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別買心靈勵志書了,暢銷心理作家的陰謀在這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庫斯曼認為,藉著消費來填補自我的空洞,除了催生廣告業之外,也助長一種基於自我心理學(self psychology)的心理治療熱潮。自我心理學針對個人經驗、感受、需要進行研究。馬斯洛(Abraham Maslow)那強調自我實現的需求階梯(hierarchy of needs)理論,以及羅傑斯(Carl Rogers)所描繪無條件地、正面地接納自己的願景,都是自我心理學所衍生的價值觀和治療目標。於是,那些想自己變得更好、更快樂、更滿足的人,就找心理師、諮商師協助, 心理治療變成一個蓬勃的產業。廣告商人也聘請心理師擔任軍師,幫助他們洞悉消費者的心態,好讓他們的廣告發揮最大效果,吸引更多人購買商品、使用服務。

藉著消費來填補自我的空洞,這個現象早已蔓延到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電視、網路、街上,甚至交通工具上,都是鋪天蓋地的廣告;書店門口最顯眼的位置、暢銷書排行榜,無不由心靈勵志書籍占據。在這些基督徒占少數、基督教影響力薄弱的社會,聖俗二分的趨勢更不利福音傳播。理由是,聖俗二分迫使人(包括無宗教信仰的人)在宗教的觀點或非宗教觀點之間二選一,來解釋所有外在事件和個人遭遇;這樣就是迫使人在聖(基督信仰)或俗(消費的滿足)之間二選一,而結果往往是選俗而捨聖。

一個非基督徒少女,只要仿效其他女生化妝、買名牌包包,就能獲得她們的肯定,自我形象提升。這樣,她的確不需要來教會「裝乖」,把濃妝擦掉、穿上過膝的裙子,然後學習當一個教會所讚許的「才德的婦人」。一個非基督徒上進青年,只要報名上「財務自由」課程,多考幾張證照;他的賺錢能力增強,隨之就會感到更快樂、更滿足。這樣,他的確不需要來教會,為自己愛世俗的態度而懺悔,從「積存財寶在天」的信息得到慰藉,獲得屬靈的喜樂和滿足。

談到聖俗二分,很多基督徒會下意識擺出防衛姿態,覺得這是針對教會的控訴,單方面指責教會排斥非基督教的(自然科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觀點。但其實世俗社會也有責任,無神論和自然主義風氣排斥基督教的觀點,把屬靈的存有、屬靈的德性,神學概念等視為心理作祟。於是,基督信仰不是遭矮化為導人向善的一種拜拜,就是遭汙名化為壓迫女性和性小眾的有毒古老思想。基督徒應該如何認識聖俗二分所帶來的挑戰?下一部分我會提出一個切入點。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SoundOn版https://player.soundon.fm/p/kkyim

Apple版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17953348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
54會員
133內容數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21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8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2022/12/14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越需要,越要克制:低落的心身狀態,更要避開身心靈成長課程 現代社會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商業模式和行銷策略,它們巧妙地運用心理學原理,在我們心中種下「需要」的種子,引誘我們做出看似自主,實則受到操縱的消費決策。打開手機,心靈成長課程的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彷彿整個社會都陷入了集體焦慮,急需心靈的慰藉。然而,
Thumbnail
越需要,越要克制:低落的心身狀態,更要避開身心靈成長課程 現代社會充斥著五花八門的商業模式和行銷策略,它們巧妙地運用心理學原理,在我們心中種下「需要」的種子,引誘我們做出看似自主,實則受到操縱的消費決策。打開手機,心靈成長課程的廣告鋪天蓋地而來,彷彿整個社會都陷入了集體焦慮,急需心靈的慰藉。然而,
Thumbnail
身心靈、心理學,這個領域就算不是僅次於投資理財賺錢(包括房地產),大概也至少是前十名的熱門(熱錢)產業。體制內系統,常常與現實脫節,綁手綁腳很多忌諱;體制外系統,則是門檻極低,究竟是看了幾本書就靠著行銷包裝入行暴賺,還是真正磨練功力承擔責任,完全只有操作者自己能自由心證了......more
Thumbnail
身心靈、心理學,這個領域就算不是僅次於投資理財賺錢(包括房地產),大概也至少是前十名的熱門(熱錢)產業。體制內系統,常常與現實脫節,綁手綁腳很多忌諱;體制外系統,則是門檻極低,究竟是看了幾本書就靠著行銷包裝入行暴賺,還是真正磨練功力承擔責任,完全只有操作者自己能自由心證了......more
Thumbnail
從行為經濟學家Richard Thaler的觀點,人人都有一個心理帳戶,這心理帳戶將會決定你的消費取向,透過心理帳戶支配你的所得、決定你的支出。而從這個觀點來看,便會發現人們的不理性消費,很大的原因來自內心的缺乏,甚至是匱乏。雖然是金錢消費行為,但就像是無處不跟心理學有關,消費行為當然也跟心理有關
Thumbnail
從行為經濟學家Richard Thaler的觀點,人人都有一個心理帳戶,這心理帳戶將會決定你的消費取向,透過心理帳戶支配你的所得、決定你的支出。而從這個觀點來看,便會發現人們的不理性消費,很大的原因來自內心的缺乏,甚至是匱乏。雖然是金錢消費行為,但就像是無處不跟心理學有關,消費行為當然也跟心理有關
Thumbnail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作為國際精神分析心理學會的資深會員,長期心理治療服事的經驗,讓尤蘭諾得出一個結論:心靈與靈性水乳交融,精神健康與宗教經驗是一體兩面的。一個成年男性迷戀少女至出現強迫性症狀,於是來尋求心理治療。
Thumbnail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
Thumbnail
庫斯曼認為,藉著消費來填補自我的空洞,除了催生廣告業之外,也助長一種基於自我心理學(self psychology)的心理治療熱潮。自我心理學針對個人經驗、感受、需要進行研究。
Thumbnail
庫斯曼認為,藉著消費來填補自我的空洞,除了催生廣告業之外,也助長一種基於自我心理學(self psychology)的心理治療熱潮。自我心理學針對個人經驗、感受、需要進行研究。
Thumbnail
庫斯曼認為「自我」是指某個社會所定義「人之所以為人」的內涵,包括人的價值、限制、期待、禁忌等。所謂自我的空洞,也是針對人所體會這種社會層面「人之所是」的內涵而言的。現代人的自我,為什麼會變得空洞呢?
Thumbnail
庫斯曼認為「自我」是指某個社會所定義「人之所以為人」的內涵,包括人的價值、限制、期待、禁忌等。所謂自我的空洞,也是針對人所體會這種社會層面「人之所是」的內涵而言的。現代人的自我,為什麼會變得空洞呢?
Thumbnail
二次大戰打得正慘烈的時候,德國心理學家昆柯(Fritz Künkel)在美國出版《追求成熟》(In Search of Maturity)。這本心理學作品筆調樸實、看待人性合乎中道,更嘗試與基督信仰相調和。
Thumbnail
二次大戰打得正慘烈的時候,德國心理學家昆柯(Fritz Künkel)在美國出版《追求成熟》(In Search of Maturity)。這本心理學作品筆調樸實、看待人性合乎中道,更嘗試與基督信仰相調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