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文助詞那麼難懂?」勤有功、戲不見得無益
avatar-img
George

「為何日文助詞那麼難懂?」勤有功、戲不見得無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承接上一篇,我們已經知道大腦天生就是這麼難處理像日文助詞這種抽象和隱晦的資訊,那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學得更好嗎?


或許你遇過一種人,比起課堂或教科書那些結構化但生硬的文法知識,他花了更多時間在電玩或者動漫裡的日文上面。當你詢問他文法上的問題,他沒有辦法像是專業教師一樣講出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但是,當他遇到考卷上的文法題目時,他總是能比乖乖死嗑文法書的同學們更能選到正確答案。


書本上的文法知識對他而言,就像是別人畫出了他依稀還記得的夢境一樣,雖感到陌生、卻又覺得熟悉,因此他吸收起來也特別快。


那是因為,電玩與動漫在他的腦海裡裝載了大量具有語音、聲光效果、圖像、影像──這些資訊都有著非常豐富而且鮮明的場景和前因後果。不知不覺中,他透過了那些大量圖像化的脈落,觀察並且體會到了母語人士是如何、在哪些情況下正確使用日文詞彙,包括助詞在內。


正好這也是我們從小到大學習母語的方法──不經意而輕鬆的「內隱學習」。


說到這邊,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永遠試著用「具體」、而且是盡可能大量且充沛的具體,來理解「抽象」概念。不侷限於電動或動漫,場景化、情景化的文本都行。



順道一提,也許你已經猜到了,我以前就是那種人……



raw-image




avatar-img
George
44會員
65內容數
以簡明的文字,探索心智、思考與知識的本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George 的其他內容
首先,感謝各位持續支持我的作品。 本專欄的系列連載,後續只會更新在我於這個電子報平台 Substack 上所建立的同名專題刊物「George本質思考筆記」裡,將不繼續在方格子刊登。 喜歡這個創作主題的朋友,我誠摯邀請你點選以下連結免費訂閱。訂閱之後,不但每周會收到最新的作品更新,並且
首先,感謝各位持續支持我的作品。 本專欄的系列連載,後續只會更新在我於這個電子報平台 Substack 上所建立的同名專題刊物「George本質思考筆記」裡,將不繼續在方格子刊登。 喜歡這個創作主題的朋友,我誠摯邀請你點選以下連結免費訂閱。訂閱之後,不但每周會收到最新的作品更新,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