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的高效生活筆記術】系列連載之三「子彈筆記本」

【我個人的高效生活筆記術】系列連載之三「子彈筆記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一個筆記本大食怪教您如何挑選子彈筆記本


高效生活筆記術需要一個載體系統,我慣行的筆記系統是「子彈筆記術」

這種把生活大小事,包含:行事週計劃表、每日待辦清單、每日習慣追蹤、共備會議紀錄、備課想法紀錄、閱讀聽講筆記、自由書寫日記,甚至是使命宣言、睡前宣言、晨間宣言、夢想清單…

一切通通放在一個本子的形式,讓我的生活變得簡單又有效率。

raw-image


這是子彈筆記(Bullet Journal)的精髓,一頁一頁一直不停寫下去,並以自己專屬的符號標示,運用頁碼索引系統來管理,因此,每一本筆記本從開啟到完封,整體過程都令我興奮與滿足。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早在子彈筆記風靡火紅之前,我就已接觸類似的筆記系統,並默默實踐慣行了好一陣子。那是日本筆記大師 奧野宣之《A6全能筆記術》。

只需要薄薄小本的A6筆記本,把生活一切都記在裡面,包含:生活單據、票券、隨手小紙條、便利貼等,通通折疊起來黏上頁面。

每一本用完之後,用電腦輸入日期關鍵字,便可運用索引功能查詢,不用擔心筆記石沈大海,隨時都可以搜尋再回顧。

我在2010年6月15日,在金石堂購入這本書,同時飛奔到無印良品,買了五本A6筆記本(每本30元),依書中指示製作行事曆、擬定分類標籤與隨身剪黏,開始實踐「A6全能筆記術」。

(之所以能把時間和細節都記得這麼清晰,當然要拜當初在A6本子上有清楚地記錄下來,不然,我個人是被親朋好友公認記性絕差的~)

raw-image
raw-image


這樣實踐大約三年近30本,因為有感A6實在尺寸太小,漸漸改為使用A5尺寸筆記本。後來生活大小事都用臉書紀錄,自己喜新厭舊又開始嘗試其他筆記本,雖然日常手繪筆記與日記仍勤寫不輟,也就慢慢地荒廢筆記索引系統的紀錄。


raw-image

2018年底讀了 Ryder Carroll 《子彈思考整理術》,作者發展出高效子彈筆記系統,是想解決注意力不集中的困境,經過不斷嘗試出一套整合系統,老派標榜手寫紙本筆記的溫度。

手寫有效幫助人們展開一段離線時間,藉由書寫有助於專注當下、去除分心,與自己對話,釐清思緒,深化理解力,更能強化思考力,甚至激發創意洞見。


我想到奧野宣之「全能筆記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2010年之前的奧野先生,他的真知灼見太早,當時人們對於數位與手寫的感受還沒有那麼強烈,而功能尚且陽春的 Evernote等筆記軟體才正發展,許多人都急切投入數位筆記的懷抱,除了手帳控還尚存那甜膩情懷之外,誰還想要麻煩地手工作業剪剪貼貼?


raw-image

於是2019年,我找回當初熱烈的筆記魂,開始我的子彈筆記之旅程。


那時為貫徹子彈筆記決心,還不手軟敗入一本八百多大洋,號稱「子彈筆記術」御用廠牌,硬殼裝幀附上索引頁和收納袋、每一頁都精緻印上美美頁碼的德國燈塔 LEUCHTTURM 1917!(之後,每本幾乎都花大錢買自己喜歡的高級本本)


我結合了「子彈筆記術」的符號系統、史蒂芬柯維以終為始的「週計劃表」,康乃爾筆記術、九宮格筆記、心智圖法,和「全能筆記術」的數位建檔索引系統,成為自己的高效生活筆記法,一有機會就向摯親好友分享,譬如跟在身邊的實習老師們,每天看我揣著本子走來走去,每堂課教學生課堂筆記技術,又指定共鳴《子彈思考整理術》,也都會忍不住去買筆記本開始實踐(笑)

raw-image


能夠讀長文到這裡的捧友們,相信都是對手寫筆記有真愛,也跟我一樣感受到一股腦的燒燙吧~


手寫筆記真的有一股魔力,尤其是在寫完一整本之際,一頁頁捧翻這手寫的溫度,這邊想想那邊看看,心總是會很滿很熱,這絕非用滑鼠點開資料夾關起來再點開另一個檔案…可以比擬的!




