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是什麼?是主導嗎?還是造著自己的意思就是引導?什麼場合適合引導?誰需要引導?我想接下來就來講講這兩天的學習收穫與感觸。
先來談談是什麼契機讓我想上這門引導課,主要是因爲我覺得人與人的對話,很不容易,開會總會有動力的影響、立場的影響,但團隊怎麼樣可以好好對話到有共識,已是不容易了,社工也期待被在乎、理論上議題也得前進,如何讓自己再更客觀地透過提問或引導的方式,讓我的社工夥伴們感到自然、輕鬆地去思考、整理,而有所產出與收穫,也是我更在乎的。
於是,我今年初就已報名了宋豪軒老師這兩天的引導技術的課程,我覺得挺有收穫的、感觸的,同時也給了我一些提醒在引導上的提醒,在協助一群人順利討論對他們而言重要的話題,在溝通的過程中能「打開耳朵聽」、「真誠的理解」彼此,一起建立共識,我印象深刻的是要專注彼此關心的利益,而不是立場,就讓我想到我們人常常在溝通或表達的時候很常以自己的立場在與別人說話,我認為…我覺得…有的時候好像要爭個對錯、好與不好、或是你死我活;更多的時候我們也以為自己常常在問問題,覺得我在讓對方反思阿,但卻因為方式不對變成了質問或是變成想要改變對方,其實往往是傷害了雙方的關係而不自知;另一個是真誠的尊重,這詞看起來很簡單,你有想過我們平常做到的尊重是什麼嗎?是允許對方與你不同的尊重,還是要對方順從才是尊重呢?這些心法是需要放在心上的。同時很喜歡老師這兩天用引導技術或是體驗的方式在授課,讓我理解到原來引導技術是可以讓複雜的東西變得容易,甚至還能一起共創。
這兩天不斷地體驗引導技術、流程規劃,從設定焦點問題、到成果目標、體驗目標,一個未知的議題由淺入深的引導共創與討論,如何引導團體,從無到有、到多、到深、再到好的歷程,我才發現原來常常不管是在討論或是會議,好像一有議題我們就會期待要快速思考到結果,卻忘記前面也沒有機會讓大家擴展或發散思考,加上每個人思考所處的階段不一樣,因此難以往下走,印象最深的是思考的歷程四階段:收集線索、整理理解、分析洞見、發想選項、產出結果,一段從發散思考到彼此震盪整理、深入、收斂到最後產出。
老師用石頭湯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是引導技術,並將它圖像化,這兩天上完引導課,而我對引導技術的圖象,是引導有其架構與技巧,引導師身上有其技術,目的在於除了協助團隊一起找到答案外,也會關注成員的狀態,引發團隊思考目前的處境,一起從模糊、複雜的情形,去思考、釐清、整理,最後找到答案的過程,引導師從來不是主角,但卻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未來期許自己開始嘗試在自己的讀書會或是工作中。
回覆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