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讓公司知道你有憂鬱傾向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問過前公司(專賣設計品的電商)的 HR 該不該讓資方察覺「有憂鬱傾向或者曾有過憂鬱症?」

對方給我的回答是「千萬不要」。基於請假關係,又被迫交出就診證明,但那一張是無健保自費諮商的明細, 無論何處都大大的寫著身心科,我整整猶豫了一晚。

光是以上這段就有好幾個議題可以探討,如諮商等於憂鬱?憂鬱傾向等於憂鬱症?社會如何貼標籤?資方對於該傾向潛在的歧視?隱匿較利於在社會生存?

這每一題都可以寫兩千字申論,今天著重在根本核心,既然這麼不利,憂鬱傾向人類怎麼沒有被演化淘汰掉?

不確定為什麼,越來越不在乎他人怎麼貼我標籤(即使可能對身處社會有所不利),每篇日記看起來既悲傷又脆弱,但事實上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能直視混亂與黑暗,釐清後和解,我們才是那個最勇敢的人。

那有憂鬱因子的人,為什麼能隱身在社會中(目前社會氛圍還是以低調為主)沒有被演化淘汰掉?
以下總結《憂鬱的演化》本書的片段:

也許所謂的憂鬱症根本不是疾病,而是警訊,有如身體疼痛那樣警告某個地方必定出了問題;也許我們該停下來好好休息,多久都可以,並且專心做那件沒有想過要做的事,亦即豐富我們的靈魂 — 作家 Lee Stringer

我們以為高昂正面都是好的,憂鬱則是不好的,但情緒均為一體兩面,高昂也可能導致魯莽、衝動,甚至有害的行為,可想而知憂鬱不完全有益,也不全然有害。

從生物行為實驗衍生的理論,低落情緒是種「中止機制」使他們屈服、放棄嘗試、行為凍結,能夠有效的感知風險、降低衝突和避開危險。

聚焦在人類上,低落讓人更精準分析所處的環境,「憂鬱現實主義」研究證實了該傾向以各種方式,令思考變得更周慮、清晰,受試者的言論也比心情好的更具說服力,原因在於論點中包含更多具體細節。

憂鬱傾向會增強記憶、減少誤判,也令人更謹慎、更存疑、更謹慎處理自身環境得到的資訊。提供了一層情緒防護,讓人有空間「停下來」分析問題出現在哪裏,我們會停下手邊的事,評估狀況、吸引他人注意和改變行為,使處境有所改善。

