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那些我們解不開的結、過不去的坎,只是欠一個解釋|聊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多讀書的最終目的不是讓自己「飽讀詩書」,我認為多讀書最大的益處與目的,是讓自己擁有釋懷的能力與智慧。

泰戈爾說:「當你在夜晚因看不見太陽而哭泣,你的眼淚會使你看不見滿天繁星

其實決定人生成敗的不是起跑點,而是轉折點。人生是過程比終點重要。

學生不把讀書當一回事,是因為臺灣的教育始終沒有讓學生看到受教育的目的。什麼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罰站在習慣的教室裡嗎?

人不怕平凡,只要做好了平凡事,一生不平凡。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大學母校位於花蓮壽豐鄉,一貫秉持著「地方有需要,大學就在哪裡」的宗旨。我很喜歡教授們在執行專案之前,總是時不時提點著這句話,讓我們要將思考回到地方的需求去探索、去深耕、去看見其實複雜的社會問題,有時候只需要很簡單的技巧或是機制就可以化解。

那些我們解不開的結,過不去的坎,很多時候隨著時間流逝,日子一天天的過,其實我們已經長大了、強壯到足夠一邁而過,但為時麼還是做不到?我想了想,想了好久,好多問題問擾著我,我發現,只是欠一個解釋。

欠什麼解釋呢?欠一份真摯的訴說,可能是父母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把你們丟在家裡,我只是太想給你們更好的生活;可能是同儕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取笑你,我只是想要獲得大家的認同。

但是這些訴說一定要等到當事者親口說嗎?我們永遠不可能要求或者是期待他人做什麼,我們唯一能確保的、掌控的,只有自己。我們唯有期待自己盡快成長茁壯,讓方法比問題還多,讓自己身懷絕技,讓自己可以依靠自己而在社會上做到經濟獨立。

那些我們解不開的結,過不去的坎,會不會其實是源自於我們「選擇」了將他們留下,打結再打結。那些我們不願拋棄的,其實是選擇留下。

欠一個解釋,我們可以自己給自己。成長到有足夠的智慧,為自己的執念開脫。

為自己找到解釋,是成長的一部分,但「成長」這件事並不僅僅是變得更強壯或更獨立。成長更像是一場內心的對話,是我們願意誠實面對那些結留下的痕跡,願意細細品味那些痛楚背後的意義,然後溫柔地告訴自己:「我可以往前走,這些痕跡不再定義我。」

但我們仍需要問自己一個關鍵的問題:這些結真的阻擋了我們的腳步嗎?還是我們將它們當作了一種藉口,一個暫時躲避的理由?或許,結本身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強大,真正攔住我們的,是我們對過去的執念,對未來的不安,對未知的恐懼。

在這些糾結之中,我們該如何為自己解釋呢?或許可以這樣開始:

1. 接納自己的情緒
首先,承認那些結帶來的傷害是真實的,承認自己曾經被這些回憶拉扯過。不要否定它們,也不要急於壓抑,而是溫柔地告訴自己:「這是我的過去,我有權利感到痛,但我也有能力走出來。」

2. 賦予過去新的意義
很多時候,我們將過去的經歷標籤為「失敗」「痛苦」或「遺憾」,但這些標籤是可以被重寫的。每一個結都有它的教訓,每一次坎都有它的禮物。如果我們願意換個角度看,或許那些傷害正是我們成長的動力,讓我們成為今天這樣的自己。

3. 為自己給出答案
如果世界沒有給你解釋,那麼你就是最適合回答自己的人。父母的缺席可能教會了你珍惜陪伴的價值,同儕的嘲笑可能讓你懂得何為真正的自信。這些答案並不需要多麼華麗或偉大,只需要是能讓你釋懷、能讓你前行的解釋。

4. 主動選擇放下
放下不是遺忘,也不是否定過去,而是選擇不再讓這些結影響你的未來。與其說是放下,不如說是讓這些經歷在心中找到一個歸宿。它們依然是你的一部分,但不再是你腳下的枷鎖,而是你背後的羽翼。

