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老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接近五十歲開始邁向老年。自己的心情變化有下列數點,有些甚至是突然間發生的:

1. 能夠更敏銳察覺別人說話的心情,隱含的言外之意或者感想。

2. 比較能夠接受自己虛弱的部分,慢慢理解人的脆弱,和生命的不可預測。

3. 對於周圍認識的人的病痛,會更加感同身受,但同時也感受到這是所有人的必經之路。

4. 對於自己未能完成的夢想,例如結婚、找到更好的工作等等,有另外一種理解,不會再強求。

5. 對於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越來越能放下,因為理解到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裡,強求別人的理解是不可能的。

6. 較多時間能夠理解他人的憤怒、不平、抱怨,因為自己也經歷過。

7. 必較容易從無謂的擔憂裡走出來,某種程度能理解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其實很少。

8. 開始感受到身體的極限,不再以大腦為唯一統治者,能夠理解身體的訊號。

9. 的確會為了變老感到可怕,但同時也相信自己能找出方式應對。

10. 體會到有許多的事情,是身為人無能為力的。因此對於自己能做的事情,會更加熱心。

人生每個過程其實都艱辛,然而人總是堅韌的,這一關能過,下一關也可以。

我是這麼相信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na Lucia的沙龍
5會員
26內容數
你快樂嗎?你知道自己的快樂悲傷來自哪裏嗎?有意識地觀察自己的情緒,更加深刻的理解自己。
Anna Luci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19
我的生活型態已經無法隨心所欲。我必須配合身體的狀況決定今天能做什麼活動。暈眩、噁心、全身無力是每天的事情。 我也感到惱怒,可惜這並不能解決問題。我的確不太好,但也就是生活品質嚴重受影響,對生命並無危險。 因為身體狀況,我也開始覺得世界的活動慢慢和我無關。我改變不了,甚至我不太關心。原來能讓我開心
Thumbnail
2024/05/19
我的生活型態已經無法隨心所欲。我必須配合身體的狀況決定今天能做什麼活動。暈眩、噁心、全身無力是每天的事情。 我也感到惱怒,可惜這並不能解決問題。我的確不太好,但也就是生活品質嚴重受影響,對生命並無危險。 因為身體狀況,我也開始覺得世界的活動慢慢和我無關。我改變不了,甚至我不太關心。原來能讓我開心
Thumbnail
2024/04/16
抱怨文一篇。 這個月嚴重荷爾蒙失調,完全無法正常生活,除了胃腸的問題,甚至感覺到憂鬱症復發的思考停滯。這幾年一直在各種症狀中掙扎,一天能活動6小時就算是正常。 這次幾乎讓我感到害怕。以為再也好不起來。平常的日常生活完全停滯,連走路都走不動。 我覺得很沮喪。除了等身體自己恢復,完全沒有其他方法。
Thumbnail
2024/04/16
抱怨文一篇。 這個月嚴重荷爾蒙失調,完全無法正常生活,除了胃腸的問題,甚至感覺到憂鬱症復發的思考停滯。這幾年一直在各種症狀中掙扎,一天能活動6小時就算是正常。 這次幾乎讓我感到害怕。以為再也好不起來。平常的日常生活完全停滯,連走路都走不動。 我覺得很沮喪。除了等身體自己恢復,完全沒有其他方法。
Thumbnail
2023/11/20
說到底,如果你非常在意這個批評或是所謂標籤,是因為「其實你認為這是事實」。你其實認同對方對你的評價,所以才覺得被霸凌被傷害。情緒勒索根本不算勒索,你可以不用做,也不會發生什麼事情。至於霸凌這個詞越來越輕易被使用了。感覺現在的人那麼容易受傷,卻又出口兇殘。充滿矛盾。 舉凡學歷外表收入穿著,批評是別人
Thumbnail
2023/11/20
說到底,如果你非常在意這個批評或是所謂標籤,是因為「其實你認為這是事實」。你其實認同對方對你的評價,所以才覺得被霸凌被傷害。情緒勒索根本不算勒索,你可以不用做,也不會發生什麼事情。至於霸凌這個詞越來越輕易被使用了。感覺現在的人那麼容易受傷,卻又出口兇殘。充滿矛盾。 舉凡學歷外表收入穿著,批評是別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近40懂了很多,還在吸收
Thumbnail
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近40懂了很多,還在吸收
Thumbnail
接近五十歲開始邁向老年。自己的心情變化有下列數點,有些甚至是突然間發生的: 1. 能夠更敏銳察覺別人說話的心情,隱含的言外之意或者感想。 2. 比較能夠接受自己虛弱的部分,慢慢理解人的脆弱,和生命的不可預測。 3. 對於周圍認識的人的病痛,會更加感同身受,但同時也感受到這是所有人的必經之路。 4.
Thumbnail
