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帶來的身體凍結與關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我們身體處於失調時,如凍結或關閉,我們的前額葉皮質層就會當機,無法進行邏輯性的認知思考,同時邊緣系統,透過強烈的情緒來因應威脅,促使本能生存的行為,這是一種為了保護自己的無意識反應。而凍結與關閉,這兩者是不同的現象,儘管它看起來都是無法移動的狀態,因此我們經常會混淆,甚至將兩者當作相同的狀態。也許澄清這兩種的差異,在自我觀察或治療上會更清楚,才能獲得更好的治療策略。

raw-image


凍結 Freeze/Frozen:無法戰鬥或逃跑的狀態

生物化學反應:
1. 脫離身心容納之窗,來到過度激發(高度喚醒)狀態。
2. 肌肉緊繃,具有能量但無法釋放(僵直)。
3. 身體困住的感覺:交感與副交感神經能量相當,即身體想動但無法動彈。
4. 淺而急促的呼吸。
5. 眼睛睜大。
6. 當威脅消失,身體就準備好返回戰/逃狀態。

人類可能遭遇凍結的狀況:
無法逃跑或反抗的暴力、虐待,包含身體與情感,如性虐待、家暴。又或為混亂型依附風格(Disorganized attachment),該類型因親近與疏離都會帶來焦慮、恐懼,因此,他們有更多的內在批評與認知偏誤,更常與情緒脫鉤甚至從未經驗過情緒的調節,其可能在依賴與切斷關係間擺盪(或可說因恐懼而在焦慮 ─ 憂鬱間擺盪),有時擺盪的速度極其之快。大多數混亂依附者還是孩子的時候,父母或照顧者行為反覆無常且是孩子恐懼的來源,但同時他們又是孩子的照顧者、保護者,因此孩子很容易習得無助,轉而向內攻擊批評自己。。

人類凍結反應:
1. 情感麻木
2. 對事物經常感到無助與絕望
3. 經常感到羞愧、自責、罪惡感
4. 與人連結降低,減少眼神接觸
5. 失去時間與空間感
6. 易疲累

脫離凍結反應的方式:
1. 溫和、緩慢且微小的移動,如移動手指、微笑、眼神接觸......等等。過大的移動,身體反應進入戰或逃的狀態會引發個體危險感,使其再度陷入凍結狀態。凍結可能出現於全身亦可能出現於身體某部位,因此,必須耐心地尋找並增加身體各部位的移動。
2. 引導練習:呼吸、正念。
3. 共同調節,參考 如何為創傷建立平衡的節奏與調節方式 該篇文章最後一段。
4. 注意力放在此時此地此身。


關閉 Shutdown:癱瘓、假死的狀態

生物化學反應:
1. 脫離身心容納之窗,來到過低激發(低度喚醒)狀態。
2. 肌肉鬆軟無力。
3. 副交感神經系統(背側迷走神經系統)占主導地位,交感神經能量低。
4. 心跳、血壓下降。
5. 流向大腦的血流量減少,可能導致思考及記憶力下降。
6. 暫時停止呼吸、睡眠呼吸暫停。
7. 新陳代謝下降而減少對食物的需求。
8. 對疼痛的敏感度下降。
9. 外界刺激訊息在丘腦停止,未到達皮質,致無法理解或對身體內外感覺混淆。
10. 當威脅消失,身體就準備好返回戰/逃狀態。
11. 眼神渙散。
12. 可能呈現昏倒狀態。
13. 難以說出話來或感到喉嚨緊縮。
14. 身體想呈現蜷縮狀態。

