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走路的速度|觀後

2023/02/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書名|宛如走路的速度: 我的日常、創作與世界
歩くような速さで
作者|是枝裕和
走路般的速度,不疾不徐,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著,在不知不覺中,走了好長的一段路。
閱讀本書的感受,和觀看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很像:在日復一日平凡地生活裡,感受其中的各種變化,如何和自己與他人不斷地對話。對是枝導演來說,「作品是作者與世界的對話。」他將生活周遭的環境,如外宿深夜中感受到海浪的聲音、曾在故鄉庭院種的牽牛花與波斯菊、颱風時父親釘牢窗戶的鐵鎚聲等,從中被觸動到內心的情境,ㄧㄧ寫入電影裡。
而電影不只是是枝導演個人的感受,電影是集結眾人靈魂的存在。書中提及許多演員,如樹木希林、YOU(江原由希子)等在現場靈活的即興讓角色更有血有淚,也顧及了電影的節奏;弔念過往合作過的前輩們,他們的智慧與支持,啟發了是枝導演;最後是父母的離世,更是帶給他很多遺憾與悔恨,並從電影中回應著家人,以及訴說留下來的人們的成長歷程、緬懷和變化。
是枝導演很重視對話,無論是戲中角色拋接演技的對白和肢體語言、他自身生活與作品間的對話、以及作品想帶給觀眾的反思等,他認為世界是多采多姿的,沒辦法用簡單的一句話就讓觀者去「懂」他的作品。他樂見於觀者能打開感官來感受他打造的影像世界,並提出這個世界帶給他們的任何啟發、想法、甚至評論。如在法國的南特電影節,觀眾們甚至無視導演逕自討論了劇情起來,這讓他感到很震撼也很新鮮。
也因為他是如此重視著對話,和不同想法能彼此交集。他希望媒體作為世界與觀眾的媒介,是可以具有批判性且客觀的,如實呈現出事件的始末。然而在書中,他所觀察到的主流媒體各有各個立場,且會因為他們的立場而站在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而爆出多數觀眾比較樂見的新聞。他認為這個現象導致少數派的人的聲音不被重視,甚至可能有被排擠的現象。當群體的聲音一多,站在對立面的聲音便難以發聲,而人們永遠只能接收同溫層的聲音,不去因為對方的想法不一樣而更深入思考事件的全貌等。這是是枝導演所擔憂的。每個人都是活生生的存在,有著他們的故事,這些故事互相對話,才能讓世界得以成為一個不斷變化的大熔爐。
從本書中,深入體會到一部電影的成形過程,不僅僅是從想說什麼樣的故事而成,更是融合了身邊活生生的人們中,積累許多對話、參與和離開的過程中,在生命中留下的痕跡,在眾人一起合作與碰撞出的火花中,仔細統整而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嗨,這裡專放我所看的電影、書籍、動漫等心得,有時會搭配自己的創作抒發對作品的情感。歡迎不吝賜教,請保持基本的禮貌交流即可,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