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文章怎麼改就是不滿意,吃飯時卻突然想到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休息一點也不罪惡,更拼命也不會更成功
raw-image

我們都有過類似的經驗 :

在書桌前拼命想解一道題,就是解不開,然後在洗澡時順便解開了。

程式有 bug 就是找不到,外面喝口茶,回座位一下就找到了。

文章怎麼改就是有幾句不滿意,吃飯時突然想到了。

為什麼會這樣 ?

因為當壓力太大的時候,要靠意志力來撐,一個人被迫發揮自制力之後,大腦前額葉皮質的活動會減弱。

前額葉皮質是我們進行高階思考的地方,也是大腦的指揮和控制中心。一旦它無法思考,我們會感覺腦袋一片空白,或是更愛吃零食。

前額葉皮質不夠強時,強大的壓力反應會凌駕它,使它自動投降。

那怎麼辦呢 ?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提出了一個成長方程式 :

壓力 + 休息 = 成長

壓力需要搭配休息,休息讓人更加耐壓。

就像鍛鍊肌肉一樣,你對它施壓,在休息和恢復元氣之後,再重複上面的訓練流程,但施加的壓力要比上次的再強一點或再久一些。

無論你追求的是哪方面的成長,這個公式都成立。

不僅頂尖運動員是用這一套方法來開發體能,許多創意天才,也是用這一套方法來開發他們的心智。

《心流》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採訪了數百位不同領域的天才,發現他們平日要不是沉浸在極度密集的活動中,就是處於完全放鬆休息的狀態。

基於創意天才與卓越菁英的成長公式是這樣的 :

沉浸 (投入) + 沉潛 (恢復) = 頓悟 (靈光乍現)

創意天才持續在壓力與休息之間切換,激發出潛能與靈感。

你看出來了嗎 ?

解決一個複雜問題的能力跟加強舉重能力是相似的,世上最卓越的思想家和世上最厲害的舉重好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追求成長。

但是要注意 :

壓力太大了,就無能為力。 休息太多了,就前功盡棄。

壓力來了,身體會產生抗壓反應。

壓力會啟動「炎症蛋白」和「皮質醇」,讓他們去通知身體 :「我們不夠強大,承受不了這次攻擊了 !」接著身體會在體內組織一支生化大軍,指揮他們前往承受壓力的地方,使身體變得更強韌。

不過壓力太大或持續時間太久時,身體不僅無法變強,還會變差。腎上腺系統長期處於戒備狀態,人就變得過勞又疲乏。

高效率的休息也很重要。

書中說正念冥想能增加大腦前額葉皮質的灰質,可以鍛鍊全神貫注的肌力。

休息不是毫無動靜的無為狀態,大腦休息時仍十分活躍。

你有沒有發現,在洗澡、開車、散步的時候,最佳靈感很常會出現。

所以當我們遇到難題,如果我們還在動腦思索,就有可能陷入僵局。

休息吧,讀完這本書後讓我覺得休息一點也不罪惡了,更拼命也不會更成功。

這還不是最後的結論。

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壓力,這決定了壓力如何影響我們。

頂尖的人在鍛鍊時,並非毫無痛苦和不適,他們只是反應和我們不同罷了。

他們的大腦開始「平靜對話」。

「對,我是不太舒服,但只要再撐一下,我就能超越以前的自己了,加油 !」

頂尖高手視壓力為成長的一部分,他們不排斥,相反的,他們擁抱壓力,同時很清楚如何透過適當的休息來控制它,將壓力轉化為成長動能。

他們也會失誤,但他們從頭再來。

頂尖高手不是永遠表現一流,但他們擅長始終如一。

我寫到這裡,又卡住了怎麼辦,或許我只要把文章貼上去,過一會兒就有靈感了,到時再來修吧。

你們寫文卡住的時候都有什麼招式呢 ?

歡迎追蹤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read.by.harry/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by.harry/
Blog : https://twwebs.com/why-cant-you-be-satisfied-with-the-articl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利哥 | 下班後閱讀寫作
94會員
197內容數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2025/02/06
從《唐吉訶德》探討閱讀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行為,並提出避免資訊過載及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2/06
從《唐吉訶德》探討閱讀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行為,並提出避免資訊過載及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2/04
女兒去挑同學的生日禮物,我只有 30 分鐘,開始吧。
Thumbnail
2024/02/04
女兒去挑同學的生日禮物,我只有 30 分鐘,開始吧。
Thumbnail
2024/02/02
想寫點東西,卻又不知道要寫什麼 ; 就算動筆了,寫一寫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東西,卻沒有什麼人看。
Thumbnail
2024/02/02
想寫點東西,卻又不知道要寫什麼 ; 就算動筆了,寫一寫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東西,卻沒有什麼人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少數學系的學生或學者會有這樣的感慨,數學論文似乎比其他學科,尤其是STATS或CS領域的文章更難理解。這背後的原因其實涉及到學科特性、寫作訓練的差異,以及數學家思維模式的特殊性。 ▌數學文章的「通靈」特性 數學文章常給人一種「通靈」般的感覺,因為它們需要讀者具備非常深厚的背景知
Thumbnail
不少數學系的學生或學者會有這樣的感慨,數學論文似乎比其他學科,尤其是STATS或CS領域的文章更難理解。這背後的原因其實涉及到學科特性、寫作訓練的差異,以及數學家思維模式的特殊性。 ▌數學文章的「通靈」特性 數學文章常給人一種「通靈」般的感覺,因為它們需要讀者具備非常深厚的背景知
Thumbnail
面試時的緊張情緒常常讓人倍感壓力。本文分享如何透過正念練習和呼吸法來放鬆心情,克服面試焦慮。
Thumbnail
面試時的緊張情緒常常讓人倍感壓力。本文分享如何透過正念練習和呼吸法來放鬆心情,克服面試焦慮。
Thumbnail
透過觀看直播講座,學習到與 SEO 有關的新觀念,包括關鍵字研究的重要性、培養資優文章以提高排名、以及確保關鍵字的搜尋量。這篇文章分享三個新發現,一個啟發行動,以及對於如何運用方格子平臺的策略不同。並推薦了一位知識衛星的《SEO排名攻略學》線上課。
Thumbnail
透過觀看直播講座,學習到與 SEO 有關的新觀念,包括關鍵字研究的重要性、培養資優文章以提高排名、以及確保關鍵字的搜尋量。這篇文章分享三個新發現,一個啟發行動,以及對於如何運用方格子平臺的策略不同。並推薦了一位知識衛星的《SEO排名攻略學》線上課。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被起承轉合框住的我們】 大部分的人認為寫作是件很難的事情, 會造成這樣的想法, 可能是從國小開始的作文課, 一直被教育一定要將「起承轉合」運用好, 才能拿到高分才是好文章, 導致對於「寫作」, 認為是件很難的事。   而經過幾年的寫作經驗, 我認為與其執著在起承轉合的框架
Thumbnail
 【被起承轉合框住的我們】 大部分的人認為寫作是件很難的事情, 會造成這樣的想法, 可能是從國小開始的作文課, 一直被教育一定要將「起承轉合」運用好, 才能拿到高分才是好文章, 導致對於「寫作」, 認為是件很難的事。   而經過幾年的寫作經驗, 我認為與其執著在起承轉合的框架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