動物關閉反應:
呈現裝死狀態,甚至有些動物會透過腺體散發惡臭,減少被獵食的可能。

脫離關閉反應的方式:
1. 溫和、緩慢地激發交感神經系統(專注於身體運動感覺/動覺),且避免進入戰或逃狀態。
2. 背側迷走神經系統的對立面是社會參與(連結)系統,因此,可以建立健康的社交活動或適當的依附、信任關係。
3. 協助尋找隱藏或不被允許表達的情緒,如憤怒,重新與情緒產生連結。
4. 減少並理解對關閉反應的羞愧感
5. 引導練習:呼吸、正念、瑜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零-avatar-img
2023/02/10
文章中有提到依附風格,想請問依附風格會在成長中有所變化嗎?還是從小就奠定且無法改變了?
avatar-img
聽心理沙龍
1.2K會員
177內容數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聽心理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18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2024/05/18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2024/05/10
正念對創傷恢復有著有效的治療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可能不慎觸發創傷反應,造成身體和情緒上的不適。透過正念,也可能喚起創傷相關的情緒和記憶。想要擁抱正念作為恢復利器,需要謹慎面對這些挑戰,同時也要理解不同人可能需尋找其他治療方式的現實。
Thumbnail
2024/05/10
正念對創傷恢復有著有效的治療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可能不慎觸發創傷反應,造成身體和情緒上的不適。透過正念,也可能喚起創傷相關的情緒和記憶。想要擁抱正念作為恢復利器,需要謹慎面對這些挑戰,同時也要理解不同人可能需尋找其他治療方式的現實。
Thumbnail
2024/05/05
也許,我們都錯想了愛能解決所有問題,殊不知愛可能讓關係變得更加脆弱與忽視。認清關係不存在永遠的幸福,關係是會跌跌撞撞,充滿考驗,有這樣的前提假設,我們對關係更能感到得來不易,這就是愛的模樣。
Thumbnail
2024/05/05
也許,我們都錯想了愛能解決所有問題,殊不知愛可能讓關係變得更加脆弱與忽視。認清關係不存在永遠的幸福,關係是會跌跌撞撞,充滿考驗,有這樣的前提假設,我們對關係更能感到得來不易,這就是愛的模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該洗澡的時候磨磨蹭蹭,該讀書的時侯東拉西扯,無法按下暫停鍵,無法放下手機,或單純僵在原地,無法靜下心坐下來準備開始或將任務收尾,也可能什麼都做了但就是沒做最重要的事? 你認為自己逃避、拖延、不應該、不像話,越是這樣批判自己就越是動彈不得,感到無能的挫敗與罪惡感
Thumbnail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該洗澡的時候磨磨蹭蹭,該讀書的時侯東拉西扯,無法按下暫停鍵,無法放下手機,或單純僵在原地,無法靜下心坐下來準備開始或將任務收尾,也可能什麼都做了但就是沒做最重要的事? 你認為自己逃避、拖延、不應該、不像話,越是這樣批判自己就越是動彈不得,感到無能的挫敗與罪惡感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是我的閱讀心得,讀 #身體記得 時腦中閃過很多很多曾在案主身上聽見的困難,而在了解心理生理學的概念與創傷在身體記憶上的意義後,決定寫這篇文章,希望能告訴那些在創傷與創傷後承受著愧疚與自責的人們,創傷使身體與心靈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何以我們會如此,何以治療師會說,這一切真的不是你的錯。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是我的閱讀心得,讀 #身體記得 時腦中閃過很多很多曾在案主身上聽見的困難,而在了解心理生理學的概念與創傷在身體記憶上的意義後,決定寫這篇文章,希望能告訴那些在創傷與創傷後承受著愧疚與自責的人們,創傷使身體與心靈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何以我們會如此,何以治療師會說,這一切真的不是你的錯。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潛在的威脅狀況,身體的求生系統便會啟動。我們會用各種策略做出回應來擺脫危險,這包括了:戰鬥、逃跑、疆呆和屈服的反應。」_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昨天夥伴在幫我做療癒時,觸碰到我的髖部,起初我感到些許騷癢,忍了一下,隨之升起的情緒竟是悲傷。 這個情緒帶出了許多聲音:「早知道妳剛出生我就把你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潛在的威脅狀況,身體的求生系統便會啟動。我們會用各種策略做出回應來擺脫危險,這包括了:戰鬥、逃跑、疆呆和屈服的反應。」_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昨天夥伴在幫我做療癒時,觸碰到我的髖部,起初我感到些許騷癢,忍了一下,隨之升起的情緒竟是悲傷。 這個情緒帶出了許多聲音:「早知道妳剛出生我就把你
Thumbnail
當我們身體處於失調時,如凍結或關閉,我們的前額葉皮質層就會當機,無法進行邏輯性的認知思考,同時邊緣系統,透過強烈的情緒來因應威脅,促使本能生存的行為,這是一種為了保護自己的無意識反應。而凍結與關閉,這兩者是不同的現象,儘管它看起來都是無法移動的狀態,因此我們經常會混淆,甚至將兩者當作相同的狀態...
Thumbnail
當我們身體處於失調時,如凍結或關閉,我們的前額葉皮質層就會當機,無法進行邏輯性的認知思考,同時邊緣系統,透過強烈的情緒來因應威脅,促使本能生存的行為,這是一種為了保護自己的無意識反應。而凍結與關閉,這兩者是不同的現象,儘管它看起來都是無法移動的狀態,因此我們經常會混淆,甚至將兩者當作相同的狀態...
Thumbnail
什麼是解離?是指在思想、情感和行為之間的脫節。 #解離是一種防禦機制,用於應對令人極痛苦或壓倒性的情緒,威脅到自己,覺得自己無法承擔,所產生出的防衛機轉。通常發生在創傷下的倖存者。尤其受到性侵、暴力攻擊的創傷經歷。 #解離是一種生存策略,可以防止我們被正在經歷的痛苦或創傷所淹沒。有時也伴隨創傷後壓力
Thumbnail
什麼是解離?是指在思想、情感和行為之間的脫節。 #解離是一種防禦機制,用於應對令人極痛苦或壓倒性的情緒,威脅到自己,覺得自己無法承擔,所產生出的防衛機轉。通常發生在創傷下的倖存者。尤其受到性侵、暴力攻擊的創傷經歷。 #解離是一種生存策略,可以防止我們被正在經歷的痛苦或創傷所淹沒。有時也伴隨創傷後壓力
Thumbnail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摘錄佳句,展開自癒可能、治療方法及觀點討論。
Thumbnail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摘錄佳句,展開自癒可能、治療方法及觀點討論。
Thumbnail
過去,我看過不少關於童年受傷、情緒調整的書籍,雖然在書籍當中很多說法與分析都讓我覺得很有道理,獲益良多,但是總覺得這些很有道理的分析跟自身還有一段難以跨越的距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思想是頭腦的語言而感受是身體的語言。」這些困窘才覺得看到了出路。原來,思想的運作和情感、情緒的運
Thumbnail
過去,我看過不少關於童年受傷、情緒調整的書籍,雖然在書籍當中很多說法與分析都讓我覺得很有道理,獲益良多,但是總覺得這些很有道理的分析跟自身還有一段難以跨越的距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思想是頭腦的語言而感受是身體的語言。」這些困窘才覺得看到了出路。原來,思想的運作和情感、情緒的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