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論證(給予觀點理由)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四章「論證能做什麼?」,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因為種種原因陷入僵局,無法聽進任何有悖於自身觀點的話語,讓論證無法進行。我們為何需要論證?論證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筆記內容

論證(argue)從英文辭典上查到的定義是「給予你的觀點、主意、信仰理由」,說直白些就當你描述你的觀點時,你需要有支持它的理由,而聽者可以根據你的理由決定要支持或是反駁你的觀點。有了論證,你才能夠說服他人支持你或是做某些行為。

作者以理性與情緒的關係開始說起,究竟這兩者究竟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理性與情緒的關係是什麼?情緒可以激起人的行為,而理性(或者可以說是個人所認同的觀點、相信的事情)可以激起情緒。也就是說,理性會激起情緒,而情緒會影響行為。

躺平鹹魚團員可以因為相信每天「一點點的努力」(他的理性讓他相信)賺大錢而去執行這「一點點的努力」(渴望賺大錢的情緒驅使他行動);也可能因為不相信「一點點的努力」可以賺大錢(理性讓他反駁,不贊同這種觀點)而繼續躺平(不做無用功的情緒讓他不作為)。可以發現情緒的來源是理性,理性搭配情緒共同構成了最後的行為決策。

那麼理性要如何培養呢?(或者說是認知,不隨意激起情緒的特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謙遜,體認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才有可能聽進更多的觀點以改善自我。其二為尊重,理解對方「為何會採取此種行為」,才較有可能找出雙方觀點的妥協之處。雖然可能並非為雙方觀點各自的最佳解,但較有可能讓雙方更進一步。最後一點有助於培養理性的方法為—站在總體立場分析,以中立的立場觀看,可以看出更多可能性。

這裡就最後一點做個舉例說明:若是躺平鹹魚團員能夠了解,只要自己付出一點努力,公司/社會(總體立場)就能夠變得更好,而且這些好處會回饋到自己身上,例如:加薪/更好的環境,那麼我想躺平鹹魚團員應該會更樂於付出以及接受挑戰。(當然公司/社會也必須有真實的回饋讓該團員感受到,以促成良性循環。)

論證能夠做什麼?首先要了解的一點是論證的目的並不是要分出勝負,而是要將真理越辯越明。今日躺平鹹魚團員在「學習可以讓自己成長」的辯論中輸了,承認自己的觀點並不是那麼完滿,那麼他可以得到上進青年團體的自我成長觀點以及修正自己對學習的看法。該團員輸了舊的自己,贏得了全新的、觀點更為圓融的自己。回應前面的問題,論證能夠讓我們的觀點有所成長完善。

要如何以較不易激起情緒的方式進行論證?作者提出使用「如何做?」這個語法來進行詢問,這個語法可以得知對方對事情的規劃。若是有所缺漏,也是較有可能讓對方自行察覺錯漏之處的問法;若是方法完善,你也可以藉此學習對方實際的作法,是用以評估這個方法是否合理的好問句。

章節心得

回到最開頭的問題:「我們為何需要論證?」、「論證能帶給我們什麼呢?」,我認為論證可以讓我了解他人的觀點源頭、行為起因,簡單來說就是讓我更可以了解別人。與此同時,論證也可以讓我了解自身觀點或是作法的缺漏之處,藉由聽取他人提出的論證,讓自身考慮的面向更為完善。

參考資料

再思考

再思考


作者:華特・西諾—阿姆斯壯

原文作者:Walter Sinnott-Armstrong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03/14

