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墾丁要義賣的商品,已經逐漸慢慢製作完成。
孩子是設計師更是製作人,從有到無,有著目的,有著順序,工作邏輯在養成的時間裡,每一個動作都需要成人的耐心與信任。藝術是拿來解決問題用的,在這樣的方案過程裡可以完整呈現與表達這樣的思考與概念。
因為想要更好,所以就需要設計與計畫,因此解決了不夠好看的問題;
因為想要商品賣得出去,所以不能隨便交差了事,商品不夠買,只是為了用愛心這個字眼來販賣人心,這是錯誤的教導。
靠設計,靠勞力,要用心,費精神,當然還有培養上來的能力,這些都顯現著「我努力在我該盡力的事物上」。
孩子也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告訴他們東西如果要賣得出去,一定得要在商品上的品質,有著認真的軌跡,是要被看見的。
因為在社會的購買行為中,買的人很實際,光是用愛心來販售,也是一種欺騙。
有愛很好,但不能濫用。所以對於商品的責任感是要存在的。孩子都聽進去了,共同努力的成果連老師們都很驚喜。
另外,要談談所謂的美感與藝術教育。那不是排一兩堂課來當成鍛鍊的東西。
作為藝術創意的老師,不要想要去教,要給他一個環境,讓素材與環境,讓概念與孩子自己形成對話。所以成人的概念更為重要。
假如現在不敢畫畫,那一定是過去被教壞了,教得不敢畫了。老師的評論、家長的評論,假如概念不對曾經傷害了孩子,
那麼孩子被框限的過去,就會呈現在他的「以後」,什麼都不敢了,也不想做了。這就是給的不對而帶來的結果。
學校是一所美術館的概念,不管是樹木、樹葉、風、一眼望即的顏色、氣味,藝術是生命質量的總和,
在這樣的環境下所感受到的孩子,就會是一種美的呈現。
創造力不是天資,而是一種態度。現在孩子用著他們所學的能力、精神、態度來完成他們的創作。
這些創作我覺得好棒。他們即將要去墾丁義賣他們的作品。
希望買家當天不要只是以愛心作為一個前提與目標來買孩子的創作(雖然我們做的是這樣的事)。
我們更想要的是,買者要多用一點心思來欣賞,真正覺得好而買下的東西,我覺得是尊重孩子的創作的一種支持。
雖然賺的錢是要捐出去的,但什麼才是附加價值,我覺得都好,誰前誰後都沒關係,
但至少我想要把買家的概念也做一個提醒。
這些孩子很認真,也在他們的六歲年紀中,不是只有被注音符號埋沒,養壞了家長的胃口,而被似是而非的觀點持續著。
總共有三種作品:
一、製作的蠟燭孩子有自己標價,因為量不多,所以只有現場購買才買得到。
二、袋子是孩子的版畫作品。量不多也是現場才有。
三、值得收藏的環保愛地球的自畫像明信片,一款共7張,可以單張賣,也可以整套賣。
單色單張一張賣30元,彩色賣40元。整套賣200元。
對孩子的創作有興趣的買家,如果您覺得貴沒關係,可以欣賞就好。孩子還是會送祝福卡片給你們。但因為是要捐出去,
所以價錢孩子已經決定這樣賣了。
另外,如果您不能現場買,可是很喜歡孩子的作品,或是您有想共襄盛舉,那麼歡迎預購。
預購方法請您:
1.在本PO文留言+1(或您想送朋友+2+3都可以)。怎麼寄送或取貨,也一併說明
2.請+1之後,麻煩您告訴孩子們你們買的動機是喜歡創作還是想做愛心,或是其他感覺想鼓勵孩子們都可以。
謝謝大家對兩班孩子的鼓勵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