被翻譯成170多種文字。作為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荒誕小說之一,它對後來的《綠野仙踪》、《納尼亞傳奇》等都具有直接的啟發意義。
Thumbnail
這部英國的魔幻兒童文學作品 面市已有150多年了,被翻譯成170多種文字。作為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荒誕小說之一,它對後來的《綠野仙踪》、《納尼亞傳奇》等都具有直接的啟發意義。
Thumbnail
大家隨著生存的慣性向前滑,上班混日子,下班找樂子。 混完上班時間,回家後不是宅著追劇打遊戲,就是渾渾噩噩參加聚會。 偶爾想換個活法,卻沒有力氣睜開惺忪的眼。 他稱這群人為“醒著的睡著的人”。
Thumbnail
大家隨著生存的慣性向前滑,上班混日子,下班找樂子。 混完上班時間,回家後不是宅著追劇打遊戲,就是渾渾噩噩參加聚會。 偶爾想換個活法,卻沒有力氣睜開惺忪的眼。 他稱這群人為“醒著的睡著的人”。
Thumbnail
作者: 黃盛 1 Down the rabbit hole: 論理型 掉進兔子洞 四 愛麗絲掉呀掉﹐似乎掉個沒完沒了﹐因為掉得太慢啦! 不斷重複著一個動作實在太無聊沉悶了。愛麗絲的腦袋開始浪蕩﹐反復思考應該是貓吃蝙蝠還是蝙蝠吃貓﹐嘗試計算下墮了多少里路程﹐推測如果這樣繼續掉下去會否穿越地
Thumbnail
作者: 黃盛 1 Down the rabbit hole: 論理型 掉進兔子洞 四 愛麗絲掉呀掉﹐似乎掉個沒完沒了﹐因為掉得太慢啦! 不斷重複著一個動作實在太無聊沉悶了。愛麗絲的腦袋開始浪蕩﹐反復思考應該是貓吃蝙蝠還是蝙蝠吃貓﹐嘗試計算下墮了多少里路程﹐推測如果這樣繼續掉下去會否穿越地
Thumbnail
作者: 黃盛 1 Down the rabbit hole: 論理型 掉進兔子洞 三 我們緊跟愛麗絲跳進兔穴之前﹐要先與白兔見個面。這時出現了愛麗絲邂逅白兔的插曲。當愛麗絲還在盤算接下來幹什麼的時候﹐或者﹐那只不過是她神志恍惚﹐在無聊中開始走神而出現的幻象﹐一隻粉紅眼睛的白兔突然貼著她身邊跑
Thumbnail
作者: 黃盛 1 Down the rabbit hole: 論理型 掉進兔子洞 三 我們緊跟愛麗絲跳進兔穴之前﹐要先與白兔見個面。這時出現了愛麗絲邂逅白兔的插曲。當愛麗絲還在盤算接下來幹什麼的時候﹐或者﹐那只不過是她神志恍惚﹐在無聊中開始走神而出現的幻象﹐一隻粉紅眼睛的白兔突然貼著她身邊跑
Thumbnail
作者: 黃盛 1 Down the rabbit hole: 論理型 掉進兔子洞 二 讓我們做個馬虎的假設: 圖書館內的書大概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沒有圖畫和沒有對話的書﹐另一類是有圖畫或有對話的書。讓我們把腦袋弄得再簡單一些﹐於是我們聲稱﹐有圖畫或有對話的書都是給兒童看的﹐沒有圖畫和沒有對話的
Thumbnail
作者: 黃盛 1 Down the rabbit hole: 論理型 掉進兔子洞 二 讓我們做個馬虎的假設: 圖書館內的書大概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沒有圖畫和沒有對話的書﹐另一類是有圖畫或有對話的書。讓我們把腦袋弄得再簡單一些﹐於是我們聲稱﹐有圖畫或有對話的書都是給兒童看的﹐沒有圖畫和沒有對話的
Thumbnail
前言 一 本書從邏輯的角度詮釋一本「兒童讀物」﹕《愛麗絲奇境歷險記》﹔即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這本小書的書名漢譯有「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幻境遊蹤」等。我們力圖忠於原著﹔由於「wonderland」是「奇境」,「adventures」是「歷險」,
Thumbnail
前言 一 本書從邏輯的角度詮釋一本「兒童讀物」﹕《愛麗絲奇境歷險記》﹔即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這本小書的書名漢譯有「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幻境遊蹤」等。我們力圖忠於原著﹔由於「wonderland」是「奇境」,「adventures」是「歷險」,
Thumbnail
「我應該走哪一條路才是正確的呢?」 「端賴你想上那兒去。」 「上那兒去都無所謂。」 「既然如此,那麼走哪條路都無所謂。」 「只要能到,隨便哪一個地方都好。」 「當然沒問題,只要走得夠遠就可以。」 即便前途迷茫與徬徨, 不確定目標與方向, 那就勇於探索與前進吧! 不同選擇有著不同際遇, 不同路徑有
Thumbnail
「我應該走哪一條路才是正確的呢?」 「端賴你想上那兒去。」 「上那兒去都無所謂。」 「既然如此,那麼走哪條路都無所謂。」 「只要能到,隨便哪一個地方都好。」 「當然沒問題,只要走得夠遠就可以。」 即便前途迷茫與徬徨, 不確定目標與方向, 那就勇於探索與前進吧! 不同選擇有著不同際遇, 不同路徑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