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和我一樣是基督徒的朋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嗨~朋友,最近過得好嗎?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認真的想過這兩個問題:你為什麼會出現在教會?如果臨到了要做選擇的那一天,你會選擇持續留在教會嗎?特別是從小就在教會成長的朋友們,當初會認識這個信仰應該跟父母家人有很大的關係吧,但離成年的日子不遠的朋友,必須要決定是否接受這個信仰作為你的依靠,你是否已經準備好接受了呢?還是可能會因為沒有感動或其他原因而離開呢?我在教會看過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青年最後都是因為沒有感動甚至覺得自己不需要而從此不再踏入教會,當然這樣做也沒有不對,但看到他們不願留下來我心裡還是挺很難過,我也曾經想過這些問題,甚至我也想要跟我的牧者輔導聊這些事,現在的我可能會決定留下來,因為這個信仰對我來說非常的重要,我沒辦法想像我脫離神後會變成什麼樣子,但也許之後並不是這麼想也說不定,只能祈求神能親自來帶領我了,一切順服
所以在這裡鼓勵朋友們一起去思考這兩個問題,並且持續為這些事禱告,讓神親自來幫助你~
#謝謝你願意花時間停下來看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45內容數
嗨嗨這裡是 慧慧 小天地,我喜歡透過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生命的價值與世界的變化,也喜歡透過文字來紀錄生活中的小確幸和回憶,更喜歡和大家分享我的日常,希望能藉由寫作給予自己更多機會反思,也能給予大家新的想法和微小的溫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慧慧 小天地 的其他內容
走錯路並不等於失敗,所以不要怕,只要你願意改變,就算給你一輩也都來的及
經過國中最後得努力如願考上自己想要的學校,現在的自己也持續努力在課業上希望闖出不錯的成績和經歷,也非常感謝當時的自己有堅持下來,現在的我才能有如此大的成長
走錯路並不等於失敗,所以不要怕,只要你願意改變,就算給你一輩也都來的及
經過國中最後得努力如願考上自己想要的學校,現在的自己也持續努力在課業上希望闖出不錯的成績和經歷,也非常感謝當時的自己有堅持下來,現在的我才能有如此大的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其實我的生活和信仰不太合拍,在信仰圈裡面不僅不屬靈,還有些叛逆。 去年我青少年時的輔導,來自挪威的傳教士宋姐花了很長一段時間跟我溝通,希望我回到原來的教會,不過我後來反問他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在教會裡面生活得不快樂,你是希望他勉強待著?還是尊重離開?」
Thumbnail
人們為何會離開基督信仰?原因可能很多,但類型大概就那幾樣,比較常見的通常是因為生活中遭遇某些極大難關,讓他對基督教失望(或者受到其他宗教吸引),這種的問題不見得要算在教會頭上,只能說上帝有他的安排。 但還有兩種原因,教會就難辭其咎了。 一是神學教育上的錯誤,但我要先說,這問題太容易變成吵架,點到
Thumbnail
邁入中年的時光,回首人生的際遇,隨然沒有繼續升學,很早出社會工作,但是感謝我的母親用愛與智慧的包容,帶領我成為基督徒° 小時候,母親曾帶我和妹妹去兒童主日學聽主日學女老師講聖經的故事,然後才第一次聽到了主耶穌基督的事° 然後,父母離婚,我們三個孩子,都是母親用
Thumbnail
感謝上帝感動很多人在青鳥行動中開始認識教會,但如果有人最近開始對教會感到興趣,還是提醒一下,因為那會是文化衝擊,你打算進去一個其實你並不熟悉的文化圈裡面,而且跟台灣傳統文化有段差距的圈子,所以請不要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更不要一時衝動就說要受洗(雖然有些教會會說這叫聖靈的感動,但我還是提醒一下,聖經裡提
Thumbnail
有個好友引述某個在佛光山當義工,陪伴國際背包客的善信,提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在各自的國家,不是從沒接觸過基督、天主、伊斯蘭和其他信仰,但為何他們却選擇佛教?得到的回覆是:好奇、不滿社會現狀、尋求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 父母、親友原是他們最先停靠的港灣,而後擴及社會、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其實我的生活和信仰不太合拍,在信仰圈裡面不僅不屬靈,還有些叛逆。 去年我青少年時的輔導,來自挪威的傳教士宋姐花了很長一段時間跟我溝通,希望我回到原來的教會,不過我後來反問他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在教會裡面生活得不快樂,你是希望他勉強待著?還是尊重離開?」
Thumbnail
人們為何會離開基督信仰?原因可能很多,但類型大概就那幾樣,比較常見的通常是因為生活中遭遇某些極大難關,讓他對基督教失望(或者受到其他宗教吸引),這種的問題不見得要算在教會頭上,只能說上帝有他的安排。 但還有兩種原因,教會就難辭其咎了。 一是神學教育上的錯誤,但我要先說,這問題太容易變成吵架,點到
Thumbnail
邁入中年的時光,回首人生的際遇,隨然沒有繼續升學,很早出社會工作,但是感謝我的母親用愛與智慧的包容,帶領我成為基督徒° 小時候,母親曾帶我和妹妹去兒童主日學聽主日學女老師講聖經的故事,然後才第一次聽到了主耶穌基督的事° 然後,父母離婚,我們三個孩子,都是母親用
Thumbnail
感謝上帝感動很多人在青鳥行動中開始認識教會,但如果有人最近開始對教會感到興趣,還是提醒一下,因為那會是文化衝擊,你打算進去一個其實你並不熟悉的文化圈裡面,而且跟台灣傳統文化有段差距的圈子,所以請不要有太多浪漫的想法,更不要一時衝動就說要受洗(雖然有些教會會說這叫聖靈的感動,但我還是提醒一下,聖經裡提
Thumbnail
有個好友引述某個在佛光山當義工,陪伴國際背包客的善信,提到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在各自的國家,不是從沒接觸過基督、天主、伊斯蘭和其他信仰,但為何他們却選擇佛教?得到的回覆是:好奇、不滿社會現狀、尋求一個心靈停靠的港灣。 父母、親友原是他們最先停靠的港灣,而後擴及社會、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我從很小就進入到宗教中,或許是我想逃避當時困難的處境吧! 很多宗教都以家庭當包裝,缺少家庭溫暖、自信、肯定和支持的人就會被吸引,然後進入宗教過一個全新的生活,只要他一直沒有發現表裡不一的地方。 只要有名氣功勞,一定全是宗教的栽培功勞,一旦有了一些失敗失形象的事,那就一定是信徒個人的問題,而為了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