接近五十歲開始邁向老年。自己的心情變化有下列數點,有些甚至是突然間發生的: 1. 能夠更敏銳察覺別人說話的心情,隱含的言外之意或者感想。 2. 比較能夠接受自己虛弱的部分,慢慢理解人的脆弱,和生命的不可預測。 3. 對於周圍認識的人的病痛,會更加感同身受,但同時也感受到這是所有人的必經之路。 4.
Thumbnail
每日的學習! 2023/1/17 盡早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計畫態樣!提早做好準備!或許能讓你更能釋懷身邊很「阿雜」的事!持續正向積極地活下去! 中午看這樣景象,一個可以白理的老人,但身邊最終陪伴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是外傭在旁陪走? 不論他的家人是否還在世,想想,似乎大家也都可能需要面臨這樣的情境,除非你
Thumbnail
每日的學習! 2023/1/17 盡早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計畫態樣!提早做好準備!或許能讓你更能釋懷身邊很「阿雜」的事!持續正向積極地活下去! 中午看這樣景象,一個可以白理的老人,但身邊最終陪伴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是外傭在旁陪走? 不論他的家人是否還在世,想想,似乎大家也都可能需要面臨這樣的情境,除非你
Thumbnail
連續假期之後排了健康檢查,也到了覺得自己已不年輕的時候。讀過《我輩中年》,再讀這本還是覺得提前窺探照顧者生活,以及所謂上了年紀的種種。 即便不想知道、不想面對、不在意身材外貌,也還是可以體感自己老了。而老了卻又是種不可逆的進程。幾乎和死亡同義,沒人會認真講怎麼老,就和多數人不愛談怎麼面對死亡一樣。弔
Thumbnail
連續假期之後排了健康檢查,也到了覺得自己已不年輕的時候。讀過《我輩中年》,再讀這本還是覺得提前窺探照顧者生活,以及所謂上了年紀的種種。 即便不想知道、不想面對、不在意身材外貌,也還是可以體感自己老了。而老了卻又是種不可逆的進程。幾乎和死亡同義,沒人會認真講怎麼老,就和多數人不愛談怎麼面對死亡一樣。弔
Thumbnail
其實生活中很多的豁然態度,跟年齡並沒有太大的關連
Thumbnail
其實生活中很多的豁然態度,跟年齡並沒有太大的關連
Thumbnail
人到底會不會改變 有人說 45歲後就是垃圾時間 要改變很難 真的嗎 當然我相信有的人是這樣的 但我始終覺得 不是的 人到了一個年紀 身體機能確實開始走下坡 可也正因為如此 心中開始騷動 都到了這個時間點 好像該做些甚麼 另一個聲音卻是 都這樣了 還能做甚麼嗎 常常內心的掙扎就是如此
Thumbnail
人到底會不會改變 有人說 45歲後就是垃圾時間 要改變很難 真的嗎 當然我相信有的人是這樣的 但我始終覺得 不是的 人到了一個年紀 身體機能確實開始走下坡 可也正因為如此 心中開始騷動 都到了這個時間點 好像該做些甚麼 另一個聲音卻是 都這樣了 還能做甚麼嗎 常常內心的掙扎就是如此
Thumbnail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Thumbnail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對於生涯的迷惘或是年齡的焦慮,一部分確實令人很心煩。但另一方面,不安,其實是推動自己成長的力量,只要不畏改變就能活出最舒服的姿態。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曾經在30歲之前我也感到非常焦慮,因為30歲感覺就是一個里程碑,彷彿30歲之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對於生涯的迷惘或是年齡的焦慮,一部分確實令人很心煩。但另一方面,不安,其實是推動自己成長的力量,只要不畏改變就能活出最舒服的姿態。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曾經在30歲之前我也感到非常焦慮,因為30歲感覺就是一個里程碑,彷彿30歲之
Thumbnail
我想沒有人喜歡說虛偽的話吧?但,出社會後,在職場上不得不開始說些言不由衷的話,討好老闆、伺候客戶,升上主管,還要學習怎樣帶領團隊,有時用吼,有時用哄,內心難免糾結,到底要堅持自己,還是要迎合環境。
Thumbnail
我想沒有人喜歡說虛偽的話吧?但,出社會後,在職場上不得不開始說些言不由衷的話,討好老闆、伺候客戶,升上主管,還要學習怎樣帶領團隊,有時用吼,有時用哄,內心難免糾結,到底要堅持自己,還是要迎合環境。
Thumbnail
回想過去的自己,真的會發現人每到了一個年紀後思考邏輯與價值觀會漸漸改變。 二十歲時,覺得許多事物都是新鮮的,享受當下,肯吃苦也敢玩樂,卻也不想過著循規蹈矩、跟別人一樣的生活,但「自己想要什麼」永遠都是個問題。
Thumbnail
回想過去的自己,真的會發現人每到了一個年紀後思考邏輯與價值觀會漸漸改變。 二十歲時,覺得許多事物都是新鮮的,享受當下,肯吃苦也敢玩樂,卻也不想過著循規蹈矩、跟別人一樣的生活,但「自己想要什麼」永遠都是個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