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才會明白一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年嘗試在寒假開個冬令營作文班,為期六天,發現孩子的潛力真是無限啊!或許他們經常在0與1之間選擇,對於思考這件事,逐漸的縮小。另外網路、手機盛行,使得有大部份時間只停留在視、聽覺上思考。雖然獲了新知,但都是屬於他人,非自己的經歷。因此「親自行動」才能領會其他三感。這是冬令營的心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120內容數
小品看心情、散文誘情緒、小說話人物、詩詞有意境。在商品文案為主流的世界,我偏愛詩詞,主要是能令人引發無限遐想,進而進入人心。交案以物來描繪,詩詞則以心情為抒懷,只是在行銷味和人情味之間,哪個更能留味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必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初二晨曦騎著車到台北,停下車仰起頭看著天邊,雲裡透出一光,此時心中總惦念著流光靜靜推移,一陣風襲過臉龐,提醒著要拿手機,開始低聲唇語寫著,昨日台北信義區的清冷、淒迷的情景。當下整顆心,似乎神恍然走入寂寞風中,不敢做太大響動,唯恐驚擾了棲息酣夢的枝頭鳥兒。安靜的抬起頭,淡看一抹雲影獨自掠過,儘可能的
每到初二,嫁出去的女人,就會用曾經的記憶來陶醉自己,回想這個長大的地方,這就是所謂「回娘家。」這種記憶也會因人而不同,主要是母親的不同,造就不同的原生文化。 說到文化,就會想到「媳婦」這個角色,我們從「媳」字拆成「女、息」,從娘家的角度來看,可詮釋為結婚之後就不是這個家的女兒了,所以才有「潑出去的水
當我們在看一張圖時,會看到什麼?多數人第一次看時,可能會說:「這是一隻老牛。」看第二次時,有些人仍會說是老牛,但有些人會說:「像是一個老頭。」看第三次時,說是老鼠的人,就變少了;而說像老頭的人,變多了!如果我們過一會兒,再看這張圖問大家,這幅畫像什麼?這時就會聽到兩種說法,一種說是「老鼠」,另一種則
春節就是要寫春聯,才有準備要過年的樣子!門口沒貼上春聯,心裡頭就是覺得,「霉運」沒甩掉,「好運」沒進來的感覺。若沒了除舊佈新的氛圍,這個年像什麼呢?人就是要講「奇蒙子」,心情才會有「爽」的氛圍。 辭舊歲迎新春 壬寅虎雖猛難敵年光獸 癸卯兔發急呼迎光陰箭 萬象更新 嘯虎狂奔送走任寅年光 玉兔高呼近接癸
相遇在對的時間裡,亦是幸福,可相遇在錯的時間裡,卻是遺憾。影似星辰,寒月丟了風聲,冬晚靜夜寒無燈。想起我們曾經的點點滴滴,想起那聲熟悉的小傻瓜,想起你挑逗我之後的追逐打鬧,現在,這一切的一切都不復存在,不會回來了,是嗎? 初見驚艷。驀然回首,曾經滄海,風再起,換了人間。人生如同漫天飄零的雪花,怎樣的
又下雨了!前一陣子下的是—有點讓人生氣的大雨;這次下得有點討厭的—綿綿細雨,這種雨,淋了不會很快濕,總是讓人想著「要不要帶傘」的煩惱。不帶嘛!淋久了,給人一種濕濕的感覺,有點討厭!帶嘛!就是嫌麻煩…… 今天一大早起來,覺得有些無聊,外面正下著很討厭的綿綿細雨,就像走在霧氣迷漫山頭裡,久了,就衫濕寒氣
初二晨曦騎著車到台北,停下車仰起頭看著天邊,雲裡透出一光,此時心中總惦念著流光靜靜推移,一陣風襲過臉龐,提醒著要拿手機,開始低聲唇語寫著,昨日台北信義區的清冷、淒迷的情景。當下整顆心,似乎神恍然走入寂寞風中,不敢做太大響動,唯恐驚擾了棲息酣夢的枝頭鳥兒。安靜的抬起頭,淡看一抹雲影獨自掠過,儘可能的
每到初二,嫁出去的女人,就會用曾經的記憶來陶醉自己,回想這個長大的地方,這就是所謂「回娘家。」這種記憶也會因人而不同,主要是母親的不同,造就不同的原生文化。 說到文化,就會想到「媳婦」這個角色,我們從「媳」字拆成「女、息」,從娘家的角度來看,可詮釋為結婚之後就不是這個家的女兒了,所以才有「潑出去的水
當我們在看一張圖時,會看到什麼?多數人第一次看時,可能會說:「這是一隻老牛。」看第二次時,有些人仍會說是老牛,但有些人會說:「像是一個老頭。」看第三次時,說是老鼠的人,就變少了;而說像老頭的人,變多了!如果我們過一會兒,再看這張圖問大家,這幅畫像什麼?這時就會聽到兩種說法,一種說是「老鼠」,另一種則
