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請假?孰輕孰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旅行,對於生活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尤其是習於加班又不敢請長假的台灣人來說,應該是一種夢想。
踏入社會這麼久,為了工作總是忙碌,又不敢請假,終於在太座的勸說之下,請假與家人一同出遊。這次是久違的家庭旅行,也去了許多未曾造訪的地點,果真如同古語所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沒有例外,這次出遊我也拍攝大量的風景照,太座總說為何不拍家人,我笑著回答,家人每天都見面(太座都拍家人),這些照片是要拿來當回憶的。
這次旅行,也讓我了解公司缺少一個螺絲不會倒,看著照片與家人聊天計畫下次的旅行攻略,但是一回來上班總是重複加班又不敢請假,就是惡性循環,真不知道這是天性還是奴性。
或許真應該試著調整,每月都請一天假,不知道許下這個心願的我能否真的做到?
avatar-img
142會員
315內容數
這是我的寫作空間,將心中的想法轉化為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酒駕,相信大家都深惡痛絕,不過,不可否認酒駕事件卻時常出現在各新聞版面。尤其台灣對酒駕的處罰不可謂不重,為如果只是一味加重酒駕刑罰,並不是根絕的辦法。
某日,小蘭與小律在路邊樹下聊天,話題討論到擔任公務員及退休金,雙方展開熱烈討論。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金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日趨便利,也提高了處理事情的效率。
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倪匡大師,應該就是我這一代人的共同回憶。
小時候總希望快快長大,步入社會後,反而希望重回孩提時代,無憂無慮。
每個人在人世間出生,從哇哇落地到老年白髮,時間到了,上天就會給你一個結局(不論好或壞)
對於酒駕,相信大家都深惡痛絕,不過,不可否認酒駕事件卻時常出現在各新聞版面。尤其台灣對酒駕的處罰不可謂不重,為如果只是一味加重酒駕刑罰,並不是根絕的辦法。
某日,小蘭與小律在路邊樹下聊天,話題討論到擔任公務員及退休金,雙方展開熱烈討論。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金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日趨便利,也提高了處理事情的效率。
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倪匡大師,應該就是我這一代人的共同回憶。
小時候總希望快快長大,步入社會後,反而希望重回孩提時代,無憂無慮。
每個人在人世間出生,從哇哇落地到老年白髮,時間到了,上天就會給你一個結局(不論好或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旅遊嗎? 現在的人,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不少人一年至少出國旅遊幾趟,有的甚至更多。有人選擇去打高爾夫,有人純粹去觀光放鬆,有人則利用假期探訪在海外的親人。這樣的日子對於某些人來說再平常不過,但在這同時,卻也有許多人留在台灣,為了生活努力打拼,希望能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 這樣的對比
Thumbnail
官方對此鼓勵民眾平日旅行,但以現有產業及勞動環境來看,很多民眾是特休假天數少、請事假會被扣薪的辦公室上班族,對喜愛台灣旅行的民眾來說,會陷入完成旅行夢想及兼顧收入的兩難。 我身為辦公室上班族,常請特休假進行在地旅行,記錄建設帶來的台灣地景變化,實作發現可用這些方式因應:
Thumbnail
公司人力不足所以無法請假?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驗,想請假跟家人、朋友或戀人出去玩卻擔心主管不准假,尤其在想請長假時。或者就算主管准假了,也會擔心同事的眼光呢? 眾所皆知,台灣人的休假天數是全世界前幾少的。根據勞基法,在台灣工作滿1年總共會有10天的特休假(圖上顯示台灣7天應是漏算工作滿半年還有
Thumbnail
人正在東京的我其實不算是來觀光的。台灣和日本都有家人的我,這兩個國家是我每年暑假的例行行程。 我一向害怕人擠人(可能在紐約住太久)。不是排斥遊客(出門在外大家都是遊客)而是比起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觀光景點,我更喜歡找冷門的景點。一方面是好奇心喜歡探索,一方面是覺得去參觀沒有被大量遊客洗禮的景點更
Thumbnail
明明在台灣應徵錄取...卻常年往返於對岸工作生活...我們這群道地的台灣人卻成了異鄉遊子...。 經過三個月的地獄特訓後...終於成為正式人員被公司派往大陸廠工作。因公司需要…我們每年至少不定時出差六到七次…就猶如旅行團般、每次出差都是二、三十人的大陣仗,幾乎包下了半架的小客機…。 就像空中飛人
為什麼明明很不想回去上班,卻又寫了關於工作的規劃?
