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談親密關係與吵架:明明想告訴對方自己的心情,為什麼對方卻不懂?

2022/12/2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那天個案小美來諮商關於家人關係的議題,在她冷靜的外表下,一談及衝動事件,眼淚馬上流了下來,她忿忿不平地說:「上次和家人一起去露營,我說我身體不舒服,想要待在營區休息,不想再去爬附近的山。他們說好,也沒有要留下來陪我,然後說他們兩個小時就會回來,結果,我整整等了四小時,快到天黑才看到他們有說有笑的回來!」。
她又接著道:「我覺得他們根本沒顧慮到我的心情,我一個人,身體又不舒服,又孤零零的在那邊等,而且山上電話有時又不通,他們根本不顧我的生命安全。」
我說:「那你跟家人反應你的感受後,他們怎麼回應?」
小美:「他們就否認他們沒有不顧慮我的生命安全阿!而且我在露營區內,藥品也有備著,也不是只有我們這營區有人在,他們還說,他們不是故意晚回來,只是路程中不好走,又拍照就慢了一些」。
然後小美話語一轉,又更講到更激動起來:「他們認為營區有別人在就可以?還說是因為拍照,這不就是不顧我的生命安全嗎?當我這樣跟他們反應時,他們就說我很情緒化,怎麼會這樣看待家人,說他們失敗到一無是處,然後說我太不可理喻了?!」
我說:「那你希望他們怎麼回應你?」
小美說:「我當然希望他們能安撫我情緒,說讓我久等了,他們實際上也有掛心我,想要趕快回來找我。」
對話到現在,可以知道兩造雙方各持一詞,但這是爭執過程中,很常的可見的形式,一方說對方的問題如何如何,另一方覺得他無此意,也覺得對方描述的太過份。
然後兩個人沒有共識,都覺得受傷,明明想告訴對方自己的心情,為什麼對方卻接收不到呢?
下面有幾個因素,可能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一、捲入他人的情緒風暴
對於小美的家人來說,捲入小美的情緒風暴,是他們會有的感受,突然間,一場暴風雨來了,令人措手不及,又見的生氣指責自己,讓人不由自主的想撇清關係,淡化事情嚴重性,就像人在面對暴風雨時,不自覺想遠離一樣,是一種生存的本能,當人一感受到壓力時,會想先「否認」來逃離壓力源,其實是想遠離傷害的一種方式,因此在遇到事情時,盡可能先hold住自己的情緒,才能使雙方理智都上線,能開啟解決問題的對話。
二、防衛機制的全面打開
小美想要傳達的意思有被完全接收到嗎? 在我看來恐怕沒有。因為小美的家人對小美的指責的詮釋『不顧家人安危的人=失敗到一無是處』。
很明顯地,對方的防衛機制完全打開,當一個人防衛自己都來不及時,她有能力去想到別人的處境嗎?我想這是很難的,因為一旦承認小美的話,那將會讓自己的尊嚴無立錐之地,所以說光是情緒卡在前面,就讓小美家人無法正確接收小美的意思。
三、語言表達的言不及意
語言其實是個有限的工具,有時候光是想傳達一種:我有很不安的感受,就有好多種譬喻方式,例如小美說:「我在營區等你們時,就像你在工作時坐牢的感覺」,這時小美的家人,如果覺得工作是巨大壓力源,那可能就會覺得「怎麼可以這樣相比?!」然後,就很難注意到小美的不安,反而聚焦在小美對攻擊自己上。所以,話語的傳達除了意思要明確外,也要格外小心誇大的形容,很容易造成誤會。
四、分對錯真的重要嗎?
當兩個人對於事情的真相開始有所爭辯時,就會容易陷入對錯之分,造就你對我錯,或是,我對你錯的結果。但這將會對雙方都不利,因為沒有人願意自己是錯的,也會加深理解人的困難。
但這樣的狀況其實不易避免,除非當事人,一開始就能有「這沒有對錯,只是選擇方式不同」的胸襟,那麼他才能在向對方反應時,用一種「我想你可能不知道…」的友善態度去反應「人類共通的基本需求」,關於希望「生存安全、被愛、溫暖、被尊重」的價值,因為這些價值是人類共通需要,只要不是危害對方尊嚴的方式去說,理解將更容易產生。
五、好好面對心中的恐懼與創傷
每個人心中都存在著善良的天使,與叫囂的惡魔,當因為對方行為,使自己彷佛受傷時,心情就會在這兩者之間拔河,但沒有比遇到問題時更好的修練時機,所謂:此時正是修練時,正是此意。要如何修練呢?
這是一個檢視自己過去創傷的機會,印度的智者奧修有一句話這樣說:『當你攜帶著你的創傷,那你遇到的任何人都有著一樣的結果,因為你隨時準備好要受傷,你準備的好好的,就在那個邊緣等待著任何事發生。』
那些創傷可能是兒時的忽略、不公平、被輕視、不被愛、被控制等,都將再次地被勾起,此時要完整個明白自己的感受,接受它,體會它,感受它,不要對方為自己負責,才可能從此經驗中超脫。
總的來說,即便是重要他人,彼此有同住的熟悉度,有記憶、情感的連結在,但有時就反而會因熟悉,而沒有修飾的表露自己的情緒風暴。
對方是家人,但本質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尊嚴、不想受傷的需要,因此未必是不願意接收對方的難受,而是能力有限所致,但我們自己可以「好好的表達」,降低誤會的可能。
------------------------------------------------------------
把心養好了,前方的路都是能走順的!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作者林玉珊心理師,陪你療癒生命難題,有需要可以來信詢問[email protecte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金剛經說「善護念」,透過對心性、意識、心念的關注,以心為本,進行修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