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主管雷米】 離開公司後的情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擔任設計師工作七年後的軟實力成長

raw-image

前言

我想自己這輩子大概也寫不出什麼對設計圈有幫助的技術文章,但紀錄些擔任設計師七年之後,軟實力的成長過程,這能力我還是有的。但本人的產出風格,秉持「凡事想做到完美,那最後什麼也生不出來」唯有放開面子與自我要求的枷鎖,才能穩定輸出。

所以這系列就是想到什麼打什麼,不過度修飾,也不要求對社會有幫助(反正網路上的垃圾資訊不差這一篇)只是輕鬆的記錄而已,不喜歡出口前面左轉,不送。



動機

在 Pinkoi 工作的這兩年八個月,是我的「軟實力」成長最迅速的時期,除了從 27 歲到 30 歲逐漸成熟外,我有個亦師亦友,如同諮商師,又像是人生導師等多面向的主管 Remi Chu。他是 Pinkoi 的 design lead,隸屬他管轄的設計師,leader 更像是協助團隊夥伴穩定成長的角色,但基於文章想走的路線,以後都會用「主管」二字。

最常和身邊的人開玩笑說「 Remi 是我在這間公司工作的唯一理由啊。」同事間的隨口說說,但似乎又是真心話。

⁡印象中在 Pinkoi 的工作初期,見識到同期的產品設計師們,能力方方面面都很卓越,同時也帶有著個人特色。加上 product design team 中的文化「凡事追求脈絡清楚、發言縝密」進入這樣的環境我感到非常緊張,就像深怕濫竽充數被發現一樣,焦慮維持了半年。

之後從某一刻開始,我在工作上竟然感覺到豁然開朗,更從容、有自信,不僅僅是在職務上獲得安全感這麼簡單,而是身為一名設計師的開闊。

當然靠單打獨鬥的成長速度做不到如此,這是我與我的主管 Remi,長期在每週 1 on 1 中對談與坦誠才有辦法獲得的。印象中 Remi 常對我說「這個不是只和你現在的工作有關,和你的職涯(有時候是人生)都有關聯。」而我都屁孩似的開玩笑說「每次 1 on 1 結束都好像免費的諮商ヾ(*´∀ ˋ*)ノ」。

期許未來能產出的內容

舉例幾次在 1 on 1 對談中所獲得的改變,每一段都非三言兩語可以說完,未來希望能有獨立的篇章,這裡就先簡短描述。


案例一:提案的自信

在 Pinkoi 工作初期的我,當設計提案受到挑戰、質疑與指教時,身體的反射想法會與「自我能力受到質疑」做連結。Remi 不斷向我們傳遞價值觀「犯錯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發現問題的此刻我們要如何解決」經過一段時間調適,終於提案前我不再心驚膽顫,能用健康的心態面對夥伴提出的挑戰。

案例二:發言與發問

在與團隊討論的過程中,我經常會因為不理解發言者「話語中背後真正的擔憂」而產生誤解,造成會議中討論不斷周旋,無法有效達成共識。這對一位設計師非常不利,我們的職責是要能收集各個利害關係人的意見,產出大家都能滿意的解法。

Remi 傳授我們「設計師的溝通技巧」透過近一步詢問發言者,來了解每位夥伴心中的期待與擔憂。

⁡案例三:了解工作中的自己

在 2021 年第四季,我所處的組別從 buyer squad 轉調到 growth team,在和 Remi 的 1 on 1 過程我提到「現在在這組我蠻開心的啊~」講這句話時只覺得自己轉調後交了新朋友、轉換專案性質的新鮮感才感到開心,Remi 用強大的訪談 (?) 手法挖掘出「我身為一名設計師,在何種環境下才能真正獲得安全感及信任團隊」這樣的對話結果完全是我預期外的靈魂拷問啊!

還有很多很多的案例,例如 Remi 督促我養成一套「屬於自己的設計方法」;練習面試會遇到的 design exercise;為我挑選線上課程,彌補我當時的不足;知道「設計脈絡」是設計師永遠不能忘記的核心;協助我補足「數據、實驗」技能等等。



本篇最後

每當我講這些故事的時候,都會有人泛淚,我們都很幸運生命中有忘不掉的貴人。想把這篇當作前言,紀錄當時在 Pinkoi 工作的學習,也和大家分享工作是真的能成長且快樂的,真的可以。