Thumbnail
台灣有一群年輕人,距離退休還很久、離財富自由也還遠,卻勇於闖盪世界,趁青春繞著地球跑。 很多人問為何他們拋棄高薪與穩定工作,且不安於只到日韓、泰國度度假,而選擇在人生「黃金時期」迎向未知國度,展開報復性的環遊世界? 2022年9月,我和先生啟程環遊世界,一圓夢想,會有這樣的契機,主因是做...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在台東過了將近一年一邊遠距工作、一邊衝浪的好日子後,我就打算要出國住一陣子。 一開始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好奇心:我想看看世界上不同角落的風景、過過和台灣不一樣的生活。如果幾個月後很喜歡,我想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以前在辦公室工作時,習慣用有限的時間旅行。一年年假多少天,就有多少天的玩法。一開始在國內
Thumbnail
人家問你有沒有想去哪或想吃什麼時最好不要說隨便都可以,有明確的目標反而比較好安排。畢竟妳是主角,他們的工作是讓妳快樂,而妳的工作是讓他們覺得妳很快樂。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旅遊嗎? 現在的人,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不少人一年至少出國旅遊幾趟,有的甚至更多。有人選擇去打高爾夫,有人純粹去觀光放鬆,有人則利用假期探訪在海外的親人。這樣的日子對於某些人來說再平常不過,但在這同時,卻也有許多人留在台灣,為了生活努力打拼,希望能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 這樣的對比
Thumbnail
官方對此鼓勵民眾平日旅行,但以現有產業及勞動環境來看,很多民眾是特休假天數少、請事假會被扣薪的辦公室上班族,對喜愛台灣旅行的民眾來說,會陷入完成旅行夢想及兼顧收入的兩難。 我身為辦公室上班族,常請特休假進行在地旅行,記錄建設帶來的台灣地景變化,實作發現可用這些方式因應:
Thumbnail
公司人力不足所以無法請假?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驗,想請假跟家人、朋友或戀人出去玩卻擔心主管不准假,尤其在想請長假時。或者就算主管准假了,也會擔心同事的眼光呢? 眾所皆知,台灣人的休假天數是全世界前幾少的。根據勞基法,在台灣工作滿1年總共會有10天的特休假(圖上顯示台灣7天應是漏算工作滿半年還有
Thumbnail
人正在東京的我其實不算是來觀光的。台灣和日本都有家人的我,這兩個國家是我每年暑假的例行行程。 我一向害怕人擠人(可能在紐約住太久)。不是排斥遊客(出門在外大家都是遊客)而是比起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觀光景點,我更喜歡找冷門的景點。一方面是好奇心喜歡探索,一方面是覺得去參觀沒有被大量遊客洗禮的景點更
Thumbnail
明明在台灣應徵錄取...卻常年往返於對岸工作生活...我們這群道地的台灣人卻成了異鄉遊子...。 經過三個月的地獄特訓後...終於成為正式人員被公司派往大陸廠工作。因公司需要…我們每年至少不定時出差六到七次…就猶如旅行團般、每次出差都是二、三十人的大陣仗,幾乎包下了半架的小客機…。 就像空中飛人
為什麼明明很不想回去上班,卻又寫了關於工作的規劃?
Thumbnail
台灣有一群年輕人,距離退休還很久、離財富自由也還遠,卻勇於闖盪世界,趁青春繞著地球跑。 很多人問為何他們拋棄高薪與穩定工作,且不安於只到日韓、泰國度度假,而選擇在人生「黃金時期」迎向未知國度,展開報復性的環遊世界? 2022年9月,我和先生啟程環遊世界,一圓夢想,會有這樣的契機,主因是做...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在台東過了將近一年一邊遠距工作、一邊衝浪的好日子後,我就打算要出國住一陣子。 一開始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好奇心:我想看看世界上不同角落的風景、過過和台灣不一樣的生活。如果幾個月後很喜歡,我想申請數位遊牧簽證。 以前在辦公室工作時,習慣用有限的時間旅行。一年年假多少天,就有多少天的玩法。一開始在國內
Thumbnail
人家問你有沒有想去哪或想吃什麼時最好不要說隨便都可以,有明確的目標反而比較好安排。畢竟妳是主角,他們的工作是讓妳快樂,而妳的工作是讓他們覺得妳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