每當我們給自己這樣的解釋,我們就在重建與自己的關係。我們不需要再等待別人給予答案,也不需要苛責自己為什麼還放不下。成長的路上,最重要的是學會與自己的心和解,給自己一個擁抱,然後邁開步伐,走向更寬廣的未來。

avatar-img
216會員
215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阿公,觀世音菩薩真的聞聲救苦,馬上就來帶你走了。阿公,我很乖,我都有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想要做好爸爸交代的事,可是你可以再罵我一次嗎。
一位剛入職四個月的年輕人,同時肩負起照顧祖父母的重任,在工作與家庭責任間疲於奔命。文章記錄了作者一天的行程,展現了照顧者在時間管理、工作壓力和親情間的掙扎與無奈,並探討了小型傳產的工作特性及作者在家庭責任與工作之間的自我定位。
九月底確診喉頸癌的阿公,這幾個月來進進出出大醫院,進行了一連串的治療,從腫瘤壓迫到氣管,半夜因不能呼吸而跌倒開始,歷經氣切、發炎跑急診、太虛弱再次跌倒、兩次化療、停止每天一次的質子治療、進入居家安寧。 這一切的一切如夢似幻,已經五天沒有進食的阿公,今天看上去只有六個字可以形容:瘦到不成人形。以前阿
一位朋友藉由卜卦預測了阿公阿嬤的健康狀況,結果準確地反映了現實,引發了作者對生命、死亡、以及命運的反思。文章描述了阿嬤坎坷的一生,以及她儉樸卻固執的個性,並帶出作者對阿嬤的愛與不捨。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權力和金錢,這兩樣既抽象又現實的東西,時常被比擬為糟糕的代表。但其實權力和錢的本質並不壞,畢竟它們只是人類社會被創造出來的物品,壞的是使用的人不懷好心,在上位者若沒有嘗試同理,就會變成偽善,自視甚高的以為自己擁有權力便是坐擁一切而可以理所應當的頤指氣使。
文章提及觀賞公視臺語臺優質節目,如《浪淘沙》、《初聲》、《阿叔》等,學習臺灣文化與歷史。作者並於誠品書店選購三本書:葉海洋《盡興》、周品均《職場不是自助餐》、張明志《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以回應自身在事業與人生方向上的需求。
阿公,觀世音菩薩真的聞聲救苦,馬上就來帶你走了。阿公,我很乖,我都有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想要做好爸爸交代的事,可是你可以再罵我一次嗎。
一位剛入職四個月的年輕人,同時肩負起照顧祖父母的重任,在工作與家庭責任間疲於奔命。文章記錄了作者一天的行程,展現了照顧者在時間管理、工作壓力和親情間的掙扎與無奈,並探討了小型傳產的工作特性及作者在家庭責任與工作之間的自我定位。
九月底確診喉頸癌的阿公,這幾個月來進進出出大醫院,進行了一連串的治療,從腫瘤壓迫到氣管,半夜因不能呼吸而跌倒開始,歷經氣切、發炎跑急診、太虛弱再次跌倒、兩次化療、停止每天一次的質子治療、進入居家安寧。 這一切的一切如夢似幻,已經五天沒有進食的阿公,今天看上去只有六個字可以形容:瘦到不成人形。以前阿
一位朋友藉由卜卦預測了阿公阿嬤的健康狀況,結果準確地反映了現實,引發了作者對生命、死亡、以及命運的反思。文章描述了阿嬤坎坷的一生,以及她儉樸卻固執的個性,並帶出作者對阿嬤的愛與不捨。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權力和金錢,這兩樣既抽象又現實的東西,時常被比擬為糟糕的代表。但其實權力和錢的本質並不壞,畢竟它們只是人類社會被創造出來的物品,壞的是使用的人不懷好心,在上位者若沒有嘗試同理,就會變成偽善,自視甚高的以為自己擁有權力便是坐擁一切而可以理所應當的頤指氣使。
文章提及觀賞公視臺語臺優質節目,如《浪淘沙》、《初聲》、《阿叔》等,學習臺灣文化與歷史。作者並於誠品書店選購三本書:葉海洋《盡興》、周品均《職場不是自助餐》、張明志《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以回應自身在事業與人生方向上的需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讀書時期還不懂得讀書的珍貴 直到出社會後才懂得讀書的真義 但時光也無法倒回 只能把握現在不再留遺憾 . . . 若有機會遇到年輕學子我一定會鼓勵他要好好念書 念書不是為了考試不是為了成績單上的數字 而是一個自我探索、自我成就的過程 說來慚愧父母在我學習路上都悉心栽培 將最好的資源
Thumbnail
