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賦教育在人文....校刊出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般學校的校刊,能夠每學期出一本,或是每月出刊,就很不容易了。但在人文,從九十二年八月一日開始,每星期出一次校刊,到現在,連續四年多,出刊了二百多期。整年沒有缺一期,每星期一準時出刊。
從原來二張四頁,到現在八張十六頁,每期出版將近三百份。內容有:人文理念的說明與介紹,學校大事記,家族活動課程介紹,學生優秀作品的刊出等,內容五花八門,內容豐富而多樣。
在發刊辭上寫著:「發行「人文知音」學校週刊,是希望透過文字的交流與溝通,促進師生、家長和學校之間,彼此的了解與互動,讓人文國小的教育發展,更臻完美。」
人文知音就是秉持這樣的理念,數年如一日,雖然換過許多位編輯和工作人員,但出刊的工作,永遠接續,也成為人文辦學的一大特色之ㄧ。它記錄了人文成長的過程,和努力過的足跡。
人文知音除了作為師生家長的溝通,更是校外人士認識人文的管道之ㄧ,也是重要的文獻參考,許多教育研究人員,透過這份刊物,了解人文的發展和歷史。這也是人文的傳奇之ㄧ啊!
2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11內容數
以人為鏡,以文為友。喜歡隨手記錄下當下的心情,也是個人的反思。您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和意見,做為生活利用的參考,歡迎您的閱讀和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利古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拿簽辦好的公文給楊校長批閱,走進校長室,裡面熱鬧滾滾。楊校長正和幾位來訪的客人交談,看到我進來,立刻叫我過去。「這是我們學校的副校長,也是我師專同班同學。」楊校長把我介紹給來賓。 「不好意思,剛在忙,沒有過來接待各位。」楊校長叫我拿一張椅子過來,一起討論。這時候我才注意到,客人中有
「小蓉媽媽,妳老大沒有讀人文國中嗎?」小菁媽媽問。 「沒有啊!我老大讀人文時沒有國中部,畢業後第二年,才經過縣政府核准設立國中部的。」小蓉媽媽回答說。 「喔!那我們比較幸運囉!直接升國中部,就不用煩惱,孩子還要送到外面的國中就讀了。」小菁媽媽露出愉快的笑臉
展賦教育在人文 ◎入學辦法 「老師,我們真的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來貴校就讀。」在校長室,一對家長夫婦,正和面談的老師對話,深切提出他們的請求。 「目前我們學校還有名額,我們會安排貴子弟先來試讀一週,再決定是否轉來學校就讀
「各位老師,現在已經很晚了,請老師熄燈、關門窗,準備下班了。」這是晚上九點四十分,我用廣播設備向全校老師廣播。人文剛開始的前幾年,全校老師都十分認真打拼,每天非得要我廣播催人,不然都忘了要回家。 所以經過人文,就會發現學校到晚上十點之前,各樓層仍然燈火輝煌,人聲鼎
人為有機體的生物,會有各種生理需求和情緒的變化。人文採用有機體適性教育,就是強調全方位,能隨時反應學生的需求,提供所需要的行政教學和環境的變化,具有「偵測—反應」的即時性回饋,而非一成不變的辦學精神。 有機體概念包含三個部分,一個是校園環境的布置、成長和改變,以
展賦教育在人文 ◎家長合夥人 人文推動家長合夥人的概念,希望將親職功能建立的更完善,邀請家長進入校園,參與學校為家長舉辦的親職教育、座談和課程。出版人文知音校刊,作為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管道,隨時了解學校最新活動消息,理解學校辦學理念。 在精神上,讓家長
我拿簽辦好的公文給楊校長批閱,走進校長室,裡面熱鬧滾滾。楊校長正和幾位來訪的客人交談,看到我進來,立刻叫我過去。「這是我們學校的副校長,也是我師專同班同學。」楊校長把我介紹給來賓。 「不好意思,剛在忙,沒有過來接待各位。」楊校長叫我拿一張椅子過來,一起討論。這時候我才注意到,客人中有
「小蓉媽媽,妳老大沒有讀人文國中嗎?」小菁媽媽問。 「沒有啊!我老大讀人文時沒有國中部,畢業後第二年,才經過縣政府核准設立國中部的。」小蓉媽媽回答說。 「喔!那我們比較幸運囉!直接升國中部,就不用煩惱,孩子還要送到外面的國中就讀了。」小菁媽媽露出愉快的笑臉
展賦教育在人文 ◎入學辦法 「老師,我們真的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來貴校就讀。」在校長室,一對家長夫婦,正和面談的老師對話,深切提出他們的請求。 「目前我們學校還有名額,我們會安排貴子弟先來試讀一週,再決定是否轉來學校就讀