但這一切都只能靠我金魚腦的記憶,為這兩年八個月重新詮釋,未必是 100% 切實的對話,希望大家只要感受即可。

─=≡Σ((( つ•̀ω•́)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紅酒小蘋果的沙龍
40會員
96內容數
從小為理解自己的憤怒與悲傷等情緒從何而來,接觸心理學、哲學和諮商的療癒之路日記。
2023/04/19
從小我爸就跟我們姐妹說「生活就和模擬市民一樣,做那些瑣事就是要花這麼多時間。」 ⁡ 模擬市民一日 24 分鐘,煮飯、洗碗、刷馬桶、清理流理台就佔了整個遊戲 10 分鐘。 ⁡ 更別說操縱的「小人」沒事就肚子餓、想要社交或辦一個派對,看著飢餓度、舒適度、娛樂、環境的數值急速下降,這時叫他去工作還會不想(
Thumbnail
2023/04/19
從小我爸就跟我們姐妹說「生活就和模擬市民一樣,做那些瑣事就是要花這麼多時間。」 ⁡ 模擬市民一日 24 分鐘,煮飯、洗碗、刷馬桶、清理流理台就佔了整個遊戲 10 分鐘。 ⁡ 更別說操縱的「小人」沒事就肚子餓、想要社交或辦一個派對,看著飢餓度、舒適度、娛樂、環境的數值急速下降,這時叫他去工作還會不想(
Thumbnail
2023/02/15
這兩三天失眠和暴食症同時發作,我又陷入無境的低潮,今天和女生朋友的對話如下: ⁡ 我說「突然想到一件事,每次在練自由重量時,都和健身教練抱怨『一次要注意太多東西了,我無法一次留意那麼多事才做不好,能抬起來就不錯了😩』教練也只能笑,畢竟他幫不了我。」 ⁡ 在同一個動作的瞬間,背肌要收緊、不能凹背..
Thumbnail
2023/02/15
這兩三天失眠和暴食症同時發作,我又陷入無境的低潮,今天和女生朋友的對話如下: ⁡ 我說「突然想到一件事,每次在練自由重量時,都和健身教練抱怨『一次要注意太多東西了,我無法一次留意那麼多事才做不好,能抬起來就不錯了😩』教練也只能笑,畢竟他幫不了我。」 ⁡ 在同一個動作的瞬間,背肌要收緊、不能凹背..
Thumbnail
2023/02/05
光是過期雜誌我就逛了 45 分鐘,妹妹人很好在旁邊看書等我,所以要向她說說這些沒人要的東西魅力何在,好讓這等待很值。 ⁡我說「你可以先看雜誌封面哪個主題是你感興趣的,例如我喜歡王家衛,那這本就可以看到許多作家,圍繞王家衛電影所寫的短篇文章(指)」 ⁡我又和妹妹說「之前有一本 2018 年的印刻…
Thumbnail
2023/02/05
光是過期雜誌我就逛了 45 分鐘,妹妹人很好在旁邊看書等我,所以要向她說說這些沒人要的東西魅力何在,好讓這等待很值。 ⁡我說「你可以先看雜誌封面哪個主題是你感興趣的,例如我喜歡王家衛,那這本就可以看到許多作家,圍繞王家衛電影所寫的短篇文章(指)」 ⁡我又和妹妹說「之前有一本 2018 年的印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做筆記的契機 當時畢業後就加入軟體工程師的行列,當每天在處理工作上的事情時,難免會用 Google 幫忙解決問題,這時就發現已經很多前人留下的經驗都很受用。此時我就在想:「不如我也來整理筆記放在網路,看有沒有機會幫助後人」,就這樣開啟我做筆記的路程。
Thumbnail
做筆記的契機 當時畢業後就加入軟體工程師的行列,當每天在處理工作上的事情時,難免會用 Google 幫忙解決問題,這時就發現已經很多前人留下的經驗都很受用。此時我就在想:「不如我也來整理筆記放在網路,看有沒有機會幫助後人」,就這樣開啟我做筆記的路程。
Thumbnail
對我來說,有一位特別的Mentor,年輕時的我受惠於他的身教與言教,影響了我未來對於職涯發展和團隊領導,秉持什麼樣的信念而持續努力,懷抱什麼樣的心情而培育團隊。當我離開團隊時,他送給我一張祝福小卡,迄今我仍珍藏著,這是他對我的期盼與祝福,信封上的good job貼紙,宛如他鼓勵著我。
Thumbnail
對我來說,有一位特別的Mentor,年輕時的我受惠於他的身教與言教,影響了我未來對於職涯發展和團隊領導,秉持什麼樣的信念而持續努力,懷抱什麼樣的心情而培育團隊。當我離開團隊時,他送給我一張祝福小卡,迄今我仍珍藏著,這是他對我的期盼與祝福,信封上的good job貼紙,宛如他鼓勵著我。
Thumbnail
還記得五年前,剛鼓起勇氣離職,面對未知的不安,開始嘗試在自己的平台發表設計作品。 有一個僅僅只合作過一次的前輩,突然傳送訊息給我一些他單方面認為很好的建議,雙方的對話大概是這樣的: …… 「你的作品立體感不夠,可以先不要PO出來,你應該花點時間做出屬於自己的創作。」 「這個作品是我六年前的作品,主要
Thumbnail
還記得五年前,剛鼓起勇氣離職,面對未知的不安,開始嘗試在自己的平台發表設計作品。 有一個僅僅只合作過一次的前輩,突然傳送訊息給我一些他單方面認為很好的建議,雙方的對話大概是這樣的: …… 「你的作品立體感不夠,可以先不要PO出來,你應該花點時間做出屬於自己的創作。」 「這個作品是我六年前的作品,主要
Thumbnail
