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書|活出真正的自己,就不再生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圖書館的新書架上展示這本書“活出真正的自己,就不再生病"我一眼就被書名給吸引,大概是因為去年(2021)自己生病了,是乳癌呀!萬萬沒想到自己會罹患癌症,從檢查、開刀、放射治療到追蹤治療,已經過了一年多了。

一切發生的太突然,有時候覺得不是真的,但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還記得過去兩年多圍繞著我們的COVID-19嗎?衛生所打電話給我,說我已經兩年沒有做乳房攝影及乳房超音波,(2021年)4月份有巡迴車檢查車要來,問我可以抽空去照乳房攝影嗎?因為疫情,太多事不敢做,連2年一次的健檢,我也沒去做,想想是應是照照了,我專程請假去做,護理師還叫我順便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糞便潛血。

報告結果,是糞便潛血最先拿到,再來是子宮頸抹片結果報告,兩個都過關沒事,乳房攝影的結果(含影像光碟)6月多才拿到,結果有異常需到醫院追蹤,我沒理會!但衛生所的護理師打電話給我,叫我要去大醫院檢查!之後,接到照乳房攝影的那家醫院護理師的電話,也是叫我去他們醫院檢查,難道,真的不妙?可是我卻沒有積極的要去做進一步的檢查。7月衛生所的護理師又打電話給我,問我去看了沒?沒!要快點去看,愈想愈奇怪,護理師打二次來,可能真的有問題!心想我7月會去大醫院婦產科回診,那醫生也是婦科疾病的專家,我回診帶著我的報告及光碟片去,醫生看了一眼,安排我去照乳房超音波,大醫院排檢查,也要專程請假去,排到8月中旬的星期三去照。

照超音波時,我問檢驗師如何?她說她只負責照,解釋病情需要回診去看原醫師。我心想,好吧!乖乖等婦產科回診再看報告,誰知照完超音波,那位年輕的醫檢師說:「阿姨!你明天就去掛乳房外科,要趕快去看,不要看婦產科了!」

穿好衣服,心好亂,趕快上網查乳房外科的醫師,明天全部額滿!想到我朋友的親人是某大醫院的醫師,請她幫忙想辦法加掛,同時,我打給衛生所的護理師,他問我要不要去當初幫我做乳房攝影的醫院?她可以幫忙我掛號,她說我也可以打給那個醫院的護理師!於是,我立刻撥打,她幫我掛後天的診1號,心裡沒那麼亂了,打給先生,先生說我的病歷都在我看婦產科那家醫院,或許掛那一家醫院的乳房外科會比較好,我心又急了!趕快查那一家分院(病歷互通)的乳房外科,我想掛的醫師也額滿了,心想先隨便掛一個明天(星期四)掛的上醫生再說,還果然給我掛到了!但我注意到我原想掛的醫生有寫一行字,就是看診日當天8:30如果沒有額滿,可以掛號。

第二天一早守在電腦前,我想掛的醫師沒額滿,又開放網路掛號,立馬給他改掛成功!號碼有點後面,等很久才看到,他馬上先看我的光碟片及超音波的結果。醫生的臉沒有太多的表情,他說看起來像,要我當天下午去重照一次乳房攝影,星期五下午去做粗針切片,但他無法親自幫我做,我必須當天下午先去被戳鼻子做PCR,陰性才能做切片,他說會拜託星期五的其他醫生他的同事(他們同一個team),醫生叫我放心,病例大家會一起討論,結果他會安排下週回他的診看,我才比較放心!

看完診,跟先生討論要不要去聽第二醫生的意見,因為星期五早上有預約另一家醫院的醫生,先生考量COVID-19嚴峻期間,不要在醫院間來去,容易染疫,好吧!心已累了!

檢驗結果出來了,為什麽是我?我是怎麼生病的?好多問號???醫生很快就安排開刀,開完刀自己覺得好不真實,我真的生病嗎?再來是擔心會不會擴散呢?每次回診看到有些乳癌的姐妹癌細包已擴散到骨頭,老實說,我常懷疑自己的病情是否更嚴重?甚至去求助神明,心亂糟糟的。

直到放射治療結束,我才接受自己的生病的事,放射科的醫生說我的狀況算不錯的,早期發現治療,叫我定期回乳外科追蹤回診,我才覺得好好聽醫生的話定期回診吃藥就好,不要沒事自己嚇自己!

