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蛇的逆襲,靠的就是一個字:讀〈馮諼客孟嘗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高中課本的第一男主角

高三上的時候,我會問問班上的同學:學了這麼多作者,你們最想跟高中國文課本中,哪一個古人交往啊?

天下第一等人,范仲淹嗎?不是,他太無趣了(只想著天下)。
最瀟灑迷人的蘇東坡嗎?不是,他生活太苦了。

苦哈哈的杜甫,感情漂泊又揮霍的李白,也都不是同學的菜。
唯一會讓學生考慮的例外,就是脾氣好,又有錢的孟嘗君。

孟嘗君的好,一來要感謝他自己,能從父親最討厭,想除掉的孩子,一步步化險為夷,成為父親爵位的繼承人:孟嘗君無論如何,不是個省油的燈。
二來要感謝他父親,齊國宗室大臣的背景可不僅僅是說來唬人,確實是有錢有勢,也讓孟嘗君「有錢就能任性」。
三來要感謝的,就他身邊的食客,馮諼——若沒有馮諼一開始的予取予求,沒有馮諼的「矯詐君命」,怎麼能襯托出孟嘗君的有錢脾氣好呢?

如果說,孟嘗君的故事,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
(一)被排擠時也要奮力向上爬
(二)與其揮霍家產當俠客,不如多養些食客(李白表示..............)
(三)脾氣好一點,人緣跟著來

說完了〈馮諼客孟嘗君〉的孟嘗君,該談談另一個主角:馮諼。

搶戲的第二男主角

如果孟嘗君是高中課本的最佳男主角,那麼馮諼可能就是不小心更搶戲的第二男主。這讓我想到多年前看的一部偶像劇《下一站,幸福》,裡面的第一男主角(吳建豪)是多金的富家公子,第二男主是由吳慷仁是演的貧窮小子花拓也:當時吳慷仁很搶戲啊,現在更是紅透半邊天。

馮諼為什麼搶戲呢?因為它完成了魯蛇的逆襲!

一開始,他就是個作客在孟嘗君門下的魯蛇,但後來卻逆襲成功,比孟嘗君更搶戲。他靠的只是一個字?他的所作所為,對現在的我們,又有什麼啟示?

raw-image

啟示一:隱藏與露出

故事是這樣展開的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馮諼因為家裡窮,所以到孟嘗君門下當食客,希望餬口飯吃。面試的時候,馮諼明白的告訴孟嘗君:我沒有嗜好,也沒有專長。
就這樣,好客的孟嘗君雖然讓馮諼成為門下食客,但卻給他最普通的待遇,馮諼也樂得清閒,沒事就靠在門上唱歌,活像無賴。

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

有天,在薛地放高利貸的孟嘗君(薛,是孟嘗君的封地),要找門下食客去收債。
收債,等於是要把別人放在口袋裡的錢掏出來,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此時馮諼卻舉起了手,說:「我願意」
接著,馮諼開始嶄露出他的才能。他為孟嘗君得到了薛地人民的擁戴;他替孟嘗君鞏固了政治上的地位,成為孟嘗君最信任的左右手。

後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

故事說到這裡,我會問學生,馮諼如何打造自己?這對你之後面試或求職有什麼啟發?

學生A:「老師,面試不能用這招啦~~」
學生B:「馮諼在最容易表現的時候不表現,但在有挑戰性的時候才表現,反差大容易被注意」

A生和B生的回答,歸納出的觀點是:雖然面試時,不適合使用「客無能,客無好」的答辯;可是,平時默默累積,觀察形勢,然後在關鍵時刻表現自己,其實是有效的生存之道

每次讀到馮諼這種「隱藏」自我的技巧,都會讓我想到自己第一年任教職時,內心想要表現自己,於是讓人覺得我什麼都會,下場就是很多很多的工作落到我頭上,我疲於奔命在五花八門的工作之間,對於自己最在乎的教學,反而沒能顧好

讓自己擁有好實力,並且適度隱藏,並不是為了謙虛,一來是因為能夠在最想發揮的地方全心投入,不被太多其他事干擾;二來也是因為,「製造反差」容易讓人印象深刻。

啟示二:行動與風險

上一段提到,馮諼幫孟嘗君得到薛地人民的擁戴;替孟嘗君鞏固了政治上的地位,成為狡兔三窟的第一窟

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徧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後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

馮諼幫孟嘗君收債的時候,先把欠債的人民集合起來,確認債款後,便一把火燒了債券。因為他覺得,孟嘗君可能需要這筆錢,但一個領導者,孟嘗君更需要的是「民心」。燒債券買來薛地人民對孟嘗君的感激,是一筆划算的生意。
馮諼這個奇招最後奏效了,一年後,孟嘗君雖被罷免相位,但他擁有薛地人民的愛戴作為東山再起的基礎。
這就是第一窟「焚券市義」

