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刻,都是最好的時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一、無聲

最近半個月,我的寫作進入了靜默期。

原因很多。 一方面家裡有些事讓我無法專心寫作,我需要去照顧別人的情緒。 這件事勞心也勞力,同時你還要去面對一些現代醫學無法解決的問題,讓我感覺到人的渺小,引起內在的無力感。

另一件事,適逢年底,而年底是截稿的高峰。 有些工作在截稿日之前迎來一個寫作的高峰,你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最後的收尾、修改等工作。 寫一本書,最難的就是最後這幾里路。

當我把精力投注在某個大部頭的寫作上,就沒有精力去顧及比較零碎的寫作。 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這個事實在寫作中表露無遺。


二、遺忘

各位讀者,你們平常寫作嗎? 或者你們自己是否也有自己的部落格?

在我的經驗中,每當某個節點出現,我的部落格都會流失一些關注者。

這個節點就是,當我差不多有半個月,或一段更長的時間沒有發文。 那麼當我發新的文章的時候,就會有一些人取消關注。

這很有意思,就像我們的微信里,或者我們手機的聯繫人中,難免有一些放了很久,沒有刪除的名字。

這些名字代表的人物,我們跟他們早早沒了交集。 他們的名字之所以還出現在我們的微信或聯絡人的欄目里,主要原因是我們忘了。 我們壓根忘了這個人的存在,任憑這些名字留置在手機記憶體的深處。

有些人關注部落格也是如此。 他關注了某個部落格,然後他都忘了他關注過這個部落格。 突然,他看到該部落格的通知,通知有新文章發佈。

這個通知倒提醒他了,提醒他重新回憶起和這個部落格之間的關係。 有些人會想起自己早不看這個部落格了! 或是重新看了看這個部落格的文章,然後發現他對這個部落格的內容不感興趣。

於是這個通知就像一個提醒,提醒他檢視自己和該部落格的關係。 有些人便趁此機會,取消關注某部落格。

所以部落格里的關注人數並不僅僅代表人們對你的支持,其實這些數字當中同時充斥著人們對你的無視和遺忘。


三、習慣

有時候,我們遺忘的物件就是我們自己。

表面上我和自己朝夕相處,實際上,我們並不關心我們自己。 我們遺忘了我們真實的需要,遺忘了我們深處的欲求。

我們忘了愛過的人,忘了始終沒有解決的人生問題。

忘了我們會年老,乃至於有一天死去。

忘了我們曾經有夢想,忘了我們不可能什麼事情都做得到。

我們遺忘自己的勇氣,亦遺忘了我們也有脆弱,需要向他人哭訴,渴望他人説明的一面。

之所以我們會遺忘部分的自己,或許不是我們刻意想遺忘。 只是有些事情積累久了,它就自然演變成遺忘的一部分,就像培養出一種壞習慣。

如果我們長時間忽視我們自己,我們最終會習慣這件事。 就像我們生來就註定要被忽視。


四、孤獨

從這個角度來說,孤獨是什麼?

我認為孤獨就是我們有意無意忽視我們自己,與此同時,我們內心深處又有一個聲音。 那個聲音在呼喊:「我不想被遺忘!」

於是「遺忘」和「不想被遺忘」這兩股力量糾纏起來,那份糾纏帶來的痛苦。 就是孤獨。

換句話說,孤獨就是一個人蜷曲在一個角落。 好像只有在這個角落,他才能把握全部的自己。 但他內心並不是完全接受這件事情,他希望能和他人產生聯結。

這種心情是矛盾的,既孤獨,又同時希望有人見證他的孤獨。

如果這個人真的甘於不被看見,那麼他也不會感到孤獨了。


五、時機

我很喜歡寫作。

多數時候,我為自己而寫,通過寫作追求個人的意義,以及個人意義的展現。

我不會時時刻刻在意我的讀者,在意他們是否喜歡我的作品,或能否和我產生共鳴。

但我不想因此就假裝我不在乎別人對我的評價,只是相對某些作者,我在乎得沒那麼厲害。

並且我能忍受,忍受因在乎而苦惱時,也能迎難而上。 不能因為在乎就輕易改變我的立場、我的想法、我的表達方式。

相反地,有時就是因為在乎,更要努力訴說自己的本意,好讓別人能聽見你真實的聲音。

有些人,你們知道彼此不適合,這沒什麼不好。

那些真正對你的作品感興趣,和你自然產生共鳴的人,你們終將因為彼此的個人化相遇。

在我的經驗中,那會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樂。 那種快樂是兩個不斷在尋覓彼此的靈魂,兩者終於相遇時才會爆發的炙熱焰火。