經觀察身邊幾個乳癌的同事的實際狀況,同事說妳就想像看慢性病,拿慢性病處方籤乖乖聽醫生的話,定期吃藥追蹤。

心定了。心情轉換了。

作者說:「內心支配著身體這件事,可說不分東西方,許多人都真實感受過。」

最近我常看一個節目在講體重超過200公斤的人減重的事,醫生不僅給予飲食及運動的指引,減重到了一定程度會遇到瓶頸,醫生會安排病患去看心理師,把病患內心阻礙的障礙找出來,才能幫病患繼續減重成功。

作者透過“運用語言技巧及心裡技術來改變動腦方式的獨家方法、協助人們改善身體或心理層面的症狀”,全書閱畢後,我覺得要饒了自己,事情可以不用那麽緊張的去做,到了這把年紀也不用太在乎別人的眼光,活出自己才是重要的!

圖書資訊 ~作者:梯谷幸司 。 書名:活出真正的自己,就不再生病。 出版項:臺北市, 方智, 2022.04[民111]。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田小耕園的沙龍
6會員
174內容數
喜歡動手作,不論是自創或看書做,手作就是療癒呀! 心裡一直想要有一小塊田種菜,擁有微田,是我的夢想,需要有錢才能實現,先在小陽台種植物比較真實。
2023/04/06
今天4月6日,家裡只剩我一個人在家啊!整天躺床也是壓迫腹部,坐起來看書,好在放假前我在圖書館借了幾本新書。 羡慕作者有一個透天厝的家,把一樓裝潢成咖啡館,用來款待家人與朋友,我一直也想找一間透天厝,可惜緣份未到,需忍受樓上三個小姐妹每天鬼吼鬼叫,外加在家跳繩、摔東西,還有假日不到六點就跑來跑去的聲音
Thumbnail
2023/04/06
今天4月6日,家裡只剩我一個人在家啊!整天躺床也是壓迫腹部,坐起來看書,好在放假前我在圖書館借了幾本新書。 羡慕作者有一個透天厝的家,把一樓裝潢成咖啡館,用來款待家人與朋友,我一直也想找一間透天厝,可惜緣份未到,需忍受樓上三個小姐妹每天鬼吼鬼叫,外加在家跳繩、摔東西,還有假日不到六點就跑來跑去的聲音
Thumbnail
2022/12/05
上週在圖書館的新書展示區看到菊島廚房食記,看到寫有關吃的書,隨手拿起來就借來看。 菊島就是澎湖,作者劉明芳原是印尼華僑,十五歲來到福爾摩沙,在台灣唸書、結婚、生子,乃至於夫婿因工作至澎湖,她也隨夫婿至澎湖定居,這本書正是作者寫她到澎湖之後有關飲食的書。 書中一直談到北辰市場,寫的很生活化,下次如果
Thumbnail
2022/12/05
上週在圖書館的新書展示區看到菊島廚房食記,看到寫有關吃的書,隨手拿起來就借來看。 菊島就是澎湖,作者劉明芳原是印尼華僑,十五歲來到福爾摩沙,在台灣唸書、結婚、生子,乃至於夫婿因工作至澎湖,她也隨夫婿至澎湖定居,這本書正是作者寫她到澎湖之後有關飲食的書。 書中一直談到北辰市場,寫的很生活化,下次如果
Thumbnail
2022/11/01
我喜歡看圖書館的新到書,除了出版商、書商、編目員及上新書的人接觸書外,第一個借的人看的就是新書,雖然有時候看到一本書的書後本蓋滿了日期章,那表示很多人看過,但我還是喜歡新到圖書。
Thumbnail
2022/11/01
我喜歡看圖書館的新到書,除了出版商、書商、編目員及上新書的人接觸書外,第一個借的人看的就是新書,雖然有時候看到一本書的書後本蓋滿了日期章,那表示很多人看過,但我還是喜歡新到圖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是一具身體嗎? 這個問題很奇怪,以前我覺得身體和我密不可分,所有的冷暖疼痛等都是透過身體產生的感知不是嗎?所以我怎麼可能不是一具身體? 但直到我發現了身上有癌細胞,這個問題,卻悄悄成了我叩問自己是誰的開端。
