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本】我的身體哪裡最重要?第一本教孩子認識身體的性教育啟蒙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博客來

新聞上時而所聞兒童性暴力事件,許多父母在膽戰心驚的同時,也有感於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開啟性教育的話題,作者身為一名母親及婦產科醫師,也意識到及早推廣性教育才能使類似的事件得以杜絕,因此創作了這一本淺顯易懂且不分性別的繪本教材。

這本繪本先以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思考身體哪個部位最重要?再慢慢帶出最重要的部位是藏在小內褲裡面,連同胸部嘴巴都是特別重要的部位。過往我們多半在教導孩子的時候會把重點放在生殖器上,但作者特別提及了「嘴巴」的部分是非常值得家長們納入性教育的範疇。

書中除了告訴孩子不能讓任何人任意觸摸及觀看自己內褲裡的重要部位之外,也教導孩子萬一遇到有人想試圖越界的時候該如何反應?若因為事出突然而來不及作出適當的反應時也無須感到愧疚與自責,因為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錯,也不要害怕說出來會被大人責罵,這也同時提醒著父母要正視孩子所提出的感受與求救訊號,別認為孩子大驚小怪而錯失了保護孩子的時機。

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我的身體和心情,都很重要!」

我認為書中提及的「心情」指的不只是生而為人都不喜歡被強迫,也渴望恐懼及受傷的心情能被他人所了解,這也是身為父母及師長要特別費心的,當孩子都鼓起勇氣告訴我們關於他們的遭遇,選擇用心傾聽及相信是最能給予孩子安全感與心靈撫慰的很多遭遇不幸的孩子總是說比起加害者,他們更憎恨自己最親密的家人冷漠的態度,所以當孩子說出心中的困難時請不要加以否定,並且要謝謝他們勇於說出口。

