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 學習者如何打造有價值的 Side projec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從我們發表了 UX 學習困境的研究之後,上課時更常遇到聽過講座的同學來詢問如何完成作品集專案的問題。

我可能沒辦法回答怎麼樣的作品集才能找到工作,但對於怎麼樣的 side project 是有價值的這一回事,倒是有豐富的經驗。

以網路軟體產業來說,本質上所有的專案都有這幾個特性:

1. 找到有價值的資訊,放到網路上
2. 將這些內容透過適當的方式傳遞給需要的人
3. 當這些人感興趣,想取用你提供的資訊時,嘗試跟他交換一些東西

舉例來說,設計師最常透過 Redesign 現有產品來做為作品集專案,此時你的切入點可以是:

針對第二點「重新設計內容傳遞給需要的人的方式」,譬如你重新設計一個活動報名流程,你需要先辨別什麼是「需要的人」?

然後透過訪談或易用性測試,確認他們對於取用目前的報名資訊過程有什麼困擾?針對性的提出你的設計提案,並且呈現 before / after,如此你的設計論述就非常清晰。

又或者,你想驗證的是執行用戶研究的能力,此時你的切入點可以是:

針對第一點「找到有價值的資訊」,你先定義研究主題的領域,分析該領域市場上的供給者,提供了什麼類型、形式、規模的資訊。例如,某個 APP 蒐集了所有公車的即時動態資訊。

然後研究第二點「誰會需要?」,你可以先辨認市場上的供給者他們行銷上溝通的訴求情境,透過問卷篩選行為明確的目標族群,再針對他們進行深度訪談,了解實際產生需求的情境,並分析這些受眾的用途類別,然後重新的論述現況的不足,提出你在訪談中看見的新機會。

如果你真的很想進行一個完整的專案,你要挑戰的難度將高出許多:

首先你必須定義什麼是「有價值的內容?」多數人會在這邊以有限的生命經驗閉門造車,或者與兩三位朋友拍腦袋幻想,然後就急急忙忙執行後面的步驟,作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情。

在這邊常見的問題包括:
— 討論企劃形式時很開心,但實際上面臨該如何取得內容時沒有想法,因為缺乏足夠品質的內容來源(或資訊),因此根本無法推進成為實際可用的產品。
— 認為自己只是在製作作品集,因此從頭到尾都使用「幻想資料」,虛構的內容、虛構的用戶、虛構的產品擁有者,這當然看不出商業價值以及用戶研究的洞察。

另外一方面,定義「有價值的內容」,除了對市場上的用戶有價值之外,也別忘記思考這個專案的擁有者應該要是什麼樣的組織。

例如我曾經與一位朋友討論作品集裡面的專案,他虛構了一個可以租借閒置運動場地的服務,讓你可以很方便跟好朋友約一約去打羽毛球,靈感可能是從停車場服務或者 Airbnb 來的。

我問他:「這裡面的場地有些是無人管理的河濱公園,有些是各自經營的運動中心,這個服務是什麼樣的組織有辦法做?可以幫用戶做到什麼程度?」

他沒想過這問題,我也沒想到一問就倒,整個服務流程自然是虛構的,也沒辦法評估是否存在商業上的價值,那自然只剩介面設計可以討論。

我的建議是,想嘗試「完整專案」的朋友,可以跳出框框,不要拘泥於非要打造一個 APP 或 WEB 專案不可。

既然你要驗證的是「什麼是有價值的內容?」、「如何傳遞給需要的人?」、「我可以交換什麼東西?」

透過各種網路工具組合,你其實有無數種形式可以嘗試。

譬如有人是錄製 Podcast,他們尋找有趣的人進行訪談,透過 Podcast 上架平台傳遞內容,然後邀請聽眾給予評價回饋,這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循環。

又例如,我們前陣子透過研究 UX 學習者的困境,舉辦了一個直播講座來分享,邀請感興趣的人參與之後,推薦有更迫切需求的人可以報名用戶研究實戰營,這也同時完成了「提供有價值內容」、「傳遞給需要的人」以及「交換東西」。

再說一次,如果你不拘泥於形式,應用網路工具可以打造非常多有趣的事物。

最後,如果你只是想驗證某個點子是否可行,你完全可以直奔第三點,例如設計一份問卷或發出一篇貼文,陳述這個點子是什麼?請感興趣的人留下 Email,你會進一步的提供訊息。

