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的輕軌車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圖/文 林胤宏

這篇文章我們來看里昂怎麼規劃跟設計輕軌車站的。由於我個人很喜歡里昂輕軌列車的外型設計,所以拿他的大頭照來當片頭照片。拍這張照片的時候,列車駕駛還特別停下來讓我拍個夠,真是個可愛的城市。

raw-image

↑ 這是個最典型的輕軌車站,設置於路中央,側式月台,雙方向月台位於路口的同一側。可以注意的是,輕軌的月台設施幾乎都採用透明的建材,透過視覺穿透性,擴大月台空間感受以及增加候車旅客的安全感受,這個規則似乎已經變成現代輕軌與公車候車亭不變的真理了。里昂連屋頂也採用透明的方式增加採光。

raw-image

↑ 候車亭裡頭最重要的就是椅子啦,里昂市採用木頭的椅面,雖然坐起來比較舒服,看起來也比較高雅,但是清潔跟維修的成本也就比較高了,像照片裡頭被坐斷這一根,修理起來得花不少錢。

raw-image

↑ 候車亭另一個重要的設施是資訊系統跟自動售票機,大家可以看看他們資訊排列跟呈現的方式。最上方咖啡底白字,是路線與車站名稱。中間一大片資訊由左而右依序是道路圖、大眾軌道運輸路網圖、車站附近街道圖。地圖上面那一條長長扁扁的,左半部是沿線車站列表,右半部是乘車注意事項。地圖左手邊是緊急通話按鈕,再過去是自動售票機,緊急通話按鈕上方是車站監視器,再往上是動態列車資訊系統。

資訊呈現的方式都儘量用圖示、數字來表示,希望克服語言的隔閡。比較起來,台灣車站常見的「往月台」「松山新店線」「搭乘台鐵往下」「搭承高鐵請由北側出口出站」這種文字式的指標,就算加註了英文,比起圖示標誌,我覺得外國人還是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才能理解。

raw-image

↑ 這是動態列車資訊系統,大家可以跟巴黎的系統比較看看,這樣的資訊呈現方式,是不是一看就比較能夠理解呢?

raw-image

↑ 這是沿線的車站示意圖,箭頭所指的是現在所在車站,線條下方則列車相關的交通設施,例如轉乘停車場、交會的捷運路線、長途鐵路車站等等。

raw-image

↑ 這是車站的緊急通話按鈕,由於輕軌車站幾乎都是無人車站,所以一旦遇到緊急事故,就用這個按鈕跟行控中心聯絡,中心人員再根據監視器畫面做出適當判斷。

raw-image

↑ 這邊也列出來了輕軌的營運班距,大約是7到10分鐘一班。

這邊要岔開話題一下,前一陣子在PTT上,有針對公車捷運(BRT)跟輕軌(LRT)一陣很精彩的論述,其中有個觀念在這邊必須要釐清的。有人認為,同樣的運量需求下,公車載的人雖然比較少,但是可以透密集發車的方式,來滿足運量需求,而且密集發車還有個優點,就是班距可以縮小,旅客隨時有車,所以公車捷運可以取代輕軌。

事實上這有兩個盲點,第一,公車專用道的容量瓶頸不在路段,而是在車站,如果過份密集發車,會像台北市公車專用道一樣,後方的公車必須等前方公車上下完旅客、停完紅燈離開站區後,才能夠進站上下旅客的情況,其實營運的效率是變低的。

第二個盲點,就是優先號誌對於其他道路會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如果過份密集發車,動不動就有一台公車觸動優先號誌,那橫向道路就不用亮綠燈了。研究顯示,單向三分鐘左右的班距,是實施優先號誌而不會影響道路交通太多的一個門檻。所以如果希望把班距維持在三分鐘以上,同時滿足運量需求,則必須用容量較大、可以聯結的輕軌列車,這個是公車捷運的車輛所辦不到的。

結論呢,就是一個觀念,路面運作的大眾運輸系統,班距密集不一定好,合理的候車時間配合上準時的抵達與出發時間,才是大眾運輸應該努力的目標。

raw-image

↑ 回到話題,月台的地板上有亮燈,不是列車進站指示燈喔,而是跟巴黎一樣,車站位置顯示燈。

raw-image

↑ 車站設施跟車道之間,一定要留有50cm左右的安全空間,車道空間才能充分利用,也才能夠避免意外發生,大家可以量量看,台北市公車專用道站台的欄杆跟車道的距離有多少。

raw-image

↑ 輕軌和捷運從使用者的感受,有個很大的不同,就是無障礙空間。捷運車站即使有電梯,也還是得繞來繞去的,從月台層到了穿堂層,出電梯後還得找下一個往地面層的電梯,而且還不是每個出口都有電梯到地面層。輕軌設置在地面上的特性,配合月台的坡道,可以讓行動不便人士很方便地進出車站跟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raw-image

