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之於被動,輸出之於主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去年年底開始,不管在閱讀也好,學習新的知識或技能也好,或是看影片也好、聽podcast也好,各種能夠「滋養」自己在各方面進步的方式,我都會提醒自己要記得「輸出」。這些輸入讓我們長智慧,給我們更多不同的觀點,拓展人生視野。相對而言,也需要透過「輸出」讓我們實際運用在生活之中,這樣的滋養才會真正有效,不然就像倒入有孔的瓶子中,水倒進去,沒有吸收加轉換,水就這樣白花花的直接流出去。

輸入之於被動,輸出之於主動

輸入與輸出聽起來有點饒舌,我自己的解讀可以用「被動」與「主動」相比擬。輸入好比被動,你只要打開五官,就可以獲得(是獲得,不是感受)。聽見鳥叫聲、聞到菜香味、看見陽光.....等等,這些獲得都很直觀,沒有感受。而當我們開始感受,並且可以把這樣的感受說出來,表現出來,那就是一種主動的控制:「察覺外在帶來給我這個人的影響內化後而分享出去」,願意「分享」,即成為一個主動的行為。主動為我們帶來更多可能性,可能是別人聽見這個分享也有共鳴,或是這樣的分享觸動了別人的心思意念,再轉換成其他的分享,進而達成一個有感受的循環。對於世界也是一個好的流動。
從輸入與輸出(被動與主動)的面向,背面更深層的意思我想是對於這個世界我們有意識的感受與行動。在生活中有太多我們只能接受的狀態,接受網路資訊的轟炸、旁人的情緒勒索、上對下的安排、合理與不合理的對待,當我們照單全收,影響的是內心深處的自己甚至被情緒凌駕與綁架,但其實我們是有選擇權的,你可以選擇知道但不接受,選擇注意或忽略,我們的主動可以為自己帶來隱形的防護罩,不是放任自己受到外界的作為所影響,更多時候是有意識的選擇自己想要的,覺察內心所渴望的,有了主動與意識,我們跟世界可以更靠近一點。
下次當你被不同美好滋養時,試著把他表現出來,就算是一句話也可以,就有機會看見身邊因為這份表現而帶來的轉變。
#2023日更計畫
avatar-img
59會員
263內容數
看見日常,覺察自己。學著說出自己的自我成長,感受成長蛻變時刻的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美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成功的定義,人一輩子追求某些事中,大多跟成功脫離不了關係。對我來說,看見別人成功的路徑,也會促使我思考,是否想要像他一樣成功,活成他現在的這個樣子。 在我出社會的前幾年,我也想要成為那些成功的樣貌,於是我開始觀察、學習身邊成功的楷模,包含事業有成、家財萬貫、搭商務艙環遊世界、超級女強
這個過年看了幾部影片,其中一部反諷感極微強烈的,就是五星饗魘。單純聽劇名以為是在講述美食文化的影片,看了以後你會思考:當我們所吃下去的食物,是吃下去食物給你的滿足感,還是食物以外的東西?擺盤、服務、人、還是儀式感? 劇情從一對主角瑪格與男友泰勒開始敘寫,兩人到偏遠小島上的高級餐廳「霍桑」享用美食,這
每年過年對結婚後的我來說,年初二彷彿才是真正的感受過年。並非婆家待我不好,而是在我生活幾十年的娘家過年,才有那樣兒時過年的熱鬧:一家十幾口的熱鬧年夜飯、交換禮物大家笑到不行的歡樂、兄弟姐妹爸爸媽媽阿公阿媽的話家常、過年時才有的小賭一把,或全家卯起來一起玩刮刮樂⋯,這些「過年感」會延續著初二回娘家一直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成功的定義,人一輩子追求某些事中,大多跟成功脫離不了關係。對我來說,看見別人成功的路徑,也會促使我思考,是否想要像他一樣成功,活成他現在的這個樣子。 在我出社會的前幾年,我也想要成為那些成功的樣貌,於是我開始觀察、學習身邊成功的楷模,包含事業有成、家財萬貫、搭商務艙環遊世界、超級女強
這個過年看了幾部影片,其中一部反諷感極微強烈的,就是五星饗魘。單純聽劇名以為是在講述美食文化的影片,看了以後你會思考:當我們所吃下去的食物,是吃下去食物給你的滿足感,還是食物以外的東西?擺盤、服務、人、還是儀式感? 劇情從一對主角瑪格與男友泰勒開始敘寫,兩人到偏遠小島上的高級餐廳「霍桑」享用美食,這
每年過年對結婚後的我來說,年初二彷彿才是真正的感受過年。並非婆家待我不好,而是在我生活幾十年的娘家過年,才有那樣兒時過年的熱鬧:一家十幾口的熱鬧年夜飯、交換禮物大家笑到不行的歡樂、兄弟姐妹爸爸媽媽阿公阿媽的話家常、過年時才有的小賭一把,或全家卯起來一起玩刮刮樂⋯,這些「過年感」會延續著初二回娘家一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設計的方法》這本書提供了100個設計方法的介紹,以易懂的文字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設計方法的使用情境和目的。本書不僅明確說明每個設計方法的適用條件,還附上了參考文獻,方便對設計知識追求更深入的讀者查找。本書是設計方法學習的極佳資源。瞭解更多設計的思維與方法,讓設計過程更有效率。
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活,總是需要不斷吸收新知,但只會輸入而忽略輸出,容易讓腦袋超載、創意枯竭。學會平衡腦袋的輸入與輸出 (Balance Inputs and Outputs),才能讓學習與創造力維持最佳狀態。 填滿你的腦袋:輸入 (Inputs) 1. 閱讀書籍 (Books) 深入研究領
Thumbnail
在講輸入前,我們先來探討知識管理的盲點,也就是 PIM(個人資訊管理)和 PKM(個人知識管理)的差別。