在繪本的最後也設計了幾個場景作為模擬教學,並且提出了緊急時刻之反應三步驟,適合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做互動練習。教導孩子保護自己是當務之急,讓孩子了解父母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會與他站在同一邊也非常重要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10會員
1.2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2025/04/29
當你做不完堆積如山的工作,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猜測多數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於是工作超時所導致的後續問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出現危機。 如果可以,我們都希望可以少花點時間工作,而《慢速工作力》便是告訴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瘋狂忙碌,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既有意義又同時具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4/29
當你做不完堆積如山的工作,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猜測多數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於是工作超時所導致的後續問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出現危機。 如果可以,我們都希望可以少花點時間工作,而《慢速工作力》便是告訴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瘋狂忙碌,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既有意義又同時具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4/26
相信許多人聽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代表的是男性就必須要展現剛強的氣概,不能被人發現軟弱的一面。 也因為如此,養育男孩的標準注定與女孩不同,比如男孩不能喜歡粉紅色,或是玩娃娃會被取笑,都是對於男性有著既定的框架,也使得許多氣質較為不同的男性感到痛苦,甚至在成長的過程飽受霸凌。
Thumbnail
2025/04/26
相信許多人聽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代表的是男性就必須要展現剛強的氣概,不能被人發現軟弱的一面。 也因為如此,養育男孩的標準注定與女孩不同,比如男孩不能喜歡粉紅色,或是玩娃娃會被取笑,都是對於男性有著既定的框架,也使得許多氣質較為不同的男性感到痛苦,甚至在成長的過程飽受霸凌。
Thumbnail
2025/04/25
身為快小姐,我實在對於動作慢吞吞的人感到沒有耐性,但有些人就是怎麼樣都快不起來,猶如樹懶一樣是天性使然,而非故意放慢速度。 《慢先生快小姐》講的就是兩位個性截然不同的男女相遇,總覺得兩個人的步調不一致,在相處上也有所困難,那到底該怎麼辦呢?還是乾脆換一個人相處看看呢? 繪本中的兩
Thumbnail
2025/04/25
身為快小姐,我實在對於動作慢吞吞的人感到沒有耐性,但有些人就是怎麼樣都快不起來,猶如樹懶一樣是天性使然,而非故意放慢速度。 《慢先生快小姐》講的就是兩位個性截然不同的男女相遇,總覺得兩個人的步調不一致,在相處上也有所困難,那到底該怎麼辦呢?還是乾脆換一個人相處看看呢? 繪本中的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庭作為孩子性教育的重要環境,提出了在家庭中進行性教育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庭作為孩子性教育的重要環境,提出了在家庭中進行性教育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有些觀念必須對孩子一說再說,比如「身體自主權」。 議題熱度會退,但新聞事件觸動的警鈴,在家長心中還是不斷嗡嗡作響,不曾停止。 因為有些傷害,必須用一輩子的笑容做為療傷的代價,做父母的,怎麼也不願看到自己孩子的笑容因為壞人而被凍結。
Thumbnail
有些觀念必須對孩子一說再說,比如「身體自主權」。 議題熱度會退,但新聞事件觸動的警鈴,在家長心中還是不斷嗡嗡作響,不曾停止。 因為有些傷害,必須用一輩子的笑容做為療傷的代價,做父母的,怎麼也不願看到自己孩子的笑容因為壞人而被凍結。
Thumbnail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性教育是一個重要而敏感的議題。作為家長,我們扮演著引導和教育孩子的角色。透過建立開放、尊重和適當的對話,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性觀念和價值觀。 在我跟朋友聊天中發現,許多人認為爸爸不適合跟女兒談性、媽媽不適合跟兒子談性,因為是異性,怕會影響到孩子對於性的看法。
Thumbnail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性教育是一個重要而敏感的議題。作為家長,我們扮演著引導和教育孩子的角色。透過建立開放、尊重和適當的對話,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性觀念和價值觀。 在我跟朋友聊天中發現,許多人認為爸爸不適合跟女兒談性、媽媽不適合跟兒子談性,因為是異性,怕會影響到孩子對於性的看法。
Thumbnail
用一句話,連結你與孩子的內心,發生問題重點不在解決,而是你與孩子之間愛的連結。
Thumbnail
用一句話,連結你與孩子的內心,發生問題重點不在解決,而是你與孩子之間愛的連結。
Thumbnail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認識和理解霸淩和暴力,並識別到這些行為是不對的。如何應對同儕之間的欺淩或暴力,及辨識並回應成年人對兒童的虐待。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誰可以以何種方式觸摸他們身體的哪些部位,辨識身體隱私部位,及如何應對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身體接觸。知道網路和社交媒體的安全使用,以避免使用者(包括兒童)暴露在危險之中。
Thumbnail
認識和理解霸淩和暴力,並識別到這些行為是不對的。如何應對同儕之間的欺淩或暴力,及辨識並回應成年人對兒童的虐待。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誰可以以何種方式觸摸他們身體的哪些部位,辨識身體隱私部位,及如何應對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身體接觸。知道網路和社交媒體的安全使用,以避免使用者(包括兒童)暴露在危險之中。
Thumbnail
同樣是出自於UCLA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Daniel Siegel的系列書籍,上一篇「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當中較多關於父母自身的覺察,而這次的兩本書籍則是從腦發展講起,條列了幫助孩子發展的原則,當中輔佐了許多教養情境的漫畫,讓人更容易了解實際上面臨教養難題的時候,父母能夠怎麼做。 這兩本也有中
Thumbnail
同樣是出自於UCLA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Daniel Siegel的系列書籍,上一篇「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當中較多關於父母自身的覺察,而這次的兩本書籍則是從腦發展講起,條列了幫助孩子發展的原則,當中輔佐了許多教養情境的漫畫,讓人更容易了解實際上面臨教養難題的時候,父母能夠怎麼做。 這兩本也有中
Thumbnail
一本我希望我父母在年輕時就看過的書,書中也包含了對於青少年教養建議,是一本在孩子成長過程,可以不斷翻閱的好書 。 作者是心理治療師,也育有孩子。除了自身專業,也參考了眾多文獻,以及提供多數案例,還有自己孩子相處的例子。 在翻閱時,可以感受到作者身為心理治療師處處體貼溫柔的語調,關於父母可能犯的錯誤,
Thumbnail
一本我希望我父母在年輕時就看過的書,書中也包含了對於青少年教養建議,是一本在孩子成長過程,可以不斷翻閱的好書 。 作者是心理治療師,也育有孩子。除了自身專業,也參考了眾多文獻,以及提供多數案例,還有自己孩子相處的例子。 在翻閱時,可以感受到作者身為心理治療師處處體貼溫柔的語調,關於父母可能犯的錯誤,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童年的人際關係,幫助自己成長,就可以提供給孩子—你一定可以提供給自己的孩子的—穩固的連結,成為未來人生中忠誠關係的基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但卻能夠盡量讓他懂得和會好好對待自己的人做朋友,幫助他找到人生中深刻的意義。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童年的人際關係,幫助自己成長,就可以提供給孩子—你一定可以提供給自己的孩子的—穩固的連結,成為未來人生中忠誠關係的基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但卻能夠盡量讓他懂得和會好好對待自己的人做朋友,幫助他找到人生中深刻的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