第四章:論證能做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佩姬觀點的沙龍
20會員
67內容數
這個專欄主要是紀錄佩姬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觀點分享,學習及分享的素材主要來自於與兒子共讀的童書、經由彭蒙惠英語學習時得到的新知、過去閱讀過的書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新閱讀的書籍筆記。內容可能會有些過於雜亂,但可以確保的是隨著每次發布文章我都會有所成長,也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閱讀此專題的你。
佩姬觀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3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六—「鑽石寶地」,原作者為美國的拉賽爾.康維爾。
Thumbnail
2023/05/13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六—「鑽石寶地」,原作者為美國的拉賽爾.康維爾。
Thumbnail
2023/05/06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五—「向你挑戰」,原作者為美國的威廉.丹佛。
Thumbnail
2023/05/06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五—「向你挑戰」,原作者為美國的威廉.丹佛。
Thumbnail
2023/04/29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Thumbnail
2023/04/29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讓對方心服口服的說話法。   ●根本就沒有必要聽從那些沒有道理、缺乏邏輯的話。 如果聽到人家說:「可以先讓我用嗎?我真的非把這份資料印出來不可。」我們應該反問:「為什麼你要搶在我前面影印?」 接著,假設對方真的因為某些事情急須使用,那再去斟酌該狀況的合理性。 如果可以接受對方的狀況,內容
Thumbnail
★讓對方心服口服的說話法。   ●根本就沒有必要聽從那些沒有道理、缺乏邏輯的話。 如果聽到人家說:「可以先讓我用嗎?我真的非把這份資料印出來不可。」我們應該反問:「為什麼你要搶在我前面影印?」 接著,假設對方真的因為某些事情急須使用,那再去斟酌該狀況的合理性。 如果可以接受對方的狀況,內容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七章「如何停止論證?」,本章主要說明的就是「什麼樣的論證形式是不會被一直追問下去的」,以避免被打破砂鍋問到底、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來不斷解釋原因的窘境。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七章「如何停止論證?」,本章主要說明的就是「什麼樣的論證形式是不會被一直追問下去的」,以避免被打破砂鍋問到底、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來不斷解釋原因的窘境。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六章「如何看到論證?」,我們已經從前一章了解自己可能受到種種因素而產生盲點,造成自身無法發現新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這些新想法,修正自己的觀點呢?本章告訴你,從拆解語句中,發現論證的存在。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六章「如何看到論證?」,我們已經從前一章了解自己可能受到種種因素而產生盲點,造成自身無法發現新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這些新想法,修正自己的觀點呢?本章告訴你,從拆解語句中,發現論證的存在。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四章「論證能做什麼?」,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因為種種原因陷入僵局,無法聽進任何有悖於自身觀點的話語,讓論證無法進行。我們為何需要論證?論證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四章「論證能做什麼?」,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因為種種原因陷入僵局,無法聽進任何有悖於自身觀點的話語,讓論證無法進行。我們為何需要論證?論證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6.17 作者:FAHAHA|翁順法 你是個「理性的人」嗎?你覺得自己決策的過程「充滿理性」嗎?那,你覺得「人是理性」的嗎? 本文重點: 1. 人是不理性的嗎?有什麼證據? 2. 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自己是理性的? 3. 知道這件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6.17 作者:FAHAHA|翁順法 你是個「理性的人」嗎?你覺得自己決策的過程「充滿理性」嗎?那,你覺得「人是理性」的嗎? 本文重點: 1. 人是不理性的嗎?有什麼證據? 2. 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自己是理性的? 3. 知道這件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Thumbnail
說話的藝術,絕對是職場上必修課程。尤其面對客戶,如果抱著「說服對方達成自己的目的」的心態,那就等於輸在起跑點上;又或是遇到家人朋友的不理性溝通,讓雙方關係劍拔弩張,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痛苦的事。
Thumbnail
說話的藝術,絕對是職場上必修課程。尤其面對客戶,如果抱著「說服對方達成自己的目的」的心態,那就等於輸在起跑點上;又或是遇到家人朋友的不理性溝通,讓雙方關係劍拔弩張,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痛苦的事。
Thumbnail
本文資訊取自網路及個人經驗,為理性個人主觀推論,不為理論正確性保證。 一直以為討論、溝通這些,都是要建立在所謂理性之上,這是為了找到雙方對事情的共識,找到一個平衡的點,結果這次就碰壁了。 事情過後才想通癥結所在,搞懂為什麼有些討論就是在雞同鴨講?以及,為什麼在一些社群裡越來越容易讓人感受負面?
Thumbnail
本文資訊取自網路及個人經驗,為理性個人主觀推論,不為理論正確性保證。 一直以為討論、溝通這些,都是要建立在所謂理性之上,這是為了找到雙方對事情的共識,找到一個平衡的點,結果這次就碰壁了。 事情過後才想通癥結所在,搞懂為什麼有些討論就是在雞同鴨講?以及,為什麼在一些社群裡越來越容易讓人感受負面?
Thumbnail
七仙女讀書會三月七缺二,閱讀的書目是不理性的力量,由芳導讀。 不理性的力量分成兩個部分:工作與個人,出席的五仙女多認為不容易讀,因此導讀變的格外重要,作者希望大家瞭解人性的運作之後,就能決定如何將這
Thumbnail
七仙女讀書會三月七缺二,閱讀的書目是不理性的力量,由芳導讀。 不理性的力量分成兩個部分:工作與個人,出席的五仙女多認為不容易讀,因此導讀變的格外重要,作者希望大家瞭解人性的運作之後,就能決定如何將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