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鬧了 無薪假怎麼變曠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知名「繼光香香雞」一蔡姓前員工提告,公司因為疫情實施無薪假,他依勞資協議要求資遣,公司卻以曠職為解雇,使得他新到任公司質疑他的工作能力及品行,氣得對繼光香香雞提告求償資遣費。

一審台中地方法院日前判決蔡男勝訴,繼光香香雞總公司香繼光股份有限公司應給付蔡男9萬4136元,並發給服務證明書。可上訴。

https://www.istockphoto.com

https://www.istockphoto.com


裁判字號: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111 年度勞訴字第 196 號民事判決

原告主張

  1. 原告自106年5月22日起受僱於被告,月平均工資為41,000元。兩造於110年5月31日簽訂「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約定原告自110年6月1日起至110年8月31日止,配合被告變更工作時間及方式。
  2. 原告於110年7月12日通知被告,依系爭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最後工作日為110年8月10日,被告應依同條項約定給付資遣費及預告期間工資。
  3. 詎被告以原告無正當理由繼續曠工3日或1個月內曠工達6日為由,於110年8月19日以太平宜欣郵局第456號存證信函向原告表示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尚積欠原告資遣費86,556元、預告期間工資41,000元、全勤獎金1,139元、109年2月工資差額2,527元及109年4月工資差額5,053元。
  4. 且被告以不發給資遣費等方式強迫原告勞動,甚至於訴訟中以不實言論貶損原告,不法侵害原告之名譽及人格權,致原告受有精神上之痛苦,自得請求被告賠償300,000元之精神慰撫金。〈這個主張先打個❓〉
  5. 以上合計436,275元。爰依兩造間勞動契約、系爭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勞動基準法第19條、第14條第4項準用第17條第2項、類推適用第16條、民法第195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並聲明:

㈠被告應給付原告436,275元及自110年9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㈡被告應發給原告如附件所示之服務證明書。

㈢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被告則以

  1. 被告於110年6月1日之實施暫時縮減工時之措施屬合法正當,亦有其必要,且經原告同意,自無違法之情。
  2. 對原告暫時縮減工時期間僅至110年6月30日,被告於110年7月8日更通知全公司員工可不減班休息,原告未因上開措施受有損害,自不得依系爭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及勞動基準法第14條第1項第6款規定終止勞動契約,兩造間勞動契約既經被告依勞動基準法第12條第1項第6款規定終止,原告自無從主張資遣費、預告期間工資及全勤獎金。〈可以單方說變就變嗎❓〉
  3. 109年2月工資2,527元部分,同意補償;109年4月工資5,053元部分,業於109年5月20日補償,原告請求無理由。
  4. 原告依侵權行為請求精神慰撫金部分,未見有相關事證證明,亦無從證明與本案之關聯性,被告依法主張權利,並無不法性,亦無任何侵害原告人格法益之行為與結果。本件應屬財產權糾紛等語,資為抗辯,

並聲明:

㈠原告之訴駁回。

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https://www.istockphoto.com

https://www.istockphoto.com


兩造不爭執之事實

  1. 原告自106年5月22日起受僱於被告。
  2. 兩造於110年5月31日簽訂系爭協議書。
  3. 原告於110年7月12日通知被告,依系爭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
  4. 被告以原告無正當理由繼續曠工3日或1個月內曠工達6日為由,於110年8月19日以太平宜欣郵局第456號存證信函向原告表示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

本件兩造爭執之點

  1. 原告主張依系爭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有無理由?
  2.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資遣費86,556元,有無理由?
  3.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預告期間工資41,000元,有無理由?
  4.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全勤獎金1,139元,有無理由?
  5.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09年2月工資差額2,527元,有無理由?
  6.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09年4月工資差額5,053元,有無理由?
  7.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精神慰撫金300,000元,有無理由?
  8. 原告請求被告發給如附件所示之服務證明書,有無理由?

法院心證

原告主張依系爭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有無理由?

