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放大鏡—峇里島聾人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豆比手語 #文化放大鏡

一看到「聾人村」三個字,豆比就想到以前上潘老師的手語課時,使用的 #實用臺灣手語教材 也有記載早期美國麻薩諸塞州外海也有一座聾人島:

“出自諾拉.葛羅齊(Nora Ellen Groce)的書中
內容是關於瑪莎葡萄園(Martha’s Vineyard)島上的聾人
相傳有一對出身英國肯特郡的兄弟.其中一人是船長
兩人在1690年代來到麻州外海的這座小島上.並開始安家落戶
他們兩個人都有正常的聽力.但也帶有導致耳聾的隱形基因
隨著時光流轉.由於該島孤絕的環境.再加上近親繁殖的結果
兩兄弟的後代子孫中.有大多數人都遺傳了耳聾的基因
到了19世紀中葉.島上的某些村落竟然有1/4.甚至更多的居民
天生下來就是聾人”

而在在峇里島北邊的叢林裡,也有那麼一座聾人島(The village of Bengkala, Kubutambahan District, Buleleng Regency, Bali.),細節大家可以點入連結看:「身為聾人,是整個社群的事」 歡迎來到峇里島「聾人村」

比較值得注意的點是:

1.「沒有我群他者  大家都是一體的」

在這個島上,手語其實很像官方語言,會搭配著口語使用,就像是新加波、馬來西亞、香港等等的人民會華文、英文、馬來文、粵語相互參雜著。所以走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人們在街道上以手語溝通;在學校裡,聾人、聽人學生一起上課,因此學校老師也會在說話的同時以手語授課。

2.「平等」

「我覺得自己就和其他人一樣是平等的,」72歲的村民珊狄(Wayan Sandi)用手語說道,同時按壓了自己的食指來強調「平等」一詞,他接著說:「在這個社群,我們是一體的。」

我想在這個村落以外的地方,人們會覺得正常比較好,但在這裡,我覺得自己就和其他人一樣—by Bengkala村民  珊狄。

這其實讓豆比想起日本東京的明晴學園,之前我看過紀錄片,小孩在裡面可以盡情使用手語學習、表達自我,畢業後的校友回想起那段時光在明晴學園的時光,都深深感覺:那裡就像天堂,沒有人會給我們異樣眼光,我們可以真實做自己。

3.「靠著記憶來跳舞」

一般人對於聾人的認知停留在:「他們無法跳舞,因為他們聽不到。」但事實上,在當地有個舞蹈叫做「Janger kolok」 ,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 (但豆比查到的相關資料顯示:此舞蹈起源於1967年,也就是這舞蹈可能有高達55年的歷史。)這舞蹈是由 16名年齡介於 16-72歲的聾人組成,他們透過記憶、視覺上的暗號來跳出舞步一致的舞蹈。這也成為當地逐漸熱門的表演項目,甚至在2014年,當地所重視的Bali Arts Festival上(豆比翻:峇里藝術嘉年華)它還是舞蹈表演項目之一歐!

raw-image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項舞蹈叫做「Jalak Anguci」, 是由兩名女性 Kolok代表Budarsih and Reswanadi所組成的(據我查到的資料,Budarsih應該是Buddha佛陀的意思,而Reswanadi可能也是當地恭奉的神明), 這種舞蹈的靈感來自峇里島八哥的不良行踪,這種八哥是峇里島一種稀有鳥類,而Jalak Anguci意思其實就是「用甜美的聲音唱歌」,完美詮釋這獨特的聾人村(Bengkala Village),而聾人村可能也是峇里島唯一一個擁有獨特Kolok社區的地方。

說到聾人跳舞,也不得不將眼光拉回台灣,台灣其實就有一個聾人組成的舞蹈團,叫做林靖嵐聽障舞蹈團Taiwan First Deaf Dance Group,他們也是用腳底板感受地板的震動來學習跳舞的,有興趣的朋友去他們的臉書看看囉!

