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飛輪,我說的其實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感謝友人某一天邀請我一起去騎飛輪,讓我迷上這個運動。一般來說,內向如我是不會參加有陌生人的聚會,但年歲漸長就覺得何必自我設限,畢竟能體驗人生的日子只剩50年(超久!),於是最近對於任何邀約都盡量說 Yes,而往往就會這樣遇到驚喜。
飛輪基本上就是室內自行車,可以坐著騎或站著騎,模擬實際騎自行車的感覺。所以像我這種平衡感很差的,連機車駕照都要考四遍的人,不太敢真的去騎山路或公路之類,透過飛輪就可以幻想自己是自行車手在風中馳騁,彌補了我無法成為自行車選手的缺憾(本來也不會當)。
特別是飛輪老師,通常他們會穿車衣車褲和卡鞋來上課。無論男女,每個都帥得跟什麼一樣,然後告訴你他上週末去騎了北海岸,跟夥伴如何較勁,這週末準備去騎哪裡的山路。剎那間,就在那個0.125秒間,會覺得自己是否不該再酗酒,轉向大自然的懷抱。
飛輪老師也有好壞之分。厲害的飛輪老師很會挑音樂,配合平路或陡坡不一樣的心率,或是間歇訓練,歌與歌之間銜接流暢,氣氛也掌握得很好,明顯是認真安排過的,不是隨便拿幾首快歌來湊時間。聽著乱彈阿翔的《每個瞬間》(電影《出發》配樂),老師一邊說:「現在把身體壓低,我們要破這個風…這個風已經破了!接下來…我們要經過一座大山,給我一個上坡的阻力…你的雙腿現在非常累,再撐一下,就快到了…專注、專注,終點就在眼前!最後一段衝刺,把速度提高!你可以嗎!你辦得到嗎!」內心就會大喊:「他 x 的我當然辦得到!!」然後幻想自己正在參加環法自行車賽,全世界都盯著你和阿姆斯壯看,你即將穿上黃衫,馬上就會有人幫你拍紀錄片。
曾經有一個飛輪老師開玩笑說:「不要去隔壁群魔亂舞,來上飛輪吧,不僅燃脂,還訓練你的專注力與耐力。」的確,飛輪課沒別的,就是你跟你的車,沒人知道你踩多重,你只需要對得起自己。不像什麼熱舞、Zumba 或是拳擊,動作跟不上立馬被看穿,全班都知道你有肢體障礙,休息時間還得假裝跟旁邊的人聊天,或是站在那裡沒有人跟我聊天,通常是後者,搞得我身心俱疲。
尤其看到一個個大叔大媽全副武裝拚了命踩,年輕美眉腿細得跟什麼一樣也沒有要慢下來的意思,就心想老娘身為中年婦女代表也跟你拚了!我今天就是要達到心率180!
然後抵達終點,阻力放掉,跟大家一起大口喘氣,擦汗,喝水,享受一下此刻自己有多帥,暫時忘卻肚子上的三層肉,又一場美好的自行車賽完成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寫作練習常常遇到不知道該寫什麼的時候,這時就用各式各樣的「食物」來當主題,激發想像力(和胡扯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些事永遠不嫌晚,但有些事就是真的再也辦不到了。
辛勞過後的comfort food,滷肉飯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一個人,到底是怎麼決定要和誰在一起的呢?
零下二度的天氣,令人不想出門。冷清的冰箱裡只剩下皮蛋一盒。
新年新希望這東西就是一個概念性設計,不以完成為目的。
有些事永遠不嫌晚,但有些事就是真的再也辦不到了。
辛勞過後的comfort food,滷肉飯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一個人,到底是怎麼決定要和誰在一起的呢?