「各位老師,現在已經很晚了,請老師熄燈、關門窗,準備下班了。」這是晚上九點四十分,我用廣播設備向全校老師廣播。人文剛開始的前幾年,全校老師都十分認真打拼,每天非得要我廣播催人,不然都忘了要回家。 所以經過人文,就會發現學校到晚上十點之前,各樓層仍然燈火輝煌,人聲鼎
人為有機體的生物,會有各種生理需求和情緒的變化。人文採用有機體適性教育,就是強調全方位,能隨時反應學生的需求,提供所需要的行政教學和環境的變化,具有「偵測—反應」的即時性回饋,而非一成不變的辦學精神。 有機體概念包含三個部分,一個是校園環境的布置、成長和改變,以
展賦教育在人文 ◎家長合夥人 人文推動家長合夥人的概念,希望將親職功能建立的更完善,邀請家長進入校園,參與學校為家長舉辦的親職教育、座談和課程。出版人文知音校刊,作為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管道,隨時了解學校最新活動消息,理解學校辦學理念。 在精神上,讓家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被鼓催開手工書的課,我一開始是抗拒的,畢竟網路資源很多,好像不用勞師動眾到開課的程度。 我在猶豫不決時,回想起在研究所上過3學分手工書(Book Art)的課,於是認真回想了一下:「到底有沒有幫助?」 結論是「有」,以及一定要整理起來分享給大家手工書課對我產生幫助的原因: (A) 手工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工作室與二林高中合作設計的校訂必修「二林譜系列課程」。該課程以地方文化為主軸,著重於師生與在地人的連結與互動,並透過不同方式,提升學生對地方文化的認識。學期初的文化座談中,強調了學生之間的連結,以及團隊合作和社群解決問題的能力,期盼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社會人文素養。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來東京半年了,同時在語言學校也就讀了半年,經歷了兩個學期,似乎應該來記錄一下所謂語校的生活。
Thumbnail
閱讀報紙的起源   小時候家中(代書事務所)訂的是自由時報,報紙與我不過是家中的一處風景;一處掛在報架上的風景。真正與報紙有互動、透過報紙獲得資訊是從國中時期,那時每個班級每天都有三大報(聯合、中時、自由)各一份,不知是報社免費提供(培養閱報人口)還是學校支出。身為班長或副班長的工作之
Thumbnail
如果有一整天的時間,讓老師同學們一同專心地玩文學,該怎麼設計規畫呢? 今年寒假期間,我到了羅東高中的雙語班,進行了一場整日七小時的報導文學的營隊饗宴。希望藉由讀寫結合以及多重實作的穿插,讓同學能在一整天內,為接下來的雙語班的校刊製作,更精實有感的增能。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被鼓催開手工書的課,我一開始是抗拒的,畢竟網路資源很多,好像不用勞師動眾到開課的程度。 我在猶豫不決時,回想起在研究所上過3學分手工書(Book Art)的課,於是認真回想了一下:「到底有沒有幫助?」 結論是「有」,以及一定要整理起來分享給大家手工書課對我產生幫助的原因: (A) 手工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工作室與二林高中合作設計的校訂必修「二林譜系列課程」。該課程以地方文化為主軸,著重於師生與在地人的連結與互動,並透過不同方式,提升學生對地方文化的認識。學期初的文化座談中,強調了學生之間的連結,以及團隊合作和社群解決問題的能力,期盼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社會人文素養。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Thumbnail
來東京半年了,同時在語言學校也就讀了半年,經歷了兩個學期,似乎應該來記錄一下所謂語校的生活。
Thumbnail
閱讀報紙的起源   小時候家中(代書事務所)訂的是自由時報,報紙與我不過是家中的一處風景;一處掛在報架上的風景。真正與報紙有互動、透過報紙獲得資訊是從國中時期,那時每個班級每天都有三大報(聯合、中時、自由)各一份,不知是報社免費提供(培養閱報人口)還是學校支出。身為班長或副班長的工作之
Thumbnail
如果有一整天的時間,讓老師同學們一同專心地玩文學,該怎麼設計規畫呢? 今年寒假期間,我到了羅東高中的雙語班,進行了一場整日七小時的報導文學的營隊饗宴。希望藉由讀寫結合以及多重實作的穿插,讓同學能在一整天內,為接下來的雙語班的校刊製作,更精實有感的增能。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