  1. 系爭協議書第1條第1項約定:「乙方(即原告)自110年6月1日起至110年8月31日止,配合甲方(即被告)變更工作時間及方式:採每日8小時,每週2日有薪休假,每月6日無薪休假;薪資為31,121元,全勤獎金1,000元」、
  2. 第2項約定:「“實施期間乙方得隨時終止勞動契約”,此時,甲方仍應比照勞動基準法、勞工退休金條例規定給付資遣費,但符合退休資格者,應給付退休金」、
  3. 第5項約定:「實施期間甲方營運(如公司產能、營業額)如恢復正常,甲方應立即回復雙方原約定之勞動條件,不得藉故拖延」。

⛛經查,兩造於110年5月31日簽訂系爭協議書,約定原告自110年6月1日起至110年8月31日止,配合被告變更工作時間及方式;嗣原告於110年7月12日通知被告,依系爭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最後工作日為110年8月10日,有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離職申請單、離職交接程序單附卷可稽。

⛛被告雖辯稱已於110年7月8日單方終止系爭協議書之約定云云,然為原告所否認,且其抗辯情節與證人即被告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吳宗憲所證述及於110年7月8日寄發各部門主管之電子郵件所記載「即日起原減班休息6天將調整為3天」等內容有悖,難以採信

⛛是系爭協議書所示之無薪假措施仍在實施期間,原告於110年7月12日通知被告,依系爭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終止兩造間勞動契約,自屬有據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資遣費86,556元,有無理由?

按勞工適用本條例之退休金制度者,適用本條例後之工作年資,於勞動契約依勞動基準法第十一條、第十三條但書、第十四條及第二十條或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終止時,其資遣費由雇主按其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發給二分之一個月之平均工資,未滿一年者,以比例計給;最高以發給六個月平均工資為限,不適用勞動基準法第十七條之規定,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2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兩造間之勞動契約既係依系爭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終止,原告自得按上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資遣費。

⛛經查,原告自106年5月22日起受僱於被告,迄至110年8月10日止,期間共計4年2月又20日,而原告主張於勞動契約終止前6個月之平均工資為41,000元,復有工資清冊在卷可佐,故原告請求被告給付86,556元之資遣費【計算式:41,000×{4+〔(2+20/30)÷12〕}×1/2=86,556,元以下四捨五入】,即屬有理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預告期間工資41,000元,有無理由?

  1. 按依勞動基準法第14條第1項第6款規定,或依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而終止勞動契約,並無準用勞動基準法第16條預告期間工資之明文,且勞工以雇主違反勞動契約或勞工法令,或勞雇雙方協商暫時性減少工作時間及工資為由,得自行決定何時行使終止權,在其主張終止之前,因雙方勞動契約仍屬有效存在,勞工本得請求雇主繼續給付工資,無以預告期間加以保障之必要。
  2. 故本件原告依系爭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主張終止兩造勞動契約關係,應無類推適用勞動基準法第16條之必要
  3. 況勞工依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既得不經預告主動終止勞動契約,要無所謂「預告期間」之問題”。則原告請求被告給付預告期間之工資41,000元,於法未合,不應准許。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全勤獎金1,139元,有無理由?

兩造約定之工資項目雖有全勤獎金,惟原告於110年8月未足月提供勞務,被告自不須給付全勤獎金。原告所引勞動部104年5月27日勞動條4字第1040130878號函釋,係針對育嬰留職停薪,與本件情形不同,無適用餘地。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09年2月工資差額2,527元,有無理由?

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9條定有明文。被告就原告主張之109年2月工資差額2,527元部分,於111年3月11日具狀為認諾之意思表示,依前揭說明,應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09年4月工資差額5,053元,有無理由?

按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勞動基準法第22條第2項本文定有明文。

⛛經查,被告在發給109年4月工資時,因該月有無薪假4日,以特殊事假32小時之方式,逕扣原告工資5,053元,被告雖於109年5月20日返還5,053元,但扣減特別休假8.5小時及加班補休23.5小時,有工資清冊、計算方式、員工薪資表附卷可參,堪認被告實際上仍未給付上開工資,是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09年4月工資差額5,053元,為有依據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精神慰撫金300,000元,有無理由?

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民法第18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一般咸認侵權行為成立要件有

⑴須有侵權行為;

⑵須侵害他人權利或值得保護之利益;

⑶侵害行為須為不法;

⑷須被害人受有損害;

⑸侵害行為與被害人之損害間須有因果關係;

⑹侵害人須有故意或過失;

⑺侵害人須有責任能力。

又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民法第195條第1項亦有明文。

本條人格權保障規定,係屬“上開侵權行為得請求非財產上損害之特別規定”,自仍應受上開侵權行為成立要件之限制

原告雖主張被告以不發給資遣費等方式強迫勞動,致原告受有精神上之痛苦,請求損害賠償,

⛛惟查本件為原告請求資遣費等因勞僱關係之紛爭,應屬財產權紛爭,核與人格權無涉,原告復未能具體主張其得對被告請求精神慰撫金之依據。是此部分原告請求給付精神賠償,亦非有據。


原告請求被告發給如附件所示之服務證明書,有無理由?