好啦,豆比簡單的分享到這邊,如果懂英文的朋友有興趣可以參考下面的資料,可以有更深度的了解,#文化放大鏡 下次見啦。

資料來源:
https://www.intechopen.com/chapters/73781
https://dailytrust.com/balis-remarkable-deaf-village
https://www.baliaround.com/bali-arts-festival-2014-14-jun-2014-12-jul-201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豆比手語的沙龍
18會員
49內容數
112年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10天,搜羅全台評價正面的自行創業的聾人/聽障者的餐飲業店家,或是雇用聾人/聽障者的友善的餐飲業店家,將它整合成一張「全台聾人與手語美食地圖」。
豆比手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除夕快樂! #手語翻譯員 跟 #手語老師 不一樣! 被考試跟地震跟重感冒折磨完,拖延了一段時間後終於發文了! 今年是豆比第三度參與臺灣手語教育學會研討會,參與完總是很想大聲呼喊: 「各位手語老師們~手語翻譯員們~對手語有興趣的熱衷者們~CODA們~不到2000元就可以參與兩天扎實和豐厚研討
Thumbnail
2025/01/29
!除夕快樂! #手語翻譯員 跟 #手語老師 不一樣! 被考試跟地震跟重感冒折磨完,拖延了一段時間後終於發文了! 今年是豆比第三度參與臺灣手語教育學會研討會,參與完總是很想大聲呼喊: 「各位手語老師們~手語翻譯員們~對手語有興趣的熱衷者們~CODA們~不到2000元就可以參與兩天扎實和豐厚研討
Thumbnail
2025/01/21
「其實我以前很不喜歡讓別人知道我父母是聾人……」   開場才沒多久,豆比就莫名鼻酸、眼眶泛紅XD   豆比7/24跑去台北參與廖曉彤《#忽然之間》手語 Cover MV分享會,為何豆比情感會波動?除了因為看著曉彤淚眼汪汪講著對於曾經反感自己身為 #CODA(Children of Deaf
Thumbnail
2025/01/21
「其實我以前很不喜歡讓別人知道我父母是聾人……」   開場才沒多久,豆比就莫名鼻酸、眼眶泛紅XD   豆比7/24跑去台北參與廖曉彤《#忽然之間》手語 Cover MV分享會,為何豆比情感會波動?除了因為看著曉彤淚眼汪汪講著對於曾經反感自己身為 #CODA(Children of Deaf
Thumbnail
2024/06/21
這篇文章講述了青年壯遊計畫對身心障礙族群的忽略,並提出身心障礙者參與計畫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多元能力。文章呼籲政府應關注這一族群的權益。
Thumbnail
2024/06/21
這篇文章講述了青年壯遊計畫對身心障礙族群的忽略,並提出身心障礙者參與計畫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多元能力。文章呼籲政府應關注這一族群的權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想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打破大眾的偏見框架。  你知道聾人也能唱歌嗎? 你知道聾人也能當饒舌歌手嗎? 你知道聾人也能當聲音藝術家嗎?  以上都是國外活生生的例子。
Thumbnail
我想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打破大眾的偏見框架。  你知道聾人也能唱歌嗎? 你知道聾人也能當饒舌歌手嗎? 你知道聾人也能當聲音藝術家嗎?  以上都是國外活生生的例子。
Thumbnail
「 在一個小小的協會中,『聾人自治』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採訪過程多以南部手語為主
Thumbnail
「 在一個小小的協會中,『聾人自治』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採訪過程多以南部手語為主
Thumbnail
倒數2天! #平等權益 #聾人 #美食地圖 豆子們端午節快樂啊!!! 時間咻咻咻的就過去了~ 豆比手語團隊的拍攝準備也如火如荼進行中! 首先,有些豆子會好奇問: 「你們只會做採訪、紀錄聾人/聽障者創業的故事是嗎?那你們會拍成一系列影片嗎?」 答案是: 「會!」 而且,豆比手語的願景很大
Thumbnail
倒數2天! #平等權益 #聾人 #美食地圖 豆子們端午節快樂啊!!! 時間咻咻咻的就過去了~ 豆比手語團隊的拍攝準備也如火如荼進行中! 首先,有些豆子會好奇問: 「你們只會做採訪、紀錄聾人/聽障者創業的故事是嗎?那你們會拍成一系列影片嗎?」 答案是: 「會!」 而且,豆比手語的願景很大
