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轉開曾寶儀的音頻,訪問李心潔?算了,藝人有啥好訪問的?再轉轉轉,轉到《理科PD》的音頻,又看到《李心潔專訪》,這是上蒼的暗示嗎?好吧,那今天就是這個了。

不凡的成就

播主提到李心潔不簡單,從歌手,演員,到現在編劇,導演—執導了一部紀錄片—,身份多變,每個角色都相當傑出,好像一直在進步中。接著提到受訪者到香港拍的一部鬼戲,讓她獲得了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

為繼女放棄事業

李心潔提到她之所以在事業高峰時毅然退出演藝圈,乃因她先生的小女兒—她的繼女。她先生結過一次婚,有一個小女兒,婚前他們三人一起去泰國玩,那時她一直要孩子叫她阿姨,可是孩子都不肯開口,一直到第三天,她走在前面突然聽到後面傳來那個小女孩怯懦的叫她:「媽媽」,她訝異之餘也意識到孩子可能很需要媽媽的愛吧?因此就毅然決定擔負起這個角色,當時有許多人提出質疑,但她認定小孩需要她,所以雖然當時正是她事業發展的顛峰時期,她仍然毅然放棄,專心陪伴孩子。那時她才二十多歲,也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麼當媽媽。在教養過程中她使盡全力,結果挫折很大,滿身傷痕…

如何做重大決定

播主問她是如何做決定的?對自己的決定有過後悔嗎?她的回答是她在做重要決定時會跟隨著心裡的聲音,不管是當演藝人員,來台灣當歌手—事實上,她的親友知道都表示反對,認為這個圈子的人都不單純…—然而她堅持自己的意願,父母也沒反對…後來去香港演電影,結婚,在事業的顛峰階段退出演藝圈專心帶孩子…在重要關頭要做決定時,她都根據內心的直覺做出決定,而且事後發現都沒什麼好後悔的,因為她自小似乎就和內心就聯結在一起

播主提到自己好像在三十歲以後去諮商後才慢慢學會自己做決定並為所做決定負責。李心潔則說自己好像很小開始就會自己聽從內心做決定,原因可能是自己生活在一個偏僻的鄉下長大,從小就在大自然中無憂無慮的長大,父母沒有給予什麼太大的要求,每天都可以在鄉野間活動,爬樹,玩水,奔跑,歡笑,心裡沒有負擔也沒有恐懼。而且從小就知道自己想從事演藝工作,因為喜歡表演,喜歡分享。

努力當後母

事實上,當後母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她提起孩子,則是充滿感激的說:那是段學習、成長、歡笑、希望的過程。

李心潔當了後母後,愛孩子就像拚事業一樣認真,一樣努力(為了不讓別人說閒話吧?):說故事、唱歌謠、教英文,凡能力所及者必親力親為,從而給了自己過重的包袱,過重的負擔。為了孩子放下工作,然後透過關係找到最好的學校,沒想到得到的卻是沈重的打擊,因為每次去學校,得到的都是老師的告狀和責備,每次都說她的女兒有問題,李心潔不知道老師怎麼會對5歲的小孩子說:「再不主動一點、活潑一點,就上不了小學,通不了考試⋯⋯」,她不知道老師怎麼會這麼殘忍,教育不是應該是扶持和協助嗎?教育不是應該是在孩子有需要時的陪伴和鼓勵嗎?教育怎麼會變成對孩子的指責和不耐呢…老師要她帶女兒去看心理醫生,結果是李心潔自己去看醫生。她的女兒不開心,她也不開心,所以她想為女兒做出改變。

香港壓力大,競爭也大,似乎不適合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她想到了自己小時候,在馬來西亞的鄉下長大,外頭是廣濶的稻田和鄉野,可以任由小孩子去玩耍,去探索,去學習,去療癒,她小時候晚餐前絕對不會在家,而是在田野間,她覺得對自己助益很大,因此她毅然帶女兒返鄉…

你快樂嗎?

