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咒術的日本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咒語」帶給人幸福,也帶來不幸。
●在《咒術迴戰》當中,咒語會以名為「咒靈」的妖怪現身。咒靈是從人類「負面情緒」產生的陰靈。從對他人的恐懼、對大自然的恐懼,進而對像是口裂女之類鬼故事的恐懼中誕生。驅除這些咒靈的咒術師,是將「詛咒」的「負面情緒」轉變為「咒力」,藉此對抗咒靈。而在《咒術迴戰》中,原本咒術師的立場應該是驅除咒靈,但是卻與咒靈連手,成為迫害人類的人(詛咒師)。這件事象徵性的表現了「咒語」對人類而言,既有益也是禍害。
●「咒語」在日文中有兩種念法「noroi」和「majinai」。「noroi」是向比人類高高在上的無形存在(神佛或惡魔等)祈求,降災在怨恨、憎惡的對手身上。而「majinai」則是向比人類高高在上的存在許願,去除災難或病況,或改變運勢。所以「咒語」本身隱含著賜予或去除災難兩種意思。
●日本自古以來的神道教信仰,極重視驅除穢、潔淨這件事,他們認為,接觸到死亡或災害帶來的事物,靈魂也會受到影響。而且只要接觸到碰過穢的人,污穢就會轉移到他身上,這叫做觸穢。
在《咒術迴戰》第19回中出現了「殘穢」這個詞。殘穢是指咒靈觸碰的地方,或是行使術式(運用咒力的技巧)時留下的咒語痕跡。如果是咒術師,他還能看得見。接觸點後來也會留下來成為穢,這種思考方式與日本傳統的觸穢思想不謀而合。日本人愛乾淨的國民性,全球皆知。但是這種國民性源自於穢的思想。商店廁所提供隨用即丟的馬桶坐墊紙,和自動出水的水龍頭等日本獨創的產品,都是從討厭觸穢的精神文化所產生的。
●每年6月與12月,全國的神社都會舉行大祓的活動。在大祓中,會將這半年中未察覺沾染的穢物,轉移到紙紮成人體形狀的人形上。這個人形會由神官放到河裡流走,表示穢物已除,主人將能無病止災。緣自大祓的護身符上寫著「蘇民將來之子孫也」。從前,執掌疫病之神─牛頭天王在旅行途中,向人借住一宿,一個名叫巨旦將來的大富人拒絕了他,但是他的弟弟雖然貧困卻慷慨的招待他。牛頭天王將茅草環作為款待一晚的謝禮送給他,並告訴他蘇民將來的子孫將以此為證。從此之後,只要將寫有「蘇民將來之子孫也」的茅草環護身符貼在門上,就能阻擋疫病侵入屋內,發揮咒術結界的效果,守護家屋不受穢物所侵擾。
穢之思想的特殊之處,在於穢並不會消滅。在前述的手水池清潔或喪禮後撒鹽,穢會移到水或鹽(被隔離),只是脫離身體,並沒有消失。
●日本古代從尚未有文字的時代開始,就有以自然信仰為基礎的原創信仰,它就是神道。神道中並不存在唯一絕對的神,山岳、石頭、樹木、風等所有物體都有神靈存在,因而可以八百萬神來形容之。甚至連人類或長年使用的工具,都會成為神。《咒術迴戰》中描述咒靈會從人類的「畏懼」中誕生,但是可以說日本因具有天地萬物都有神寄居其中的意識,所以才會有「畏懼」容易產生的精神土壤。
相對的,西方宗教大多信仰唯一絕對的神(GOD),例如,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源自於同一位神,這三種主要宗教認為創造萬物的神,最後創造了人類,作為所有生物的統治者(靈長)。因此,對GOD之外,不容易產生畏懼。
●日本從天地萬物都有神靈的泛神論衍生出神道,但是6世紀時佛教自中國傳入,又誕生了神佛習合的思想,認為日本的神與佛教中的佛是同樣的。除了佛教之外,從中國也傳來道教、儒教、陰陽五行說等,因而開創了陰陽道和修驗道。
因此,在日本,儘管都稱為咒術,但是大致可以分為好幾派,神道教派、源起於中國的道教派、從陰陽五行說獨自發展出的陰陽道派、雜密(空海之前的密宗)與日本山岳信仰等融合的修驗道派、由空海將之系統化的密教派等五個系統。如同《咒術迴戰》中出現了許多性格豐富的咒術師,實際上日本本就存在著類型多元的咒術師。
