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與心理|別人喜歡我喜歡的歌,我就不喜歡了!以《孤勇者》為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對一首歌曲不再感到興趣或不再喜歡的幾個原因:首先是審美疲勞,當一首歌曲被過度推廣和播放時,人們可能會感到厭煩和疲勞,失去對它的新奇感。其次是心理牴觸,當一些人對某些人事物產生心理抵觸時,如果他們發現某些人或團體喜歡特定歌曲,可能會因為心理抵觸而不再喜歡它。最後是反主流心理,有些人可能不想與他人分享相同的音樂品味和喜好,會不再喜歡一首流行歌曲。

可能性分析

社會觀察與心理|別人喜歡我喜歡的歌,我就不喜歡了!以《孤勇者》為例/圖源:Unsplash

社會觀察與心理|別人喜歡我喜歡的歌,我就不喜歡了!以《孤勇者》為例/圖源:Unsplash

審美疲勞/新奇感減弱

當一首歌曲在社交媒體、電視節目、廣告等媒體上被過度推廣和播放,人們不斷地聽到它,可能會感到厭煩和疲勞。此外,當一首歌曲成為流行歌曲時,可能會被大量的翻唱和版本所覆蓋,使人們失去對原始版本的新鮮感和興趣。

此外,人們的音樂品味和喜好也會隨著時間和經驗的增長而改變。當人們聽到新的音樂,也可能會發現新的聲音和風格更符合他們現在的品味和偏好。

心理牴觸

有些人會因為個人原因對某些人事物產生心理抵觸。如果他們發現某些人或團體喜歡這首歌曲,可能會因為心理抵觸而不再喜歡這首歌曲。

心理抵觸是指一種情感上的不適和反感,通常是因為某些人或事物與個人的價值觀、信仰、經驗或感受產生了衝突。當某個人對歌曲或音樂家產生心理抵觸,當他們發現某些人或團體喜歡這首歌曲時,會因為這個關聯性而不再喜歡這首歌曲。

另外,如果某歌曲與不受歡迎的政治人物或事件相關聯,或者被不適當的翻唱,也可能會讓人產生心理抵觸,從而不再喜歡這首歌曲。(例如周杰倫的某歌曲。)

反主流心理

有些人不喜跟隨主流,不想與他人分享相同的音樂品味和喜好,即「反主流文化」。這些人可能會感到自己的音樂品味被侵犯,或因為經常聽到該歌曲讓他們感覺失去獨立性和個性化。因此,他們可能會選擇不再喜歡這首歌曲。


舉例而言:孤勇者

《孤勇者》(《英雄聯盟:雙城之戰》主題曲)官方音樂影片

孤勇者 (《英雄聯盟:雙城之戰》動畫劇集中文主題曲)Live 版

從喜歡到不喜歡

都 是勇敢的
你額頭的傷口 你的不同 你犯的錯
都 不必隱藏
你破舊的玩偶 你的面具 你的自我
他們說 要帶著光 馴服每一頭怪獸
他們說 要縫好你的傷 沒有人愛小丑
為何孤獨 不可光榮
人只有不完美 值得歌頌
誰說污泥滿身的不算英雄
愛你孤身走暗巷
愛你不跪的模樣
愛你對峙過絕望
不肯哭一場
愛你破爛的衣裳
卻敢堵命運的槍
愛你和我那麼像
缺口都一樣
去嗎 配嗎 這襤褸的披風
戰嗎 戰啊 以最卑微的夢
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英雄
他們說 要戒了你的狂 就像擦掉了污垢
他們說 要順台階而上 而代價是低頭
那就讓我 不可 乘風
你一樣驕傲著 那種孤勇
誰說對弈平凡的不算英雄
愛你孤身走暗巷
愛你不跪的模樣
愛你對峙過絕望
不肯哭一場
愛你破爛的衣裳
卻敢堵命運的槍
愛你和我那麼像
缺口都一樣
去嗎 配嗎 這襤褸的披風
戰嗎 戰啊 以最卑微的夢
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英雄
你的斑駁 與眾不同
你的沉默 震耳欲聾 (You are the hero)
愛你孤身走暗巷
愛你不跪的模樣
愛你對峙過絕望
不肯哭一場 (You are the hero)
愛你來自於蠻荒
一生不借誰的光
你將造你的城邦
在廢墟之上
去嗎 去啊 以最卑微的夢
戰嗎 戰啊 以最孤高的夢
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英雄

《英雄聯盟:雙城之戰》動畫上映之後,這首歌便與其他配樂流傳於觀影者的媒體中。堅定好強的旋律,配上勵志人心的歌詞,一度成為我運動時的常規曲目。可惜,這樣好的音樂在社群網站中被氾濫的使用之後,成為「自以為是的大人」抨擊的對象,甚至有了「屁孩歌」之稱。