只是環境雖然改變了,但心態呢?她記得有天8歲的女兒,望著正在旁邊摺衣服的媽媽,對她說:「媽媽,妳是不是不快樂?如果妳不快樂,我也不快樂。」這句話掀起了李心潔心中巨大的漣漪。她雖然事業成功,經濟沒問題,也能顧好家人,可是她內心好像不快樂,心情會隨著外在世界而起起伏伏,為此她接觸禪修,向內探求,面對著內心那個不那麼快樂的自己。女兒的這句話,成了一份最好的禮物。她現在每天睡前習慣花15分鐘來「靜心」,檢討並整理好一天的生活後,再平靜入睡。

繪畫能療傷

李心潔也會繪畫,之所以拿起畫筆乃因外婆過世,她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善良、慈愛的長者會在不到七十歲就得到胃癌,經歷好幾個月的痛苦掙扎後不幸過世…,她的傷痛一直無法平息,後來無意中看到一部影片描述到繪畫,觸動了她,她去買了顏料和畫筆,從此開始繪起畫來,她認為繪畫要有形象,但表達卻是隱藏且私秘的,對她幫助很大,因此迄今仍在持續…

修為不簡單

李心潔提到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充滿了感激,播主問她做錯事會跟孩子道歉嗎?李心潔的回答是當然會,而且會描述,說明理由,表達感受,然後理所當然也自然而然的向孩子表示歉意,播主也提到自己前幾天怪罪孩子,後來也鼓起勇氣向孩子表達了歉意。