這裡開始大公開我的筆記本進化歷程,在開始打造或是優化您的筆記術之前,您需要的,是一本讓你心動的筆記本本。

raw-image


從2018年以來,列出用過的子彈筆記本如下:

(後面是自己體驗感受的推薦星等)

(非業配,但歡迎餵食,要送禮請指定品項)

(本人可是一個月半就要用掉一本的筆記狂)


  • 德國燈塔 LEUCHTTURM 1917|點陣|自帶頁碼 250頁|893元|用過2本|★★★


  • 台灣迪夢奇(Dimanche)Rule Your Time|點陣|自帶頁碼 152頁|340元|用過6本|★★


  • 義大利 MOLESKINE 硬殼L 加量型 |點陣|沒有頁碼需自編398頁|782元|用過1本|★★


  • 義大利 MOLESKINE 硬殼L 一般型 |橫線|沒有頁碼需自編232頁|COSTCO兩本999元|用過3本|★


  • 日本 MIDORI MD NOTEBOOK Journal 一期一會 裸背|點陣|沒有頁碼需自編360頁|660元|用過2本|★


  • PAPERIDEAS 硬殼加量型|點陣、橫線|自帶頁碼 264頁|蝦皮 329元|用過3本|★★★


  • 台南 林百貨 開幕款筆記本|點陣|沒有頁碼需自編176頁|220元|用過2本|★


呼~沒有列出來還真無法確實感覺自己的瘋狂,如果要問我的推薦,當然是自帶索引欄位與頁碼的子彈專屬筆記本,目前我使用了三款:


★★★ 德國燈塔血統純正優異,但是好貴用不下去

適合:因為花大了錢,不用對不起錢伯的朋友們 XD


★★ 台灣迪夢奇,行距較大適合中文書寫,但是很薄,我用了6本之後就決定找厚一點的本子

適合:剛開始小小測試看看子彈筆記適不適合自己,薄薄的150頁較快用完也會很有成就感


★★★ PAPERIDEAS 硬殼加量型,量多且紙厚不透,價格親切,品質也很優良,大陸版的 MOLESKINE (也有一般型188頁/275元)

適合:長期穩定實踐子彈筆記系統的首選,量多可以寫得過癮也不為難錢包:)


(MOLESKINE也有出附上索引頁面和頁碼的「藝術系列子彈筆記本」/點陣160頁/ 935元/但是也好薄好貴,以我用M牌的經驗是他們家的紙質會比較透,較不耐鋼筆或出水量較多的筆喔~)


其實,不一定要自帶頁碼印行的專屬子彈筆記本,大家有發現,我也常用自己喜歡的本子編上頁碼,唯一的建議,是好是硬殼裝幀隨身攜帶堅固耐用!



這篇很長,感謝您的耐心讀到這裡 XD

(寫那麼多,是要出書膩?!並沒有啊,分享愛好沒有理由)


然後乾脆再附上2018年12月寫下的《子彈思考整理術》共鳴筆記,讓您快速了解子彈筆記的魔力!

raw-image

【共鳴讀書 no.111】~數位時代下類比手寫之必須

Ryder Carroll 《子彈思考整理術》(天下雜誌,2018.11) ,352頁

——————

再過數小時即將跨入2019年,

把這本書當作2018最後的一篇讀書筆記,很適合也很應景。

還有在手寫行事曆在日誌週誌月誌本本的朋友,

想必都是相信手寫力量的人。

雖說手寫的溫度又重新被標舉,

成為很文青的一種行為,

但就是因為快要絕跡,

才有必要被再度標榜吧!

(跟保育稀有動物的概念類似XD)

//

「子彈筆記術」

因此在今年度相當火紅啊。

這本由創始人自己寫的書,

較之坊間介紹子彈筆記法的書籍,

果然兼具系統實用性與觀念哲學性。

作者本人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為了克服自己的困境,不斷嘗試,

發展出一套有效的方法,

並整合一切,很老派地手寫在紙本筆記本中。

手寫有效地幫助人們展開一段離線時間,

有助於專注於當下、去除分心,

藉由書寫與自己對話,釐清思緒,

深化理解力、強化思考力,

甚至激發創意洞見。

這一年每天我會在晨間寫「感恩日記」,

或許這是幫助產生源源不絕正向能量的原因。

執筆寫下想法的好處太多了,

書寫的當下也是一種療癒的過程,

煩惱優秀往往寫出來,

心也就開了。

自我對話就是一種「覺察」,

能夠覺察自己,

也就能夠安頓自己,

獲得向前走的力量。

//

「子彈筆記術」有別於其他筆記法的厲害之處,

是它整合了一個模組系統,包含:

  1. 可供日後搜尋的索引系統 (運用主題和頁碼);
  2. 可根據個人需求變化的群組系統 (未來誌、月誌、週誌、日誌和其他客製化群組…);
  3. 可簡明檢視並彈性轉移的記號系統:

• 任務 tasks

(五種檢視執行狀況的方式,比起任何 to-do list 都厲害)

。事件 events

— 註記 notes

和其他各種你可以自己設立的記號標示系統。

將所有待辦清單、行事曆、日常紀錄、專案管理、未來計畫...