原本很喜歡這首歌的我,也在日漸瘋傳的時期,就放棄它了。原因正如上述的心理學分析:審美疲勞,既沒有新鮮感,也喪失了最一開始的共鳴與感動。

其次則是心理牴觸:不想跟小孩一樣。我相信,有很多孩子或許經歷了心目中天翻地覆的不容易,但我也認為,並非所有欣賞《孤勇者》的小孩都真正經歷了符合歌詞的艱難。我不想要喜歡這首歌的自己,與他們一樣。

最後,反主流心理也是一個原因,大家都自認有共鳴之後,我覺得自己不再特別。同時,我不認為自以為是的大人有資格說我喜歡的歌是屁孩歌。或許我才是自以為是的大人,或小丑?

綜上所述,對孤勇者的喜愛既不孤,也不勇,情緒反而變得相當複雜,便不再喜歡了。


結語

即使不想與大眾一樣喜歡這首歌曲,我還是希望鼓勵自己和讀者:盡可能不讓外界的期望影響自己的音樂品味和喜好。重要的是要聆聽自己的內心,尋找真正讓自己感到愉悅和舒適的音樂!


推薦閱讀


專題推薦:陳穩看人生盡情書寫我只是想要愛在身邊

歡迎追蹤我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ang Free-avatar-img
2023/03/11
你害我又回去多聽 孤勇者 好多遍了哈哈
陳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11
我也是邊聽邊寫哈哈哈
Tang Free-avatar-img
2023/03/11
英雄聯盟算是我的一部分青春,所以就算我40歲也不會忘記它。就算最近紅的《大航海時代‧起源》,玩家幾乎都是30-40歲的人,那這些人都是屁孩嗎?還是自以為的大人呢?我去玩了一下,遇到很多律師、工程師社會菁英,那這些人都是屁孩嗎?真不知道那些酸民在評論甚麼?寶可夢IP不也很久? 哈哈說說我的看法而已,我覺得尊重才是王道,成不成熟又不是誰說得算,而且說真的,在怎麼成熟或是年紀大的人,都有赤子之心的那一面,也希望大家能保持赤子之心~~
陳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11
非常同意!令我最失望的是那陣子有幾位我追蹤的 KOL 也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在評論(甚至帶有一點恥笑)這首歌。可能是因為變成抖音歌吧~大家就將其與不懂事的網路成癮小孩聯想在一起。很多遊戲、音樂就是大家某一時期的回憶,真的不需要因為什麼族群一窩蜂喜歡就開地圖砲然後自以為很高尚欸哈哈哈😂你的「尊重才是王道」寫得太好了~「成不成熟又不是誰說得算」👍🏻
Tang Free-avatar-img
2023/03/11
《孤勇者》"愛你"那段副歌最好聽~ 不過我運動時比較喜歡imagine dragon的Enemy
陳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11
還有孤勇者的歌詞寫得很好!那首我也為聽,還有 Bea miller - Playground 、 2WEI - Warriors 和 Mako - Rise 💪🏻
Tang Free-avatar-img
2023/03/11
我聽音樂也常常審美疲勞,我後來發現有些歌就只要在我當下情緒符合曲風時再聽,當初的那個感動又會回來了。至於心理牴觸我倒是還好,我覺得那些會批評別人辛苦的音樂作品或喜好的東西的人,才是自以為是的大人。反主流心理我也常常會發生,而且不只在音樂,但我後來發現,當某個流行成為主流肯定有它吸引人之處,所以現在我也比較不會反主流,但在跟隨潮流之時,我仍然會同時開闢屬於我自己的路~
陳穩-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11
這段如果出現在電子書,我已經畫線貼書籤了!我相信,只要有對自己的認同、肯定跟自信,就不需要藉由與別人對比,來顯現自己的不同。你太優秀了,讀完最後一句還可以看到你就算對未來存在不確定性,也會樂意勇往直前、披荊斬棘的實力和信心!
avatar-img
陳穩生活恆穩人生
153會員
192內容數
進入一間咖啡廳,落地窗外時晴時雨,在寧靜的空間歇息、思考人生。 看似簡單的理論可能具有延伸道理;看似平凡的關係也能藏著深切領悟,我們一起在生活探索、了解自我、尋找人生。
2025/04/21