Thumbnail
倒數九天! 【112年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搜羅全台評價正面的自行創業的聾人/聽障者的餐飲業店家,或是雇用聾人/聽障者的友善的餐飲業店家,將它整合成一張「全台聾人與手語美食地圖」,讓大家能夠透由一張地圖對於哪裡可以支持聾人或接觸手語一目了然!
Thumbnail
倒數九天! 【112年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搜羅全台評價正面的自行創業的聾人/聽障者的餐飲業店家,或是雇用聾人/聽障者的友善的餐飲業店家,將它整合成一張「全台聾人與手語美食地圖」,讓大家能夠透由一張地圖對於哪裡可以支持聾人或接觸手語一目了然!
Thumbnail
#豆比手語 #文化放大鏡 一看到「聾人村」三個字,豆比就想到以前上潘老師的手語課時,使用的 #實用臺灣手語教材 也有記載早期美國麻薩諸塞州外海也有一座聾人島: “出自諾拉.葛羅齊(Nora Ellen Groce)的書中 內容是關於瑪莎葡萄園(Martha’s Vineyard)島上的聾人 相傳有一
Thumbnail
#豆比手語 #文化放大鏡 一看到「聾人村」三個字,豆比就想到以前上潘老師的手語課時,使用的 #實用臺灣手語教材 也有記載早期美國麻薩諸塞州外海也有一座聾人島: “出自諾拉.葛羅齊(Nora Ellen Groce)的書中 內容是關於瑪莎葡萄園(Martha’s Vineyard)島上的聾人 相傳有一
Thumbnail
隨著和聾同學相處的時間慢慢增加,我陸續學了零星的手語詞彙,也開始想和聾同學們有更多以及更深入的交流,但不會手語又寫字很慢的我,很快就有了挫折感。後來,又因緣際會得知雲林聽語障者協會有開設手語翻譯專業培訓課程,便和同伴一起報名,開啟了我手語溝通、認識聾人文化的道路。
Thumbnail
隨著和聾同學相處的時間慢慢增加,我陸續學了零星的手語詞彙,也開始想和聾同學們有更多以及更深入的交流,但不會手語又寫字很慢的我,很快就有了挫折感。後來,又因緣際會得知雲林聽語障者協會有開設手語翻譯專業培訓課程,便和同伴一起報名,開啟了我手語溝通、認識聾人文化的道路。
Thumbnail
首先得明白:聾人聽不到。 當聽到聾人朋友關門很大聲,會以為他們很生氣或沒禮貌,殊不知那只是因為聽不到而難以掌握動作的力道,無其他意思;當看到聾人朋友不懂耳熟能詳的成語,以為他們有點傻,殊不知那只是語言的使用方式不同罷了,他們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還是可以很專業。
Thumbnail
首先得明白:聾人聽不到。 當聽到聾人朋友關門很大聲,會以為他們很生氣或沒禮貌,殊不知那只是因為聽不到而難以掌握動作的力道,無其他意思;當看到聾人朋友不懂耳熟能詳的成語,以為他們有點傻,殊不知那只是語言的使用方式不同罷了,他們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還是可以很專業。
Thumbnail
「Xumi,這把口簧琴給你,我們自己做的」 「可是我不會吹欸」 「你總有一天會的」 泰雅的朋友用一種信誓旦旦的眼神看著我,害我這個小時候到現在都是音樂白癡的我,都不由自主地相信他。
Thumbnail
「Xumi,這把口簧琴給你,我們自己做的」 「可是我不會吹欸」 「你總有一天會的」 泰雅的朋友用一種信誓旦旦的眼神看著我,害我這個小時候到現在都是音樂白癡的我,都不由自主地相信他。
Thumbnail
協會的午餐時間,大家圍著一張桌子,也經常是手語和口語並行,我用非常破的手語表達一些單字,會手語的聽人一邊翻譯,手語老師若觀察到我的疑惑,會放慢動作教我一些基礎的句子。 在這張小小的餐桌上,有人用不同程度的手語溝通,也有人用口語聊天。以及就算沒有談話時,仍可以從對方的表情自然而然地觀察到
Thumbnail
協會的午餐時間,大家圍著一張桌子,也經常是手語和口語並行,我用非常破的手語表達一些單字,會手語的聽人一邊翻譯,手語老師若觀察到我的疑惑,會放慢動作教我一些基礎的句子。 在這張小小的餐桌上,有人用不同程度的手語溝通,也有人用口語聊天。以及就算沒有談話時,仍可以從對方的表情自然而然地觀察到
Thumbnail
如果想接觸聾人文化,人們不一定得將手語練習的爐火純青,首要能做的,是屏除某些既定的迷思,保持尊重與笑容。 「不同」並非用來評斷文化的高低優劣,是讓每個文化的重要及獨特性,都能有一方天地——在聾人以手語描繪而生,影像化的世界中,屬於他們的情感、信念,正熠熠生輝。
Thumbnail
如果想接觸聾人文化,人們不一定得將手語練習的爐火純青,首要能做的,是屏除某些既定的迷思,保持尊重與笑容。 「不同」並非用來評斷文化的高低優劣,是讓每個文化的重要及獨特性,都能有一方天地——在聾人以手語描繪而生,影像化的世界中,屬於他們的情感、信念,正熠熠生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