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比手語 #文化放大鏡
一看到「聾人村」三個字,豆比就想到以前上潘老師的手語課時,使用的 #實用臺灣手語教材 也有記載早期美國麻薩諸塞州外海也有一座聾人島:
“出自諾拉.葛羅齊(Nora Ellen Groce)的書中
內容是關於瑪莎葡萄園(Martha’s Vineyard)島上的聾人
相傳有一對出身英國肯特郡的兄弟.其中一人是船長
兩人在1690年代來到麻州外海的這座小島上.並開始安家落戶
他們兩個人都有正常的聽力.但也帶有導致耳聾的隱形基因
隨著時光流轉.由於該島孤絕的環境.再加上近親繁殖的結果
兩兄弟的後代子孫中.有大多數人都遺傳了耳聾的基因
到了19世紀中葉.島上的某些村落竟然有1/4.甚至更多的居民
天生下來就是聾人”
而在在峇里島北邊的叢林裡,也有那麼一座聾人島(The village of Bengkala, Kubutambahan District, Buleleng Regency, Bali.),細節大家可以點入連結看:
「身為聾人,是整個社群的事」 歡迎來到峇里島「聾人村」。
比較值得注意的點是:
1.「沒有我群他者 大家都是一體的」
在這個島上,手語其實很像官方語言,會搭配著口語使用,就像是新加波、馬來西亞、香港等等的人民會華文、英文、馬來文、粵語相互參雜著。所以走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人們在街道上以手語溝通;在學校裡,聾人、聽人學生一起上課,因此學校老師也會在說話的同時以手語授課。
2.「平等」
「我覺得自己就和其他人一樣是平等的,」72歲的村民珊狄(Wayan Sandi)用手語說道,同時按壓了自己的食指來強調「平等」一詞,他接著說:「在這個社群,我們是一體的。」
我想在這個村落以外的地方,人們會覺得正常比較好,但在這裡,我覺得自己就和其他人一樣—by Bengkala村民 珊狄。
這其實讓豆比想起日本東京的明晴學園,之前我看過紀錄片,小孩在裡面可以盡情使用手語學習、表達自我,畢業後的校友回想起那段時光在明晴學園的時光,都深深感覺:那裡就像天堂,沒有人會給我們異樣眼光,我們可以真實做自己。
3.「靠著記憶來跳舞」
一般人對於聾人的認知停留在:「他們無法跳舞,因為他們聽不到。」但事實上,在當地有個舞蹈叫做「Janger kolok」 ,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 (但豆比查到的相關資料顯示:此舞蹈起源於1967年,也就是這舞蹈可能有高達55年的歷史。)這舞蹈是由 16名年齡介於 16-72歲的聾人組成,他們透過記憶、視覺上的暗號來跳出舞步一致的舞蹈。這也成為當地逐漸熱門的表演項目,甚至在2014年,當地所重視的Bali Arts Festival上(豆比翻:
峇里藝術嘉年華)它還是舞蹈表演項目之一歐!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項舞蹈叫做「Jalak Anguci」, 是由兩名女性 Kolok代表Budarsih and Reswanadi所組成的(據我查到的資料,Budarsih應該是Buddha佛陀的意思,而Reswanadi可能也是當地恭奉的神明), 這種舞蹈的靈感來自
峇里島八哥的不良行踪,這種八哥是
峇里島一種稀有鳥類,而Jalak Anguci意思其實就是「用甜美的聲音唱歌」,完美詮釋這獨特的聾人村(Bengkala Village),而聾人村可能也是
峇里島唯一一個擁有獨特Kolok社區的地方。
好啦,豆比簡單的分享到這邊,如果懂英文的朋友有興趣可以參考下面的資料,可以有更深度的了解,#文化放大鏡 下次見啦。
資料來源:
https://www.intechopen.com/chapters/73781
https://dailytrust.com/balis-remarkable-deaf-village
https://www.baliaround.com/bali-arts-festival-2014-14-jun-2014-12-jul-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