「它們」一直都在 我成功的完成了三階的培訓,成了電話輔導員,但過程並不順暢。在這一年多裡面,我不斷的懷疑自己,懷疑自己我所選的專業是不是真的適合我,覺得自己現在好像遇到了瓶頸,學了快三年多了來來去去都一樣,覺得自己無法再提升自己。 這樣的自我懷疑,一直圍繞著我的大三時期,好死不死的,大三時期的課是最
Thumbnail
我們的價值來自於自身所有選擇的堆疊,無一、也無人能倖免。
Thumbnail
致高中生: 我們活在他人的期待,活在他人的眼裡,活在這個世界建構給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活在老師的期待、活在父母的期望、活在同儕的認可 有沒有想過,為自己而活呢?
Thumbnail
在這篇開始之前,我想先說一個小故事。 這學期在大學修了一門課-「人生哲學」 當時,授課老師要求我們以「天、人、物、我」選擇一個部分,來做自己的人生報告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用「閱讀」的方式,來讓自己的心,從一個裝水的容器,成長成清澈蜿蜒的河流,讓智慧自行汰換掉不合時宜的做法,讓自己不被囚禁在特立獨行的高塔。
Thumbnail
題目取自徐志摩的詩作〈偶然〉,破瓜之前,我想為15及16歲的交會寫下一些東西,也許是很多尚無解答的困惑、也許是我目前的想法與方向。不過與一般作者的差別是,看這篇文章的人不是因為我的名氣和經歷而點進來,而只是因為我的文字。光是這一點,就讓我足夠開心與感謝。
Thumbnail
悲傷是一輩子的事情,他無關於痊癒,只是我們能夠學會怎麼看待悲傷。我們一輩子都在失去與得到之間來回,但也因此更加強大、柔軟和更加具有韌性。
關於讀書、學習、與對未來的不明確性。在國高中時期,升學考試壓力是主要壓力。仔細思考有時對於唸書的目的感到不確定,或是這些學習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即使成績好會有些成就感,卻未必從中獲得樂趣。身為「所謂不喜歡念書」的學生,在這段期間生活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讀書時期還不懂得讀書的珍貴 直到出社會後才懂得讀書的真義 但時光也無法倒回 只能把握現在不再留遺憾 . . . 若有機會遇到年輕學子我一定會鼓勵他要好好念書 念書不是為了考試不是為了成績單上的數字 而是一個自我探索、自我成就的過程 說來慚愧父母在我學習路上都悉心栽培 將最好的資源
Thumbnail
「它們」一直都在 我成功的完成了三階的培訓,成了電話輔導員,但過程並不順暢。在這一年多裡面,我不斷的懷疑自己,懷疑自己我所選的專業是不是真的適合我,覺得自己現在好像遇到了瓶頸,學了快三年多了來來去去都一樣,覺得自己無法再提升自己。 這樣的自我懷疑,一直圍繞著我的大三時期,好死不死的,大三時期的課是最
Thumbnail
我們的價值來自於自身所有選擇的堆疊,無一、也無人能倖免。
Thumbnail
致高中生: 我們活在他人的期待,活在他人的眼裡,活在這個世界建構給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活在老師的期待、活在父母的期望、活在同儕的認可 有沒有想過,為自己而活呢?
Thumbnail
在這篇開始之前,我想先說一個小故事。 這學期在大學修了一門課-「人生哲學」 當時,授課老師要求我們以「天、人、物、我」選擇一個部分,來做自己的人生報告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用「閱讀」的方式,來讓自己的心,從一個裝水的容器,成長成清澈蜿蜒的河流,讓智慧自行汰換掉不合時宜的做法,讓自己不被囚禁在特立獨行的高塔。
Thumbnail
題目取自徐志摩的詩作〈偶然〉,破瓜之前,我想為15及16歲的交會寫下一些東西,也許是很多尚無解答的困惑、也許是我目前的想法與方向。不過與一般作者的差別是,看這篇文章的人不是因為我的名氣和經歷而點進來,而只是因為我的文字。光是這一點,就讓我足夠開心與感謝。
Thumbnail
悲傷是一輩子的事情,他無關於痊癒,只是我們能夠學會怎麼看待悲傷。我們一輩子都在失去與得到之間來回,但也因此更加強大、柔軟和更加具有韌性。
關於讀書、學習、與對未來的不明確性。在國高中時期,升學考試壓力是主要壓力。仔細思考有時對於唸書的目的感到不確定,或是這些學習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即使成績好會有些成就感,卻未必從中獲得樂趣。身為「所謂不喜歡念書」的學生,在這段期間生活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