Thumbnail
我是一具身體嗎? 這個問題很奇怪,以前我覺得身體和我密不可分,所有的冷暖疼痛等都是透過身體產生的感知不是嗎?所以我怎麼可能不是一具身體? 但直到我發現了身上有癌細胞,這個問題,卻悄悄成了我叩問自己是誰的開端。
Thumbnail
冬,台北在傍晚時分提早拉上黑幕,燈火陸續一一燃起,閃爍的光在雨裡化為七彩的光斑片片,在氤氳迷離中,台北夜場正式開始。此時的你,還好嗎? 上月聽你說因為胸部有腫塊,去醫院檢查,本來還大剌剌的認為就是個簡單檢查,如果要罹癌也應該是肺癌,身為長期老菸槍的你,平時為了健康飲食總是很注意,唯一一個無法戒掉的壞
Thumbnail
冬,台北在傍晚時分提早拉上黑幕,燈火陸續一一燃起,閃爍的光在雨裡化為七彩的光斑片片,在氤氳迷離中,台北夜場正式開始。此時的你,還好嗎? 上月聽你說因為胸部有腫塊,去醫院檢查,本來還大剌剌的認為就是個簡單檢查,如果要罹癌也應該是肺癌,身為長期老菸槍的你,平時為了健康飲食總是很注意,唯一一個無法戒掉的壞
Thumbnail
在圖書館的新書架上展示這本書“活出真正的自己,就不再生病",讓我想到自己過去一年生病這件事。
Thumbnail
在圖書館的新書架上展示這本書“活出真正的自己,就不再生病",讓我想到自己過去一年生病這件事。
Thumbnail
我那時候是坐在復健診所看這本《我是賽伯格 彼得2.0》的。 在當下那個狀態,突然覺得這是一本很偉大的書。
Thumbnail
我那時候是坐在復健診所看這本《我是賽伯格 彼得2.0》的。 在當下那個狀態,突然覺得這是一本很偉大的書。
Thumbnail
不得不承認《患病筆記》是我寫的最不自在的一個系列,是患病後真實的感受,想要真確的記錄下來,其中一定會有負面的、悲傷的、可憐的情緒,而我也清楚有些人不喜歡重複的主題創作,以前的我會認為這些過於隱私,現在的我則發現與人分享的過程也是一種療傷,就逕自地寫了下來。
Thumbnail
不得不承認《患病筆記》是我寫的最不自在的一個系列,是患病後真實的感受,想要真確的記錄下來,其中一定會有負面的、悲傷的、可憐的情緒,而我也清楚有些人不喜歡重複的主題創作,以前的我會認為這些過於隱私,現在的我則發現與人分享的過程也是一種療傷,就逕自地寫了下來。
Thumbnail
寫於住院的前夕。早在一週前就在心中盤算好要帶什麼東西住院,遲遲到現在還不敢打包,雖然醫院也好像西蒙波娃說的,和機場差不多都有人提著行囊走來走去,但要打包住院的行李卻一點也不期待。
Thumbnail
寫於住院的前夕。早在一週前就在心中盤算好要帶什麼東西住院,遲遲到現在還不敢打包,雖然醫院也好像西蒙波娃說的,和機場差不多都有人提著行囊走來走去,但要打包住院的行李卻一點也不期待。
Thumbnail
2022/04/23 講題:為何身體常生病? 講師:湛敏伶醫師 「覺察」是為了要回來溫柔的接納自己為什麼會有這個特質,而不是批判...
Thumbnail
2022/04/23 講題:為何身體常生病? 講師:湛敏伶醫師 「覺察」是為了要回來溫柔的接納自己為什麼會有這個特質,而不是批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