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的省思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 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泰瑞莎修女

一、靈魂的永生-抽象的永生

人類最強烈的欲望是征服死亡, 達到永生。基督教「復活-死而復生」的傳教, 在人間擁有極高票房, 即是最好的証明。

基督教重靈輕肉、以死為生的神學教義是吸取了蘇格拉底的唯靈主義-人有不朽的、自由的靈魂, 肉體是靈魂的囚籠; 人死後靈魂脫離肉體, 進入更美好和自由的永恆之鄉。

靈魂 (或精神) 的存在和不朽是人類最大的虛構, 没有這個虚構, 宗教或哲學都不能開展。「活著時有靈魂, 死後肉體雖腐朽, 靈魂卻永恆不朽地存在」-人在這樣的自我欺騙中找到了抽象的永生。

中國人 (指文化上的中國人, 下同) 所謂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也可歸類為對於精神的、抽象的永生的追求。

二、肉體的永生-具象的永生

絕大多數父母為了肉體爽樂而性交, 兒女只是性爽樂的副產品。

兒女帶著父母各一半的基因及身體、容貌、性格等特徵, 是父母基因和肉體的某種形式的拷貝與延續, 滿足了父母的生殖及永生意志。父母藉著生兒育女踏上肉體的永生 (具象的永生) 的梯階, 完成倫理責任, 並回應了物種繁衍的最高呼喚。

列維納斯 (E. Levinas 1906-95) 主張正義即是「公正地對待他者和異類」的義務。愛子女是愛己的延伸, 本質上是利己的一種表現形式, 並無真正利他及正義的成分。

附帶一提, 中國儒家的五倫: 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並沒有包括對待陌生人之德目, 故而中國人常常善待親朋好友等所謂自己人, 但對待陌生人、他者及異類卻冷漠無情, 缺乏「公正地對待他者」的道德情懷。

總之, 母親對兒女的愛、照顧、付出、犧牲, 雖然對兒女的成長很重要, 但在本質上卻只是追求她自己生活意義與希望、肉體永生的努力過程, 並没有任何真正「利他」的正義及偉大可言, 不值得刻意歌頌。

或許在兒女主觀的小世界裡, 覺得生養自己的母親很偉大-這是合情合理而且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客觀的大世界裡, 母親為兒女辛苦操勞並非真正的利他行為, 無法用「偉大」來形容。

中國文人所描述的: 兒行千里母擔憂...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唐, 孟郊: 遊子吟) 等, 雖然部分是實情, 但更多是誇大與濫情。

三、資本家炒作母親節

資本主義用巨量廣告頌讚母愛與母親偉大、炒作母親節, 主要目的並非要鼓動眽脈溫情, 而是要每人都為孕育自己生命的子宫主人消費, 好讓商家賺飽、錢袋滿滿, 如此而己。

其實,「偉大母親」的帽子是不能亂送的。例如, 有些母親本身是惡舌毒言者、色情通姦者、造謠説謊者、虐待兒女者; 有些母親為了自己兒女而欺凌別人兒女, 損害別人權益; 這些失格失德的女人, 若在母親節仍被人冠上「偉大母親」的帽子, 則將是何等的錯誤!

再者, 巨量商業炒作、洗腦的結果對母親及兒女都帶來巨大壓力。若兒女不參與母親節的慶祝, 不對母親作什麼特別表示-如請吃飯、送禮物、分勞等, 母親會因預期過高而感到強烈的失落、遺棄、委屈和憤怒; 而兒女也會面臨良心譴責及道德審判。

所以, 不論兒女平常對母親是體貼照顧或者不聞不問, 在母親節當天 (或前後) 都必須有一些特別表示, 否則就可能遭受自我責難與外界撻伐。

故而, 在母親節當天真正偉大的, 並不是母親, 而是資本家炒作出來的、給予大眾心理壓力與消費預期的「母親節」這個概念。

最後:

祝願天下所有的子女都能在偉大的母親節孝順一天!

祝願天下所有的母親都能在偉大的母親節陶醉一天!