春節就是要寫春聯,才有準備要過年的樣子!門口沒貼上春聯,心裡頭就是覺得,「霉運」沒甩掉,「好運」沒進來的感覺。若沒了除舊佈新的氛圍,這個年像什麼呢?人就是要講「奇蒙子」,心情才會有「爽」的氛圍。 辭舊歲迎新春 壬寅虎雖猛難敵年光獸 癸卯兔發急呼迎光陰箭 萬象更新 嘯虎狂奔送走任寅年光 玉兔高呼近接癸
相遇在對的時間裡,亦是幸福,可相遇在錯的時間裡,卻是遺憾。影似星辰,寒月丟了風聲,冬晚靜夜寒無燈。想起我們曾經的點點滴滴,想起那聲熟悉的小傻瓜,想起你挑逗我之後的追逐打鬧,現在,這一切的一切都不復存在,不會回來了,是嗎? 初見驚艷。驀然回首,曾經滄海,風再起,換了人間。人生如同漫天飄零的雪花,怎樣的
又下雨了!前一陣子下的是—有點讓人生氣的大雨;這次下得有點討厭的—綿綿細雨,這種雨,淋了不會很快濕,總是讓人想著「要不要帶傘」的煩惱。不帶嘛!淋久了,給人一種濕濕的感覺,有點討厭!帶嘛!就是嫌麻煩…… 今天一大早起來,覺得有些無聊,外面正下著很討厭的綿綿細雨,就像走在霧氣迷漫山頭裡,久了,就衫濕寒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燁升上三年級後大約1個月左右 我就明顯感到孩子的作業,變多了! 某個晚上,燁寫作業寫到11點 (燁算是能夠專注的) 寫作業的過程中適時地穿插了幾個些短休息 看著孩子在整個寫作業的3小時中 升起情緒、去調整、再回來表示要完成作業 媽媽看了也有些心疼,但也欣賞孩子的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越來越覺得「自主學習」這個說法很奇怪。 每一種學習都是「自主」的,因為學習者如果不願意,再怎麼強迫都學習不來的。而意願絕對都是「自主」的,自己決定的。 從瑟谷模式教育,到夏山學校,到蒙特梭利,在在都顯示教育(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跟教導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有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去聆聽對方想說什麼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小朋友能不能有好的學習成效,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靜態資訊的吸收能力,而具備這種能力之前,必須先有穩定的心性與耐性,這來自於良好的成長環境,關鍵在於長期穩定的父母成長陪伴。 小學時期的學生,大腦還在發育,這段期間最好儘可能推遲 3C 產品的接觸,這些科技產品產生的內容通常有強烈的視聽效果,會讓發育期的
最近因為開了作文班的關係,同事對於我為什麼會對喜歡作文這件事感到非常有興趣。在我的記憶裡,到高年級前的自己並不算是特別會寫的人,我還記得自己小學的時候寫讀書心得寫到哭的事,後來也想起來了自己寫園遊會的短文在經過媽媽大幅修改後被刊登在校刊上的事。 小學三四年級,我記得自己多少可以針對作文題目闡述出一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長大的孩子,有著愈來愈清楚的思維邏輯, 它會幫助許多東西:知道該如何與人對話,與人如何合作, 開始有能力嘗試解決問題。這樣的長大很好, 因為能做的事愈來愈多,能思考的廣度愈來愈開闊, 可以深入的探索與研究,也帶來更多的學習意願。 這是我們樂見的學習軌跡。而不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依照著把
Thumbnail