後來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其實她的生活和經歷並不像她所說的那麼平順,例如她父母時不時會起爭執,剛來台的第一張唱片滯消;老公曾被拍到兩次外遇,撫養繼女更是長期的挫折和磨難,然而在她口中這些都沒有出現。從她口中出來的都是善的、美的,我心裡的感覺是:這人的修為的是不簡單。整個音頻聽下來的感覺是:沒有聽過這麼自自然然,清清爽爽,輕輕鬆鬆的人。這與她的多年禪修冥想應該有關吧?給她點個讚吧!有空的話也可以看看她的紀錄片,以及有關她的訪問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3會員
952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Thumbnail
「心理師,妳有看最近建中生跳樓的新聞嗎?」坐對面沙發上的女士說著,我點點頭,知道她應該是想起以前的事情了。 其實兒子為什麼在高中時突然變得那麼叛逆,她心裡多少有底,她曾想和兒子溝通,但兒子回她「跟你們講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要照你們說的做?」兒子太明白跟自己的父母溝通根本沒用。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前陣子台劇《俗女養成記》第二集,正在火熱上映啊!!! 不知道大家看了嘛!? 裡面有很多很好笑又很好哭的劇情,當然陳佳玲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其中讓我特別很有感受的一幕,是佳玲的阿嬤,李月英。 劇情演到,他的阿嬤李月英突然在慶生之後,決定要離開家裡,正當所有人都很緊張的時候,全世界都以為是哪裡做錯,或是
Thumbnail
前陣子台劇《俗女養成記》第二集,正在火熱上映啊!!! 不知道大家看了嘛!? 裡面有很多很好笑又很好哭的劇情,當然陳佳玲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其中讓我特別很有感受的一幕,是佳玲的阿嬤,李月英。 劇情演到,他的阿嬤李月英突然在慶生之後,決定要離開家裡,正當所有人都很緊張的時候,全世界都以為是哪裡做錯,或是
Thumbnail
這幾天,大女兒拍攝的紀錄片《人生的十字路》開放點閱了! 在這部紀錄片中,大女兒以「女兒」的視角,以「媽媽,妳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離婚?」為開頭,紀錄了「媽媽,在被爸爸第三次提出離婚時,選擇了離婚」,直到「二年之後,重新將女兒們的監護權爭取回來」的心路歷程。 在片中,我破天荒地說了重話!
Thumbnail
這幾天,大女兒拍攝的紀錄片《人生的十字路》開放點閱了! 在這部紀錄片中,大女兒以「女兒」的視角,以「媽媽,妳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離婚?」為開頭,紀錄了「媽媽,在被爸爸第三次提出離婚時,選擇了離婚」,直到「二年之後,重新將女兒們的監護權爭取回來」的心路歷程。 在片中,我破天荒地說了重話!
Thumbnail
我的答案是:是的!是需要努力的! 聊 這份努力,不是努力於讓對方愛上自己,而是努力於讓自己回到「愛」的狀態。我們都曾因著人際互動而受過傷,而那些沒有好好修復、療癒的傷,會讓我們在不經意的狀態下去傷害別人。
Thumbnail
我的答案是:是的!是需要努力的! 聊 這份努力,不是努力於讓對方愛上自己,而是努力於讓自己回到「愛」的狀態。我們都曾因著人際互動而受過傷,而那些沒有好好修復、療癒的傷,會讓我們在不經意的狀態下去傷害別人。
Thumbnail
「專家」並非從天而降的頭銜,韓國第一位女性犯罪側寫師李珍淑的心路告白!我在三十五歲這大把的年紀考上警察,雖然是件令人愉快的消息,但我卻沒辦法完全沉浸在這喜悅之中,因為當時家中老大還只是小學生,老二則還在念幼稚園。一想到要放著姊弟兩人接受為期六個月的教育訓練,我便感到十分茫然...
Thumbnail
「專家」並非從天而降的頭銜,韓國第一位女性犯罪側寫師李珍淑的心路告白!我在三十五歲這大把的年紀考上警察,雖然是件令人愉快的消息,但我卻沒辦法完全沉浸在這喜悅之中,因為當時家中老大還只是小學生,老二則還在念幼稚園。一想到要放著姊弟兩人接受為期六個月的教育訓練,我便感到十分茫然...
Thumbnail
去年我在導遊受訓的時候,認識一位媽媽,稍微有一點年紀,他的小孩國高中,跟我勉強算同一個世代,所以跟這位媽媽聊過不少教育,但沒有聊到家庭方面的事情,這段話是我聽人轉述的,是另一位同期的朋友說,她跟這位媽媽聊天提到的。
Thumbnail
去年我在導遊受訓的時候,認識一位媽媽,稍微有一點年紀,他的小孩國高中,跟我勉強算同一個世代,所以跟這位媽媽聊過不少教育,但沒有聊到家庭方面的事情,這段話是我聽人轉述的,是另一位同期的朋友說,她跟這位媽媽聊天提到的。
Thumbnail
​ ●2020韓國電影【孩子的自白My First Client】大家都說我是錯的,只有你說我對(李東輝 裕善 崔明彬) 欣賞這類型的韓國電影,有小孩的委屈跟大人無力感,總是讓我很糾結,有時太幸福,有時太心疼。
Thumbnail
​ ●2020韓國電影【孩子的自白My First Client】大家都說我是錯的,只有你說我對(李東輝 裕善 崔明彬) 欣賞這類型的韓國電影,有小孩的委屈跟大人無力感,總是讓我很糾結,有時太幸福,有時太心疼。
Thumbnail
“離別、放棄、生死、善惡,人的一生一直在做選擇。”人的一生一直在做選擇,但唯一無法選擇的一題,是我們的出生。無法選擇家庭、也無法選擇父母…而對孩子來說,這輩子最親近、最依靠的母親,更是發生問題時的一個想要尋求幫助的,如果那個母親拋棄了你、傷害了你,你能原諒她嗎?
Thumbnail
“離別、放棄、生死、善惡,人的一生一直在做選擇。”人的一生一直在做選擇,但唯一無法選擇的一題,是我們的出生。無法選擇家庭、也無法選擇父母…而對孩子來說,這輩子最親近、最依靠的母親,更是發生問題時的一個想要尋求幫助的,如果那個母親拋棄了你、傷害了你,你能原諒她嗎?
Thumbnail
反思令人成長。生孩子前人總是性急往前衝,很多事都如白駒過隙一閃即逝。有了孩子後家裏就像多了一面照妖鏡,每天照着自己,父母想避開看看當天心靈狀態都半點不能自已(除非終日往外跑,見不到孩子)。結果由孩子白映給自己的景象意外地把人生中每分每秒都凝住留在心坎久久不散。
Thumbnail
反思令人成長。生孩子前人總是性急往前衝,很多事都如白駒過隙一閃即逝。有了孩子後家裏就像多了一面照妖鏡,每天照着自己,父母想避開看看當天心靈狀態都半點不能自已(除非終日往外跑,見不到孩子)。結果由孩子白映給自己的景象意外地把人生中每分每秒都凝住留在心坎久久不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