睽違兩年,換個方式讀,960變955。從語感刷題到 AI 輔助,我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備考TOEIC,發現分數之外,還有學習的盲點與成長的(無法?)突破。
Thumbnail
2025/04/21
睽違兩年,換個方式讀,960變955。從語感刷題到 AI 輔助,我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備考TOEIC,發現分數之外,還有學習的盲點與成長的(無法?)突破。
Thumbnail
2024/12/08
EMS 電脈衝肌肉訓練:高效運動新體驗。肌力、有氧、放鬆三模式訓練全身肌群,運動變得高效又有趣!在肌力模式中,對抗隱形阻力,深蹲效果倍增;有氧模式讓酸脹感隨著跑跳升級,全面提升心肺功能;最後,放鬆模式則以電流按摩釋放疲勞,更加舒適。用更少時間實現更高效益!感謝 Dodson 的邀請和體驗!
Thumbnail
2024/12/08
EMS 電脈衝肌肉訓練:高效運動新體驗。肌力、有氧、放鬆三模式訓練全身肌群,運動變得高效又有趣!在肌力模式中,對抗隱形阻力,深蹲效果倍增;有氧模式讓酸脹感隨著跑跳升級,全面提升心肺功能;最後,放鬆模式則以電流按摩釋放疲勞,更加舒適。用更少時間實現更高效益!感謝 Dodson 的邀請和體驗!
Thumbnail
2024/11/26
為什麼有人習慣活在痛苦中?對幸福感到不安?心理學解釋涉及五大核心理論:原生家庭議題使人內化早期情感模式;人生腳本引導個體重複無意識劇本;舒適圈理論顯示人們傾向停留熟悉痛苦的環境中;自我破壞行為源於低自尊或避免失落;認知失調描述內在信念與現實衝突。打破循環需療癒童年創傷、重寫人生劇本並逐步適應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1/26
為什麼有人習慣活在痛苦中?對幸福感到不安?心理學解釋涉及五大核心理論:原生家庭議題使人內化早期情感模式;人生腳本引導個體重複無意識劇本;舒適圈理論顯示人們傾向停留熟悉痛苦的環境中;自我破壞行為源於低自尊或避免失落;認知失調描述內在信念與現實衝突。打破循環需療癒童年創傷、重寫人生劇本並逐步適應幸福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一項都不喜歡特別咬文嚼字的詞,也不喜歡刻意中國文學化的詞,像是方文山的就不太喜歡,那乘載著太多官方式的美學,說這是美,只覺得是被官方箝制了思想,整個中國的、儒家式的美感
Thumbnail
我一項都不喜歡特別咬文嚼字的詞,也不喜歡刻意中國文學化的詞,像是方文山的就不太喜歡,那乘載著太多官方式的美學,說這是美,只覺得是被官方箝制了思想,整個中國的、儒家式的美感
Thumbnail
失落藝術 在音樂的海洋中,有一種情感,一種特殊的情感, 不同於歡愉或振奮,而是一種深刻的、悲傷的情感。 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樣的情感並不是源自於現實生活中的苦痛, 而是一種內心深處對於失落藝術的執著, 一種探索悲情之美的獨特體驗。 在那些悲傷的歌曲旋律中,隱藏著一種特殊的能量,
Thumbnail
失落藝術 在音樂的海洋中,有一種情感,一種特殊的情感, 不同於歡愉或振奮,而是一種深刻的、悲傷的情感。 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樣的情感並不是源自於現實生活中的苦痛, 而是一種內心深處對於失落藝術的執著, 一種探索悲情之美的獨特體驗。 在那些悲傷的歌曲旋律中,隱藏著一種特殊的能量,
Thumbnail
有人看了我的貼文,說我認為閃靈跟滅火器才是藝術,還指控我扣人帽子,只要反對政治表態的聽團仔,就被我戴上『北七跟風仔』的帽子,甚至諷刺我的價值觀,說我覺得聽團仔才是高層次藝術。
Thumbnail
有人看了我的貼文,說我認為閃靈跟滅火器才是藝術,還指控我扣人帽子,只要反對政治表態的聽團仔,就被我戴上『北七跟風仔』的帽子,甚至諷刺我的價值觀,說我覺得聽團仔才是高層次藝術。
Thumbnail
陳昇 恨情歌 這首歌,從歌名就下的很有意思,可以解讀成恨 情歌或著恨情 歌 前者是厭倦這些 氾濫的情歌後者則是抱怨心中情感所唱的一首歌 為了要討好你的歡心 我經常忘記我自己 一個人沉浸在感情中盲目的追求一個人 感情是件瘋狂的事 多了並不見得好 有時候為了愛情常常冒險 常常瘋狂多了不一定是件好事 我