全部整合在一本,

而且可以環環相扣,

甚至便於日後搜尋,

而且居然是用純類比紙本手寫方式,

然後可以適合每個人使用,

讓人不得不佩服Ryder Carroll的創見。

//

一向愛手寫的我,

捨棄過去的所有筆記本,

從12月3日的那天,

開始第一本的Bullet Journal。

喜歡這個從一地到一地旅行概念的“Journal”一詞,

是的,確實像是旅行,

每天都有新發現!

子彈筆記可以讓我保有原先的日記、讀書筆記、圖像筆記、週行事等,

全部收納整合在一本。

更重要的,是幫助我:

安排優先順序,要事第一;

設立使命目標,以終為始。

很快地一個月就用完一本200頁的本子,

(非常愛寫,當然也是因為學思達年會超殺筆記本的)

新的年度,剛好開始啟用另一本,

筆記愈寫,生活愈充實。







avatar-img
Jinna Sun 藝起來共鳴
152會員
112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jinnasun@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如此簡單、如此真實,又如此容易忘記。」(p.88)
如果您曾經試過「共鳴讀書法」,相當推薦您可以試試看。或者您就抓起身邊兩本目前正在閱讀的書籍,兩相對看應證,一定也可以得到像我一樣的啊哈喜悅喔~
【拉近心距離的共鳴讀書法】 「共鳴讀書法」是需要「體驗」過的歷程,一直是我在這個講題的分享堅持。無論是實體或線上,無論是四、五人的小場次,或是百多人的大場合,唯有一本書在手,跟著流程沈浸其中,邊走邊停甚至有機會短暫和夥伴間的交流,才能真正感知到「與書相遇、與心相接」那種電流貫串全身的感動。 在同個場
比起日復一日的平凡日常,人人都喜歡魔幻時刻,體會驚奇,獲致狂喜。所以我們渴望出走熱愛嚐鮮,讓全然不同的體驗激活感官,不過,愈特別愈珍稀的體驗,往往就更是所費不貲。 但是,其實魔幻時刻是可以不假外求的,大腦擁有穿越超能力,開啟思想實驗,調動心念,即可順移。
這本書談的是閱讀體驗,特別是「重讀」。 生命中,你可曾擁有足以一再重讀也不會厭倦的一本書嗎?如果有,那是幸福的。我敢說你一定會是個熱愛世界、熱愛生活與熱愛自我的人。
讀著讀著,我明白為什麼《雙城記》是經典,小說內容總是映照人心,無論何時何地。小說呈現出歷史的切面,即使我們都學過,卻還是同時在各個平行宇宙,宿命式的,一再發生,一再被深省。
「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如此簡單、如此真實,又如此容易忘記。」(p.88)
如果您曾經試過「共鳴讀書法」,相當推薦您可以試試看。或者您就抓起身邊兩本目前正在閱讀的書籍,兩相對看應證,一定也可以得到像我一樣的啊哈喜悅喔~
【拉近心距離的共鳴讀書法】 「共鳴讀書法」是需要「體驗」過的歷程,一直是我在這個講題的分享堅持。無論是實體或線上,無論是四、五人的小場次,或是百多人的大場合,唯有一本書在手,跟著流程沈浸其中,邊走邊停甚至有機會短暫和夥伴間的交流,才能真正感知到「與書相遇、與心相接」那種電流貫串全身的感動。 在同個場
比起日復一日的平凡日常,人人都喜歡魔幻時刻,體會驚奇,獲致狂喜。所以我們渴望出走熱愛嚐鮮,讓全然不同的體驗激活感官,不過,愈特別愈珍稀的體驗,往往就更是所費不貲。 但是,其實魔幻時刻是可以不假外求的,大腦擁有穿越超能力,開啟思想實驗,調動心念,即可順移。
這本書談的是閱讀體驗,特別是「重讀」。 生命中,你可曾擁有足以一再重讀也不會厭倦的一本書嗎?如果有,那是幸福的。我敢說你一定會是個熱愛世界、熱愛生活與熱愛自我的人。
讀著讀著,我明白為什麼《雙城記》是經典,小說內容總是映照人心,無論何時何地。小說呈現出歷史的切面,即使我們都學過,卻還是同時在各個平行宇宙,宿命式的,一再發生,一再被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