按勞動契約終止時,勞工如請求發給服務證明書,雇主或其代理人不得拒絕,勞動基準法第19條定有明文。

⛛經查,本件兩造間勞動契約已於110年8月10日經原告依系爭協議書第1條第2項約定合法終止,業如前述,勞動基準法第19條乃基於雇主在勞動關係終止後依誠信原則所發展,其目的在於落實憲法上保障勞工工作權之核心價值,並為強制性規定,該法第19條及其施行細則並未規定服務證明書之應記載事項,本院審酌雇主應發給勞工服務證明書之目的乃在於證明勞工在原工作所獲得之工作經驗、職位、待遇等事項,再參酌工廠法第35條第2項就工作證明書所規定之應記載事項,暨考量就業保險法第25條第4項所定有關離職證明文件所應記載事項包括「申請人姓名、投保單位名稱及離職原因」,認原告請求被告發給如附件所示之服務證明書,並無不當,應為可取


小結

「無薪休假(減班休息)」不是法律名詞,更不是雇主可以恣為的權利。

雇主如因受景氣因素影響,致有與勞工協商減少工時及工資之必要時,因涉及勞動契約內容變更,應取得個別勞工同意,勞工亦可不同意。勞資雙方既已合意應依變動後之契約約定辦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鄒靜修的沙龍
176會員
500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鄒靜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1/31
春節期間不要用發紅包替代加班費,發紅包是民間習俗,給加班費是勞基法規定,一碼歸一碼。 114年國定假日是農曆除夕、春節(大年初一至初三)4天 (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及1月31日)。 依勞基法第37條規定,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勞基法第39條)。 春節期間國定假日勞工可
Thumbnail
2025/01/31
春節期間不要用發紅包替代加班費,發紅包是民間習俗,給加班費是勞基法規定,一碼歸一碼。 114年國定假日是農曆除夕、春節(大年初一至初三)4天 (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及1月31日)。 依勞基法第37條規定,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勞基法第39條)。 春節期間國定假日勞工可
Thumbnail
2024/10/25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2024/10/25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某甲原為乙公司總經理,因遭乙公司董事長解除職務而心生不滿,竟於某日在網路知名論壇上散布不實訊息,稱乙公司銷售之肉鬆乃萊豬製成,造成乙公司銷售額銳減,員工在外亦遭受異樣眼光而精神痛苦。 那麼,乙公司是否可以向甲請求精神慰撫金之賠償呢?
Thumbnail
某甲原為乙公司總經理,因遭乙公司董事長解除職務而心生不滿,竟於某日在網路知名論壇上散布不實訊息,稱乙公司銷售之肉鬆乃萊豬製成,造成乙公司銷售額銳減,員工在外亦遭受異樣眼光而精神痛苦。 那麼,乙公司是否可以向甲請求精神慰撫金之賠償呢?
Thumbnail
知名「繼光香香雞」一蔡姓前員工提告,公司因為疫情實施無薪假,他依勞資協議要求資遣,公司卻以曠職為解雇,使得他新到任公司質疑他的工作能力及品行,氣得對繼光香香雞提告求償資遣費。 一審台中地方法院日前判決蔡男勝訴,繼光香香雞總公司香繼光股份有限公司應給付蔡男9萬4136元,並發給服務證明書。可上訴。 《
Thumbnail
知名「繼光香香雞」一蔡姓前員工提告,公司因為疫情實施無薪假,他依勞資協議要求資遣,公司卻以曠職為解雇,使得他新到任公司質疑他的工作能力及品行,氣得對繼光香香雞提告求償資遣費。 一審台中地方法院日前判決蔡男勝訴,繼光香香雞總公司香繼光股份有限公司應給付蔡男9萬4136元,並發給服務證明書。可上訴。 《