接著,馮諼跑到魏國,告訴急於富國強兵魏惠王,只要重用孟嘗君,就能達成願望。魏惠王心動了,與此同時,罷免孟嘗君的齊湣王也緊張了,如果孟嘗君狹帶著超人氣跑到魏國,對齊國的安危也將帶來影響。所以齊湣王只好跟孟嘗君道歉,請他重回齊國當宰相。

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齊王聞之,君臣恐懼,......,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

這就是第二窟「挟外援以自重」

孟嘗君重登相位後,馮諼要他趁著這個時機點(齊王得聽他的),要求把國家最重要的宗廟(總統府的概念),遷到薛地。國家重鎮遷到薛地,同時也鞏固了孟嘗君的地位。

馮諼誡孟嘗君曰:「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這就是第三窟「立廟於薛」

以往我講這三窟,很喜歡用「愛情三計」連結。如果今天A想要擄獲B的心,首先他(她)要從B身邊的朋友下手,收買民心,提高他(她)在B心中的地位,這就是第一計

接著,他(她 )要設法形塑自己人氣很旺的真(假)相。例如,A假裝跟C走得很近,感覺很親密,製造B的緊張感,這就是第二計

最後,當B對A表白,A可以要求要公開在臉書,或是見對方的朋友等等,確立自己正牌情人的地位。

不過後來上〈馮諼客孟嘗君〉,我加入了另一個概念:風險

馮諼的三窟,因為成功而被傳頌,但這也陷入了以成敗論英雄的誤區。其實馮諼這些做法,都有風險
我讓學生討論這幾件事情的用意、挑戰、風險,以及他們最後的決策。

raw-image
raw-image

從同學的討論來看,最嚴重的風險,可能是馮諼被驅逐,也有可能是孟嘗君惹來殺身之禍。

原以為學生找出風險後,會對馮諼的做法有所質疑,但他們認為,只要評估的結果,成功的效益大於失敗的風險,就值得一試。
這讓我想到《爆裂—— 未來社會的九大生存原則》這本書提到的「風險優於安全」,理由是「如果想在未來社會生活的更好,那麼可行的一種途徑,就是拋棄自己過分的安全感,積極擁抱風險、擁抱變化」

適度的擁抱風險,在混亂的時代,已成一種需要。很高興學生已有這樣的認知。不過下回,我應該要再問他們:「如果失敗了,你的備案是什麼」?(馮諼的三窟,也可視為「備案」思維)

啟示三:混亂與晉升

孟嘗君家財萬貫,不管在任何時代都有優勢,那麼窮人該怎麼脫貧呢?在台灣的早期,那個安定的年代,「考試」是窮人翻身的黃金方法,但現在,沒有人能夠掛保證,成績和成就間的關係。於是,那窮人該怎麼翻身呢?這個問題又浮出檯面。

看完《階級世代》之後,我一度頗為絕望。這個社會,好像只能朝M型化發展了,窮人家的孩子,資源的限制壓住了他的視野,階級複製似乎無可避免。

不過讀完〈馮諼客孟嘗君〉,我又燃起了一種樂觀。貧困的馮諼,憑藉自己的本事,在混亂的戰國時代往上爬。

而同樣是在混亂時期的台灣社會,究竟會像魏晉時代一樣,呈現一種階級固化,頹廢美學的風尚;又或者是像戰國一樣,充滿活力,帶來另一波的人才流動呢?(戰國和魏晉是中國歷史上兩個比較長期的亂世)

我當然希望答案是後者。

即使答案不是後者(根據研究,M型化的社會是不可避免的),但馮諼的故事依舊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與勇氣,在固化的階級中創造意外。與其說馮諼的故事,是一個貧困之子向上攀升的過程,不如說是一個「英雄不怕出生低,就怕你沒有『策』」的勵志短篇。

