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計程車司機都有故事。
本書作者畢德歐夫(筆名),是一位理財作家,臉書粉絲專頁約有3萬多位追蹤,也定期有舉辦實體理財課程,時常滑FB的人應該多少都對這名字有些印象。他在台北很常搭計程車移動,也時常與計程車司機互動與對話,並將比較印象深刻的內容分享在他的粉專,這本書即是將對話中的精華整理後而誕生的作品。
有的人開車,是為了離夢想更接近
預計遠赴北歐進修藝術領域的大學生,雖然原生家庭在他求學路上供應無虞,仍利用寒暑假等空檔時間開Uber,為的是能挑踏實地,增加社會歷練,也多一些未來工作時能運用的資金。
從銀行轉到保險業的雙寶爸,讓太太在家專心照顧小孩,為了成為家庭堅實的後盾,利用見客戶的空檔開車賺錢。
有的人開車,是因為在這份工作中找到了樂趣
當初迫於房價而從新店搬到桃園的大姊,不僅不覺得委屈,反而覺得機能跟物價都讓人滿意,開車養家綽綽有餘,還能藉由跑長途順便到外縣市遊山玩水,心中期望著能開車開到七十歲。
不加入平台也不開離峰時段的大哥,靠著自己無微不至的服務,累積了許多出手大方的老客戶,時時指名他包車跑遠程,不僅收入遠超工時相近的同行,工作也像與朋友敘舊一樣開心。
有些人開車,是因為迫不得已
別有專長的中年男子,因為最愛的另一半罹患需常跑醫院的嚴重罕病,只好選擇開車這樣的彈性工作,隨時都能準備接送。
軍官退休的耳順大叔,看著有著正當工作的下一代,依然因為扛不起高房價而只能婚後住老家,忍不住挪出退休後的悠閒時光,想給孩子更多的本錢。
白手起家的前幼教老師,因為幼教圈的薪水實在太低,房價高漲下要做些小生意也不容易,只好和另一半開著同一台車當司機,一人花一半的時間顧小孩。
還有許多在人生的下半場,因為賭博輸光家產、跟風買股票蝕光老本、或是幫人作保導致積蓄全無的辛苦人們,當年應該都沒有想到自己會有把開車當工作的這一天。
回歸到財富管理
畢德歐夫畢竟是理財作家,在每一篇的故事後也都做了一小段以理財為出發點的小結。很多人都具有正確的理財的知識與概念,也知道什麼樣的做法很可能失敗或搞得傾家蕩產,但人們卻時常在實踐的路上頻頻脫軌,做出不理性的決策。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沒看過夠多的「實例」,無法對錯誤理財造成的惡果產生足夠的恐懼,總覺得自己可以僥倖。而收錄於本書的運將故事們,就是作者希望讓大家看見的實例,希望讀者能夠認真思考,自己是否真的要重蹈覆轍。
結語
雖然本書的主觀意識相當濃厚,有些觀點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認同,但他還是道出了不少現代人不想,卻又不能不承認的社會殘酷。舉例來說,看現在買房靠長輩金援的比例就知道,未來真正的白手起家會越來越困難,因為年輕人背後的家族實力,都會發揮很大程度的影響力。
還有,年輕時所認為的安全退休金額,隨著物價的成長越來越不安全,而且很多時候沒有工作就代表著更多的花費,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想靠著月退俸安養終老的人相當焦慮的原因。以及,這世界上很多人持續做著沒那麼愛的工作,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人生球場上的角色是要打好犧牲打,讓下一棒的孩子有機會活出真我,成功得分。
這是一本有點特別的理財規劃小品書籍,有需要的讀友們可以考慮翻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