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與再養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真的需要妳幫忙…拜託啦…」同事略帶懊惱和無奈地告訴自己。


案子進展不順利、交辦事項完成的不夠及時,以及測試過程時間過於冗長又看不到進展…等等諸多因素,變成了讓工作氣氛生變的主要原因。

而這些事情會發生的前提就是,我不夠好。
縱使擁有學歷也讓自己像是個空有頭銜的冒牌貨。

不夠好、不夠好、不夠好。
還不夠努力,還有時間喘息,那麼就是沒有盡力。


於是我們的情緒越來越敏感,任何風吹草動,隨意出口的一句話,不論有意無意,帶有善意或是帶有惡意都過度解讀,我們把自己困在完美主義的高塔裡,苛求、逼迫、威脅自己。我們沒有退路,除了好只能更好,一旦有小失誤就即刻被放大,不停地指責自己,都是自己的錯,如果可以這樣,如果可以那樣,那麼今天就不會讓別人失望。


失望。


如果父母是我們的主養育者,形塑了我們對於自己的認知以及看法。那麼此時此刻,我們正在讓對自己失望這件事,變成我們的再養育者。

那,誰可能變成我們的再養育者?
是過去的師長?父母拿孩子跟別人比較的模樣?朝夕相處的伴侶還是那些不夠好所帶來的失望?

如果事實上我們已經「夠好了」呢?


—————————————————————————————————

在與原生家庭保持距離之後,認知到了只要是能夠引起情緒感知的事情,大概都有機會成為所謂的「再養育者」。老實說也曾經迷惘,那些迷惘的日子大概就像一個迴圈。

提出邀約、赴約糾纏、回家。
然後重複。

除了那些職場上的人與人之間,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伴侶大概就是影響最主要、最淺移默化的「再養育者」了。


時間是潮汐。


潮汐會將我們越推越遠嗎?


我們會不會隨著潮汐迷失在關係裡,忘記只是想要最單純的支持而已?
忙碌是潮汐,相處是潮汐,不經意脫口而出的話也是潮汐。

於是面對彼此,對於要說出口的話就得戰戰兢兢了嗎?
還是適時的表達意見,觀察對方的反應跟感受
即時的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才是上策?


真正重要的,仍然無法用眼睛察覺。
只有在忘記要好好相處,失去初衷的時候,才會一蹋糊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年歲雜炊指南的沙龍
4會員
16內容數
年歲逐漸讓我們成長成自已喜歡的模樣。經歷的事情就像人生的雜炊。不細嚐那些情緒、思考以及對方的感受,我們還會找到想要的樣子嗎?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我還不是為你好。」 「你以後就會感謝我。」 「辛辛苦苦養你有什麼用?」 為什麼我會因為這些話語內疚不已?  
Thumbnail
★「我還不是為你好。」 「你以後就會感謝我。」 「辛辛苦苦養你有什麼用?」 為什麼我會因為這些話語內疚不已?  
Thumbnail
那些使自己失望的從來都不是自己。 而是忘記透過自問自答去找尋想要的模樣。
Thumbnail
那些使自己失望的從來都不是自己。 而是忘記透過自問自答去找尋想要的模樣。
Thumbnail
許多來到治療 室找我諮商的人,時常抱著極為矛盾的心情 。 一方面,當他們訴說著自己 在 原生家庭中所曾經歷的虐待、遺棄、疏忽,以及種種不合理的管教時,他們的眼神似乎都在殷切詢問我:「 會發生這些,並不是我的錯,對吧?! 」 然而,我卻又可以從他們種種令人心疼與鼻酸的故事中....
Thumbnail
許多來到治療 室找我諮商的人,時常抱著極為矛盾的心情 。 一方面,當他們訴說著自己 在 原生家庭中所曾經歷的虐待、遺棄、疏忽,以及種種不合理的管教時,他們的眼神似乎都在殷切詢問我:「 會發生這些,並不是我的錯,對吧?! 」 然而,我卻又可以從他們種種令人心疼與鼻酸的故事中....
Thumbnail
我們很容易認為,一個人自我價值感高 是因為這個人有很多優點和成就 而一個人自我價值感低,是因為他的缺點與不足 這是一個最常見的誤解。 其實,我們很容易發現,身邊一些熟識的朋友 外在條件看起來很好很優秀 但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辦法欣賞自己的好,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一般來說 以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我們很容易認為,一個人自我價值感高 是因為這個人有很多優點和成就 而一個人自我價值感低,是因為他的缺點與不足 這是一個最常見的誤解。 其實,我們很容易發現,身邊一些熟識的朋友 外在條件看起來很好很優秀 但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辦法欣賞自己的好,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一般來說 以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操控是以貶低孩子的姿態來得到想要的自尊 雖然我們都聽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家長心中都是這種 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期待 意思就是 若我沒有認同你是好的 不管你在社會上做出什麼成就 我都可以來貶低你跟把你的尊嚴踩在腳下 父母自己的生命經歷不見得能夠讓他們自我認同
Thumbnail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操控是以貶低孩子的姿態來得到想要的自尊 雖然我們都聽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家長心中都是這種 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期待 意思就是 若我沒有認同你是好的 不管你在社會上做出什麼成就 我都可以來貶低你跟把你的尊嚴踩在腳下 父母自己的生命經歷不見得能夠讓他們自我認同
Thumbnail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乎...
Thumbnail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乎...
Thumbnail
記得那種感覺嗎?那種腦袋好多事情,或是令人高興或是讓人壓抑,那些計劃跟各式各樣的概念,通通像是洗衣機裡頭的漩渦,攪和在一起。
Thumbnail
記得那種感覺嗎?那種腦袋好多事情,或是令人高興或是讓人壓抑,那些計劃跟各式各樣的概念,通通像是洗衣機裡頭的漩渦,攪和在一起。
Thumbnail
每天可以抱怨的事情,多到像山一樣高,但,同樣的事情,同樣的狀態,一直發生到底是為什麼?我們都忘了,這些事情的關鍵,就是唯一交會點,只有自己,那麼,怎麼會是先去抱怨事情呢?
Thumbnail
每天可以抱怨的事情,多到像山一樣高,但,同樣的事情,同樣的狀態,一直發生到底是為什麼?我們都忘了,這些事情的關鍵,就是唯一交會點,只有自己,那麼,怎麼會是先去抱怨事情呢?
Thumbnail
只讓別人看見自己好的一面時,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會趨向認知一致,傾向忽略身體的感覺,認為自己就像是相片看起來一般開心。 「但鏡頭底下的人生才是百態,有暴力與挫折、粗魯與醜陋、臭味與辛酸,那些不會端上台面的,才是尋常生活。」
Thumbnail
只讓別人看見自己好的一面時,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會趨向認知一致,傾向忽略身體的感覺,認為自己就像是相片看起來一般開心。 「但鏡頭底下的人生才是百態,有暴力與挫折、粗魯與醜陋、臭味與辛酸,那些不會端上台面的,才是尋常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