零下二度的天氣,令人不想出門。冷清的冰箱裡只剩下皮蛋一盒。
新年新希望這東西就是一個概念性設計,不以完成為目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個世界是一體兩面的。 人類自有自我意識以來,開始發展文明。並且訂定了規則,只要大家遵守便能保持良好的社會。 撇除違反法律的事項(殺人放火等),人們靠著道德規束自己。 介於不違法與道德之間的界線,是非對錯顯得模糊。 舉一個較無傷大雅的問題,「榴槤是臭的還是香的?」 一方面的人覺得臭,另
Thumbnail
新冠疫情期間,因緣際會之下學會騎單車,對一般人而言不算什麼,不過對我來說,卻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因為我很羨慕騎著單車旅行的人,渴望自己也能騎著它悠遊於田野與大街小巷;隨著年紀的增長,住在都市的我,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有幸能得到老天的眷顧,讓老大不小的我學會了,當然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這天廣場的遊戲時間,孩子們有的打籃球、有的騎車,更多的他們, 是在嘗試騎兩輪腳踏車,歪來歪去、左晃右抖的龍頭, 看起來好像有可能要隨時停下車,但卻又順利的繼續騎下去; 孩子們不輕言放棄而不斷嘗試的毅力與韌性, 讓看著他們玩耍的老師們感受到即將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大班的影子! 忽然有孩子說:
Thumbnail
如果你想認識匈牙利精神分析師費倫齊,這篇文章你不能錯過。費倫齊是一位重要的精神分析大師,雖然早期被埋沒在歷史的荒煙蔓草中,但近三十多年來,他總算在當代的視野中重獲重視,其過程可說是從一個被當作忌諱的幽靈,轉變為當代精神分析的先驅。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希望釐清他遭遇到的兩則八卦,呈現費倫齊的真實面貌。
Thumbnail
我到底是之於什麼樣的存在? 我時常在長大後問我自己這件事,在炎熱的夏日等紅燈的時候思考,在早晨看向滿臉鬍渣的自己思考,也在聽著廣播時思考這件件事。 但記憶這個容器總是這麼的不可靠,不過我想盡力的從容器裡挖出一點碎片。講講看我的故事。  
只會游泳,報了標鐵,從一無所知到會騎車。 單車世界好深好深,不過也可以開心踩,開心玩,單車環島前的紀錄。
差點忘記繼續記錄教練課後續,目前進行到第五堂中間穿插了飛去日本看櫻花暫停一周。但,目前訓練下來,了解了自身體能的極限,聽教練說明才知道原來男女的下肢力量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騎自行車的話若體力素質接近,那麼可騎乘速度和長度是不會因為男女而有差別,所以不能說因為是女生就騎無法騎長程,哼哼。
許多人都過度追求完美主義,飛輪教練分享了自己對運動與天份的看法。他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從討厭運動到熱愛運動的轉變,並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分,不一定要等到有完美的技能才能開始教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因為感覺很像,所以試著用交通工具描述輪迴,但發現輪迴沒必要也不需要存在後,就會希望自己能早點醒過來,看見自己的使命,在發現使命之前,雖然有輪迴,但輪迴非常不得已,請不要甘於現狀。 知足、感恩,又不要人甘於現狀時,也許就會更快的回憶起使命。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個世界是一體兩面的。 人類自有自我意識以來,開始發展文明。並且訂定了規則,只要大家遵守便能保持良好的社會。 撇除違反法律的事項(殺人放火等),人們靠著道德規束自己。 介於不違法與道德之間的界線,是非對錯顯得模糊。 舉一個較無傷大雅的問題,「榴槤是臭的還是香的?」 一方面的人覺得臭,另
Thumbnail
新冠疫情期間,因緣際會之下學會騎單車,對一般人而言不算什麼,不過對我來說,卻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因為我很羨慕騎著單車旅行的人,渴望自己也能騎著它悠遊於田野與大街小巷;隨著年紀的增長,住在都市的我,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有幸能得到老天的眷顧,讓老大不小的我學會了,當然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這天廣場的遊戲時間,孩子們有的打籃球、有的騎車,更多的他們, 是在嘗試騎兩輪腳踏車,歪來歪去、左晃右抖的龍頭, 看起來好像有可能要隨時停下車,但卻又順利的繼續騎下去; 孩子們不輕言放棄而不斷嘗試的毅力與韌性, 讓看著他們玩耍的老師們感受到即將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大班的影子! 忽然有孩子說:
Thumbnail
如果你想認識匈牙利精神分析師費倫齊,這篇文章你不能錯過。費倫齊是一位重要的精神分析大師,雖然早期被埋沒在歷史的荒煙蔓草中,但近三十多年來,他總算在當代的視野中重獲重視,其過程可說是從一個被當作忌諱的幽靈,轉變為當代精神分析的先驅。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希望釐清他遭遇到的兩則八卦,呈現費倫齊的真實面貌。
Thumbnail
我到底是之於什麼樣的存在? 我時常在長大後問我自己這件事,在炎熱的夏日等紅燈的時候思考,在早晨看向滿臉鬍渣的自己思考,也在聽著廣播時思考這件件事。 但記憶這個容器總是這麼的不可靠,不過我想盡力的從容器裡挖出一點碎片。講講看我的故事。  
只會游泳,報了標鐵,從一無所知到會騎車。 單車世界好深好深,不過也可以開心踩,開心玩,單車環島前的紀錄。
差點忘記繼續記錄教練課後續,目前進行到第五堂中間穿插了飛去日本看櫻花暫停一周。但,目前訓練下來,了解了自身體能的極限,聽教練說明才知道原來男女的下肢力量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騎自行車的話若體力素質接近,那麼可騎乘速度和長度是不會因為男女而有差別,所以不能說因為是女生就騎無法騎長程,哼哼。
許多人都過度追求完美主義,飛輪教練分享了自己對運動與天份的看法。他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從討厭運動到熱愛運動的轉變,並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分,不一定要等到有完美的技能才能開始教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因為感覺很像,所以試著用交通工具描述輪迴,但發現輪迴沒必要也不需要存在後,就會希望自己能早點醒過來,看見自己的使命,在發現使命之前,雖然有輪迴,但輪迴非常不得已,請不要甘於現狀。 知足、感恩,又不要人甘於現狀時,也許就會更快的回憶起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