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這個工作很矛盾。固然要做,但又要做得不留痕跡,最好讀起來就像用中文寫的書一樣。譯者隱身在原文和譯文的背後,有時候連封面上都不見得有譯者的姓名。即便是入行一段時間的我,偶爾也會覺得自己好像一事無成。
雖然做了很多事,但又彷彿什麼都沒做。
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的時候很適合拍照
那天出版社按照慣例寄來已經出版的譯作,常用的書櫃已經炸裂,不得已只好把書都拿出來整理。新書到的時候,我習慣把原文書拿出來一起翻一翻,比較一下封面和排版,然後又順手把原文書和譯本放在一起,不知不覺就形成一個錯落有致的排列。疊在一起的時候面積很小,所以沒什麼分量感,攤開來之後突然覺得很壯觀。
我的書分成兩區,相對比較新的書還有工作參考用的書會方在較近的書櫃,差不多是維持在兩個三格櫃的量。超過這個量的時候會爆炸,只能往長期儲存書櫃搬遷,但在那之前還是要先整理好,否則以後會很難收拾。
近期有一些書只收到電子檔,已經沒有原文書可以在旁邊陪伴了。如果可以我還是想要收到紙本書,享受在紙上寫字、貼標籤的快樂。電子檔雖然很方便,但終究沒辦法留在心裡,我還是很喜歡紙張的觸感還有味道。
紙本的魔力
已經有實驗證實,紙本可以提升人的記憶力。我覺得這應該有一定的道理,畢竟記憶的方式有很多種,觸覺、味覺、情境都是記憶點。
譬如說我正在寫右上角那一本粉紅色圖文書的翻譯心路歷程,但是翻譯那本書的時間點已經離現在很遠了,細節實在是想不太起來。書寫的過程中我順手翻出了當時影印下來的第一份初稿,上面有好多紅筆寫的字和問號,本來已經遺忘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影印的文字召喚出來了。只能說紙本還是有紙本的魔力。
說到紙本書,突然想到某次跟翻譯圈的前輩在聊「著作等身」這個詞,他看著我笑說,那妳很吃香耶。我個子小,如果連原文書都算在內,那還真的是著作等身。我個人是很期待有一天譯作疊起來可以超越自己的身高,到時候我一定要拍一張照才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按個愛心、追蹤這個專題,把文章分享給你覺得需要的朋友。小譯者會很感謝你喔!(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