長大的孩子,有著愈來愈清楚的思維邏輯, 它會幫助許多東西: 知道該如何與人對話,與人如何合作, 開始有能力嘗試解決問題。 這樣的長大很好, 因為能做的事愈來愈多,能思考的廣度愈來愈開闊, 可以深入的探索與研究也帶來更多的學習意願。 這是我們樂見的學習軌跡。 而不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在現今快速演進的社會,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變得至關重要。這不僅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內在世界,更是為了培養他們在未來迎接多變挑戰時的彈性思維。以下是一些建議,能夠吸引台灣家長的方法,助力孩子在無窮的創意領域中自由展翅。 條列式內容: 自由探索時間: 提供孩子足夠的自由時間,讓他們能夠自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燁升上三年級後大約1個月左右 我就明顯感到孩子的作業,變多了! 某個晚上,燁寫作業寫到11點 (燁算是能夠專注的) 寫作業的過程中適時地穿插了幾個些短休息 看著孩子在整個寫作業的3小時中 升起情緒、去調整、再回來表示要完成作業 媽媽看了也有些心疼,但也欣賞孩子的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越來越覺得「自主學習」這個說法很奇怪。 每一種學習都是「自主」的,因為學習者如果不願意,再怎麼強迫都學習不來的。而意願絕對都是「自主」的,自己決定的。 從瑟谷模式教育,到夏山學校,到蒙特梭利,在在都顯示教育(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跟教導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有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去聆聽對方想說什麼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小朋友能不能有好的學習成效,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靜態資訊的吸收能力,而具備這種能力之前,必須先有穩定的心性與耐性,這來自於良好的成長環境,關鍵在於長期穩定的父母成長陪伴。 小學時期的學生,大腦還在發育,這段期間最好儘可能推遲 3C 產品的接觸,這些科技產品產生的內容通常有強烈的視聽效果,會讓發育期的
最近因為開了作文班的關係,同事對於我為什麼會對喜歡作文這件事感到非常有興趣。在我的記憶裡,到高年級前的自己並不算是特別會寫的人,我還記得自己小學的時候寫讀書心得寫到哭的事,後來也想起來了自己寫園遊會的短文在經過媽媽大幅修改後被刊登在校刊上的事。 小學三四年級,我記得自己多少可以針對作文題目闡述出一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長大的孩子,有著愈來愈清楚的思維邏輯, 它會幫助許多東西:知道該如何與人對話,與人如何合作, 開始有能力嘗試解決問題。這樣的長大很好, 因為能做的事愈來愈多,能思考的廣度愈來愈開闊, 可以深入的探索與研究,也帶來更多的學習意願。 這是我們樂見的學習軌跡。而不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依照著把
Thumbnail
長大的孩子,有著愈來愈清楚的思維邏輯, 它會幫助許多東西: 知道該如何與人對話,與人如何合作, 開始有能力嘗試解決問題。 這樣的長大很好, 因為能做的事愈來愈多,能思考的廣度愈來愈開闊, 可以深入的探索與研究也帶來更多的學習意願。 這是我們樂見的學習軌跡。 而不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在現今快速演進的社會,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變得至關重要。這不僅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內在世界,更是為了培養他們在未來迎接多變挑戰時的彈性思維。以下是一些建議,能夠吸引台灣家長的方法,助力孩子在無窮的創意領域中自由展翅。 條列式內容: 自由探索時間: 提供孩子足夠的自由時間,讓他們能夠自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