●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中,為什麼以一千年前鼎盛的「咒術」作為主題的漫畫,會讓人們這麼著迷呢?那是因為《咒術迴戰》裡對於「詛咒」的描寫,象徵性的畫出現在讓我們每天害怕、煩惱、痛苦的根本原因。
一般印象中,「詛咒」大概是「期望降災於某特定人物或團體的惡意所產生的東西」。但是,《咒術迴戰》中的「詛咒」卻是辛酸、後悔、恥辱等負面情緒,官方FANBOOK裡如此寫著:「詛咒如果換個說法,就是『壓力』。」
●「人對人的憎恨恐懼」是從期望他人尊重的「尊重需求」產生的情緒, 「希望被愛」、「希望肯定工作和努力」的心情,轉變為「不想被喜歡的人討厭」、「不願被夥伴排斥」的恐懼。
當對方沒有回應「希望你尊重我」的需求時,就會反過來否定對方「那傢伙有眼無珠」、「對方的性格有問題」,藉此保護心理的安定。《咒術迴戰》中,真人和咒靈們對人類懷著憎惡排斥,可以視為起自於這種尊重需求」未能滿足而沸騰的心情。「既然你不喜歡我(不尊重我),那我也不需要你。」這就是《咒術迴戰》中的「詛咒」,也是咒靈的行為規範。
●對上司的抱怨、對同僚的嘲笑、對社會的不滿…社群媒體上每天充斥著詛咒。詛咒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它終究都是自己發布的,被詛咒者並不知道有人在詛咒自己。安倍晴明的軼事裡說到,詛咒他人者的身分曝露時,詛咒會反彈給他。在稻草人上敲入五寸釘這種最知名的詛咒,也就是丑時參拜時絕對不可讓人看到。但是當看到稻草人上寫著自己的名字,任誰都會毛骨悚然,恐怕很少有人會一笑置之的說「這只是迷信」。
從這裡大家就能看出,詛咒與社群媒體十分相似了吧。在有匿名性的社群媒體上,發文者可以永遠隱藏身分,但是,受害者卻被那些充滿惡意的發文所束縛,受到很大的影響。其中甚至有人因為社群媒體的發文而輕生。社群媒體就是現代版的詛咒。
~加門七海/生於東京都墨田區,曾任美術館解說員。一九九二年以《人丸調伏令》出道成為作家。對超自然、風水、民俗學造詣極深,作品也多反映出這類知識。
~《咒術的日本史─解開暢銷神作《咒術迴戰》的咒術源流與背景》
~《呪術の日本史》
#咒術的日本史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咒術的日本史》】↓↓
https://product.mchannles.com/2zuyP
【金石堂購買《咒術的日本史》】↓↓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0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科幻小說作家阿西莫夫有一句名言:「人類是擁有無用知識越多越快樂的動物!」這裡所說的「無用知識」,其實就是那些經常被我們忽略的「另類知識」—冷知識。 ●理髮店和三色柱 當你漫步街頭的時候,會發現理髮店門口,有一根紅色藍色相間的花柱不停地旋轉。這是什麼標誌?它是怎麼來的?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當
★ 陳節如為了腦傷的孩子, 從一個平凡家庭主婦邁步成為弱勢權益推手。 她將對孩子的小愛轉成改變環境的大愛,一路披荊斬棘。 ●2016年初春,一個飄著毛毛雨的週末,智障者家長總會資深幹部座談的現場卻是暖烘烘的。不是因為天氣熱,而是全台家長彼此熱情的擁抱與敘舊,讓整個會議室始終洋溢著一股暖意。 20多年
★藝術投資沒有錯,但「藝術」一定在「投資」之前,為了投資買藝術品,將只能永遠被藝術擋在門外。
★義大利有令人眼花撩亂的葡萄酒、起司、麵包、蔬菜、薩拉米香腸等等,不論是披薩店、冰淇淋店、家庭式餐館,或米其林餐廳,對美食家來說,義大利已經成為聖地。 ●提拉米蘇。義大利麵。披薩。如今這些食物無所不在,導致它們變成刻板印象,讓人提不起勁。縱使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未必完全了解這些食物源自何處,說到世界上最
