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feat. 寶寶的睡眠調整沒有你想像中的可怕

2021/02/1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個月參加可能幸福學院的線上讀書會,認真的把【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閱讀完。
我一半很認同、一半專業上不認同的書。
大概一半的書我都算是認同以及喜歡的,尤其大三章討論「感受」,整個章節幾乎都想句句節錄,很推薦大家看一下!
作者分享:「父母的內疚對父母本身及孩子來說都毫無助益,唯有認錯及改變才有幫助。重點不是錯誤本身,而是我們如何改正錯誤。導致親子關係及孩子心理健康出問題的裂縫,只有在不修復時,才會變成問題。」
沒有家長是在親子互動中從來不犯錯的,每天努力要求自己做到「完美的媽媽」、「完美的爸爸」實在是一件過度自我要求的事情。在寶寶睡好之後,與客戶的通話內容轉到教養的分享上,我常常建議家長「容許自己不完美、也不要追求完美」對親子之間的關係,對孩子長遠的發展上,更加健康。
不僅是因為完美的壓力太大,更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直看到家長保持著完美,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的人生也必須表現得如此完美,當遇到自己做不好、做不到的正常挫折時,出現過度自責、無法面對的狀況。
我們為孩子示範人生,包含犯錯在所難免,但重要的是如何修正、如何彌補,如何在生活中不斷從挫折中再站起來。就如同作者所言,錯誤的本身並不是重點!
針對接納與接受孩子的情緒,作者的建議也非常感動我:
你明明想和孩子培養一輩子的親情,你也非常在乎孩子是否快樂,但你否認孩子的感受時,反而開始疏遠他了。
重點是安撫他們的感受,讓他們學習接納一個令人不快的課題:人生不見得都會按照他們想要的方式運作。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如此,不分小孩或成人。當我們感覺不好時,我們不需要被治癒,我們想要的是有人感同身受,而不是被當成問題來處理。我們希望有人理解我們的感受,這樣一來,我們就不會有無人理解的孤獨感。
精神分析學家亞當.菲力普斯說,要求快樂反而會破壞生活。生活中必然有苦有樂,如果我們試圖消除痛苦,以快樂來掩蓋痛苦或痲痹痛苦,或以轉移我們或他人的注意力來忘卻痛苦,我們就無法學會接納及調整它。
看得幾乎站起來鼓掌!
RIE教養上不斷強調要: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甚至認為唯有能夠坦然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親子關係才是最堅固而完整的!
在睡前因為與家長分開而大哭的孩子,並不是因為孩子和家長的安全依附關係不足!孩子只是還在練習如何處理入睡前的情緒。
而睡眠這件事情也是一樣的,每個人在閉上眼睛入睡的那個瞬間,就是單獨一個人了!不論家長是否願意陪睡,是否相信陪睡才適合自己的教養方式,都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備受挑戰的事情,不論家長是否陪在孩子的身邊,他都需要理解閉上眼睛之後,他自己一個人也是安心的,再睜開眼睛的時候,他的周遭環境也是一樣沒有危險非常安定的。
面對孩子不願意入睡的情況,睡前似乎焦慮的情緒,如果我們能夠理解孩子背後焦慮的原因,並不是「家長是否有提供足夠的安全感」,而是「我自己一個人面對睡眠,是安全的嗎?我做得到嗎?」等等的憂慮。
在理解之後,陪伴著孩子去面對這個不舒服的課題,成為一個情緒的支撐陪伴者,而不是解決孩子問題的人,孩子會再一次次的練習當中,發現自己是有能力面對,進而一步步的成長出面對「閉上眼睛獨自一人」的勇氣!
寫到這裡,必須誠實承認,對於這本書中寫到嬰幼兒睡眠調整的論點,我並不支持也不認同。
睡眠調整的過程並不是單一的讓孩子哭到入睡,在孩子哭泣的過程中都不提供情感的支持。可能作者對於整個睡眠調整的過程有些誤會?!
讓我先以腦神經科學角度來討論情緒壓力:具有情感支持能力的家長,如果願意依據觀察孩子想溝通的狀態而調整家長個人的行為,在適當的時機,一步步選擇性的提供協助、或是以給予共同調節的方式支持孩子,同時讓孩子擁有自己面對挑戰和壓力的空間,開啟孩子內在基礎發展的情緒自主調節能力 (Vygotsky, 1978)。這些早期形塑,不論是正面或是負面的經驗,都會幫助孩子在右腦的發展上,增進互動調節,進而在自我調節功能上的進步。 (Schore, 2019; Schore & Schore, 2008).
腦神經科學專家建議藉由人與人的互動中,幫助孩子逐漸發展自我調節的能力,而這個自我調節的腦部成長,是在嬰兒期中奠定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能力。
健康的睡眠調整過程裡,家長如同專家的建議所言,提供孩子情感上的支持,並且協助孩子擁有足夠的空間,開啟內在情緒自主調節的能力,在家長的支持之下,孩子發展出情緒自主的調節能力,並不是讓孩子學會放棄、或是破壞親子之間所擁有的安全依附關係,健康的睡眠調整過程中,是可以正面幫助孩子的大腦發展!
也因此,面對作者對於睡眠調整的見解,我猜想或許是針對其他並無提供孩子情感支持的方式批評吧?!
以我自己的經驗,在孩子愈睡愈好後,家長回饋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比孩子睡不好之前更好!因為藉由睡眠調整的機會,家長在支持之下,幾乎是第一次以全然接受、包容、同理、陪伴的方式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以愛與關懷的心陪伴著孩子找到自己面對睡眠的能力以及信心!因為這個挑戰是如此的不容易——身為家長都天生的想要為孩子遮風避雨、移除他人生中的憂愁與哀傷,但是藉由睡眠調整的過程,家長看到了孩子真正的韌性,發現孩子需要的是支持的力量,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會自己成長出來!
情緒是孩子溝通的訊號,我們當然不能忽視他,但是這不是要求我們要提供解決,孩子需要的是我們的支持與陪伴,給予孩子空間,陪伴孩子找到自己能夠認識自己、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進而成長出健康的生理與心理!
最後,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一家好睏。⭐️🌙🌟
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拍手5下跟分享。
追蹤糖果家好好睡閱讀更多關於寶寶睡眠以及教養的文章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