↑ 這是列車靠站後,車門開啟的樣子,這個車門因為是第一節的關係比較窄,其他的車門更寬,這樣的設計是不是很便利上下車呢?

raw-image

↑ 這個是輕軌車站旁邊的行人穿越道,採用號誌控制,但是號誌桿設置在穿越道旁邊,鋪面也沒有明顯的變化,只有一條反光鈕組成的警示帶,是我覺得比較不完善的地方。大家可以跟下面的德國行人穿越道做個比較。

raw-image

↑ 德國的行人穿越道,在穿越輕軌的軌道時,有不一樣的鋪面,號誌桿也設置在穿越道中心線,號誌上方有蜂鳴器,會發出聲音引導視障人士在安全的路徑通過。

raw-image

↑ 這是整個車站的全貌。

raw-image

↑ 里昂是法國第一個實施公共腳踏車的城市,幾個大的輕軌車站旁邊都設有公共腳踏車站,使用方式我在上一篇有說明過了,就不再贅述。當歐洲的城市很認真地把腳踏車當作整個通勤旅次鍊的一環時,台灣還是把腳踏車定位為休閒運具,是讓人覺得還要繼續努力的地方。

最後我再放幾個不同的車站,看看輕軌車站多采多姿的規劃與設計方式。

raw-image

↑ 位在火車站底下,還可以轉乘捷運的輕軌車站。

raw-image

↑ 位在小巷子裡,教堂樓梯前就是月台的輕軌車站。

raw-image

↑ 位在大學校園裡,充滿時尚感的輕軌車站。

里昂的輕軌車站型式雖然沒那麼其他城市大膽奔放,但是散發著時尚與高雅質感的建築型式,仍然讓人印象深刻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從歐洲看台灣交通
4會員
56內容數
從德國留學經驗,檢視台灣交通,分享個人看法
2011/09/11
巴黎輕軌T2線位在巴黎市西邊的郊區,整條路線呈南北走向串連塞納河西岸的住宅區,路線全長11.3km,設有13個車站,其中頭尾兩個車站可以轉乘巴黎大眾運輸的捷運與通勤鐵路,功能定位很像新北市的環狀線跟高雄的輕軌臨港線。這條路線從1997年開始營運,年運量有一千九百萬人次。
Thumbnail
2011/09/11
巴黎輕軌T2線位在巴黎市西邊的郊區,整條路線呈南北走向串連塞納河西岸的住宅區,路線全長11.3km,設有13個車站,其中頭尾兩個車站可以轉乘巴黎大眾運輸的捷運與通勤鐵路,功能定位很像新北市的環狀線跟高雄的輕軌臨港線。這條路線從1997年開始營運,年運量有一千九百萬人次。
Thumbnail
2011/08/31
巴塞隆納是我見過最有創意的輕軌都市,他的軌道跟車站不像德國一樣的制式化,而是充分發揮了輕軌因地制宜的特性,不管在單軌路段、寬闊的中央大道、快慢車分離的主要道路、與捷運交會的道路,都有其相對應的規劃與設計方式。
Thumbnail
2011/08/31
巴塞隆納是我見過最有創意的輕軌都市,他的軌道跟車站不像德國一樣的制式化,而是充分發揮了輕軌因地制宜的特性,不管在單軌路段、寬闊的中央大道、快慢車分離的主要道路、與捷運交會的道路,都有其相對應的規劃與設計方式。
Thumbnail
2011/08/31
今天來跟大家介紹巴黎輕軌T3線。這條線顧名思義是巴黎的第三條輕軌路線,也是最具有象徵意義的一條路線。怎麼說呢,前面兩條T1、T2,甚至後來的T4,要不位於郊區,要不就是將既有鐵道改建成輕軌,作為市區大眾運輸的重要性與代表性,對於民眾感受而言,都比較不那麼直接。
Thumbnail
2011/08/31
今天來跟大家介紹巴黎輕軌T3線。這條線顧名思義是巴黎的第三條輕軌路線,也是最具有象徵意義的一條路線。怎麼說呢,前面兩條T1、T2,甚至後來的T4,要不位於郊區,要不就是將既有鐵道改建成輕軌,作為市區大眾運輸的重要性與代表性,對於民眾感受而言,都比較不那麼直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喜歡電車的速度,比走路快一點又不那麼快,深入小巷與街道,剛剛好的速度看城市。
Thumbnail
喜歡電車的速度,比走路快一點又不那麼快,深入小巷與街道,剛剛好的速度看城市。
Thumbnail
大眾運輸的指標系統作為設施與使用者溝通的媒介,設計上必須清楚、易懂,才能將適當的資訊在適當的地點透過適當的方式傳達給使用者。
Thumbnail
