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攝影師:Madison Inouye: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821823/
學校放假了。
今天本來要跟家人一起出遊,但覺察這陣子因為忙碌,身心處在極為疲憊與敏感的狀態,就決定我不去了。在家裡練習安安靜靜地,把自己當成寶貝一般的照顧陪伴。
以前對於這件事,可能會有些自我責備:「怎麼搞的,自己約爸爸、媽媽、婆婆、我們一家三口,與姊姊的兩個小孩一起家族出遊,怎麼最後自己不去?」
但讓我跨出這一步的,是老公Tom與身邊的人的提醒:若是掏空自己去陪伴家人,家人知道後,會有什麼感受?
-
自有記憶以來,我觀察到自己是個極負責,與極容易感到緊張與不安全的人。這個特質有些好處,能夠讓我在做決策與安排事情上,能夠較細膩、周全的規劃。
這個特質讓我辛苦的地方,是會用較高的標準來看自己,總是看的到哪邊可以做得更好,內在常會出現自我要求的聲音。尤其是在自己有情緒時,經常會跟隨著批判或自責。
也經常,在工作上,要求自己是個親力親為、有肩膀的主管。
下了班,就要求自己要是個溫柔、有愛的媽媽。
孩子睡了,就跟自己說要當個能夠給老公空間,但也可以傾聽老公,並且一起整理家庭、打理家務的妻子。
幼兒園放了假,就覺得要當個關懷長輩的女兒或媳婦。
總是在角色之中轉換,把時間與能量給身邊的人、事、物。鮮少將時間留給自己,做為自己充電的事。
除此之外,小的時候在我有情緒時,過去的年代,上一輩的爸媽多是用講道理的方式應對。「為什麼會這樣想?」、「這樣想對事情有幫助嗎?」、「你有什麼問題?為什麼不用擔心生活,卻還是經常想這些有的沒的?」這類的句子,是經常聽到的話。當父母講了道理但情緒還是澎湃時,接著會發生的,大概就是嚴厲的制止或爭吵。
出了社會,成為了幼兒園的管理者,經常給出對人的照顧。承接許多突發事情、與各類不同的人的情緒。與我談話的人,常回饋我,說感受到很多接納與溫暖。我想這是因為,成長的歷程中,我一直期待能夠有人溫暖接納與陪伴有情緒的我,因此也想、也成為了給出溫暖與接納的人。
但在自己有情緒的時候,內在自動化的聲音,常會在第一時間跳出「妳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反應?」、「以後要怎麼避免?」等等,自我檢討的聲音。在情緒出現的第一時間,若沒有停頓與覺察,經常會回到慣性,要「解決情緒」、「解決自己的問題」。
於是肩膀上承擔的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習慣將所有的人與事情擺在自己的需求前面。代價是什麼呢?代價是過去這幾週,雖然在工作上的表現與互動都是穩定溫暖,主持畢業典禮與說明會也都展現清晰的口條,但只有我與Tom看見,在夜深人靜,我停下來陪伴自己的時候,經常是眼淚一顆一顆的掉。
覺得好累、好疲憊、整個人好虛、好被掏空。
接下來的我,要好好思考,可以在工作量上有什麼調整?
沒有什麼非得要怎樣,我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
我們的工作、家庭、攬在身上的各種事物、自己為自己訂的目標,是要為提升內在的幸福感而服務。
而不是本末倒置的,被各種外在事物壓榨幸福感、耗損了生命最原始那股活跳跳、充滿生命力的能量。
接下來,要更刻意的練習,把給到別人身上的溫暖與接納,給出更多更多給自己。
更去留意,自己是否留有時間,照顧自己?
而不是在照顧完工作後,接著照顧家庭、照顧爸媽、照顧身邊的人,或是又給自己訂下非工作之外的自我成長任務,然後在應該要好好休息的時候,又在內在鞭策自己"應該"要看幾本書?寫幾篇文章?做幾次重訓?
看書、寫文章與運動,是興趣。在有感覺、能量充沛的時候,做這些是滋養、是充電。但若變成了「規矩」,好似不做這些事的自己是懶惰、不上進,那就變成了綑綁生命、消耗能量的事。
多一些興之所至,少些「應該」或「必須」。
讓生命裡,多更多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