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一三七:「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其時,自極吐下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三七:「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其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吐,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極吐下,故知也。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得到太陽病一段時間後,病已經傳經了,可能進入陽明或是少陽,「心下溫溫欲吐」,心下指的是胃的地方,胃感覺悶悶脹脹的,食物消化不下,「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胸中會覺得痛痛的,大便出來稀稀水水的,肚子些微脹滿,「鬱鬱微煩」,這是脾胃失和的現象,消化不好,「先其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在此之前,有可能是因為吐下之法讓腸胃津液傷到,病邪入裡,變成陽明證,宿實堵在胃下方與十二指腸之間下不去,因此才會用「調胃承氣湯」去清掉,「若不爾者,不可與」,如果用了調胃承氣湯後,並沒有好轉,就代表他是虛證,不可以再用,「但欲吐,胸中痛,微溏者」,病人仍有噁心想吐的感覺,胸中痛,大便稀軟的現象,「此非柴胡證」,嘔是柴胡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8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太陽病,吐之」,太陽病用吐法來發汗,「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者」,但吐完後怕冷的現象不見了,變成熱證,這是因為吐太過傷到胃的津液,胃太乾燥虛熱就往頭面跑,病人會煩躁,煩躁是肺陰不足,加上胃的津液不足而口渴脈洪大,代表病已入陽明,此時用「白虎加參湯」。如果吐後出現但熱不渴,不渴代表腸胃
一三六: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胃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摸到病人的脈跳得很快,跳得快代表心臟一直不斷地往頭面、四肢、消化道輸出血熱,理論上病人的胃口應該特別好,會一直不停的吃東西,消化的很快,「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傷寒時,太陽表水會停滯在皮下,人會有惡寒的感覺,「加溫針,必驚也」,用燒針或是在針上面燒艾草,反而會讓寒水往裡走,進入胸腔心臟,水逆流回胸就會動悸,病人像受到驚嚇一樣,因為心包外積水,心臟功能受到影響。古有云:「針而勿灸灸勿針,針經為此常叮嚀。庸醫針灸一齊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1、茯苓4、甘草2、龍骨2、牡蠣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一兩、甘草二兩、牡蠣二兩、龍骨二兩、茯苓四兩。右五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火逆」,外感之症用灸法造成火熱在上無
一三四:「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正常外感的症狀是發熱惡寒,「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代表表證已無,為何表證會解掉呢?繼續看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脈微弱且跳動快速,此為虛熱之證侯,寒濕或是陽虛的病人才可以用灸法,「因火為邪,則為煩逆」,太熱傷到津液,陰虛陽外越,就會有煩躁的現象,「追虛逐實」,陰本虛,而加以火則愈虛,是為追虛;陽本實,而加以火則愈實,是為逐實,「血散脈中」,全身經脈都是靠血來濡養,「火氣雖微,內攻有力,
「太陽病,吐之」,太陽病用吐法來發汗,「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者」,但吐完後怕冷的現象不見了,變成熱證,這是因為吐太過傷到胃的津液,胃太乾燥虛熱就往頭面跑,病人會煩躁,煩躁是肺陰不足,加上胃的津液不足而口渴脈洪大,代表病已入陽明,此時用「白虎加參湯」。如果吐後出現但熱不渴,不渴代表腸胃
一三六: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胃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摸到病人的脈跳得很快,跳得快代表心臟一直不斷地往頭面、四肢、消化道輸出血熱,理論上病人的胃口應該特別好,會一直不停的吃東西,消化的很快,「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傷寒時,太陽表水會停滯在皮下,人會有惡寒的感覺,「加溫針,必驚也」,用燒針或是在針上面燒艾草,反而會讓寒水往裡走,進入胸腔心臟,水逆流回胸就會動悸,病人像受到驚嚇一樣,因為心包外積水,心臟功能受到影響。古有云:「針而勿灸灸勿針,針經為此常叮嚀。庸醫針灸一齊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1、茯苓4、甘草2、龍骨2、牡蠣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一兩、甘草二兩、牡蠣二兩、龍骨二兩、茯苓四兩。右五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火逆」,外感之症用灸法造成火熱在上無
一三四:「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正常外感的症狀是發熱惡寒,「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代表表證已無,為何表證會解掉呢?繼續看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脈微弱且跳動快速,此為虛熱之證侯,寒濕或是陽虛的病人才可以用灸法,「因火為邪,則為煩逆」,太熱傷到津液,陰虛陽外越,就會有煩躁的現象,「追虛逐實」,陰本虛,而加以火則愈虛,是為追虛;陽本實,而加以火則愈實,是為逐實,「血散脈中」,全身經脈都是靠血來濡養,「火氣雖微,內攻有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一腳踩進『DARK』,DEEP臉上掛著一抹不以為然的笑意,環顧了一下四周,尋找今晚邀約她的人。   熱鬧的『DARK』座落在高雄市區一角,是一間頗為出名的T吧,裡面總是擠滿了人潮。   「HI~DEEP!好久不見~」米米帶著熟練的笑容,熱情的走過來,抱了抱DEEP。   米米是『DARK
