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誤讀--台譯版「千利休--無言的前衛」

Kang-Ywe Lyau-avatar-img
發佈於不藏私品味秘技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又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台灣出版社設定!

赤瀨川原平這位鼎鼎大名的前衛藝術家的這本書根本不在讚嘆茶道,是在講前衛藝術的觀念與實踐,他的觀點完全不與當時一般人相同。

他的千利休完全不等於現在的茶道。甚至可說是借古諷今,打著紅旗反紅旗。他質疑形式化充滿束縛,卻裝模作樣扼殺生機創意的日本社會,挑戰所謂日本文化美學傳統。

事實上,簡體版的簡介已經點出「將其與當下鮮活的前衛藝術在精神層面進行對接。」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現代主義藝術家對整個體制與藝術現況的反省。在立場上,他與後來村上隆的藝術戰鬥論很相似。難怪他也提到北野武。

光是書中提到知名的「湯瑪森現象」的「物」這個名詞,就有兩三層意義。在日本職棒,在當代藝術都很多課題啊!

然而繁體版的出版設定就是茶道。推薦序更充斥了對現在NHK觀宣影片類型的「日本之美」 的謳歌。光看推薦序,簡直無法聯想作者是以新達達自詡掀起「模型千圓紙幣事件」的觀念藝術鬥士。

我不好意思質疑出版社、譯者、推薦人是否讀通全書奧義,但有簡體版在先,參考一下是應該的。再不了解,就去看看同是「路上觀察學會」的藤森照信在台北華山那個「望北茶亭」有沒有啥子侘寂風吧!

最低限度: 谷歌一下赤瀨川原平的維基好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ng-Ywe Lyau的沙龍
24會員
136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Kang-Ywe Lya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本展掌握這種節奏與和聲的變化,使觀者可以在聲音藝術的體驗旅程中悠然聆賞策展人的調性,也容許觀者的感官與思維在適度的空間裡伸張譜寫自己的共鳴。
Thumbnail
2025/04/12
本展掌握這種節奏與和聲的變化,使觀者可以在聲音藝術的體驗旅程中悠然聆賞策展人的調性,也容許觀者的感官與思維在適度的空間裡伸張譜寫自己的共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坊間有一本在茶界小有名氣的人搞出來的所謂「華語世界第一本中譯本」,還說版本改易多次,他是用的初刊本。 我們拿來對照日文原本後,大有發現! 結論:日本原版初刊有好幾篇在這中譯本失蹤,而且篇目次序也不同。原書講硯台與書道的,消失了;繪畫篇也被混淆了。
Thumbnail
坊間有一本在茶界小有名氣的人搞出來的所謂「華語世界第一本中譯本」,還說版本改易多次,他是用的初刊本。 我們拿來對照日文原本後,大有發現! 結論:日本原版初刊有好幾篇在這中譯本失蹤,而且篇目次序也不同。原書講硯台與書道的,消失了;繪畫篇也被混淆了。
Thumbnail
他曾自述:「我不具藝術良心等任何良心,我所有的只有神經而已。」
Thumbnail
他曾自述:「我不具藝術良心等任何良心,我所有的只有神經而已。」
Thumbnail
赤瀨川原平這位鼎鼎大名的前衛藝術家的這本書根本不在讚嘆茶道,是在講前衛藝術的觀念與實踐,他的觀點完全不與當時「一般人」相同。
Thumbnail
赤瀨川原平這位鼎鼎大名的前衛藝術家的這本書根本不在讚嘆茶道,是在講前衛藝術的觀念與實踐,他的觀點完全不與當時「一般人」相同。
Thumbnail
《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所探討的卻也不是追本溯源這麼簡單,而是企圖帶領讀者看見文學作為一種裝置,其中被顛倒的因果及隱蔽的源頭。舉「自白」為例,直覺認為先有「內在自我」才有自白,卻忘了是先有「自白的制度」,必須隱瞞的事物及內面才因此被創造出來,這就是一種顛倒。
Thumbnail
《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所探討的卻也不是追本溯源這麼簡單,而是企圖帶領讀者看見文學作為一種裝置,其中被顛倒的因果及隱蔽的源頭。舉「自白」為例,直覺認為先有「內在自我」才有自白,卻忘了是先有「自白的制度」,必須隱瞞的事物及內面才因此被創造出來,這就是一種顛倒。
Thumbnail
本書最初寫於1975-77年間,是對於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及關於起源的時行文學史詮釋提出批判,所撰寫的文學評論,先後發表在日本文藝雜誌《季刊藝術》與《群像》,是當時在美國耶魯大學講授明治文學的想法總結。有意思的是,柄谷的寫作動機是因為「感覺到日本近代文學的終結」......
Thumbnail
本書最初寫於1975-77年間,是對於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及關於起源的時行文學史詮釋提出批判,所撰寫的文學評論,先後發表在日本文藝雜誌《季刊藝術》與《群像》,是當時在美國耶魯大學講授明治文學的想法總結。有意思的是,柄谷的寫作動機是因為「感覺到日本近代文學的終結」......
Thumbnail
首先,需要记述这极主观的感受。這是本大將五十得六的大優惠買下的書,但也不全是買的,而是配送。在選書沒有囤積而替代的書。是那優惠活動,疫情優惠活動的玩法。 這種書,常在書展書架看過不少,但實在無法引起人,我的注意,頂多就翻兩下,絕無法引起購買慾。 所以,我對這在手的包裝進行過一番審視。這是近二十年前的
Thumbnail
首先,需要记述这极主观的感受。這是本大將五十得六的大優惠買下的書,但也不全是買的,而是配送。在選書沒有囤積而替代的書。是那優惠活動,疫情優惠活動的玩法。 這種書,常在書展書架看過不少,但實在無法引起人,我的注意,頂多就翻兩下,絕無法引起購買慾。 所以,我對這在手的包裝進行過一番審視。這是近二十年前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