祝願天下所有資本家都能在偉大的母親節飽賺一天!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鐵肩的沙龍
127會員
56內容數
吳鐵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6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本文旨在回答這個問題-破除「善惡因果律 (或稱道德因果律)」的迷思,分析其心理、情感、信仰的基礎,並指出「德福一致」在社會實踐的幾個可能方向。
Thumbnail
2024/07/06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本文旨在回答這個問題-破除「善惡因果律 (或稱道德因果律)」的迷思,分析其心理、情感、信仰的基礎,並指出「德福一致」在社會實踐的幾個可能方向。
Thumbnail
2024/05/12
母愛對子女雖十分重要,但道德上並非真正偉大。本文目的是解構「偉大母愛」與「母親節」的信條-它們已被資本家、商家宣傳炒作而異化成為商品,鼓動了母親節消費狂熱與濫情氛圍。以下從親子相互意義、「偉大」必要條件、前衛女性對母愛的質疑、商家的炒作這四面向來論述 2024母親節來臨,兒女都在這一天替母親慶祝
Thumbnail
2024/05/12
母愛對子女雖十分重要,但道德上並非真正偉大。本文目的是解構「偉大母愛」與「母親節」的信條-它們已被資本家、商家宣傳炒作而異化成為商品,鼓動了母親節消費狂熱與濫情氛圍。以下從親子相互意義、「偉大」必要條件、前衛女性對母愛的質疑、商家的炒作這四面向來論述 2024母親節來臨,兒女都在這一天替母親慶祝
Thumbnail
2024/04/26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2024/04/26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今天剛好發這篇真的是太應景,又很有我風格,一如既往地逆風,不能把對長輩好、對父母好就當作「孝順」。那你太看得起這個儒家文化中的最大糟粕了,西洋人也沒有孝順的概念,照樣不會把父母打死然後吃掉;慈烏都還會反哺呢!你說牠是讀過《論語》還是《孝經》?
Thumbnail
今天剛好發這篇真的是太應景,又很有我風格,一如既往地逆風,不能把對長輩好、對父母好就當作「孝順」。那你太看得起這個儒家文化中的最大糟粕了,西洋人也沒有孝順的概念,照樣不會把父母打死然後吃掉;慈烏都還會反哺呢!你說牠是讀過《論語》還是《孝經》?
Thumbnail
正義即是「公正地對待他者」的義務-列維納斯。 人類最強烈的欲望是征服死亡, 達到永生。 兒女是父母生命的某種延續, 滿足了人們永生意志; 愛子女是愛己的延伸, 是自利的一種表現形式, 並非真正利他。 所以,母愛並無任何真正偉大可言,不值得刻意歌頌。 商人用巨量廣告炒作母親節,是要每人消費,商家賺飽
Thumbnail
正義即是「公正地對待他者」的義務-列維納斯。 人類最強烈的欲望是征服死亡, 達到永生。 兒女是父母生命的某種延續, 滿足了人們永生意志; 愛子女是愛己的延伸, 是自利的一種表現形式, 並非真正利他。 所以,母愛並無任何真正偉大可言,不值得刻意歌頌。 商人用巨量廣告炒作母親節,是要每人消費,商家賺飽
Thumbnail
『人可以成為什麼』 對每個人而言,都有一些事情是他最有可能成為的,有一些事情是他絕對不可能成為的。很多人把生命浪費在設法成為他們不能成為的,忽略了他們可能成為的。
Thumbnail
『人可以成為什麼』 對每個人而言,都有一些事情是他最有可能成為的,有一些事情是他絕對不可能成為的。很多人把生命浪費在設法成為他們不能成為的,忽略了他們可能成為的。
Thumbnail
《愛的藝術》埃里希.佛洛姆/著,梁永安/譯,木馬文化,2021 愛是每個人終極和真實的需要。這種需要的被遮蔽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分析愛的本性正是要去發現愛在今天的普遍匱乏,是要批判應對此負責的社會條件。
Thumbnail
《愛的藝術》埃里希.佛洛姆/著,梁永安/譯,木馬文化,2021 愛是每個人終極和真實的需要。這種需要的被遮蔽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分析愛的本性正是要去發現愛在今天的普遍匱乏,是要批判應對此負責的社會條件。
Thumbnail
過去從母愛→父愛→子愛→自愛,我們耙梳了一個家庭裡頭,每一種被命為「愛」的情感本質,又指出了每一種愛都需要過渡與成長,才會是我們真心期待的、成熟定義上的「愛」。
Thumbnail
過去從母愛→父愛→子愛→自愛,我們耙梳了一個家庭裡頭,每一種被命為「愛」的情感本質,又指出了每一種愛都需要過渡與成長,才會是我們真心期待的、成熟定義上的「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