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這些道理年輕時不懂,懂得了已不再年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 (電子書)


這是一本算是作者的心路歷程,在成為所謂的「照顧者」,也就是照顧生活不太能自理的父母之後,該如何去處理、面對、並活出屬於自我的方式。

看完這本書以後,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傳達給我,告訴我必須 Follow my heart

很多時候,我們都被一些我們所認為的一般認知給限制住,好像做的所有事情都一定要有個目的:

  • 念書就是為了未來找工作
  • 找好工作就是為了能賺比較多的錢買車買房
  • 努力工作、加班,就是為了搏個升遷機會

諸如此類的種種目的,往往使我們背負著沈重的壓力。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如果我們都一直以目的為出發去做事,那麼,很有可能會出現如同書中舉的其中一個例子:

年輕時聽見的最理想的愛情,是「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一旦達但結婚的目的,又該如何安排愛情呢?

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思考,想想有什麼事是我們真的想做的,然後去做。


書中有個令人難過的例子,內容是這樣的:

有一位四十多歲的單身女子,因為她的工作不穩定,其他兄姐的經濟狀況好很多,便請她先辭職,由兄姐們支付生活費,讓她專職照顧臥床插管的母親。因此,她便搬回家與母親同住。原本以為是一年半載的權宜之計,沒想到已過三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有一天可以鬆懈休息。照顧者壓力之大,身體毛病漸漸浮現,她因此與兄姐們商量,希望可以請專職看護。她已經到了極限,想休息一個月,而且她也不是為了不想工作才照顧母親的。沒想到大哥打來,義正嚴詞地對她說:「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妳有妳該做的,我們也有我們自己的事情要做,每個人都把事情做好,就沒有問題了。妳現在擺個爛攤子,是誰要幫妳收拾?」等到母親狀況平穩時,兄姐回來探望,似笑非笑的說:「情況還好嘛,哪有妳說的那麼糟?妳自己要放輕鬆。待在家比上班好太多了,沒有那些明爭暗鬥,想休息隨時可以休息,多輕鬆。」

是在哈嘍?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往往不小心都會犯這種錯誤,容易覺得自己最辛苦,做的事最困難;當我們看別人時,卻只看到別人輕鬆的一面。

想起以前奶奶需要人照顧時,因為姑姑很早就退休,因此奶奶其實就是由姑姑照顧。

小時候偶爾會聽到奶奶說姑姑對她生氣,口氣不好。

小時候的我心中只想著,奶奶是姑姑的媽媽,姑姑怎麼可以對自己的媽媽不好呢?

往往付出最多的,卻是最不被重視到的。

小時候的我只看到姑姑對奶奶不好,沒有注意到身為一個照顧者,其實是 24 小時的事,一點閃神都可能會造成任何意外。

再分享個作者的經歷

有一次,作者家的看護在洗澡,作者扶著父親去廁所,就在作者轉身拿紙尿褲的三秒鐘,她的父親摔倒了。嚴重到必須動手術。而作者家的看護聽到驚呼聲連忙從衝出來,臉色蒼白,渾身發抖的不斷的說:「對不起啊。」

我們可以從這看出,看護的壓力真的很大,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鬆懈,稍有一閃神,即便短短幾秒的時間,都可能造成不好的結果。更別說晚上睡覺時間,被照顧者若是起床廁所,或是睡不著,照顧的人也得一起起來協助。

那該如何是好?

雖然書中有很多照顧者的真實經歷,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並不是要強調照顧者。而是身為一個人、一個照顧者的作者,她該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這不可避免的處境,但又盡量不使自己的人生被「照顧」這兩個字綁架。

其實我也看不出有什麼方法可以做到,但作者很明顯傳達有一種「活出自我」的態度,而這恰恰也是最重要的。

要煩惱的事已經太多,但從書中看到一些滿有效的「轉念」能讓我們脫離束縛

  • 世界上只有兩件事,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
  • 大多數的煩惱,都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事和別人的事糾結在一起,自己的事處理不好,卻想干預別人的

在面對嫉妒心理時:

