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的年尾內心上有很多的轉變,好像又更認識自己多一點了。最大的環境改變莫過於上研究所,而且還是在離家300多公里的台北,離開我好喜歡好喜歡的高雄。雖然跟我熟的朋友知道,我在高雄的時候也沒多喜歡回家,但漂到越來越遠的地方,真的,心越來越容易迷失,在城市中迷失了自己,我才知道原來我有時候,並不是原先想的那麼堅強、那麼ok,覺得自己的表現和行為都在打臉自己。
明明碩一上的課就很少,每天都比大學的時候還正常睡覺,老師同學們都很nice,報告至少都期限前交出去了,還遇到了一個很棒的男友。但或許就是注意力全回到了自己身上還有自己的學習,除了達成基本門檻,他人的期許、與同儕的落差、與自我期待的落差、與過去自己的落差、與心理系研究生的落差,好多好多額外加上的想法信念蠢蠢欲動,牽動著情緒,在拖延、受挫、認清現實後,內心小宇宙先爆發然後才逐一浮現出來。我才開始檢視,到底是甚麼外在、內在因素改變了?為甚麼自我概念可以180度大轉變?
在一次和諮商組同學互相練習施測後,才逐漸對自己的疑問逐漸清晰,也逐漸理解體會臨床中所強調的一些重點是甚麼。客觀來說看似沒有很大壓力的環境,主觀上卻不一定,而且或許連自己都沒有察覺。我後來才想起,南部較為悠閒的步調、高醫方便運動的環境、溫暖的天氣、還有在那邊所認識的朋友、建立的情感,都是我當時很好的身心調劑資源。現在的環境、身分改變,無法像以前一樣,失去和改變本身好像就是一種隱性的壓力源。再加上那些自我要求、自我期待、比較心態.....brabra的都是自我關注想法、好多應該,也沒注意到自己有做到的,注意力全都在自己沒做好的表現上了,難怪自己越來越down。最後,頭已經洗一半,踏進來夢想只會變得實際而已,就算原先就不是為了世俗的原因而踏進來,但進來後才會對知識越來越謙卑,才知道有很多很多難解的地方,才碩一臨床的老師就跟我們說:「你們知道嗎?心理師平均要畢業多久後才會覺得有自我效能、能勝任心理師的工作嗎?考上執照後大約6年」也就是從現在開始後最快還要近10年。
理解、意識到這些一開始會變得很悲觀,覺得自己好像連動力都找不到了。一直到交了期末報告,我才發現就算我有很多時間,我上研究所後的每個報告總是會比我預期來得多花時間才完成得了,低估了作業的難度和高估自己的能力,要完全符合自我期待、交出100%滿意的報告很難。最近經過很多想法的激盪、與其他朋友談過之後總算想法上、內心比較平衡,開始接受還在進步過程中的自己,也開始建立比較適合現在自己的標準、認知上也變得更理性化了。雖然夢想只剩下實際,就代表這個過程中所經歷的很多自我打擊、挫折都是正常的,it's ok ! 未來還有很多會讓自己感到驚奇、不如預期、意料之外的發現。不論如何,永遠可以運用這個吸引人的學問來幫助、照顧自己,不會一蹶不振的!
比起想像著一個美好、成功的未來,如何學著在實際又充滿巔坡的未來上前行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