Thumbnail
諸葛不明,你留任何文字咱都砍 有意見去法院告咱,咱律師一定出庭,等你…… 你已經在公然毀謗了,有意見法院見,為了這種日以繼業騷擾,把咱眼睛搞到這樣,飛蚊症加黃斑部病變,還再變換各種方式繼續鬧場,還有沒有人性呀。 忍無可忍,想被告繼續留話栽贓。 你根本就是新訂戶,看不見本蛙文章,在那裏裝受害人。
Thumbnail
諸葛不明,你留任何文字咱都砍 有意見去法院告咱,咱律師一定出庭,等你…… 你已經在公然毀謗了,有意見法院見,為了這種日以繼業騷擾,把咱眼睛搞到這樣,飛蚊症加黃斑部病變,還再變換各種方式繼續鬧場,還有沒有人性呀。 忍無可忍,想被告繼續留話栽贓。 你根本就是新訂戶,看不見本蛙文章,在那裏裝受害人。
Thumbnail
女員工用LINE向公司請生理假竟被炒魷魚!譚姓女子去年到00國際有限公司任職,由於公司內部規定請假須「填寫紙本」,而譚女卻因2度「傳LINE請生理假」被解僱,她憤而向勞工局檢舉,該公司因此遭罰8萬元。事後,公司非但不認錯,還以商業及商譽損失為由反告譚女並求償30萬元,新北地院判決敗訴。 裁判字號:臺
Thumbnail
女員工用LINE向公司請生理假竟被炒魷魚!譚姓女子去年到00國際有限公司任職,由於公司內部規定請假須「填寫紙本」,而譚女卻因2度「傳LINE請生理假」被解僱,她憤而向勞工局檢舉,該公司因此遭罰8萬元。事後,公司非但不認錯,還以商業及商譽損失為由反告譚女並求償30萬元,新北地院判決敗訴。 裁判字號:臺
Thumbnail
蘋果新聞網報導,某科技集團旗下光電公司員工投訴,有主管在群組內發布「宣導防疫措施」,竟是要求無症狀及症狀輕微者不要去做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快篩。「因此你去快篩,結果確診,必須自己負責,不但沒薪水可領,且會害其他人員也沒有薪水可領」。還強調Omicron變異株確診者多輕症或無症狀,
Thumbnail
蘋果新聞網報導,某科技集團旗下光電公司員工投訴,有主管在群組內發布「宣導防疫措施」,竟是要求無症狀及症狀輕微者不要去做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快篩。「因此你去快篩,結果確診,必須自己負責,不但沒薪水可領,且會害其他人員也沒有薪水可領」。還強調Omicron變異株確診者多輕症或無症狀,
Thumbnail
台積電前採購處薛姓經理在職期間簽下競業禁止協議,離職後5個月就去中國半導體、晶圓代工公司任職,遭台積電求償,一、二審判賠新台幣250萬元,案經最高法院駁回上訴確定。 勞基法競業禁止相關法令規定 👉勞基法 第 9-1 條 未符合下列規定者,雇主不得與勞工為離職後競業禁止之約定: 💪思考1
Thumbnail
台積電前採購處薛姓經理在職期間簽下競業禁止協議,離職後5個月就去中國半導體、晶圓代工公司任職,遭台積電求償,一、二審判賠新台幣250萬元,案經最高法院駁回上訴確定。 勞基法競業禁止相關法令規定 👉勞基法 第 9-1 條 未符合下列規定者,雇主不得與勞工為離職後競業禁止之約定: 💪思考1
Thumbnail
員工殺人,我要賠? 員工因工作損害到別人權利,公司要不要一起賠償? 這標題乍看離我們生活一段距離,不好理解,不過其實前陣子的肥前屋判決,肥前屋老闆向安泰銀行、該分行襄理和林姓理專連帶求償,就牽涉到這個概念(僱佣人責任)。 先說些具體案例 損害發生了誰要負責 近年來最高法院減輕僱用人責任 要保護誰?
Thumbnail
員工殺人,我要賠? 員工因工作損害到別人權利,公司要不要一起賠償? 這標題乍看離我們生活一段距離,不好理解,不過其實前陣子的肥前屋判決,肥前屋老闆向安泰銀行、該分行襄理和林姓理專連帶求償,就牽涉到這個概念(僱佣人責任)。 先說些具體案例 損害發生了誰要負責 近年來最高法院減輕僱用人責任 要保護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