★即使讀來令人衝擊,卻是許多人曾經或正在經歷的傷痛。 正視這些暴力,才能避免下一次傷害。 獻給每一個在日常中感受到「不對勁」的你我。 ●20則真實性暴力受害者的故事,有些來自線上匿名投稿,有些是由作者訪談紀錄。每則故事的主角年齡、性別、所處情境都各不相同;施暴者可能是熟人、陌生人、或親密關係中的人,
★從思想啟蒙的哲學論述、科學專書,到舉足輕重的宗教典籍、律法公約,再到經典的文學名著、人生指南。 ●虛構故事的書佔了我們這份書單很大一部分。回顧過去,我們之所以會推崇幾世紀前的一些文學作品,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書看到當時生活的樣貌。舉例來說,傑佛里·喬叟 (Geoffrey Chaucer)的《坎
★科幻小說作家阿西莫夫有一句名言:「人類是擁有無用知識越多越快樂的動物!」這裡所說的「無用知識」,其實就是那些經常被我們忽略的「另類知識」—冷知識。 ●理髮店和三色柱 當你漫步街頭的時候,會發現理髮店門口,有一根紅色藍色相間的花柱不停地旋轉。這是什麼標誌?它是怎麼來的?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當
★ 陳節如為了腦傷的孩子, 從一個平凡家庭主婦邁步成為弱勢權益推手。 她將對孩子的小愛轉成改變環境的大愛,一路披荊斬棘。 ●2016年初春,一個飄著毛毛雨的週末,智障者家長總會資深幹部座談的現場卻是暖烘烘的。不是因為天氣熱,而是全台家長彼此熱情的擁抱與敘舊,讓整個會議室始終洋溢著一股暖意。 20多年
★藝術投資沒有錯,但「藝術」一定在「投資」之前,為了投資買藝術品,將只能永遠被藝術擋在門外。
★義大利有令人眼花撩亂的葡萄酒、起司、麵包、蔬菜、薩拉米香腸等等,不論是披薩店、冰淇淋店、家庭式餐館,或米其林餐廳,對美食家來說,義大利已經成為聖地。 ●提拉米蘇。義大利麵。披薩。如今這些食物無所不在,導致它們變成刻板印象,讓人提不起勁。縱使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未必完全了解這些食物源自何處,說到世界上最
★即使讀來令人衝擊,卻是許多人曾經或正在經歷的傷痛。 正視這些暴力,才能避免下一次傷害。 獻給每一個在日常中感受到「不對勁」的你我。 ●20則真實性暴力受害者的故事,有些來自線上匿名投稿,有些是由作者訪談紀錄。每則故事的主角年齡、性別、所處情境都各不相同;施暴者可能是熟人、陌生人、或親密關係中的人,
★從思想啟蒙的哲學論述、科學專書,到舉足輕重的宗教典籍、律法公約,再到經典的文學名著、人生指南。 ●虛構故事的書佔了我們這份書單很大一部分。回顧過去,我們之所以會推崇幾世紀前的一些文學作品,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書看到當時生活的樣貌。舉例來說,傑佛里·喬叟 (Geoffrey Chaucer)的《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總分:8/10 感想:雖然不至於生死看淡、不服就幹,但這麼生死豁達的主角挺少見的。只是兩面宿儺(惡)比虎杖悠仁(善)還要更帥更吸引人這件事,本貓會亂說嗎!
《咒術迴戰》是現在當紅的日本動漫,在這個世界觀中,負面情緒是一種力量–咒力,而負面情緒的累積會實體化形成咒靈,可以實質的攻擊真人,累積得越多咒靈就會越強,咒術師則是一群能妥善蓄積、利用負面情緒的人,將其作為發動術式、攻擊咒靈的力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以哲學角度分析這部動漫吧!