在經歷了兩份工作,與一堆雜七雜八的爛事後,我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寫了非常多我對於職場的想法:不想再待在教育環境、老闆、主管 EQ 超級重要、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不可以偷懶 ,以及要有耐心等待好的機會,寫下這些內容後,我發現自己雖然自己依然不太知道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卻描繪出一個「理想的就業環境」,人在
Thumbnail
在經歷了兩份工作,與一堆雜七雜八的爛事後,我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寫了非常多我對於職場的想法:不想再待在教育環境、老闆、主管 EQ 超級重要、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不可以偷懶 ,以及要有耐心等待好的機會,寫下這些內容後,我發現自己雖然自己依然不太知道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卻描繪出一個「理想的就業環境」,人在
Thumbnail
開始工作以後實在很難維持一定的文章產量,一方面是下班只想休息以外,另一方面是我覺得生活上好像少了很多想法上的碰撞,讓我一度以為我是不是失去了觀察與感知的能力,有點慌張。但還好跟自己對話沉澱下來以後,其實還是有很多想法。 畢業後誤打誤撞進入電商產業,後來趕在跨年前跳槽到新的公司,所以扣掉大學實習,目
Thumbnail
開始工作以後實在很難維持一定的文章產量,一方面是下班只想休息以外,另一方面是我覺得生活上好像少了很多想法上的碰撞,讓我一度以為我是不是失去了觀察與感知的能力,有點慌張。但還好跟自己對話沉澱下來以後,其實還是有很多想法。 畢業後誤打誤撞進入電商產業,後來趕在跨年前跳槽到新的公司,所以扣掉大學實習,目
Thumbnail
設計師最常感到疑惑的問題就是: 難道我要一直做設計下去嗎?設計這份工作能做到幾歲呢? 今天想跟你分享我從剛畢業的設計菜鳥這一路連滾帶爬的故事 還有我從中得到的一些領悟分享給你 我非常喜歡設計,但不是那種熱愛鑽研設計的類型。設計對我來說是一種表達的工具。 相比起來,我更喜歡設計前端的策略和創意,那才
Thumbnail
設計師最常感到疑惑的問題就是: 難道我要一直做設計下去嗎?設計這份工作能做到幾歲呢? 今天想跟你分享我從剛畢業的設計菜鳥這一路連滾帶爬的故事 還有我從中得到的一些領悟分享給你 我非常喜歡設計,但不是那種熱愛鑽研設計的類型。設計對我來說是一種表達的工具。 相比起來,我更喜歡設計前端的策略和創意,那才
Thumbnail
在 Pinkoi 工作的這兩年八個月,是我的「軟實力」成長最迅速的時期,除了從 27 歲到 30 歲逐漸成熟外,我有個亦師亦友,如同諮商師,又像是人生導師等多面向的主管 Remi Chu。他是 Pinkoi 的 design lead,隸屬他管轄的設計師,leader 更像是協助團隊夥伴穩定成長的角
Thumbnail
在 Pinkoi 工作的這兩年八個月,是我的「軟實力」成長最迅速的時期,除了從 27 歲到 30 歲逐漸成熟外,我有個亦師亦友,如同諮商師,又像是人生導師等多面向的主管 Remi Chu。他是 Pinkoi 的 design lead,隸屬他管轄的設計師,leader 更像是協助團隊夥伴穩定成長的角
Thumbnail
十五年前,我踏入了人人稱羨的時尚媒體產業。 求學時我讀的是視覺傳達設計,畢業後從事了幾年設計的工作,後來有了想要轉換跑道的念頭。某次看到知名時尚媒體在徵業企,就鼓起勇氣投了履歷。後來接到電話通知,說需要先在家筆試寫提案,過了才有面試的機會。
Thumbnail
十五年前,我踏入了人人稱羨的時尚媒體產業。 求學時我讀的是視覺傳達設計,畢業後從事了幾年設計的工作,後來有了想要轉換跑道的念頭。某次看到知名時尚媒體在徵業企,就鼓起勇氣投了履歷。後來接到電話通知,說需要先在家筆試寫提案,過了才有面試的機會。
Thumbnail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八個大字被我深深的曲解了他的意思,直到遇到強者成員,我才感受到團隊的效益。 好勝的我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就十分努力,剛剛開始擔任主管時,每週都工作五天,週末到公司自習兩天,每天超時工作就好像海綿一樣,在很短時間內確實感到很大的進步,然而我卻忘記了自己的另外一個角色。
Thumbnail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八個大字被我深深的曲解了他的意思,直到遇到強者成員,我才感受到團隊的效益。 好勝的我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就十分努力,剛剛開始擔任主管時,每週都工作五天,週末到公司自習兩天,每天超時工作就好像海綿一樣,在很短時間內確實感到很大的進步,然而我卻忘記了自己的另外一個角色。
Thumbnail
別害怕失去曾經緊握手中的,放開手才有機會抓住真正想要的!
Thumbnail
別害怕失去曾經緊握手中的,放開手才有機會抓住真正想要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