大眾運輸的指標系統作為設施與使用者溝通的媒介,設計上必須清楚、易懂,才能將適當的資訊在適當的地點透過適當的方式傳達給使用者。
Thumbnail
輕軌運行時所需要的號誌,除了前篇文章提到的「行車號誌」之外,還有因應路口號誌控制所需的特殊號誌。這些特殊號誌不一定直接關聯到行車安全,但是卻可以提高輕軌運行跟平面路口的整體運作效率。由於各地需求特性不同,輕軌特殊號誌在不同的國家,甚至不同的城市,都有不同的顯示方式,
Thumbnail
輕軌運行時所需要的號誌,除了前篇文章提到的「行車號誌」之外,還有因應路口號誌控制所需的特殊號誌。這些特殊號誌不一定直接關聯到行車安全,但是卻可以提高輕軌運行跟平面路口的整體運作效率。由於各地需求特性不同,輕軌特殊號誌在不同的國家,甚至不同的城市,都有不同的顯示方式,
Thumbnail
這是輕軌嗎?可是他的軌道為什麼在中間,而且只有一根?而且頭上的架空線不見了! 這是公車嗎?可是為什麼車廂這麼長?而且中間還放了一個軌道? 這就是近幾年來新發展出的系統,
Thumbnail
這是輕軌嗎?可是他的軌道為什麼在中間,而且只有一根?而且頭上的架空線不見了! 這是公車嗎?可是為什麼車廂這麼長?而且中間還放了一個軌道? 這就是近幾年來新發展出的系統,
Thumbnail
輕軌可以視為很多節的公車。事實上在大眾運輸發展歷史中,輕軌的前身--路面電車,還是公車的前輩。在人類還沒發明橡膠輪胎跟汽油引擎之前,路面電車已經在歐洲的城市裡擔任起大眾運輸的任務了。在德國,輕軌跟公車的站牌是同一種造型,就是承襲這樣的發展過程的結果。
Thumbnail
輕軌可以視為很多節的公車。事實上在大眾運輸發展歷史中,輕軌的前身--路面電車,還是公車的前輩。在人類還沒發明橡膠輪胎跟汽油引擎之前,路面電車已經在歐洲的城市裡擔任起大眾運輸的任務了。在德國,輕軌跟公車的站牌是同一種造型,就是承襲這樣的發展過程的結果。
Thumbnail
「單軌系統」繼捷運、輕軌、公車捷運之後,成為近幾年台灣軌道規劃界新流行的技術型式。有關這套系統的發展歷史與技術特性,有機會再來作仔細的介紹。這邊先著重在民眾最關心的主要課題與解決方法,讓大家對這套系統有更清楚的認識。
Thumbnail
「單軌系統」繼捷運、輕軌、公車捷運之後,成為近幾年台灣軌道規劃界新流行的技術型式。有關這套系統的發展歷史與技術特性,有機會再來作仔細的介紹。這邊先著重在民眾最關心的主要課題與解決方法,讓大家對這套系統有更清楚的認識。
Thumbnail
輕軌多面向的特性,讓每個人聽到「輕軌」兩個字的時候,往往腦海浮現的是不一樣的系統型式,造成討論時的混淆。這篇文章將說明幾個比較常被混淆的輕軌概念。
Thumbnail
輕軌多面向的特性,讓每個人聽到「輕軌」兩個字的時候,往往腦海浮現的是不一樣的系統型式,造成討論時的混淆。這篇文章將說明幾個比較常被混淆的輕軌概念。
Thumbnail
假日,因為媽媽去工作,我們在家也很無聊,爸爸提議要下午出去走走透透氣,於是就選擇了過彎小站-山佳車站。
Thumbnail
假日,因為媽媽去工作,我們在家也很無聊,爸爸提議要下午出去走走透透氣,於是就選擇了過彎小站-山佳車站。
Thumbnail
高架鐵道多半因高度及隔音牆等因素,不易安排鐵道攝影,但在台鐵屏東線,卻有著麟洛車站這個特例-高度偏低、無隔音牆、周遭空曠等條件,造就即使是站外往上拍,也能清楚拍到列車通過的高架車站。
Thumbnail
高架鐵道多半因高度及隔音牆等因素,不易安排鐵道攝影,但在台鐵屏東線,卻有著麟洛車站這個特例-高度偏低、無隔音牆、周遭空曠等條件,造就即使是站外往上拍,也能清楚拍到列車通過的高架車站。
Thumbnail
里昂舊城是個有味道的地方,撇開歷史上的政經地位不說,現在的舊城區仍是充滿風情的一區,從轉個彎就進入到大樓和大樓間的“地道“到巷弄間斑剝的店招,還有現代的彩繪,都叫人心醉。
Thumbnail
里昂舊城是個有味道的地方,撇開歷史上的政經地位不說,現在的舊城區仍是充滿風情的一區,從轉個彎就進入到大樓和大樓間的“地道“到巷弄間斑剝的店招,還有現代的彩繪,都叫人心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