  • 別人不一定在天堂,自己卻先走進了地獄

最後,「孩子不是我們的未來,老才是」,與其擔心這個煩惱那個。

不如,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吧!讓我們好好面對自己的未來~


這些道理年輕時不懂,懂得了已不再年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eta-avatar-img
2023/01/27
這本書,我也有讀,很有同感。結尾那段話,也一直放在心裏
avatar-img
尼斯丹的沙龍
13會員
12內容數
書籍分享
尼斯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06
一則俄羅斯寓言是這樣說的: 一個男人被一盞舊燈絆倒,他撿起燈,擦掉灰塵,仔細看是什麼東西害自己摔倒,結果一擦之後,跑出一個精靈。精靈說,你要許什麼願望都可以,不過不論你拿到什麼,鄰居都會得到雙倍。男人原地踱步,絞盡腦汁一直想,想了很久很久之後,臉亮了起來,告訴精靈:「我知道要什麼了!我要你戳瞎我一隻
Thumbnail
2023/02/06
一則俄羅斯寓言是這樣說的: 一個男人被一盞舊燈絆倒,他撿起燈,擦掉灰塵,仔細看是什麼東西害自己摔倒,結果一擦之後,跑出一個精靈。精靈說,你要許什麼願望都可以,不過不論你拿到什麼,鄰居都會得到雙倍。男人原地踱步,絞盡腦汁一直想,想了很久很久之後,臉亮了起來,告訴精靈:「我知道要什麼了!我要你戳瞎我一隻
Thumbnail
2023/02/01
巴菲特:「等你們到了我這種年紀,你們衡量自己的人生成就時,會用有多少你希望愛你的人真的愛你,作為衡量標準。」
Thumbnail
2023/02/01
巴菲特:「等你們到了我這種年紀,你們衡量自己的人生成就時,會用有多少你希望愛你的人真的愛你,作為衡量標準。」
Thumbnail
2023/01/19
前陣子,協助公司(一年新創)面試一些職者。從一兩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到 50 歲、身經百戰的工程師都有。 在這麼大的範圍當中...
Thumbnail
2023/01/19
前陣子,協助公司(一年新創)面試一些職者。從一兩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到 50 歲、身經百戰的工程師都有。 在這麼大的範圍當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Thumbnail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Thumbnail
我是一個有 #照顧者情結 的人,身為獨生女,覺得應該要承擔原生家庭的重責大任,尤其在父母年老時,讓他們得到妥適的照顧、不留遺憾,才是善終,其實這個預期目標就是 #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我是一個有 #照顧者情結 的人,身為獨生女,覺得應該要承擔原生家庭的重責大任,尤其在父母年老時,讓他們得到妥適的照顧、不留遺憾,才是善終,其實這個預期目標就是 #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Hello, 全職照顧者的日子,滿月了。 在過程中,無數個夜晚內心的自我掙扎,又在過程中許多的自我對話。 比起身體上的疲累,對我而言多數時間是內心的消耗。 每個月對於內心的消耗感受程度強弱不同,我天生的性情敏感,對於人發出的情 緒敏銳度較高,這也讓我可以較同理父親的照護氣質,生病後的情緒變化,但同
Thumbnail
Hello, 全職照顧者的日子,滿月了。 在過程中,無數個夜晚內心的自我掙扎,又在過程中許多的自我對話。 比起身體上的疲累,對我而言多數時間是內心的消耗。 每個月對於內心的消耗感受程度強弱不同,我天生的性情敏感,對於人發出的情 緒敏銳度較高,這也讓我可以較同理父親的照護氣質,生病後的情緒變化,但同
Thumbnail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 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 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前陣子,我收到私訊,來者開宗明義地表示:想要學習〔療癒〕,因為想要擁有照顧自身情緒的能力;對於這樣的明確,我感到很開心,因為一直以來的書寫和分享,都在強調這項能力的重要性。 但是,在我反問「為什麼會想要擁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卻意外碰觸到了對方需要療癒的地方。
Thumbnail
前陣子,我收到私訊,來者開宗明義地表示:想要學習〔療癒〕,因為想要擁有照顧自身情緒的能力;對於這樣的明確,我感到很開心,因為一直以來的書寫和分享,都在強調這項能力的重要性。 但是,在我反問「為什麼會想要擁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卻意外碰觸到了對方需要療癒的地方。
Thumbnail
學校放假了。 今天本來要跟家人一起出遊,但覺察這陣子因為忙碌,身心處在極為疲憊與敏感的狀態,就決定自己不去了。在家裡練習安安靜靜地,把自己當成寶貝一般的照顧陪伴。
Thumbnail
學校放假了。 今天本來要跟家人一起出遊,但覺察這陣子因為忙碌,身心處在極為疲憊與敏感的狀態,就決定自己不去了。在家裡練習安安靜靜地,把自己當成寶貝一般的照顧陪伴。
Thumbnail
她常常覺得快喘不過氣,明明是最愛的伴侶,走過婚姻的風風雨雨,現在看見他臥床卻無能為力。考慮一對兒女都在工作,不忍心將照顧的工作讓他們一起分擔,自己提早退休,原本以為可以享受人生、攜手共遊,卻被綁在病床邊晨昏定省。
Thumbnail
她常常覺得快喘不過氣,明明是最愛的伴侶,走過婚姻的風風雨雨,現在看見他臥床卻無能為力。考慮一對兒女都在工作,不忍心將照顧的工作讓他們一起分擔,自己提早退休,原本以為可以享受人生、攜手共遊,卻被綁在病床邊晨昏定省。
Thumbnail
以前我老是覺得「你要先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媽媽」這種話聽起來很自私,也不可能做到。她是老人,我們當然要先照顧她。 經過這幾個月的「震盪教育」,我慢慢體會,媽媽雖然老,卻還是有很強大的意志力,我不可能把她捏成我想要的樣子,我只能讓她活回她自己想要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我必須活回我自己的樣子,回到我的日常。
Thumbnail
以前我老是覺得「你要先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媽媽」這種話聽起來很自私,也不可能做到。她是老人,我們當然要先照顧她。 經過這幾個月的「震盪教育」,我慢慢體會,媽媽雖然老,卻還是有很強大的意志力,我不可能把她捏成我想要的樣子,我只能讓她活回她自己想要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我必須活回我自己的樣子,回到我的日常。
Thumbnail
Q:「當你的生命只剩最後一個小時,你想要做什麼?」
Thumbnail
Q:「當你的生命只剩最後一個小時,你想要做什麼?」
Thumbnail
在診間,時常看到照顧長輩的通常是家中最不被愛的那個孩子。離得越遠,愛得越深,長輩總是誇讚住在國外的孩子念書念得高,認為每年過年都會回家一次的孩子最孝順。不斷抱怨為了照顧自己而放棄工作的孩子,抱怨孩子做事不勤快、限制自己的吃與外出......等等。這對實際照顧者來說,在照顧上是充滿矛盾複雜的情感...
Thumbnail
在診間,時常看到照顧長輩的通常是家中最不被愛的那個孩子。離得越遠,愛得越深,長輩總是誇讚住在國外的孩子念書念得高,認為每年過年都會回家一次的孩子最孝順。不斷抱怨為了照顧自己而放棄工作的孩子,抱怨孩子做事不勤快、限制自己的吃與外出......等等。這對實際照顧者來說,在照顧上是充滿矛盾複雜的情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