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個常見卻難答的問題
在首都飛行教育中心工作,家長帶著孩子來學飛,也會順口問一句:「怎麼樣讓英文變好?你都怎麼讀英文的?」這樣的提問總讓我語塞,因為我的學習過程和現在許多學生的情境非常不同,很難一句話就說清楚。

我的英文學習背景環境:從搖籃曲到 Billboard
我從還沒滿月媽媽就抱著我看字母表,當然那時候什麼都不懂,但這樣的環境卻漸漸讓英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家裡放的音樂是英文歌、看的卡通是原音播放 Disney、電影也習慣聽原文(當然,原文不一定是英文,所以對語言都滿有興趣!)國小時最愛 Hannah Montana 和 Camp Rock,或者跟朋友一起唱 Avril;到了國高中則轉向 Billboard 排行榜的流行音樂,月月追榜單、聽新歌,甚至看歐美的青少年雜誌(有小賈跟暮光之城)。那時候的我,英文是娛樂,是嗜好,從來不是「讀書」的負擔。

進入大學後,英文就這樣順理成章地融入生活,不再是科目,而是工具。這段歷程可以參考我之前寫過的文章:〈英文融入生活,讀書考試得心應手:八個增加英文接觸時間的提案〉。
怎麼讓英文變好?
我的答案其實很簡單:讓英文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補習或考試時才碰。語言學習是長期的沉浸與接觸,是累積,不是爆衝。當然,如果是針對考試,還是有一些可以加速進步的做法,今天開始會分享就這次準備 TOEIC 多益時嘗試改變學習方法整理出的方式和筆記。
備考方式
找出弱點:用AI幫忙分析
先從認清自己的弱點開始。我這次用AI工具協助分析做錯的題目,不只是看對錯,而是深入了解「為什麼錯」。是詞性判斷不準?還是時態觀念模糊?這樣就不會一錯再錯。
練習手感:大量刷題
語感和手感一樣,是練出來的。針對Part 5、Part 6密集刷題,反覆觀察題目的出題邏輯與高頻考點。不是一味地做,而是每做完一題都停下來想:「這題到底考什麼?」刷題的目的不是累積題數,而是理解考點。
練專心:模擬真實又吵雜的環境
實際考試中,旁邊會有人咳嗽、翻筆記、掉筆……我刻意選在咖啡廳(或在家開窗戶)做練習,訓練自己在「不完美環境中維持專注」,這比靜靜地練習更實戰。
另外,可以參考學習工具篇!
答題感受
以前:語感/這次:理論
以前寫題目都是四個選項通通代入句子,哪個聽起來順就選哪個。這次則是先判斷考點,找出句子結構,再配對關鍵字,一目了然。
以前:不確定其他選項為何不能選/這次:清楚知道所有正確與錯誤理由
以前選對答案也不一定知道其他三個錯在哪裡。現在則能清楚指出每個選項的錯誤邏輯或語法缺失。這種感覺就像從「感覺對」變成「道理對」,非常踏實。
結果
正當我以為從960往990邁進,差距只剩「針對文法弱點精修、單字精背」這些學術提升時——結果出來竟然是955分,哭爛。(英文系同事聽到我轉述哭著睡覺回應:笑死。)但我知道,這一次的準備過程,讓我從「被動學習」進入了真正的「主動拆解」,不只是分數,而是能力的升級。
2025最新單字卡(密碼:chenwen)
多益筆記大公開!
今天開始,我會陸續發布這次備考過程的筆記,包含我精選出來的常考單字差異、文法陷阱與題型拆解方法。這些內容都是從錯題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希望能幫助和我一樣在語法區卡關、對選項猶豫不決的考生。
如果你不是從小接觸英文也沒關係,因為這次我用的方法,是可以被模仿、可以被複製的。希望你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進步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