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孩子不離家

2019/04/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幾位朋友在不同日子竟也提起同一名字 – 李維榕博士。心內默記着她名字,其中一個朋友更說她的書不易找,可借我細讀。上月底台北閒逛,竟被我有緣遇上一本,立即拜讀,兩三天就把故事吃得腦袋飽飽。
李博士厲害之處不在自誇:她不像時下乜乜物物心理學作家心靈雞湯作者一般強勢教你要當XXX便要YYY/只要XX做你便會YY/你要是懂XX便得YY般嘩眾取寵。她只是淡淡然用自己筆觸寫下一個又一個真實個案,然後聆聽,再耐心想着問題所在。很多時候她只是聆聽,並不熱衷一針見血式提供解決方法給病患及其家人,簡單問兩個問題,李博士嘗試把自己當成一面鏡,照清來問症者的不安和焦慮。
讀着她的《孩子不離家》久久未能平靜,也驚訝於她那強大的內心力量,為何可以支持自己日復日年復年細聽一個又一個比悲慘世界更悲哀的真實家庭故事。李博士喜歡化繁為簡,卻無寶不落地道出「孩子心理病,源於父母的關係」。 當然她筆下的都是比較偏激或邊緣的個案,但從窺探這些故事內容,不禁令人反思究竟身為父母的我們有否半點行差踏錯令子女活在惶恐之中。
反思令人成長。生孩子前人總是性急往前衝,很多事都如白駒過隙一閃即逝。有了孩子後家裏就像多了一面照妖鏡,每天照着自己,父母想避開看看當天心靈狀態都半點不能自已(除非終日往外跑,見不到孩子)。結果由孩子反映給自己的景象意外地把人生中每分每秒都凝住留在心坎久久不散。李博士說孩子就像是父母中間的凝膠,若果父母關係有裂縫,孩子會自動跑去修縫; 若果父母關係失衡,孩子必會把自己的重量加在較輕的一邊,好讓兩者較為平衡。這是孩子的潛意識也是其本能,若果父母不覺察,孩子可能長年用其弱不禁風的軀體承受着千斤頂,甚至心智上拒絕成長,心理毛病就在家中滋長着。
不說父母,就是兩個室友天天住在一起,都免不了有齟齬不合。李博士寫的一篇特別打動我心(大概):「夫婦關係有問題對小孩子當然有影響,但影響是好還是壞不在於關係能否修補或是否完結,而是夫妻面對問題時的態度和方法。一對成年人面對問題時是積極解決還是避而不談?是深入探討還是裝着和好表面沒事便算?這才是惠及還是傷害孩子心理之源。」她認為即使父母離異,若果處理得好,對孩子的傷害會較比裝着雙方沒事而把關係中種種問題掃在家中牀下底便算輕微得多。
這讓我憶起一個電台節目曾經引述過(出處不詳):美國一研究發現中學時擁有較闊社交圈子(也就是比較多朋友)的學生,在中年時的婚姻關係會比較美滿。這現象被演譯為因為從小編織豐富的交際網絡,年輕人從社交中學着處理人際關係,遇上不快時年輕人會有更多梳理自己情緒和處理關係的經驗,這些都讓他們日後面對婚姻關係時較能主動和成熟地解決矛盾。
不知孰真孰假,但聽起來也有點道理。若我斗膽把李博士的說法和以上出處不詳的研究結合,大概要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除了父母對關係的處理手法要透明成熟之外,還要多鼓勵孩子交朋結友,從錯誤中學習成長。父母在處理關係上千萬要謙卑積極,兩人若果「火星撞地球」,別奢望孩子能平安獨立成長。群育方面無論孩子外向內向,多鼓勵其結交朋友,給予孩子和別人相處的機會,即使孩子之間有爭論,也視之為學習經驗。我不知道是否有父母總是喜歡把孩子當娃娃般捧在掌心疼,但既然父母未能陪伴保護下一代至死,培養其成熟心智不就更是送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孩子不離家」聽起來很吸引,現實中卻是一個又一個的悲劇。所謂「啃老」,其實是由「啃幼」而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9會員
160內容數
本來以為一邊當媽一邊學做媽,怎知反過來被女兒每天調教的是小女子。所謂親子,原來是互動而非從上而下的教養。拋棄八股的君臣父子兄弟等包袱,原來當媽所得更教我驚喜萬分。有孩子的人,是上天多賜重活一趟的機會。把握這機會把點滴記下來,提醒自己無論當媽當爸當甚麼,最重要其實是當好一個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