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小學電影節主題迎校慶——「我們」怎樣化為成長的力量?

【生命教育】小學電影節主題迎校慶——「我們」怎樣化為成長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在一月曾舉辦〈全校主題週:犀遊記〉的教育實踐,發現學生喜歡從小組合作、創意挑戰中學習,並從中發現他們潛藏的天賦與亮點。


適逢學校在五月40週年校慶,以「WE together」為主題,故為全級四年級學生舉辦一個名為「小學電影節!WE ARE電影大聯盟」的特色活動,電影的拍攝更以「我們」為題目,除與校慶主題緊密呼應外,更讓學生在團隊互動中裝備溝通、解難、合作、領導等能力。


師長們對「我們」的想法,正回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所需:

集眾之力,盡展所長,迎難而上,無懼風雨。


蔡碧蕊校長: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我們就是「在一起」,在那裡也不用分開。
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大家一起去努力解決。
我們,在同一個天空下,同坐一條船下,我們一起去努力,同舟共濟。


吳滿堂副校長:一群人的共同理念

「我們」,不僅代表一群人,而是一群人背後有一個共同理念。
欣喜看到同學們成長、學得更好、展現自信和自己的才華——這就是我們,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優秀的教學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


4A班主任梁鳳玲老師:有你有我有天父

「我們」就是在學校中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每一個成員的回憶,構成了的就是「我們」。
而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天父。在進行這個活動前,我向天父祈禱,因為我覺得學生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很害怕,也不知道會出現甚麼狀況,但在最後看到他們的表現和成果這麼優秀時,實在讓我感動和感恩萬分


4B班主任周麗霞老師:從別人角度理解及同行

「我們」是一個整體,不分你我。
很多時候可以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感受別人的想法、感受,去接納包容和體諒別人。


4C班主任陳洛晴老師:我們一起能成就更大的事

說起「我們」,我想起了兩句話,第一句話是:「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另一句話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我們」就是一個團隊的,當你跟其他人一起時,每個人都能夠有所貢獻,積少成多。
當每個人都能運用自己的強項,擅長的方向去貢獻,就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就更大的事,就如同我們這次活動一樣。


4D班主任麥雅靜老師:眼淚與掌聲的集體回憶

「我們」是代表一群人有團結、有力量、有被接納、有被欣賞,是充滿愛和充滿歡樂的群體。
在活動最後一天,看到小朋友的付出和才能被肯定。他們的眼淚和他們的掌聲編織出的回憶讓我十分難忘。
我相信這四天的活動,絕對可以培養學生擁有更正面積極的人生觀,以至他們更有力量去面對往後生活的種種挑戰。


4E班主任蔡穎欣老師:人與人的正向關係

「我們」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可以是自己和認識的人的關係,也可以是自己和陌生人之間的關係。
就像我製作的短片中,雖然清潔工人未必跟我有直接的關係,但他們也為我們無私地奉獻和付出。
所以我覺得「我們」這兩個字,就像人與人之間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生命教育統籌王玉梅老師:哪裡有愛哪裡有我們

有孩子說,「我們」的老師充滿很多的愛。
他們感受到,即使他們只是一個九歲的小孩子,他們也能切實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的付出。
我相信如果有「我們」的愛,即使是有挑戰,但學生也會願意繼續嘗試。


孩子在電影劇組中各盡其職,用心參與四天的拍攝活動

孩子在電影劇組中各盡其職,用心參與四天的拍攝活動

Together we conquer。

學校說,這是「小學電影節:WE ARE電影大聯盟」潛藏的生命信息。


凡用心走過的必留痕——
「我們」不一定成功,但「我們」必然成長。


以利物浦傳奇教練Bill Shankly的話作結:

“It may not be perfect, but it is good already.”
avatar-img
Why Not Education的沙龍
18會員
8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當開始真正愛自己時,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現在我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此刻我活在此時此地,日復一日,這就叫『滿足』。——「任何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事情,都是對我們成長的邀請。」
「我」字丟了一撇,成了「找」字。 你的人生中,那一撇代表甚麼? 商人說是金錢,政客說是權力,明星說是名氣,軍人說是榮耀,學生說是分數。 寫好一個「人」字,只需兩劃,但想好好做人,卻要一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甚麼是「人生意義」? 為甚麼要探索「人生意義」? 如何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 探索「人生意義」的第一步,不妨從思考「人的價值」的故事開始。 有一個演說家,在開始演講前,手裡高舉一張20美元的鈔票。他對著坐著的人提問:「誰人想要這20美元?」大家都紛紛舉起手來。
我當開始真正愛自己時,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現在我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此刻我活在此時此地,日復一日,這就叫『滿足』。——「任何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事情,都是對我們成長的邀請。」
「我」字丟了一撇,成了「找」字。 你的人生中,那一撇代表甚麼? 商人說是金錢,政客說是權力,明星說是名氣,軍人說是榮耀,學生說是分數。 寫好一個「人」字,只需兩劃,但想好好做人,卻要一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甚麼是「人生意義」? 為甚麼要探索「人生意義」? 如何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 探索「人生意義」的第一步,不妨從思考「人的價值」的故事開始。 有一個演說家,在開始演講前,手裡高舉一張20美元的鈔票。他對著坐著的人提問:「誰人想要這20美元?」大家都紛紛舉起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