無法感受焦慮的動物早在以前就被掠食者吞下肚,對悲傷感知低落而出現草率行為,重複犯下代價慘痛的錯誤。

憂鬱儘管會讓痛苦延續,卻也能同時避免大難發生。

#他人即地獄
#此篇不包含談論重度憂鬱議題
#每次失敗都有所學習和產出那還算失敗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紅酒小蘋果的沙龍
40會員
96內容數
從小為理解自己的憤怒與悲傷等情緒從何而來,接觸心理學、哲學和諮商的療癒之路日記。
2023/10/16
關於惜物,困擾我十幾年的 deep shit,此時想寫在紙上,暫時從心頭放下。 中秋家庭聚會上,姑姑問我「你現在還會像小時候一樣愛惜東西嗎?」雖是日常閒聊,我卻文不對題的說「摁… 因為資源變多了,所以現在有東西壞掉也沒關係。」
Thumbnail
2023/10/16
關於惜物,困擾我十幾年的 deep shit,此時想寫在紙上,暫時從心頭放下。 中秋家庭聚會上,姑姑問我「你現在還會像小時候一樣愛惜東西嗎?」雖是日常閒聊,我卻文不對題的說「摁… 因為資源變多了,所以現在有東西壞掉也沒關係。」
Thumbnail
2023/10/12
我時不時會想起那格格不入的感覺。那種每個人你一句我一句行雲流水時,你開口好像就躑入一顆石頭,打破那滑順的漣漪。
Thumbnail
2023/10/12
我時不時會想起那格格不入的感覺。那種每個人你一句我一句行雲流水時,你開口好像就躑入一顆石頭,打破那滑順的漣漪。
Thumbnail
2023/01/26
我感謝每次的重大分離,2021 年和交往四年的教練 (前男友) 分手逼迫我和自己對話,長期以來連我都不願意和自己相處,把責任丟給伴侶。 2022 年離開兩年八個月的工作讓我發現,面對突發事件,我有能力冷靜、條理的面對及處理。分手、疫情、離職,每個事件都令我的認知,和生活方式又再改變一點。
Thumbnail
2023/01/26
我感謝每次的重大分離,2021 年和交往四年的教練 (前男友) 分手逼迫我和自己對話,長期以來連我都不願意和自己相處,把責任丟給伴侶。 2022 年離開兩年八個月的工作讓我發現,面對突發事件,我有能力冷靜、條理的面對及處理。分手、疫情、離職,每個事件都令我的認知,和生活方式又再改變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要應付不舒服、不開心的情緒有很多方法,我們可能會生氣、絕望、尖叫、哀悼、哭泣,然後打給朋友抱怨、發限動偷罵人、上網當酸民等作法。在這些情緒中,鮮少被討論的就是:憂鬱。憂鬱不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身心症,憂鬱的情緒是一種身心調適。
Thumbnail
要應付不舒服、不開心的情緒有很多方法,我們可能會生氣、絕望、尖叫、哀悼、哭泣,然後打給朋友抱怨、發限動偷罵人、上網當酸民等作法。在這些情緒中,鮮少被討論的就是:憂鬱。憂鬱不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身心症,憂鬱的情緒是一種身心調適。
Thumbnail
有感覺憂鬱症在近幾年變成流行病嗎? 但你真的瞭解嗎? 要看精神科還是心理諮商或治療呢? 別再問了 ! ! 我用10分鐘告訴你 ~
Thumbnail
有感覺憂鬱症在近幾年變成流行病嗎? 但你真的瞭解嗎? 要看精神科還是心理諮商或治療呢? 別再問了 ! ! 我用10分鐘告訴你 ~
Thumbnail
我問過前公司(專賣設計品的電商)的 HR 該不該讓資方察覺「有憂鬱傾向或者曾有過憂鬱症?」 對方給我的回答是「千萬不要」。基於請假關係,又被迫交出就診證明,但那一張是無健保自費諮商的明細, 無論何處都大大的寫著身心科,我整整猶豫了一晚。
Thumbnail
我問過前公司(專賣設計品的電商)的 HR 該不該讓資方察覺「有憂鬱傾向或者曾有過憂鬱症?」 對方給我的回答是「千萬不要」。基於請假關係,又被迫交出就診證明,但那一張是無健保自費諮商的明細, 無論何處都大大的寫著身心科,我整整猶豫了一晚。
Thumbnail
憂鬱症是現代文明病---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患憂鬱症 《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讀書筆記 憂鬱症常見的症狀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到憂鬱症? 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不要試著激勵他。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 其他參考書籍: 憂鬱症自救手冊:如何治療?怎樣照顧?你和家人
Thumbnail
憂鬱症是現代文明病---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患憂鬱症 《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讀書筆記 憂鬱症常見的症狀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到憂鬱症? 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不要試著激勵他。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 其他參考書籍: 憂鬱症自救手冊:如何治療?怎樣照顧?你和家人
Thumbnail
我問過 Pinkoi 公司的 HR 該不該讓資方察覺「有憂鬱傾向或者曾有過憂鬱症?」對方給我的回答是「千萬不要」。基於請假關係,又被迫交出就診證明,但那一張是無健保自費諮商的明細, 無論何處都大大的寫著身心科,我整整猶豫了一晚。 ⁡ 以下總結《憂鬱的演化》本書的片段: ⁡
Thumbnail
我問過 Pinkoi 公司的 HR 該不該讓資方察覺「有憂鬱傾向或者曾有過憂鬱症?」對方給我的回答是「千萬不要」。基於請假關係,又被迫交出就診證明,但那一張是無健保自費諮商的明細, 無論何處都大大的寫著身心科,我整整猶豫了一晚。 ⁡ 以下總結《憂鬱的演化》本書的片段: ⁡
Thumbnail
它就在那裡 你也擁有隱藏在DNA的憂鬱因子嗎? 憂鬱症在這個地球上早就已經是顯學了,無論你是怎麼得到的,或是你也很想得到,最慘的是「不想得到,但默默的已經是了」 身為軍人在軍中,你就是要遵守最大原則「服從」,在這個資本社會裡,一樣也有最大的原則就是「利益」 傳統教育並不謙卑 加速壓力生成
Thumbnail
它就在那裡 你也擁有隱藏在DNA的憂鬱因子嗎? 憂鬱症在這個地球上早就已經是顯學了,無論你是怎麼得到的,或是你也很想得到,最慘的是「不想得到,但默默的已經是了」 身為軍人在軍中,你就是要遵守最大原則「服從」,在這個資本社會裡,一樣也有最大的原則就是「利益」 傳統教育並不謙卑 加速壓力生成
Thumbnail
人是主體,而非疾病或情緒。也許可以試著不以這個人有憂鬱症來陪伴,而是以這個人「怎麼了」來陪伴他。後者的陪伴會更有想像力且更貼近對方。
Thumbnail
人是主體,而非疾病或情緒。也許可以試著不以這個人有憂鬱症來陪伴,而是以這個人「怎麼了」來陪伴他。後者的陪伴會更有想像力且更貼近對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