脹氣、胃食道逆流、腸躁症、消化不良都會影響睡眠,尤其在晚上20點之後,較晚進食、吃得比較甜、油膩,都會造成消化問題,進而影響到睡眠。 脹氣、消化不良的人,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會入睡,並且晚上比較容易醒來,晚睡加上睡不好,白天自然也會感到比較疲累。 人體90%血清素都是從「腸胃細胞」生成,而血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乾薑3、黃芩3、黃連3、人參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本自寒下」,傷寒邪入厥陰,本來下焦就很寒冷,手腳常常都是冰冷的,此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傷寒邪入厥陰,厥陰病患者裡寒盛,加上容易有消渴的現象,所以病患會口渴而喝很多水,但是水本為寒,厥陰病患者胃的溫度又低,水無法被氣化進入三焦造成水停心下,像肌肉跳動、眼皮跳般,在胃的地方會有跳動感,這是水飲造成,小便不利是必然的,「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這時候要先把停
Thumbnail
謙卑與自卑是完全不同的情緒,小S提及她女兒申請上美國名校的對話中,字裡行間展現了真誠的自我認知與自己的不足,同時也表達對女兒的讚賞與鼓勵。 全文散發出母愛滿滿的真情。未來對孩子知道母親生病一事的預料性思考,更顯現出對未來的深刻擔憂。
  早年腸胃功能失調,常常拉肚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調養,身體逐漸展現正常的吸收力。成長過程中,記憶所及,處理腹瀉的藥品,不外乎「暮蒂納斯」、「正露丸」、以及「張國周強胃散」。 但光是吃要無法解決腸胃問題。年輕時期,喜歡冰品和油炸食物,只要下肚,便常常跑廁所。後來慢慢遠離,腸胃才得以改善。但有
Thumbnail
腸胃不佳,常見症狀如消化不良、腹瀉等,使人感到極不舒適。 中醫理論認為,腸胃問題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飲食不節導致。 改善這些症狀,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同時,使用適當的中藥材也能達到良好效果。 中醫推薦的兩種藥材,對於腸胃不適有顯著改善效果: 1. **山楂(Shān Zhā)
Thumbnail
正當我以為病毒遠離我之際今天狀況非但沒有好轉,開始上吐下瀉,然後悲從中來開始大哭,因為又燒了起來,昨晚只睡了三小時的我實在禁不起身體的哲磨了。一整天又吐又拉,真是太不舒服了。 情況並沒有朝著我想的方向發展,整日我忙著拉肚子又忙著接嘔吐物,而且全身痠痛到連晾衣服都感到好困難。這週我明顯感受到冷熱變化
一腳踩進『DARK』,DEEP臉上掛著一抹不以為然的笑意,環顧了一下四周,尋找今晚邀約她的人。   熱鬧的『DARK』座落在高雄市區一角,是一間頗為出名的T吧,裡面總是擠滿了人潮。   「HI~DEEP!好久不見~」米米帶著熟練的笑容,熱情的走過來,抱了抱DEEP。   米米是『DARK
脹氣、胃食道逆流、腸躁症、消化不良都會影響睡眠,尤其在晚上20點之後,較晚進食、吃得比較甜、油膩,都會造成消化問題,進而影響到睡眠。 脹氣、消化不良的人,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會入睡,並且晚上比較容易醒來,晚睡加上睡不好,白天自然也會感到比較疲累。 人體90%血清素都是從「腸胃細胞」生成,而血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乾薑3、黃芩3、黃連3、人參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本自寒下」,傷寒邪入厥陰,本來下焦就很寒冷,手腳常常都是冰冷的,此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傷寒邪入厥陰,厥陰病患者裡寒盛,加上容易有消渴的現象,所以病患會口渴而喝很多水,但是水本為寒,厥陰病患者胃的溫度又低,水無法被氣化進入三焦造成水停心下,像肌肉跳動、眼皮跳般,在胃的地方會有跳動感,這是水飲造成,小便不利是必然的,「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這時候要先把停
Thumbnail
謙卑與自卑是完全不同的情緒,小S提及她女兒申請上美國名校的對話中,字裡行間展現了真誠的自我認知與自己的不足,同時也表達對女兒的讚賞與鼓勵。 全文散發出母愛滿滿的真情。未來對孩子知道母親生病一事的預料性思考,更顯現出對未來的深刻擔憂。
  早年腸胃功能失調,常常拉肚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調養,身體逐漸展現正常的吸收力。成長過程中,記憶所及,處理腹瀉的藥品,不外乎「暮蒂納斯」、「正露丸」、以及「張國周強胃散」。 但光是吃要無法解決腸胃問題。年輕時期,喜歡冰品和油炸食物,只要下肚,便常常跑廁所。後來慢慢遠離,腸胃才得以改善。但有
Thumbnail
腸胃不佳,常見症狀如消化不良、腹瀉等,使人感到極不舒適。 中醫理論認為,腸胃問題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飲食不節導致。 改善這些症狀,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同時,使用適當的中藥材也能達到良好效果。 中醫推薦的兩種藥材,對於腸胃不適有顯著改善效果: 1. **山楂(Shān Zhā)
Thumbnail
正當我以為病毒遠離我之際今天狀況非但沒有好轉,開始上吐下瀉,然後悲從中來開始大哭,因為又燒了起來,昨晚只睡了三小時的我實在禁不起身體的哲磨了。一整天又吐又拉,真是太不舒服了。 情況並沒有朝著我想的方向發展,整日我忙著拉肚子又忙著接嘔吐物,而且全身痠痛到連晾衣服都感到好困難。這週我明顯感受到冷熱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