所有可能被遺忘、被批評、被否定的感受,這些感受交織出的痛苦,這些痛苦隨時可以殺死一個人繼續寫作的理由。

對我來說,可能就是為了那些炙熱的瞬間,才讓我儘管必須經歷辛苦的過程,無數次差點要放棄,卻始終放棄不了。 並因此造就今天的我,造就所有一路走來的作品。

經營部落格,多少讀者來來去去。 留下的讀者,我謝謝你們; 離開的讀者,我也謝謝你們。 同時謝謝寫作這樣一件有趣的事,讓我們的生命曾經有過交集。

寫作的歷程教會我一件事:每一刻都是相遇的時機,也是離別的時機,而每個選擇的當下,無論是相遇或離別都是最好的時機。

就像儘管一陣子沒寫作,當我想寫了,每個寫作的時機都是好的; 當我不想寫的時候,每個停頓、保留和呆滯的時機,那也是好的。 這些時機都出於「我」的選擇,是我的時機,不是別人的。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前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著有《孤獨白》、《心靈馴獸師》、《別害怕當個流淚的大人》等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容我說
100會員
103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容我說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放不下的人,往往受困於某些心結,這些心結既使他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影響更大的是,使他們無法活出自己,以致於一直活在一種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
Thumbnail
2025/04/28
放不下的人,往往受困於某些心結,這些心結既使他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影響更大的是,使他們無法活出自己,以致於一直活在一種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
Thumbnail
2025/04/01
如果在清明節這個關於死亡的日子,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生命中必須面對和學習的重要課題,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孩子理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而欺騙絕非尊重。唯有幫助他們面對生命的真相,以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死亡之前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4/01
如果在清明節這個關於死亡的日子,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生命中必須面對和學習的重要課題,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孩子理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而欺騙絕非尊重。唯有幫助他們面對生命的真相,以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死亡之前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3/27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想要被理解」,實際上他想要的是「你照我說的做!」,到底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3/27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想要被理解」,實際上他想要的是「你照我說的做!」,到底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2023.04.03 05:46 2023.04.03 22:29 2023.04.06 08:48 2023.04.09 00:13
Thumbnail
2023.04.03 05:46 2023.04.03 22:29 2023.04.06 08:48 2023.04.09 00:13
Thumbnail
偶然回想,總覺得僅是不值一提的瑣碎小事,對別人不存意義,寫與不寫皆無差異,哪天隨身體腐朽煙消雲散,亦是無妨。
Thumbnail
偶然回想,總覺得僅是不值一提的瑣碎小事,對別人不存意義,寫與不寫皆無差異,哪天隨身體腐朽煙消雲散,亦是無妨。
Thumbnail
寫作的歷程教會我一件事:每一刻都是相遇的時機,也是離別的時機,而每個選擇的當下,無論是相遇或離別都是最好的時機。
Thumbnail
寫作的歷程教會我一件事:每一刻都是相遇的時機,也是離別的時機,而每個選擇的當下,無論是相遇或離別都是最好的時機。
Thumbnail
不管這些文字或樂音,被塵封在某個宇宙角落中,不再被人閱聽,或就此消失在這世界上,它仍會以某種無形的方式存在著。而我們曾在生活中感知到,那許多無以言說的什麼,很可能也是曾經某個誰的意念。
Thumbnail
不管這些文字或樂音,被塵封在某個宇宙角落中,不再被人閱聽,或就此消失在這世界上,它仍會以某種無形的方式存在著。而我們曾在生活中感知到,那許多無以言說的什麼,很可能也是曾經某個誰的意念。
Thumbnail
是要寫一封什麼給你的,也許只是一篇留言;或也許只是一篇簡短的信箋,總之是要跟你說上幾句話的想法的,下午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坐在家裡,因為盲目的想要寫些什麼,卻發現腦袋跟本是空的沒有辦法寫任何一個字,就把曾經寫了一半的那些文稿,一個一個的打開了;又一個一個的關上了。
Thumbnail
是要寫一封什麼給你的,也許只是一篇留言;或也許只是一篇簡短的信箋,總之是要跟你說上幾句話的想法的,下午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坐在家裡,因為盲目的想要寫些什麼,卻發現腦袋跟本是空的沒有辦法寫任何一個字,就把曾經寫了一半的那些文稿,一個一個的打開了;又一個一個的關上了。
Thumbnail
「你可以偶爾遺忘別人,也接受自己被遺忘。」在朋友為了社交而發愁,為了人際關係而苦惱時,我轉發了這麼一句話送予他,按下送出鍵時,我想起那始終不知如何定義的一夜,原來真正需要這句話的人,是我。
Thumbnail
「你可以偶爾遺忘別人,也接受自己被遺忘。」在朋友為了社交而發愁,為了人際關係而苦惱時,我轉發了這麼一句話送予他,按下送出鍵時,我想起那始終不知如何定義的一夜,原來真正需要這句話的人,是我。
Thumbnail
在我的講座,手機是可以允許的。因為我不覺得限制使用手機,和學生願意聽我多說兩句有絕對關係;我會很理想的把自己該準備的東西備好,也不會介意說學生聽與不聽有什麼損失,我只會認為吸收有用與否在於他們,不在於我。
Thumbnail
在我的講座,手機是可以允許的。因為我不覺得限制使用手機,和學生願意聽我多說兩句有絕對關係;我會很理想的把自己該準備的東西備好,也不會介意說學生聽與不聽有什麼損失,我只會認為吸收有用與否在於他們,不在於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