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
【
閱寫越快樂】EP.1 文字整理
|節目主持|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與談來賓|台灣心智圖大賽創辦人 李忠峯老師
自ChatGPT登場後,大家對於AI的發展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從此在工作上多了很多好幫手,憂的是自己的工作有沒有被取代的可能性?而像GPT這種自然語言生成的AI工具更是直接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寫作」行為,讓許多人憂喜參半。
AI讓我們懷疑人生?
身為讀寫教育工作者的梁老師與忠峯老師,如何看待AI時代中的寫作教學呢?他們先從彼此什麼時候接觸ChatGPT談起。梁老師笑說,她記得一開始看到大家在網路上只是覺得有趣,指出AI在邏輯上的各種錯誤,她也僅是當作一個網路趣聞,直到今年初,有位創業好朋友丟來訊息,說ChatGPT讓他花了三天的時間懷疑人生。又剛好,梁老師應丈夫(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創辦人 陳明輝)的撰文邀請,要寫一篇探討科技和閱讀的學術文章,開始認真研究ChatGPT的她,也真的開始懷疑人生……
作為以文字為伍的教學者,梁老師最感衝擊的是,AI現在已經可以幫我們撰寫頭頭是道的內容。本來她最近正想開始寫一本書,告訴大家「寫作」的目的不在考試,而在真實社會的應用價值,然而,ChatGPT的橫空出世卻讓這個理論翻盤,當孩子只要很會「問問題」,就可以依靠AI來產出文字內容,寫作教學還有存在的必要性嗎?
忠峯老師則對此刻的景況喜憂參半,首先,他本身就是AI工具的受益者。近兩三年,他正準備一撰寫一本結合心智圖與業務銷售相關的書,本來必須花很多時間來搜尋資料、爬梳理論,但有了AI工具的協助,就像擁有一位不會鬧脾氣的數位助理,從此以後,大家不再需要為了論文和報告「挑燈夜戰」。
教育現場準備好了嗎?
AI工具目前對於學術性寫作的確大有助益,那也代表,高等教育會是遭受首波衝擊的階段。從高中到大學,有了更多專題型的學習任務,青少年們也必須開始面對AI時代對學習帶來的轉變。
梁老師認為,讀寫教育工作者的不可替代性還是高的,特別是主要面向中小學生教育的我們,在孩子累積讀寫基礎的階段,AI適合用來結合遊戲並輔助學習,家長與老師還不用擔心小孩學習寫作的必要性。但此刻重要的是:如何說服小孩學習寫作?
當小孩問:「為什麼?」
忠峯老師分享一個小孩在課堂上向他拋出的疑問:
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說,2040年的科技已經能發展到人類已經不需要寫字,那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寫字?
當小孩向大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寫字可以刺激大腦,練習文字表達可以讓不擅長說話的人來表達自我,當大人如此回應,小孩也可能繼續問,那是不是練習說話就好了呢?梁老師有位在大學兼課的好朋友,則選擇把這個問題留給學生來思考,她問大學生覺得有沒有必要學習寫作?發問時,對於將收受的回應,她心裡已經有一些想像……
「應該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會覺得沒必要吧!」忠峯老師如此預測。
沒想到,當時那位老師問了幾個班級,結果百分之九十學生都覺得,學習寫作可能是痛苦的,但這還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梁老師說,這代表人的危機感還是存在,會認為把AI當作輔助工具就好。「寫作」的必要性仍被肯定,而作為教育者,兩位老師開始思考「寫作」這件事,為什麼明明被需要,卻又讓人痛苦?
從寫作教育來解決問題
從那些大學生的回應可以得知,他們對寫作的痛苦,來自於學習寫作的過程中,從來沒有被沒有被好好引導,經歷痛苦的產出過程後,可能又得遭受簡單粗暴的批閱和評論。他們知道寫作重要,可是回顧自己接受的教育,可以稱得上是「寫作辛酸史」!
梁老師也問過高中生一樣的問題。她請ChatGPT寫一篇她讓學生寫過的題目,並請學生閱讀同學與ChatGPT寫出的文章。
「如果覺得ChatGPT寫得比你好,請舉手。」
班上的每個人都舉起手。
「作為讀者,你比較喜歡誰的文章?」
班上的每個人,都比較喜歡同學寫的文章。
ChatGPT的確寫出了一篇優秀的論說文,但再多關鍵詞,也沒辦法讓它的內容產出上升到精神和心靈層面,僅只停留在物質性層面。這就是寫作的價值。一堂寫作課中,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不同,老師即使給予同樣的引導和結構,也會長出不同的篇章。
高中生們也說,自己還是會想練習寫作,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個練習思考與表達自己想法的過程。其中一位擅長理工科目的男孩真誠回應,自從他開始上寫作課,他發現寫作是一個珍貴的過程,讓他得以挖掘自己感受。
如果把寫作看成把感受和想法以文字好好表達,除去考試或競賽的高低框架,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被好好說出來。
忠峯老師認為,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重新思考教學,孩子們可能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是的,害怕。
作為教育者我們都能清楚觀察到,許多孩子害怕舉手發問,害怕主動表達,因為有許多老師讓他們覺得「錯誤」會被批評。但好的老師可以引導孩子抒發,即使是平庸的想法,即使是所謂流水帳,只要孩子願意表達,我們都可以先給予正面回饋,再一起去調整文字。
面臨AI時代,孩子們深處也會有害怕的感覺吧!害怕自己沒辦法比過機器,因此丟出質疑。當然我們可以回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學生也永遠能選擇以逃避癌面對這件令他們痛苦的事。教育者必須讓他們知道,能力是自己的,這代表著我們得把「考試」這個框架給除去,讓學生明白寫作這件事在考試之外的目的。
在那之前,身為大人的我們必須很清楚,訓練孩子寫作的目的何在。梁老師分享她最近在寫作師資訓練中對老師提出的問題:
如果有一天你的小孩不會寫作文,
你除了自己引導,
會不會用工具協助他?
那位老師如何回應?而讀到這裡的你,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又會怎麼回應呢?梁老師與忠峯老師的精彩對談內容,敬請期待下集的內容喔!