Thumbnail
陳昇 恨情歌 這首歌,從歌名就下的很有意思,可以解讀成恨 情歌或著恨情 歌 前者是厭倦這些 氾濫的情歌後者則是抱怨心中情感所唱的一首歌 為了要討好你的歡心 我經常忘記我自己 一個人沉浸在感情中盲目的追求一個人 感情是件瘋狂的事 多了並不見得好 有時候為了愛情常常冒險 常常瘋狂多了不一定是件好事 我
Thumbnail
人類對一首歌曲不再感到興趣或不再喜歡的三個原因:審美疲勞、心理牴觸、反主流心理。
Thumbnail
人類對一首歌曲不再感到興趣或不再喜歡的三個原因:審美疲勞、心理牴觸、反主流心理。
Thumbnail
有沒有曾經被一首歌打動的經歷? 我想很多人都會點頭吧…我也有。 聽過嗎? 圖:Google/文:本人後製 這是一首電影主題曲,歌曲輕柔優美, 重點是:歌詞淺白, 卻句句讓人刻骨, 尤其, 走過感情路的人,想必更加銘心…… 。 圖:Google/文:本人後製 我很喜歡上面這句歌詞。 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被
Thumbnail
有沒有曾經被一首歌打動的經歷? 我想很多人都會點頭吧…我也有。 聽過嗎? 圖:Google/文:本人後製 這是一首電影主題曲,歌曲輕柔優美, 重點是:歌詞淺白, 卻句句讓人刻骨, 尤其, 走過感情路的人,想必更加銘心…… 。 圖:Google/文:本人後製 我很喜歡上面這句歌詞。 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被
Thumbnail
情緒通常只是一個出口 喜歡聽歌的人都有過這種感覺,歌詞觸動了內心說不出的言語,曲調了撫過靈魂深處的波蘭,刻畫了我們的漫長的歲月,留下美麗動人的回憶。 但,你有討厭過一首歌嗎?不只討厭,還能義正嚴詞的批評他差勁之處。 上週,無意間聽到張敬軒唱的”誘惑的街”就是這種感覺, 曲調沒問題,倒是歌詞讓我異常氣
Thumbnail
情緒通常只是一個出口 喜歡聽歌的人都有過這種感覺,歌詞觸動了內心說不出的言語,曲調了撫過靈魂深處的波蘭,刻畫了我們的漫長的歲月,留下美麗動人的回憶。 但,你有討厭過一首歌嗎?不只討厭,還能義正嚴詞的批評他差勁之處。 上週,無意間聽到張敬軒唱的”誘惑的街”就是這種感覺, 曲調沒問題,倒是歌詞讓我異常氣
Thumbnail
將自己之前寫下的文章做閱讀的話,才會發現自己無論怎麼想要換個風格,其實都還是跳脫不出原本深沉而負面的情緒的。或者說,其實並沒有想要換過,這個在自己的喜好裡面很容易看得出來,音樂總是像是“幽靈法則”、“rolling girl”、“mind bard”、“細菌污染”、“不要走” 諸如此類包含自我厭惡
Thumbnail
將自己之前寫下的文章做閱讀的話,才會發現自己無論怎麼想要換個風格,其實都還是跳脫不出原本深沉而負面的情緒的。或者說,其實並沒有想要換過,這個在自己的喜好裡面很容易看得出來,音樂總是像是“幽靈法則”、“rolling girl”、“mind bard”、“細菌污染”、“不要走” 諸如此類包含自我厭惡
Thumbnail
在音樂中,汲取了養分,收到回饋,獲取知識,變成調劑自我的能量,成為骨子裡的條件反射。
Thumbnail
在音樂中,汲取了養分,收到回饋,獲取知識,變成調劑自我的能量,成為骨子裡的條件反射。
Thumbnail
與人交往、承擔工作與家庭的責任,還要面對友情與愛情的關係。儘管表面維持看似順遂,但往往在心靈上早已累積了許多壓力,沉得讓人喘不過氣。離開公司、走出家門,以為總算能鬆懈下來,但抬頭看到的卻是被高樓大廈閉鎖的天空時,一股鬱悶總是會油然而生。 這種時候,總是會想來點音樂,慰藉一下習慣流浪於荒島的荒蕪心靈。
Thumbnail
與人交往、承擔工作與家庭的責任,還要面對友情與愛情的關係。儘管表面維持看似順遂,但往往在心靈上早已累積了許多壓力,沉得讓人喘不過氣。離開公司、走出家門,以為總算能鬆懈下來,但抬頭看到的卻是被高樓大廈閉鎖的天空時,一股鬱悶總是會油然而生。 這種時候,總是會想來點音樂,慰藉一下習慣流浪於荒島的荒蕪心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