由於Cirou並沒有看過漫畫,所以此篇會以動畫黨的角度切入描述 註:以下為個人觀感 第二話《為了自己》 在咒術法則中,面對詛咒必須祓除
由於Cirou並沒有看過漫畫,所以此篇會以動畫黨的角度切入描述 註:以下為個人觀感 第一話《兩面宿儺》 虎杖齋藤:「寬鬆世代(註1)真是不像話。」
  看了咒術迴戰。喜歡的實況主隨口提到的,打開來一看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確實像是他會喜歡的故事⋯⋯迅雷不及掩耳的奔馳感大概很讓人欲罷不能;其中處理角色面對衝突時的反應細節,不選擇纖細地抽絲剝繭而是豪邁地快刀斬亂麻完全不拖累快節奏;簡直看著都要心跳加速。
  恁敢有聽過「倒流」?   這是我踮絕望教師內底看著个概念,一本好看个尪仔冊一開始可能無蓋有名,若有一工予改做動畫片,就開始有足濟人是先看了動畫片,才去看原本个尪仔冊。這禮拜我開始看《咒術迴戰》,其實這本尪仔冊佇我「這世人總有一工愛看」个名單內底足久矣,一直到這馬動畫出來,閣聽講做了袂䆀,想欲追放
總分:8/10 感想:雖然不至於生死看淡、不服就幹,但這麼生死豁達的主角挺少見的。只是兩面宿儺(惡)比虎杖悠仁(善)還要更帥更吸引人這件事,本貓會亂說嗎!
《咒術迴戰》是現在當紅的日本動漫,在這個世界觀中,負面情緒是一種力量–咒力,而負面情緒的累積會實體化形成咒靈,可以實質的攻擊真人,累積得越多咒靈就會越強,咒術師則是一群能妥善蓄積、利用負面情緒的人,將其作為發動術式、攻擊咒靈的力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以哲學角度分析這部動漫吧!
由於Cirou並沒有看過漫畫,所以此篇會以動畫黨的角度切入描述 註:以下為個人觀感 第二話《為了自己》 在咒術法則中,面對詛咒必須祓除
由於Cirou並沒有看過漫畫,所以此篇會以動畫黨的角度切入描述 註:以下為個人觀感 第一話《兩面宿儺》 虎杖齋藤:「寬鬆世代(註1)真是不像話。」
  看了咒術迴戰。喜歡的實況主隨口提到的,打開來一看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確實像是他會喜歡的故事⋯⋯迅雷不及掩耳的奔馳感大概很讓人欲罷不能;其中處理角色面對衝突時的反應細節,不選擇纖細地抽絲剝繭而是豪邁地快刀斬亂麻完全不拖累快節奏;簡直看著都要心跳加速。
  恁敢有聽過「倒流」?   這是我踮絕望教師內底看著个概念,一本好看个尪仔冊一開始可能無蓋有名,若有一工予改做動畫片,就開始有足濟人是先看了動畫片,才去看原本个尪仔冊。這禮拜我開始看《咒術迴戰》,其實這本尪仔冊佇我「這世人總有一工愛看」个名單內底足久矣,一直到這馬動畫出來,閣聽講做了袂䆀,想欲追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到日本的神社或寺廟,常常會看到以奇特而且很繁複的手法打成的繩結,這種特殊形式的結繩,稱為注連繩,代表了冬天避居在深山裡的山神,等待著春天到時再以稻荷神的樣貌降臨人間,守護剛萌芽的稻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巫者(薩滿)的修行方式與傳統宗教的差異。巫者不抗拒生活中的誘惑,並且相信一切出現的原因;他們能在艱苦環境中保持道德標準,並尋找真理的折射。相對於宗教的禁忌,巫者的修行更具彈性和包容性,文章中也提及愛爾蘭詩人葉慈對於基督教與玄學祕術的雙重信仰,展現不同修行方式之間的共通性。
也許就是那些最濃烈的情緒所集中的意識體是如此強而有力,所以像日本有怨靈信仰、泰國有鬼妻娜娜,人們甚至會向這些怨靈祈求一些事情。這些強烈的意識體就像是攻擊力強大的箭鏃,可以針對願望百發百中。
Thumbnail
角大師護符是日本流傳甚廣的護符之一。信眾會到天臺宗的寺廟求取此張護符貼於門扉,祈求疫病退散、願望實現。本文介紹此護符的文化背景、神靈來歷,以及相關的護符,並論及日本香火鼎盛的「除厄信仰」。