是的,魯蛇逆襲的那一個字,就是「策」。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琳瑯格主的高中國文的沙龍
279會員
85內容數
這裡是我對於高中核心古文的教學記錄,歡迎關心高中國語文教育的你,來這裡逛逛,並與我交流
2025/01/17
本文探討黃庭堅〈寄黃幾復〉詩作的情感與才學平衡問題,從典故運用、三疊句運用、示現手法運用三個面向,結合「還原典故」、「歌詞對照」、「示現解讀」,剖析詩作的藝術表現手法與情感內涵。最後,文章反思過多典故是否會影響詩歌整體呈現,並引用錢鍾書的觀點,引發讀者對詩作藝術價值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1/17
本文探討黃庭堅〈寄黃幾復〉詩作的情感與才學平衡問題,從典故運用、三疊句運用、示現手法運用三個面向,結合「還原典故」、「歌詞對照」、「示現解讀」,剖析詩作的藝術表現手法與情感內涵。最後,文章反思過多典故是否會影響詩歌整體呈現,並引用錢鍾書的觀點,引發讀者對詩作藝術價值的思考。
Thumbnail
2024/10/27
文章首先介紹說服的核心原則,包括換位思考與利害分析,並進一步分析燭之武的說服策略及技巧。透過對秦穆公心理的掌握與有效的說服手法。這篇文章不僅提供了文本的理解,也為學生的說服能力培養提供了實用的指導。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啟發,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中的各種情境中。
Thumbnail
2024/10/27
文章首先介紹說服的核心原則,包括換位思考與利害分析,並進一步分析燭之武的說服策略及技巧。透過對秦穆公心理的掌握與有效的說服手法。這篇文章不僅提供了文本的理解,也為學生的說服能力培養提供了實用的指導。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啟發,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中的各種情境中。
Thumbnail
2024/07/25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Thumbnail
2024/07/25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金庸筆下的老頑童真的存在 金庸武俠的眾多主角中 射鵰英雄傳主人翁 應該是公認天賦最差的 郭靖雖然愚笨 但卻心地善良 忠厚老實 所以才深得洪七公和老頑童的喜愛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是講究眼緣的 有些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一見如故  有些人卻相見兩相厭 心生憎惡 金庸筆下老頑童 卻活生生地出現在我的生命當中
Thumbnail
金庸筆下的老頑童真的存在 金庸武俠的眾多主角中 射鵰英雄傳主人翁 應該是公認天賦最差的 郭靖雖然愚笨 但卻心地善良 忠厚老實 所以才深得洪七公和老頑童的喜愛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是講究眼緣的 有些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一見如故  有些人卻相見兩相厭 心生憎惡 金庸筆下老頑童 卻活生生地出現在我的生命當中
Thumbnail
童二心得_4 @ 2023 4/10 〔苦楝樹劇場 超人班〕
Thumbnail
童二心得_4 @ 2023 4/10 〔苦楝樹劇場 超人班〕
Thumbnail
英雄志這本小說主角們帶給我的人性思考,可能會給你的三觀帶來影響,但這也是關於人性不可不知的四種價值觀真相,如果你是那種覺得世界是公平的,正義可能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就建議你不要看下去了!
Thumbnail
英雄志這本小說主角們帶給我的人性思考,可能會給你的三觀帶來影響,但這也是關於人性不可不知的四種價值觀真相,如果你是那種覺得世界是公平的,正義可能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就建議你不要看下去了!
Thumbnail
上一次講到滕國和薛國來拜訪魯國,而公子翬也漸受重用,看起來風平浪靜,為什麼今年會是隱公執政的最後一年呢?
Thumbnail
上一次講到滕國和薛國來拜訪魯國,而公子翬也漸受重用,看起來風平浪靜,為什麼今年會是隱公執政的最後一年呢?
Thumbnail
《寒窯賦》作者呂蒙正,北宋大臣。三次登上相位。後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呂蒙正出身貧寒,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勤奮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他寫了一段《破窯賦》又稱《寒窯賦》、《命運賦》、《勸世章》。該文讀來朗朗上口,將社會情理、人情冷暖、現實無奈、事物規律和三綱五常寫得
Thumbnail
《寒窯賦》作者呂蒙正,北宋大臣。三次登上相位。後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呂蒙正出身貧寒,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勤奮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他寫了一段《破窯賦》又稱《寒窯賦》、《命運賦》、《勸世章》。該文讀來朗朗上口,將社會情理、人情冷暖、現實無奈、事物規律和三綱五常寫得
Thumbnail
立功可以快速升遷,卻容易招忌。不見容於同事,該怎麼辦?跟老闆告狀?想辦法踢走討人厭的同事?拉幫結派孤立他?還是正面對決說清楚講明白?戰國時期藺相如示範了一個顧全大局、又顯示自己格局的職場生存之道。
Thumbnail
立功可以快速升遷,卻容易招忌。不見容於同事,該怎麼辦?跟老闆告狀?想辦法踢走討人厭的同事?拉幫結派孤立他?還是正面對決說清楚講明白?戰國時期藺相如示範了一個顧全大局、又顯示自己格局的職場生存之道。
Thumbnail
  看熱鬧的老兵們原以為這不過是個自己跳出來送死的年輕人,誰知道他不但艱難地扛下了國之關卡,也在絕處等到了皇帝的一紙冊封。   當下看似衝動的應承,只是他的傳奇之始。
Thumbnail
  看熱鬧的老兵們原以為這不過是個自己跳出來送死的年輕人,誰知道他不但艱難地扛下了國之關卡,也在絕處等到了皇帝的一紙冊封。   當下看似衝動的應承,只是他的傳奇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