Thumbnail
只有輸出才能累積經驗,改變人生 這本書談「輸出」的概念、方法和原因。雖然這本書對於已經有固定輸出習慣的人來說有點太基礎,但是對於剛剛起步,目前輸入習慣佔8成以上的人來說,是時候進階到「輸出的世界」了~
Thumbnail
  回顧自己的閱讀史,意外發現自己從高中時期就對「獨裁」兩個字有濃厚的興趣。機緣巧合發生在高中歷史老師推薦了一本《獨裁者的進化》,從此研究「獨裁」為何物,就成了我業餘的閱讀課題之一。   大學時期接觸兩蔣研究,到研究所系統性研讀「國民/共產黨黨史」系列,無不在探討每一種能夠實現「獨裁」的系
在現實世界中,想要像電影《駭客任務》那樣直接、快速地將知識或技能輸入到人腦,目前在技術上仍屬於科幻範疇。然而,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在探索多種方法來提升我們的學習速度,讓人腦與外界技術進行更深層的互動。以下是幾個現實中的發展方向,可能在未來實現這樣的能力: 1. 腦機介面(Brain-Compute
Thumbnail
晚安,今天想來聊聊靈感、輸出練習和表達,這是我最近練習與思考的,希望也對你有幫助,那我們開始吧。 靈感與輸出 在生活中保持靈感,帶著好奇心去看待世界,熱愛與實踐,會因為心中的問題,去閱讀、去思考,靈感來自生活中的角落,保持開放和敏銳,把思緒記下,那些飛舞的靈感,也會一一落地。 最近和好
Thumbnail
你花了多少時間吸收知識,又花了多少時間使用這些知識呢? 你是否曾經花了大量時間學習新知識,卻在真正需要用到時發現無法清楚表達出來?這種情況很多人都經歷過,而根本問題在於輸入與輸出的平衡。今天,我們將探討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這種平衡,讓知識真正成為你的工具。 所謂的輸入,指的是吸收資訊,把資訊記起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Thumbnail
這是一篇美麗的書信,書寫於 2012年,距離12年,它來自於上海的一個職場上忘年之交,是個心思細膩、感情豐厚的上海女主管,在我轉知辭意後,特意撰文予我留念。 我一直保留迄今…懷念曾經共渡的七年美好的職場人生。
Thumbnail
《設計的方法》這本書提供了100個設計方法的介紹,以易懂的文字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設計方法的使用情境和目的。本書不僅明確說明每個設計方法的適用條件,還附上了參考文獻,方便對設計知識追求更深入的讀者查找。本書是設計方法學習的極佳資源。瞭解更多設計的思維與方法,讓設計過程更有效率。
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活,總是需要不斷吸收新知,但只會輸入而忽略輸出,容易讓腦袋超載、創意枯竭。學會平衡腦袋的輸入與輸出 (Balance Inputs and Outputs),才能讓學習與創造力維持最佳狀態。 填滿你的腦袋:輸入 (Inputs) 1. 閱讀書籍 (Books) 深入研究領
Thumbnail
在講輸入前,我們先來探討知識管理的盲點,也就是 PIM(個人資訊管理)和 PKM(個人知識管理)的差別。
Thumbnail
只有輸出才能累積經驗,改變人生 這本書談「輸出」的概念、方法和原因。雖然這本書對於已經有固定輸出習慣的人來說有點太基礎,但是對於剛剛起步,目前輸入習慣佔8成以上的人來說,是時候進階到「輸出的世界」了~
Thumbnail
  回顧自己的閱讀史,意外發現自己從高中時期就對「獨裁」兩個字有濃厚的興趣。機緣巧合發生在高中歷史老師推薦了一本《獨裁者的進化》,從此研究「獨裁」為何物,就成了我業餘的閱讀課題之一。   大學時期接觸兩蔣研究,到研究所系統性研讀「國民/共產黨黨史」系列,無不在探討每一種能夠實現「獨裁」的系
在現實世界中,想要像電影《駭客任務》那樣直接、快速地將知識或技能輸入到人腦,目前在技術上仍屬於科幻範疇。然而,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在探索多種方法來提升我們的學習速度,讓人腦與外界技術進行更深層的互動。以下是幾個現實中的發展方向,可能在未來實現這樣的能力: 1. 腦機介面(Brain-Compute
Thumbnail
晚安,今天想來聊聊靈感、輸出練習和表達,這是我最近練習與思考的,希望也對你有幫助,那我們開始吧。 靈感與輸出 在生活中保持靈感,帶著好奇心去看待世界,熱愛與實踐,會因為心中的問題,去閱讀、去思考,靈感來自生活中的角落,保持開放和敏銳,把思緒記下,那些飛舞的靈感,也會一一落地。 最近和好
Thumbnail
你花了多少時間吸收知識,又花了多少時間使用這些知識呢? 你是否曾經花了大量時間學習新知識,卻在真正需要用到時發現無法清楚表達出來?這種情況很多人都經歷過,而根本問題在於輸入與輸出的平衡。今天,我們將探討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這種平衡,讓知識真正成為你的工具。 所謂的輸入,指的是吸收資訊,把資訊記起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Thumbnail
這是一篇美麗的書信,書寫於 2012年,距離12年,它來自於上海的一個職場上忘年之交,是個心思細膩、感情豐厚的上海女主管,在我轉知辭意後,特意撰文予我留念。 我一直保留迄今…懷念曾經共渡的七年美好的職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