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第三種意識狀態 自我意識-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好,延續上一集數的話題,
那麼我們來聊一聊,第三種意識狀態 自我意識,
葛吉夫用了一個名詞來說明這個狀態,這個狀態叫做:記得自己。
那我把它翻譯成一個東方的語言,叫做 覺知自己,
那麼在這個狀態當中它有非常多的注意力,就像我們上次跟大家說,
吃飯、走路、睡覺、打掃、洗衣服等等。
日常瑣事當中,在這樣一個覺知的狀態之下,
我們有非常多的注意力,會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3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黃誌群的一門講堂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如果生命是一條認識自己的過程,而我們在過程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關於生命的問題。在這一系列的講堂之中,阿襌師父 黃誌群將會與大家分享關於第四道的理論、藝術與自己和生命的關係以及自己的修行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9】課程影片: 大家好,我們就順著上一集所談到醒著的狀態: 第二種意識狀態 葛吉夫說其實我們在這個狀態當中,其實是一個醒著的睡著的狀態, 它其實跟我們睡覺的狀態,其實沒有多大的區別。 如果我們觀察我們自己,內在的念頭情緒的時候就會非常的明顯。 我們常常活在一個霧中的感覺,如霧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8】課程影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意識狀態”。 就像上次跟大家提到說其實意識我們誤認為:我們有意識的狀態。 是因為來自於我們有記憶有思想所創造出來的幻覺,所以今天跟大家聊第一種意識狀態。 就是第一種 睡著的意識。這個意識狀態是每個人都熟知的,人生命當中花了三之一的時間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7】課程影片: 大家好,上次跟大家聊到了-性能量中心。 那麼在這邊稍微做一個補充,當這個性能量中心,它有任何的異常或者反常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自我成長,也沒有辦法去做自我研究跟自我的觀察。 那麼所謂的反常、異常、不正常的狀態,就是上一集跟大家聊到的性能量中心它沒有辦法表現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6】課程影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五個中心-性能量中心。 事實上這個中心是後期的,它比較晚我們才意識到它。 等到四個中心都發展完全的時候,已經表現出來的時候,那麼性能量中心才會表現出來。 這個部分也很符合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比如說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本能中心它還在一個成長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5】課程影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四個中心的兩個部分。 每一個中心都該具有兩個部分,就是正面的負面的、或者主動的被動的、積極的消極的兩個部分。 我們以正面跟負面來說會比較清楚,關於一個本能中心來說,它的中心正面的部分就是舒適的。 比如說我們吃了一個肚子餓吃了個飯滿足了,那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4】課程影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理智中心。理智中心工作的範圍包括我們對於一個印象的認知、表象的認知。推理、概念、觀念、比較、肯定的、否定的;語言、語言的工作、想像、說話、文字、符號等等都屬於理智中心工作的範疇。 這個部分一解說的時候,大家就會覺得比較容易理解。那麼理智的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9】課程影片: 大家好,我們就順著上一集所談到醒著的狀態: 第二種意識狀態 葛吉夫說其實我們在這個狀態當中,其實是一個醒著的睡著的狀態, 它其實跟我們睡覺的狀態,其實沒有多大的區別。 如果我們觀察我們自己,內在的念頭情緒的時候就會非常的明顯。 我們常常活在一個霧中的感覺,如霧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8】課程影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意識狀態”。 就像上次跟大家提到說其實意識我們誤認為:我們有意識的狀態。 是因為來自於我們有記憶有思想所創造出來的幻覺,所以今天跟大家聊第一種意識狀態。 就是第一種 睡著的意識。這個意識狀態是每個人都熟知的,人生命當中花了三之一的時間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7】課程影片: 大家好,上次跟大家聊到了-性能量中心。 那麼在這邊稍微做一個補充,當這個性能量中心,它有任何的異常或者反常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自我成長,也沒有辦法去做自我研究跟自我的觀察。 那麼所謂的反常、異常、不正常的狀態,就是上一集跟大家聊到的性能量中心它沒有辦法表現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6】課程影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五個中心-性能量中心。 事實上這個中心是後期的,它比較晚我們才意識到它。 等到四個中心都發展完全的時候,已經表現出來的時候,那麼性能量中心才會表現出來。 這個部分也很符合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比如說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本能中心它還在一個成長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5】課程影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四個中心的兩個部分。 每一個中心都該具有兩個部分,就是正面的負面的、或者主動的被動的、積極的消極的兩個部分。 我們以正面跟負面來說會比較清楚,關於一個本能中心來說,它的中心正面的部分就是舒適的。 比如說我們吃了一個肚子餓吃了個飯滿足了,那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14】課程影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理智中心。理智中心工作的範圍包括我們對於一個印象的認知、表象的認知。推理、概念、觀念、比較、肯定的、否定的;語言、語言的工作、想像、說話、文字、符號等等都屬於理智中心工作的範疇。 這個部分一解說的時候,大家就會覺得比較容易理解。那麼理智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人是有意識的但意識卻分「清醒與不清醒」簡單而言不清醒就是所謂的「潛意識」  https://vocus.cc/article/612b8ff4fd89780001558388 (潛意識)   潛意識是不自覺的,明明知道是錯誤之舉,卻在沒有意識到時做了出來,而做出來之後往往後悔。  人持有慾望
Thumbnail
六年來,練習「自我覺察」後,我逐漸明白了—— 成功顯化 的關鍵,是「情緒」。 這篇絕對是滿滿的乾貨,我整理了3個初學者也可以開始練習自我覺察的方法,很感謝自己花了六年的時間,不斷持續進行自我覺察,這讓我更加了解到吸引力法則的運作原理,以及該如何去實踐到我的日常生活中。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通過對意識角色及功能的分析,提出了對意識的新理解。從多重人格到意識的進化,文中針對意識、記憶和情感的功能作了深入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注意力收回自己的內在,以搞定自己,達到關係中的平衡。裏面分享了三個心法,包括將注意力放回內在、改變口頭禪以及保持好奇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搞定自己。透過自我覺察,讓情緒不輕易受外境影響,尋迴心靈的安定,並停止關係中的內耗與對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人是有意識的但意識卻分「清醒與不清醒」簡單而言不清醒就是所謂的「潛意識」  https://vocus.cc/article/612b8ff4fd89780001558388 (潛意識)   潛意識是不自覺的,明明知道是錯誤之舉,卻在沒有意識到時做了出來,而做出來之後往往後悔。  人持有慾望
Thumbnail
六年來,練習「自我覺察」後,我逐漸明白了—— 成功顯化 的關鍵,是「情緒」。 這篇絕對是滿滿的乾貨,我整理了3個初學者也可以開始練習自我覺察的方法,很感謝自己花了六年的時間,不斷持續進行自我覺察,這讓我更加了解到吸引力法則的運作原理,以及該如何去實踐到我的日常生活中。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通過對意識角色及功能的分析,提出了對意識的新理解。從多重人格到意識的進化,文中針對意識、記憶和情感的功能作了深入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注意力收回自己的內在,以搞定自己,達到關係中的平衡。裏面分享了三個心法,包括將注意力放回內在、改變口頭禪以及保持好奇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搞定自己。透過自我覺察,讓情緒不輕易受外境影響,尋迴心靈的安定,並停止關係中的內耗與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