但這件事情大多數的人作不到,原因有:畏懼承諾、害怕失敗、缺乏信任資產

阻止自己的,往往是我們的心魔。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助你卸下一些限制。
如果你有任何進一步的嘗試,也期待你的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獸群之心 / Soking的沙龍
82會員
47內容數
以一個資深網路產品設計師的眼光,討論網路思維、產品思維以及心理學如何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之前的文章有談到,知識型商品最重要的就是目標客戶,這個目標客戶都是潛在的,你幾乎沒辦法預測。 目標客戶你可以用一些方法來把他釣出來,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我常講的:你不要就鎖定一個你覺得會中的主題,你需要在類似的主題之中來回切換,看看市場的的反應,但最近我也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你在不同主題之間來回切
Thumbnail
在之前的文章有談到,知識型商品最重要的就是目標客戶,這個目標客戶都是潛在的,你幾乎沒辦法預測。 目標客戶你可以用一些方法來把他釣出來,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我常講的:你不要就鎖定一個你覺得會中的主題,你需要在類似的主題之中來回切換,看看市場的的反應,但最近我也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你在不同主題之間來回切
Thumbnail
2022年底我在陪實戰營同學如火如荼的討論 Demoday ,他們即將要在一群產業專家以及資深產品人的面前介紹歷經十二週的學習與專案實作之後,他們對於線上教育產業的用戶研究洞察。 在討論的過程有許多大卡關的時刻,比方說洞察到的用戶困境與商業目標要怎麼連結起來,這兩個概念距離太遙遠了。 ​一位學員問我
Thumbnail
2022年底我在陪實戰營同學如火如荼的討論 Demoday ,他們即將要在一群產業專家以及資深產品人的面前介紹歷經十二週的學習與專案實作之後,他們對於線上教育產業的用戶研究洞察。 在討論的過程有許多大卡關的時刻,比方說洞察到的用戶困境與商業目標要怎麼連結起來,這兩個概念距離太遙遠了。 ​一位學員問我
Thumbnail
今年我們家實習生執行了一個訪談計畫,要去研究 UX 的自學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在聆聽幾場訪談後,我更明確感受到許多朋友對於 UX 領域有這麼多方法論,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學習的焦慮。 其中一個核心關鍵,也包括囫圇吞棗了這麼多理論方法之後,不知道該如何用一個作品來表達出來。 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我
Thumbnail
今年我們家實習生執行了一個訪談計畫,要去研究 UX 的自學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在聆聽幾場訪談後,我更明確感受到許多朋友對於 UX 領域有這麼多方法論,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學習的焦慮。 其中一個核心關鍵,也包括囫圇吞棗了這麼多理論方法之後,不知道該如何用一個作品來表達出來。 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我
Thumbnail
懶人包的概念和投影片很像,整理投影片的基礎邏輯不難,只要能妥善運用排版技巧梳理文本,多練習幾次,也就八九不離十。議題設計麻煩且複雜得多,我們的意識要與廣大的資訊之海搏鬥,從洞察受眾的需求開始,一步步打撈、拼湊、梳理、補遺、解釋、引導...要說得有趣,不能教條化,頗有道理又令人心裡為之觸動。
Thumbnail
懶人包的概念和投影片很像,整理投影片的基礎邏輯不難,只要能妥善運用排版技巧梳理文本,多練習幾次,也就八九不離十。議題設計麻煩且複雜得多,我們的意識要與廣大的資訊之海搏鬥,從洞察受眾的需求開始,一步步打撈、拼湊、梳理、補遺、解釋、引導...要說得有趣,不能教條化,頗有道理又令人心裡為之觸動。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的工作所做的產品,常常受限於老闆所想要的、或是某個客戶說想要什麼功能,就會照著這樣的需求去做設計開發。 而實際上打造成功的產品也是這樣的流程嗎?這是我一直很好奇的領域,成功打造出讓用戶愛不釋手、解決用戶問題、讓用戶生活更便利快樂的產品,從發想到設計是怎麼做的呢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的工作所做的產品,常常受限於老闆所想要的、或是某個客戶說想要什麼功能,就會照著這樣的需求去做設計開發。 而實際上打造成功的產品也是這樣的流程嗎?這是我一直很好奇的領域,成功打造出讓用戶愛不釋手、解決用戶問題、讓用戶生活更便利快樂的產品,從發想到設計是怎麼做的呢
Thumbnail
誰適合讀本篇? 1. Junior 產品經理 2. 想學PRD(User Story、Wireflow等) 3. 想打造工具型產品的人
Thumbnail
誰適合讀本篇? 1. Junior 產品經理 2. 想學PRD(User Story、Wireflow等) 3. 想打造工具型產品的人
Thumbnail
疫情當下,一直在苦惱要如何讓自己的事業能夠創新嗎?歡迎來看這一篇文章
Thumbnail
疫情當下,一直在苦惱要如何讓自己的事業能夠創新嗎?歡迎來看這一篇文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