Thumbnail
那天錢真透露,在創作《緣故地》期間有參考《咒術迴戰》,讓我感到訝異。然而得知了這個資訊後,重讀《緣故地》便發現不少樂趣,能用《咒術迴戰》重啟《緣故地》的小說世界。
Thumbnail
咒術迴戰一直都沒有明確的善惡立場,咒術師的存在根本也是治標不治本,死後還會變咒靈、而且還成為能屠殺一般人的危險存在。玉折與懷玉篇開始,咒術師的立場也徹底的不在是正義一方,而詛咒就像一個註定無法解決的一件事情。       然而,在這個篇章,連主角虎杖悠仁,看似聖母設定的標準熱血漫畫男主角
Thumbnail
人類對自然事物與現象中所包含的智慧表達敬意,不僅敬畏、同時也小心翼翼地保護著。「感謝萬物」的心意,深深形成了我們的意識基礎;而這樣的思想,依舊流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節慶與儀式之中。《日本神諭占卜卡-來自眾神、精靈、神命與大地的訊息》/ 大野 百合子 今天,我要分享為了農曆新年假期的京都行所準備的第
Thumbnail
獅面空行母靈威迅速,特別是對治邪術、惡詛具奇效;對治一切時難、 兵禍、瘟疫、天災、水旱、饑荒等等亦是不在話下。因此,特別舉辦法會祈請 獅面空行母降臨加持,護佑眾生平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到日本的神社或寺廟,常常會看到以奇特而且很繁複的手法打成的繩結,這種特殊形式的結繩,稱為注連繩,代表了冬天避居在深山裡的山神,等待著春天到時再以稻荷神的樣貌降臨人間,守護剛萌芽的稻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巫者(薩滿)的修行方式與傳統宗教的差異。巫者不抗拒生活中的誘惑,並且相信一切出現的原因;他們能在艱苦環境中保持道德標準,並尋找真理的折射。相對於宗教的禁忌,巫者的修行更具彈性和包容性,文章中也提及愛爾蘭詩人葉慈對於基督教與玄學祕術的雙重信仰,展現不同修行方式之間的共通性。
也許就是那些最濃烈的情緒所集中的意識體是如此強而有力,所以像日本有怨靈信仰、泰國有鬼妻娜娜,人們甚至會向這些怨靈祈求一些事情。這些強烈的意識體就像是攻擊力強大的箭鏃,可以針對願望百發百中。
Thumbnail
角大師護符是日本流傳甚廣的護符之一。信眾會到天臺宗的寺廟求取此張護符貼於門扉,祈求疫病退散、願望實現。本文介紹此護符的文化背景、神靈來歷,以及相關的護符,並論及日本香火鼎盛的「除厄信仰」。
Thumbnail
那天錢真透露,在創作《緣故地》期間有參考《咒術迴戰》,讓我感到訝異。然而得知了這個資訊後,重讀《緣故地》便發現不少樂趣,能用《咒術迴戰》重啟《緣故地》的小說世界。
Thumbnail
咒術迴戰一直都沒有明確的善惡立場,咒術師的存在根本也是治標不治本,死後還會變咒靈、而且還成為能屠殺一般人的危險存在。玉折與懷玉篇開始,咒術師的立場也徹底的不在是正義一方,而詛咒就像一個註定無法解決的一件事情。       然而,在這個篇章,連主角虎杖悠仁,看似聖母設定的標準熱血漫畫男主角
Thumbnail
人類對自然事物與現象中所包含的智慧表達敬意,不僅敬畏、同時也小心翼翼地保護著。「感謝萬物」的心意,深深形成了我們的意識基礎;而這樣的思想,依舊流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節慶與儀式之中。《日本神諭占卜卡-來自眾神、精靈、神命與大地的訊息》/ 大野 百合子 今天,我要分享為了農曆新年假期的京都行所準備的第
Thumbnail
獅面空行母靈威迅速,特別是對治邪術、惡詛具奇效;對治一切時難、 兵禍、瘟疫、天災、水旱、饑荒等等亦是不在話下。因此,特別舉辦法會祈請 獅面空行母降臨加持,護佑眾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