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

2023/03/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到這個書名,應該理所當然地覺得這是一本心靈勵志作品吧?有些人可能雞湯文看到都膩了,對這樣的題材自然而然提不起勁,但這本書卻是我在聽完《迷誠品》Podcast第224集介紹後,立刻回家下訂的作品,毫無猶豫。
是不是開始好奇,這本書,究竟特別在哪呢?
本書作者稻垣榮洋教授,現任職於靜岡大學農業院,專長是雜草生態學,與植物相關的相關的著作也出了不少,植物的生態研究帶給他很多對於人生的啟發,而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看似不起眼的雜草,其實超乎想像地適合成為我們的人生榜樣。

雜草的特別之處

和大多數的植物相比,雜草算是一種很有「個性」的物種。雜草很難按照人類的意志培育,發芽的快慢全看它們心情。像是果實常黏在我們褲管,孩子們還會拿來互扔的雜草:「蒼耳(又名:羊帶來)」,一顆果實內就有一長一短的不同種子,發芽的快慢明顯不一樣。生長條件和習性相當不一致的結果就是,不管環境再怎麼改變,都能保障有一部分的後代能夠生長茁壯,對於雜草群體而言,顯然沒有哪種個體是「絕對優秀」的。

自然界沒有真正的普通

天地萬物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沒有按照什麼既定的計畫。我們常說的:「這個蘿蔔一般來說是這麼長」、「這支蜘蛛平均上是這麼大」,只不過是人類自以為是的觀察與分類,畢竟人腦對於過於複雜的資訊難以記憶及理解,對於大自然接近無限的多樣性,久而久之就衍伸出看起來像是常識的既定印象。我們必須承認,自然界其實不存在排列順序或是好壞優劣,人類也是。

努力與眾不同才是生命的本質

生命的存在,基本上就是為了活著與傳承,在爭奪資源的自然法則中,「和別人一樣」只會不利於存續。以雜草來說,為了搶奪陽光來行光合作用,有的個體努力長得比旁邊的植物還高,而有的個體則刻意長得很矮以規避競爭,而那些不上不下的「平均值」,其實是最容易滅絕的群體。而當環境大幅改變之時,不管條件往左或往右偏移,中間的個體也都會是被天擇淘汰的那一組。我們必須認知,成為平均,不見得是好事;於此時處於邊緣,也可能在未來嶄露頭角。

在自己的區位成為第一

“Niche”這個字和許多書中被翻譯成”利基”,常被用來鼓勵人要找尋自己能發揮對優勢的市場區間,而在生物學中,Niche則被稱為”區位”。有競爭就會有輸贏,而在自然界中,輸,所代表的不是死亡,就是滅絕。但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卻依然有數不清的物種存在著,這意味著絕大多數還存在的物種,都成功找到了自己能成為最大贏家的區位,憑藉著獨佔這些區位的資源,持續地繁衍下去。原始社會較為單純,很容易可以發覺自己適合農耕、狩獵、採集、煮食還是哺育等等。而現代社會過於複雜,人很容易迷失,有些人時常覺得自己技不如人,彷彿毫無長處。我們必須相信,總會有屬於我們的Niche,儘管尋覓的過程不容易,也千萬不要放棄。

劃時代的演化常常是由失敗者造就的

勝利者不須思考改變,而失敗者總是在重新思考策略。人類總是訂下一項又一項的標準與規則,再不斷地為了爭輸贏,戰到最後一刻,但顯然大自然不是這樣運作的。對於絕大多數互相爭鬥的物種來說,輸了就是死了,因此雖然他們也想試著贏,但「不輸」更重要。動物的競爭時常互相試探,最多過個幾招,一覺得應該會輸,就要趕緊放棄明哲保身,改尋找另一個目標試試看會不會贏。我們在找尋自己的Niche時也可試著如此,廣為嘗試但不要全押,苗頭不對就該試著改變策略和戰場,每次失敗的嘗試都會成為寶貴的學習契機,終究能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強大很難定義

曾為極巨型掠食者的恐龍早已滅絕,而現今食物鏈頂端的獅子與老虎,也成為極度少數的保育類;時速超過一百公里的獵豹不會總是抓得到時速最高只有七十公里的蹬羚,長得比人類還高的植物普及度也遠不如只有幾公分高的雜草。很多直觀上的優勢其實在真實世界上運作反而成為劣勢,而許多所謂的弱者,因為演化出優異的合作能力,反而比強大的獨行俠更長久於世。曾被認為更強壯也更高智商的尼安德塔人,終究也在時代中輸給了能力較弱、但較能互相幫助的智人。即使生活在現代社會,我們也得看清究竟什麼才是自己要的強大。

誰說被踩踏就要站起來

許多人崇拜那些,不管如何被打倒都會站起來的人,但真的有必要嗎?在常被我們踩踏的雜草中,「車前草」顯然是另一方面的榜樣,不僅難以踩死,種子碰到水還會產生果凍狀黏液,輕鬆附著在鞋子或動物的腳上,把後代帶向原本難以到達的遠方。只要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生存方式,我們就不用害怕被人踩踏,不必硬要不斷站起來,躺著若能過得更好,有何不好?

結語

這本書只有薄薄兩百頁,相當易讀,卻又充滿大自然的真理與寓意。推薦給所有人,期望每個人都能勇敢做真實的自己。我們成為不了,也不必成為別人。
少鋒
少鋒
急診醫師,人稱鋒哥|"這書,有讀"粉專版主|分享每一本完全讀畢的閱讀心得與書籍介紹,希望能讓時間有限的愛書朋友有一點收穫,也更容易挑到自己感興趣的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